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文档序号:521749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40~70%的淀粉,0~40%的米粉,0.5~2.5%的碱,5~30%的苦荞。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不仅保留了传统凉糕的口感,并且味道独特、营养价值丰富。
【专利说明】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米凉糕制作工艺是由大米浸泡、磨浆、加入石灰水(氢氧化钙)熬煮、自然冷却凝固等工艺组成。在炎热的夏天,米凉糕作为我国四川、贵州、江西等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冷却凝固时间较长(5~6h),既不方便卫生,也使米凉糕的家庭制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更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0003]相较于传统的米凉糕,凉糕粉产品不仅解决了传统米凉糕制作工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如文献“方便米凉糕粉产品品质影响因素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9期)和文献“方便米凉糕粉的开发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11期),均报道了以大米粉、卡拉胶和魔芋胶等天然
植物胶为主要原料,添加凝胶增强剂,开发研制的固体米凉糕粉,该粉末产品用沸水冲调凝固后即为凉糕。
[0004]以上两篇文献中的凉糕粉配方中使用卡拉胶、魔芋胶和氯化钾作为凝胶剂,且食用方法为沸水冲调,不能让米粉熟化,口感与传统小吃相去甚远;同时,由于配方中原料单一,造成味道单一,且不具备营养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保留了传统凉糕的口感,并且味道独特、营`养价值丰富。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 40~70%
米粉 0-40%
碱0.5~2.5%
苦荞 5~30%。
[0007]所述的碱为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钙,这两种碱与淀粉反应良好。
[0008]所述的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先进行调浆是为了使淀粉与碱先预作用,进行缓慢的反应,使反应更加充分,成型更好。
[0009]所述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0-30分
钟;
优选地,所述的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广3,保证成型更好。
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加热至熟;优选地,所述熟化的加热过程,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5~10分钟至熟,进一步保证淀粉与碱的充分反应。
[0010]在上述的加热过程中,不停搅拌,以防粘锅。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的饮用水为冰水,起到脱碱的作用,保证口感的同时,能更好地影响凝胶的内部组织,使之成型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苦荞,苦荞能抗氧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降血月旨、降血糖、开胃健脾、通便润肠、减肥美容、排毒养颜,加入苦荞的凉糕粉也因此具有了很好的保健功能。
[0012]2、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中含有40-70%的淀粉,淀粉通过糊化、熟化与配方中的碱作用形成凝胶,代替了卡拉胶、魔芋胶、氯化钾等凝胶剂,更加安全可靠,且还原了传统凉糕的风味,口感更佳。
[0013]3、本发明的凉糕粉配方将碱的加入量控制在0.5^2.5%,碱在配方中与淀粉相作用,不仅促进了凉糕粉的凝胶成型。同时,起到了增加碱味的作用,保证凉糕的口味;
4、本发明的凉糕粉以米粉、淀粉、苦荞与碱制作而成,并严格控制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了产品色彩鲜明,口感独特,同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同时,本发明的原料均采用生料,比采用熟米制作的凉糕粉更易保存,不需要防腐剂等添加剂。
[0014]5、本发明的凉 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制得凉糕,熟化前先进行调浆是为了使淀粉与碱先预作用,进行缓慢的反应,使反应更加充分,成型更好;熬煮能使淀粉与米粉充分熟化,口感更好,风味更佳。
[0015]6、本发明的食用方法在凉糕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起到脱碱的作用,保证口感;使用冰水浸泡,是由于冰水能更好地影响凝胶的内部组织,使之能更好地成型。
[0016]7、由本发明凉糕粉熬制得到的凉糕不仅口味清香,透明清亮、软绵爽口,比传统凉糕食用更方便,并兼备了传统凉糕的特性,能批量化生产,适于家庭制作;与沸水冲调食用的凉糕粉相比,本发明的淀粉与米粉充分熟化,口感更好,风味更佳。同时,本发明为凉糕类产品增添了新品种,推动了传统小吃的发展,使传统的凉糕更贴近现代生活,为传统小吃打开了新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8]实施例1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40%
米粉30%
氢氧化钠0.5%
苦养29.5%。
[0019]实施例2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70%
氢氧化钙2.5%
苦荞27.5%。
[0020]实施例3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55%
米粉39%
碳酸氢钠1%
苦荞5%。
[0021]实施例4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48%
米粉20%
氢氧化钙2%
苦养30%。
[0022]所述的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
[0023]实施例5
一种苦荞凉糕粉,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48.5%
米粉40%
碳酸钠1.5%
苦养10%。
[0024]以上原料经粉碎、过筛、配料得到成品。
[0025]所述的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
[0026]实施例6
本发明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0分钟;
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加热至熟;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27]实施例7
本发明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30分钟;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1。
[0028]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加热至熟;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29]如果凉糕开裂,则水未加够;如果凉糕韧性不够、易坏则加水过多或者未熟透。[0030]实施例8
本发明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5分钟;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 3。
[0031]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5分钟至熟;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32]实施例9
本发明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8分钟;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2。
[0033]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10分钟至熟;在加热过程中,不停搅拌。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34]实施例10
本发明凉糕粉食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6分钟;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1.5。
[0035]B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8分钟至熟;在加热过程中,不停搅拌。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冰的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0036]加入红糖水即可食用,冷藏后,口感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苦荞凉糕粉,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质量比包括以下原料: 淀粉 40~70% 米粉 0-40% 碱0.5~2.5% 苦荞 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凉糕粉经调浆、熬煮熟化、冷却成型后食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调浆,在容器中先加入 冷饮用水,再将凉糕粉倒入,调成均匀浆状,静置20-30分钟; B熬煮熟化,先将冷饮用水烧开,再将调好的浆搅拌均匀后倒入,加热至熟; C冷却成型,关火后继续搅拌至大气泡消失,冷却后用饮用水浸泡,把水倒掉,凉糕即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凉糕粉与冷饮用水加入的质量比为1: f 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的加热过程,先用大火加热熟化,至米浆变为粘稠糊状后,改用中火继续加热5~10分钟至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在加热过程中,不停搅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苦荞凉糕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的饮用水为冰水。
【文档编号】A23L1/29GK103478572SQ201310489381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李献 申请人:成都希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