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酵罐冷却系统,包括外围设有外冷却管道以及内部设有内冷却管道的发酵罐、分别连接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的冷却塔以及连接在所述回水管路上用于将回水管路内的冷却水降温的喷淋设备;所述外冷却管道与内冷却管道均与回水管路及进水管路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可降低水源及电能的耗费,且在温度较高时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专利说明】发酵罐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罐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发酵罐是为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最适条件所设置的一种容器装置,而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降温则会导致菌体的死亡或者使菌体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整体的发酵效果。现有的发酵罐降温冷却方式一般是使用冷水源直接冷却发酵罐,再将被降温的冷却水送入冷却塔冷却然后重复利用,然而这样的循环在气候炎热时冷却效果往往较差,需要不停的补充冷水,使冷却塔满负荷工作,既浪费了水源也耗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突出,且节能减耗的发酵罐冷却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酵罐冷却系统,包括外部套设有螺旋形的外冷却管道以及内部设有螺旋形的内冷却管道的发酵罐、分别连接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的冷却塔以及连接在所述回水管路上用于将回水管路内的冷却水降温的喷淋设备;所述外冷却管道与内冷却管道均与回水管路及进水管路连通。
[0005]作为优选,所述喷淋设备包括喷淋管道、位于所述喷淋管道下方的喷淋水池以及用于将所述喷淋管道架设在喷淋水池上方的支撑柱,所述喷淋管道设有若干喷孔,所述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路和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冷却管道和内冷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喷淋水池内。
[0006]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管道包括与回水管路连通的两端封闭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根支管,所述喷孔设置在所述支管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主管与支管的直径均为25mm-150mm,长度均为lm-30m。
[0008]作为优选,所述喷孔的直径为孔距为5cm。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主管还连有用来补给冷却水的补给管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喷淋水池内设置用于将喷淋水池内的冷却水引入第二回水管路从而进入所述冷却塔内的第一泵;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将塔内的冷却水引入发酵罐内的第二栗。
[0011]作为优选,在靠近所述发酵罐的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用于控制发酵罐升温的蒸汽阀门。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发酵罐与冷却塔间设置喷淋设备可使回水管道内的高温冷却水在通过喷孔喷出时,可利用自然风能将热量挥散从而使冷却水在进入冷却塔前先被大幅度降温,这样使其在冷却塔内进一步冷却时节省冷水源与电能,同时也减少了对冷却塔的工作压力,延长了冷却塔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冷却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冷却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喷淋设备的立体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发酵罐;2_外冷却管道;3_内冷却管道;4_蒸汽阀门;5_第一阀门;6_第二阀门-J-喷淋设备;8_冷却塔;9_第一泵;10_第三阀门;11-第二泵;12-第一回水管路;13-进水管路;14_喷淋水池;15_主管;16_支管;17_喷孔;18_支撑柱;19_第二回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包括外部套设有呈螺旋形的外冷却管道
2、内部设有同为螺旋形的内冷却管道3的发酵罐1、分别连接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13的冷却塔8以及连接在回水管路上的用于将回水管路内的高温冷却水降温的喷淋设备7 ;该进水管路13与回水管路均包括两条分别与外冷却管道2与内冷却管道3连通的支路,其中进水管路13的各支路还设有阀门,具体为:控制进入外冷却管道2冷却水的为第一阀门5,控制进入内冷却管道3冷却水的为第二阀门6,且进水管路13与回水管路在进入冷却塔8前均汇成一条总管路,使方便控制。另外,外冷却管道2和内冷却管道3均遵循低进高出原则,且进水管路13在靠近外冷却管道2处还连有与升温装置连通的蒸汽管道,该蒸汽管道由蒸汽阀门4控制,用来在特殊情况下给发酵罐I升温。
[0019]优选地,如图2所示,该喷淋设备包括喷淋管道和位于其下方的喷淋水池14,以及用于将喷淋管道架设在喷淋水池14上方的支撑柱18。该喷淋管道包括与回水管路12连通的主管15和与主管15连通的支管16,且支管16表面设有若干喷孔17 (图中仅示出部分喷孔)。其中,主管15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封闭型长管,两主管15间连接18根支管16(也可在1-50根范围内选取),该支管16表面沿主管15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喷孔17,该喷孔17的直径为4mm (也可在2mm-10mm内选取),孔距优选为5cm。实际操作时,根据现场的环境及条件可改变主管15的数量、形状等,如将主管15设为环形管状等,对于喷孔17在支管16上只设置一排、或设置三排等亦可。
[0020]为了实现将喷淋设备7接入回水管路内,如图1所示,回水管路分为了两段,即第一回水管路12和第二回水管路19,第一回水管路12的一端与外冷却管道2和内冷却管道3连通,另一端与喷淋管道的主管15连通;第二回水管路19的一端与冷却塔8连接,另一端伸入至喷淋水池14内。
[0021]进一步地,为确保冷却水的量及温度,在主管15上还连接有与外界深井水源连通的补给管道并由第三阀门10控制,以备反应不时之需。在喷淋水池14底部连有用来将池内的冷却水引入第二回水管路19从而进入冷却塔8的第一泵9,而进水管路13在冷却塔8下方处同样设有第二泵11,用来将冷却塔8内的冷却水引入到内冷却管道3和外冷却管道2内。
[0022]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冷却系统由于巧妙的安装了降温装置-喷淋设备,利用自然的风能带走高温冷却水的大部分热量,不仅节省了水源和电源,还大大降低了对冷却塔8的工作压力,延长了冷却塔8的使用寿命。且各装置间布局严谨,均有配套的阀门进行控制,确保发酵罐I的温度为微生物体的最适温度,使发酵效果显著提高。
[0023]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套设有螺旋形的外冷却管道以及内部设有螺旋形的内冷却管道的发酵罐、分别连接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的冷却塔以及连接在所述回水管路上用于将回水管路内的冷却水降温的喷淋设备;所述外冷却管道与内冷却管道均与回水管路及进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设备包括喷淋管道、位于所述喷淋管道下方的喷淋水池以及用于将所述喷淋管道架设在喷淋水池上方的支撑柱,所述喷淋管道设有若干喷孔,所述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路和第二回水管路,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冷却管道和内冷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喷淋水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包括与回水管路连通的两端封闭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连通的多根支管,所述喷孔设置在所述支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与支管的直径均为25mm_150mm,长度均为 lm_30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的直径为2mm-10mm,孔距为5 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还连有用来补给冷却水的补给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水池内设置用于将喷淋水池内的冷却水引入第二回水管路从而进入所述冷却塔内的第一泵;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将塔内的冷却水引入发酵罐内的第二泵。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发酵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发酵罐的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用于控制发酵罐升温的蒸汽阀门。
【文档编号】C12M1/02GK203613187SQ20132079279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赵靖坤 申请人: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