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包括杀青机、揉捻机、干燥机,还包括预热箱体、余热管道,所述杀青机的一端通过传送带与揉捻机的一端相连,揉捻机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与预热箱体的左端相连,预热箱体的右端通过传送带与干燥机的一端相连,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一端设置在杀青机的进料口上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在预热箱体的上端,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干燥过滤装置,所述余热管道的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吸风装置,该茶叶生产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很好的将杀青机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保护了环境,并更好的对茶叶进行了干燥工艺处理,防止结块的产生,提高了茶叶的整体品质与口感,并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绿茶的加工,大体上可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0003]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机通常采用燃气和电力的加热方式进行杀青操作,杀青后的余热直接排出至大气中,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坏。
[0004]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均在揉捻机中进行。
[0005]干燥的目的,是为了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单纯的烘干操作不能有效的去除茶叶中的多余水分,容易引起茶叶变质;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影响茶叶品质。而晒干操作方式使用的人工量较大,而且与天气情况密切相关,不利于规模化的大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通过特殊的余热管道设计,很好的将杀青机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保护了环境,并更好的对茶叶进行了干燥工艺处理,提高了茶叶的整体品质和生产效率。
[0007]—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包括杀青机、揉捻机、干燥机,还包括预热箱体、余热管道,所述杀青机的一端通过传送带与揉捻机的一端相连,揉捻机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与预热箱体的左端相连,预热箱体的右端通过传送带与干燥机的一端相连,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一端设置在杀青机的进料口上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在预热箱体的上端,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干燥过滤装置,用于对杀青产生的余热进行干燥过滤处理,所述余热管道的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吸风装置,吸风装置的出风面朝向预热箱体,吸风装置的进风面朝向余热管道。
[0008]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表面积大于管道的横向圆截面积,此结构设计类似抽油烟机,通过此结构设计能更好的收集余热。
[0009]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杀青机为燃气加热式的茶叶杀青机。
[0010]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机为电力加热式的干燥机。[0011]为了达到更好的余热利用效果,所述余热管道外面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作用在于保证余热气体在余热管道的流动中不通过管道壁对外进行有效的热交换,使得余热气体在到达预热箱体时还保证有较高的温度。
[0012]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过滤装置为两面不锈钢丝的网状结构,中间夹有干燥滤布,所述两面不锈钢丝网状结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轴,轴连接两面不锈钢丝网,使得其可以活动的打开,类似女士粉饼镜结构,此结构设计可方便进行更换干燥滤布的操作。
[0013]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吸风装置为厨房用排风扇,此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余热气体的有效采集、在管道中的流畅传递以及有效排出利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该茶叶生产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很好的将杀青机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保护了环境,并更好的对茶叶进行了干燥工艺处理,防止结块的产生,提高了茶叶的整体品质与口感,并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之干燥过滤装置的打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8]由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包括杀青机101、揉捻机102、干燥机103,还包括预热箱体104、余热管道105,所述杀青机101的一端通过传送带与揉抢机102的一端相连,揉捻机102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与预热箱体104的左端相连,预热箱体104的右端通过传送带与干燥机103的一端相连,所述余热管道105的进风口一端设置在杀青机101的进料口上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在预热箱体104的上端,所述余热管道105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干燥过滤装置106,用于对杀青操作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干燥过滤处理,所述余热管道105的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吸风装置107,吸风装置107的出风面朝向预热箱体104,吸风装置107的进风面朝向余热管道105。
[0019]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余热管道105的进风口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表面积大于管道的横向圆截面积,此结构设计类似抽油烟机,通过此结构设计能更好的收集余热。
[0020]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杀青机101为燃气加热式的茶叶杀青机。
[0021]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机103为电力加热式的干燥机。
[0022]为了达到更好的余热利用效果,所述余热管道105外面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作用在于保证余热气体在余热管道的流动中不通过管道壁对外进行有效的热交换,使得余热气体在到达预热箱体104时还保证有较高的温度。
[0023]参见图2所示,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干燥过滤装置106为两面不锈钢丝的网状结构201,中间夹有干燥滤布,所述两面不锈钢丝网状结构201 —端设有活动连接轴202,轴连接两面不锈钢丝网,使得其可以活动的打开,类似女士粉饼镜结构,此结构设计可方便进行更换干燥滤布的操作。
[0024]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吸风装置107为厨房用排风扇,此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余热管道内形成负压,促进余热气体的有效采集、在管道中的流畅传递以及有效排出利用。
[0025]该茶叶生产装置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很好的将杀青机101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保护了环境,并更好的对茶叶进行了干燥工艺处理,防止结块的产生,提高了茶叶的整体品质与口感,并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00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包括杀青机、揉捻机、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箱体、余热管道,所述杀青机的一端通过传送带与揉捻机的一端相连,揉捻机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与预热箱体的左端相连,预热箱体的右端通过传送带与干燥机的一端相连,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 一端设置在杀青机的进料口上方,出风口的一端设置在预热箱体的上端,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干燥过滤装置,所述余热管道的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吸风装置,吸风装置的出风面朝向预热箱体,吸风装置的进风面朝向余热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管道的进风口的形状为正方形,其表面积大于管道的横向圆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机为燃气加热式的茶叶杀青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为电力加热式的干燥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管道外面包裹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装置为两面不锈钢丝的网状结构,中间夹有干燥滤布,所述两面不锈钢丝网状结构一端设有活动连接轴,轴连接两面不锈钢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为厨用排风扇。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575544SQ20132079226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丁来保 申请人:景德镇市西湖珍芝天然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