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07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罐,属于茶叶制作领域领域,其技术要点为包括罐体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环形道轨,所述环形道轨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驱动所述罐体沿所述环形道轨转动;所述罐体一端设置有茶叶进/出料口和密封盖,所述罐体内侧设置有多个蒸汽喷嘴和至少一条沿所述罐体内侧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缩短发酵时间,简化茶叶进料/出料操作难度并同时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的茶叶发酵罐。
【专利说明】一种茶叶发酵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领域,特别是一种茶叶发酵罐。
【背景技术】
[0002]六堡茶是茶叶的一种,属黑茶类,是中国历史名茶,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在清朝嘉庆年间以独特的槟榔香而列入中国十大名茶,成为贡品。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具有“红、浓、陈、醇”的特点,具有独特槟榔香气、越陈越佳,属黑茶类,六堡茶经过初制的毛茶渥堆、发酵、蒸压、陈化而得。六堡茶的传统工艺是:低温杀青,炒茶过程要随时观察叶片颜色是否转暗绿、青气去了多少、叶梗是否变软、是否杀匀杀透;初揉把炒青了的鲜叶片倒入竹制的平底萁内,趁热开始揉捻成柔软的条状,经过初揉后的茶叶渐渐冷却,蜷缩成条;要二次杀青和揉捻,干燥,这个工序要退火慢焙,要耐心,翻动要勤,至少退火慢焙至九成干就得放入竹萁摊凉,留一成自然干,这样的茶的条索才会有光泽泛油光,清香扑鼻。“干燥”完成,手工传统制作的六堡茶初制就算完成了。初制成的六堡茶品,要有一周到一个月的退火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将毛茶堆放、均摊、均匀加水,待其自然发酵,及时翻堆,加水,并控制好温、湿度,毛茶均匀发酵后,自然晾干,再将茶叶蒸压,陈化后即成六堡茶。
[0003]现有工艺中,往往通过茶叶发酵罐来实现茶叶发酵工序,其发酵过程一般需要7?15天,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湿度适时的补充水蒸气,保证发酵过程稳定。现有技术中,发酵过程较长,发酵效率低下,此外,在温度和湿度偏离正常值时,向发酵罐内补充水蒸气时,由于发酵的茶叶堆积在一起,难以将补充的水蒸气均匀分散到茶叶中,造成茶叶发酵过程受热不均匀,发酵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在现有的技术中,茶叶进入发酵罐发酵和发酵后的茶叶运出发酵罐均需人工操作才能完成,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发酵产生的气体以及水蒸气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发酵时间短,茶叶温度和湿度均匀并且自动进料和出料的茶叶发酵罐。
[000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发酵罐,包括罐体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环形道轨,所述环形道轨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驱动所述罐体沿所述环形道轨转动;所述罐体一端设置有茶叶进/出料口和密封盖,所述罐体内侧设置有多个蒸汽喷嘴和至少一条沿所述罐体内侧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
[0006]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导流板的螺旋状的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20?1/3。
[0007]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导流板为4条。[0008]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和连接在所述减速电机动力输出轴端的滚轮,所述滚轮为与所述罐体外侧接触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0009]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罐体的外侧和内侧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0010]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罐体上与所述茶叶进/出料口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密封接头、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和排压阀,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排水口。
[0011]上述茶叶发酵罐中,还包括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茶叶进/出料口连接。
[0012]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的侧面设有抽风管和抽风机;所述的抽风管的出风口连接到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的抽风管的进风口位于进料斗的上方,所述的进料斗底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连接至茶叶进/出料口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下部出口与茶叶进/出料口(4)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
[0013]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除尘袋。
[0014]上述茶叶发酵罐中,所述的导料管为Y型导料管,所述的Y型导料管的上部设有两个进口,其中的一个进口与进料斗底部的出料口对应,另一个进口安装有鼓风机;所述的Y型导料管上与进料斗底部的出料口对应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管相连的水雾喷嘴;所述的Y型导料管上设置有鼓风机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蒸气管相连的水蒸气喷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可旋转的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导流板实现罐体沿着顺时针旋转时茶叶从进/出料口沿着导流板自动进入罐体,沿着逆时针旋转时茶叶沿着导流板被推出进/出料口,实现进料和出料的全自动化操作。并且本茶叶发酵罐在补充水蒸气时,由于有导流板的扰乱作用,使茶叶可以均匀分散,均匀吸收喷洒的水蒸气,保证罐内茶叶的湿度和温度均匀,使温度和湿度迅速平衡,显著的缩短发酵时间。
[0016]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流板的螺旋状的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20?1/3,可以保证茶叶从进/出料口到达罐体另一端的时间为减速电机旋转3?20周所用的时间,防止茶叶在罐体内因运送的时间太短,达不到受热温度,也防止茶叶在罐体内运送时间太长,使处理量少的问题。
[0017]与此同时,还通过在茶叶进/出料口设置落料装置,可以保证茶叶在进入罐体之前已经达到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可以保证茶叶在进入发酵罐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设定的温度和湿度,通过与导流板配合,可以进一步缩短发酵时间,将原来需要发酵7?15天的时间缩短为24小时,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率。并且通过抽风管可以预先分类茶叶中的微小杂质,降低后续的筛分后风选除尘的难度,提高成品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液清澈度和口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茶叶发酵罐,包括罐体I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环形道轨2,所述环形道轨2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驱动所述罐体I沿所述环形道轨2转动;所述罐体I 一端设置有茶叶进/出料口 4和密封盖5,所述罐体I内侧设置有多个蒸汽喷嘴6和至少一条沿所述罐体内侧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7。其中,所述导流板7的螺旋状的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20?1/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流板7可以选择为4、6或者8条,通过设置导流板的螺旋状的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20?1/3,可以保证茶叶从进/出料口到达罐体另一端的时间为减速电机旋转3-20周所用的时间,防止茶叶在罐体内因运送的时间太短,达不到受热温度,也防止茶叶在罐体内运送时间太长,使处理量少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16、1/12、1/8、1/4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减速电机8和连接在所述减速电机8动力输出轴端的滚轮9,所述滚轮9为与所述罐体I外侧接触的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当然,驱动装置3还可以选择减速电机和齿轮相互配合,通过齿轮与设置在罐体外周的齿轮啮合来驱动罐体旋转,对比本实施例不作过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I的外侧和内侧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0,所述罐体I上与所述茶叶进/出料口 4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密封接头11、压力表12、温度表13、安全阀14和排压阀15,所述罐体I上还设置有排水口 16,其中,旋转密封接头11上还设置有控制该选择密封接头开启/关闭的电动阀25,通过旋转密封接头11、压力表12、温度表13、安全阀14和排压阀15 —方面可以保证在压力和温度低于正常值时及时补充蒸汽,另一方面当压力和温度值高于正常值时通过旋转密封接头11和排压阀15及时将压力控制在设置的范围内,当发酵反应速度过快,达到安全阀15起跳压力时可以迅速泄压,防止过压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此外,通过排水口 16可以在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排出多余的水分,防止过度发酵。
[0023]具体使用时,将密封盖5打开,将茶叶从茶叶进/出料口 4持续投入到发酵罐中,启动减速电机8,控制发酵罐正向旋转,同时启动蒸汽喷嘴,开始蒸茶操作,在罐体旋转的过程中,茶叶沿着导流板7缓慢向罐体内部运送,并且经过导流板时,使茶叶分散并使蒸汽均匀分散在茶叶上,使茶叶升温。当茶叶投入过程结束后,关闭密封盖5。根据压力表12和温度表13的显示值,当压力表12和温度表13高于正常值时,开启排压阀15和旋转密封接头11降压降温,并将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液态水通过排水口 16排出罐体I ;当压力表12和温度表13低于正常值时,启动蒸汽喷嘴6向罐内注入蒸汽,在导流板7的分散作用下,蒸汽被均匀分散到茶叶表面,有效的缩短了温度均匀分布的时间,使茶叶迅速进入正常的发酵状态。当发酵工序结束后,将减速电机8调整为反转状态,发酵完成的茶叶沿着导流板自动从茶叶进/出料口 4运出罐体。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可以缩短发酵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可以自动进料和出料,方便快捷;再次,在罐体上设置旋转密封接头11、压力表12、温度表13、安全阀14和排压阀15以及排水口 16可以保证茶叶在发酵过程中处于设定的参数值范围内。
[0024]实施例二
[0025]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茶叶发酵罐,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茶叶进/出料口 4连接,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7,所述的进料斗17的侧面设有抽风管18和抽风机19 ;所述的抽风管18的出风口连接到抽风机19的进风口,所述的抽风管18的进风口位于进料斗17的上方,所述的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连接至茶叶进/出料口 4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下部出口与茶叶进/出料口 4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导料管的下部出口可以采用塑料软管、可调节角度的钢丝软管等与茶叶进/出料口 4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其中,所述抽风机19的出风口连接有除尘袋20,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抽风机19来实现茶叶中微小杂质的有效分离,防止这些微小杂质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嵌入到茶叶中,降低后续杂质分离工序的分离难度。
[00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料管为Y型导料管21,所述的Y型导料管21的上部设有两个进口,其中的一个进口与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对应,另一个进口安装有鼓风机22 ;所述的Y型导料管21上与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对应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管相连的水雾喷嘴23 ;所述的Y型导料管21上设置有鼓风机22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蒸气管相连的水蒸气喷嘴24。其中,所述Y型导料管21上与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对应的一端的管道以及Y型导料管21上设置有鼓风机22的一端的管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75°,比如可以选择为30°、45°、60°。
[0027]在实际应用中,将茶叶原料加入进料斗17,通过抽风管18进行除去微小杂质的操作,后采用水雾喷嘴23和水蒸气喷嘴24可以预先用较短的时间对茶叶进行加湿和加温,降低了茶叶进入罐体I后的升温难度,使茶叶迅速进入发酵状态,缩短发酵时间。通过预先的加湿和加温操作以及在罐体I内的导流板7分散茶叶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缩短茶叶进入发酵状态的时间,并使其在发酵时能够均匀受热,并保持均衡的湿度,进而使发酵时间从传统的7-15天缩短为24小时。在发酵操作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导流板7将茶叶自动送出罐体1,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置处理量。
[00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缩短发酵时间,简化茶叶进料/出料操作难度并同时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的茶叶发酵罐。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发酵罐,包括罐体(I)和固定设置在罐体左右两端的环形道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道轨(2)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罐体(I)的外表面,驱动所述罐体(I)沿所述环形道轨(2)转动;所述罐体(I) 一端设置有茶叶进/出料口(4)和密封盖(5),所述罐体(I)内侧设置有多个蒸汽喷嘴(6)和至少一条沿所述罐体内侧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的螺旋状的导程L为所述发酵罐长度D的1/2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为4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减速电机(8)和连接在所述减速电机(8)动力输出轴端的滚轮(9),所述滚轮(9)为与所述罐体(I)外侧接触的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外侧和内侧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上与所述茶叶进/出料口(4)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密封接头(11)、压力表(12)、温度表(13)、安全阀(14)和排压阀(15),所述罐体(I)上还设置有排水口(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以可移动的方式与茶叶进/出料口(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7),所述的进料斗(17)的侧面设有抽风管(18)和抽风机(19);所述的抽风管(18)的出风口连接到抽风机(19)的进风口,所述的抽风管(18)的进风口位于进料斗(17)的上方,所述的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连接至茶叶进/出料口(4)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下部出口与茶叶进/出料口(4)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19)的出风口连接有除尘袋(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叶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管为Y型导料管(21 ),所述的Y型导料管(21)的上部设有两个进口,其中的一个进口与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对应,另一个进口安装有鼓风机(22);所述的Y型导料管(21)上与进料斗(17)底部的出料口对应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管相连的水雾喷嘴(23);所述的Y型导料管(21)上设置有鼓风机(22)的一端的管道内壁设有与供水蒸气管相连的水蒸气喷嘴(24)。
【文档编号】A23F3/08GK103549050SQ20131052419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苏淑梅, 蒋健轩, 蒋文峰 申请人: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