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282阅读:1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它涉及功能食品领域,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枇杷叶10-25g、甘草10-20g、乌梅10-20g、桔梗10-20g、青果10-20g、绿茶4-9g、金银花5-12g、薄荷3-6g、白砂糖60-100g、葡萄糖浆20-50g、桉叶油5-15g、薄荷油5-15g、枇杷香精2-10g、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2-5g。它配方科学合理,几种原辅料在整个配方中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使整个配方呈现较好的效果,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明显可食性,并且健康安全,食用后不仅能够起到抗炎清咽的效果,而且性质温和,不会造成胃部的不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

【背景技术】
:
[0002]中医理论素有“咽喉口齿诸病皆属于火”之说,咽喉不适的症状在气候燥热的夏季更易引发,加上由于烟酒过度、经常熬夜、食用辛辣食物、过多使用空调等不良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会遇到咽喉干、痒、疼、紧、涩等问题,严重者甚至遭受咽喉肿胀、刺痛、声带撕哑、说不出来话的痛苦折磨。所以,以“清凉祛火、清痰利嗓”为基本原理的清咽润喉类产品,最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0003]目前市面上的清咽润喉糖品种繁多,但这些产品大多以舒缓喉部的不适感为主,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感觉喉部清爽舒适,但过后喉部的难受感依然存在。另外,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清咽润喉糖配方不够科学,消费者为了舒缓喉部不适而频繁食用后会造成刺激胃部,造成胃酸过多,胃部刺痛等症状。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它配方科学合理,几种原辅料在整个配方中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使整个配方呈现较好的效果,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明显可食性,并且健康安全,食用后不仅能够起到抗炎清咽的效果,而且性质温和,不会造成胃部的不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000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枇杷叶10-25g、甘草10-20g、乌梅10-20g、桔梗10_20g、青果10_20g、绿茶4_9g、金银花5-12g、薄荷3-6g、白砂糖60-100g、葡萄糖衆20_50g、桉叶油5_15g、薄荷油5_15g、枇杷香精2-10g、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2-5g。
[000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提取的批把叶、甘草、乌梅、桔梗、青果、绿茶、金银花倒入提取罐中,按1: 10比例加入纯化水,控制温度80°C,提取时间60分钟,提取3次;再将过滤的提取液输送到浓缩罐中,控制温州70°C,压力-0.03-0.044Pa,浓缩结束相对密度控制1.12-1.15 ;浓缩后的浓缩液使用喷雾干燥或微波干燥至水分0.2-0.5左右,粉碎过100目筛。将称量好的白砂糖按30%添加纯化水,在熬糖锅内,边加热边搅拌至白砂糖全部溶解,再加入称量好的葡萄糖浆,搅拌均匀,控制熬糖锅温度、压力,颜色变成浅棕黄色为好,然后将中草药提取物加入少量的水溶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糖浆中,控制熬糖锅温度、压力,最后根据不同形状,进行浇注,浇注过程糖浆进行保温处理。
[0007]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几种原辅料在整个配方中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使整个配方呈现较好的效果,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明显可食性,并且健康安全,食用后不仅能够起到抗炎清咽的效果,而且性质温和,不会造成胃部的不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
[0008]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枇杷叶18g、甘草15g、乌梅15g、桔梗15g、青果15g、绿茶7g、金银花8g、薄荷5g、白砂糖80g、葡萄糖楽;30g、桉叶油10g、薄荷油1(^、枇杷香精68、1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38。
[000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提取的批把叶、甘草、乌梅、桔梗、青果、绿茶、金银花倒入提取罐中,按1: 10比例加入纯化水,控制温度80°C,提取时间60分钟,提取3次;再将过滤的提取液输送到浓缩罐中,控制温州70°C,压力-0.03-0.04MPa,浓缩结束相对密度控制1.12-1.15 ;浓缩后的浓缩液使用喷雾干燥或微波干燥至水分0.2-0.5左右,粉碎过100目筛。将称量好的白砂糖按30%添加纯化水,在熬糖锅内,边加热边搅拌至白砂糖全部溶解,再加入称量好的葡萄糖浆,搅拌均匀,控制熬糖锅温度、压力,颜色变成浅棕黄色为好,然后将中草药提取物加入少量的水溶解,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糖浆中,控制熬糖锅温度、压力,最后根据不同形状,进行浇注,浇注过程糖浆进行保温处理。
[0010]所述的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谢红英等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枇杷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其实验结果表明:枇杷叶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具有弱得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莎娜研究了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酸类、倍半萜类、多酚类、黄酮类以及糖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枇杷叶所含的苦杏仁苷在下消化道被微生物酶分解出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故有平喘镇咳的作用。枇杷叶的乙醚冷浸提取物局部应用对角叉菜胶性浮肿和组胺回肠收缩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2% (角叉菜胶注射后2h),研究发现,活性成分马斯里酸与该植物中的其他三萜酸类成分一起使用可使其作用更为有效。王立为等人发现批杷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部位对鼠耳肿胀法所致炎症和二氧化硫刺激法所致小鼠咳嗽具有教好的对抗作用。CH2CL2部位对枸橼喷雾所致的豚鼠咳嗽也具有明显的止咳效果。
[0011]所述的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其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甘草多糖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甘草的几大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甘草生用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既常用于痈疽疮毒等外症,也适用于食、药中毒等内疾,药理研究证实:甘草甜素吸收后在肝脏中分解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后者能与毒物结合而解毒。甘草次酸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织胺,故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2、润肺止咳:生甘草凉而质润,入肺经则可润肺而止咳。因其性平和故肺寒咳喘或肺热咳嗽均可应用。甘草口服后对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枯膜避免异物的刺激从而发挥镇咳作用。
3、补脾益气:甘草味甘入脾胃经,炙用气微温而补中益气和胃,治脾胃虚弱之症。
[0012]所述的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乌梅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药者宜食之;梅子中国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乌梅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乌梅生时宜蘸盐食,具有温胆生津,生痰助热。
[0013]所述的桔梗具有辛散苦泄,宣开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泄邪以利咽开音,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无论寒热皆可应用。赵秀玲概述了桔梗的药理作用为祛痰、镇咳、抗炎,经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桔梗根、茎、叶、花、果的乙醇提取物和根的水煎液灌胃均可减少酚红的排泌量,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所含皂苷经口给药时刺激舌咽神经未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的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桔梗皂苷D、D3可能是有效的化痰成分。桔梗水煎液灌胃对浓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可大大延长咳嗽潜伏期。孙荏苒、张满云等人分别建立小鼠慢支、豚鼠组胺致喘,豚鼠枸橼酸致咳和大鼠鹿角菜胶与棉球肉芽肿炎症五种炎症,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桔梗皂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或桂龙咳喘宁组。结果相比模型组,三种剂量组动物肺组织B A L F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比例提高,组胺引喘及枸橼酸所致咳的潜伏期延长,咳喘次数减少,呼吸道的酚红排泄量增加。桔梗皂苷三剂量组对鹿角菜胶急性炎症和棉球性慢性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得出结论桔梗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炎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0014]所述的青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以及钙、磷、铁、抗坏血酸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之功效。范敏等阐述了青果为抑菌、清咽利嗓药物,经临床观察其对虚火上炎征的中医征候疗效明显,表明青果中成药具有滋阴清热、利咽解毒之功效,适应于慢性咽炎。廖绵初等经过长期毒性试验证明,无长期毒性(包括无致突变性,用于临床是比较安全的),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0015]所述的绿茶的清咽润喉作用很早就有记载,现在研究表明,绿茶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以对人体起到预防疾病和营养保健的作用。其中茶多酚(TP)是最主要的功效成分,具有抗癌、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抑制细菌,还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绿茶的清咽润喉作用主要是TP的预防和治疗口腔咽喉炎症的抗炎作用,以及对口腔咽喉致病菌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绿茶具有抗炎作用。绿茶多酚显著抗炎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增强血管韧性抑制致炎物质释放等有关。绿茶的抗炎作用应用于人,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炎症,在咽喉疾病方面可以防治口腔类炎症作用。另外,绿茶还具有杀菌作用。
[0016]所述的金银花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草药,性昧甘,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常用于温病发热、喉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胆道感染、急慢性炎症、丹毒等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金银花具有抗病毒作用、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0017]所述的薄荷性味辛凉,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薄荷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病原菌作用,利于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以增加一些药物的经皮吸收。薄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从薄荷中提取出以二羟基-1,2- 二氢萘二羧酸为母核的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薄荷具有抗病原体作用:薄荷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另外,薄荷少量内服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薄荷脑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物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薄荷醇能减少血液与皂昔等的泡沫,用于支气管炎时,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通气腔道增大。
[0018]考虑到加工过程的可操作性及产品的口感,选用食品添加剂薄荷油香精、桉叶油香精、枇杷香精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作为凉味剂,根据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薄荷油香精、桉叶油香精、枇杷香精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均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如此整个配方就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0019]本【具体实施方式】配方科学合理,几种原辅料在整个配方中相辅相存,相得益彰,使整个配方呈现较好的效果,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明显可食性,并且健康安全,食用后不仅能够起到抗炎清咽的效果,而且性质温和,不会造成胃部的不适,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0020]实施例:
[0021]将受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和I个对照组;按1.0ml/100g.Bff容积分别灌胃给各剂量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I次,连续30天。最后I次给样I小时后,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I %葡聚糖4万0.1ml/只致炎。分别在致炎后1、3、6小时测量各鼠足跖厚度,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受试物对大鼠的体重增长影响见表1。各组大鼠足跖厚度的差值结果见表2。
[0022]表1试验前后大鼠体重变化(g,X 土S )
[0023]

【权利要求】
1.一种清咽润喉糖果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枇杷叶10-25g、甘草10-20g、乌梅10-20g、桔梗10-20g、青果10_20g、绿茶4_9g、金银花5_12g、薄荷3_6g、白砂糖60-100g、葡萄糖浆20-50g、桉叶油5-15g、薄荷油5_15g、枇杷香精2_10g、N,2,3-三甲基_2_异丙基丁酰胺2_5g。
【文档编号】A23G3/48GK104171226SQ20131018970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 杰, 施建耀 申请人:宁波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