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7894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提出了从鲜叶采摘、切叶、摊放、杀青、包揉、配料、烘焙到干燥一系列的步骤,各个步骤均有一定的改进,尤其增加了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粉料混合物与桑茶叶的混合烘焙,较传统方法相比,生产出的桑叶乌龙茶略带淡淡花香,滋味甘醇香甜,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纯正,外形整齐光洁匀净,去除了以往工艺中由于烘焙工艺的局限性或不稳定所引起的豆腥味以及苦涩味较重的弊端,同时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力寻找天然,安 全,保健性的食品,回归自然的饮食和保健愿望已成趋势。而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矿物质,生物碱,植物纤维以及人体所必需的 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因而成为天然的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料之 一。用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略带花香,滋味醇和爽口,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 由于现有烘焙工艺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往往造成制作的桑叶乌龙茶存在一定的豆腥味, 影响广品的感官品质和口感。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烘焙工艺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所造成的桑叶 乌龙茶成品存在的豆腥味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去除桑叶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出现的豆 腥味的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0004]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鲜叶采摘: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 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
[0007] (2)切叶:将10片桑叶整齐叠好,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 4-0. 6cm的长 条;
[0008] (3)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3_4h,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每 半小时翻一次;
[〇〇〇9] (4)杀青:米用6CS-120瓶式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90_110°C 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6-8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 显露为止;
[〇〇1〇] (5)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 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〇〇11] (6)配料:将质量比为1:1:1:2:2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 合,加水提取4-5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0012] (7)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 为1:20,上下翻至均匀,在60-80°C下进行烘培,同时利用UV-B对茶叶混合物进行照射除 味;
[0013] (8)干燥: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9%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0014]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洁净器具为干净的刚过水浸没后的竹篓。
[0015]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桑叶叠放重叠面积不超过20%。
[0016]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包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揉捻时间为40-50min。
[0017]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UV-B照射除味,其照射光的强度为20w,波段 为 330nm_380nm。
[0018]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提出了从鲜叶采摘、切叶、 摊放、杀青、包揉、配料、烘焙到干燥一系列的步骤,各个步骤均有一定的改进,尤其增加了 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粉料混合物与桑茶叶的混合烘焙,较传统方法相 t匕,生产出的桑叶乌龙茶略带淡淡花香,滋味甘醇香甜,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纯 正,外形整齐光洁匀净,去除了以往工艺中由于烘焙工艺的局限性或不稳定所引起的豆腥 味以及苦涩味较重的弊端,同时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生产效 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
[0020]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鲜叶采摘: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 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
[0022] (2)切叶:将10片桑叶整齐叠好,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 4cm的长条;
[0023] (3)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3h,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每 半小时翻一次;摊放器具为干净的刚过水浸没后的竹篓;其中桑叶叠放重叠面积不超过 20% ;
[0024] (4)杀青:米用6CS-120瓶式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90°C下进 行杀青,杀青时间为6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 止;
[0025] (5)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 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颗粒状的外形特征;其中包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 压,揉捻时间为40min ;
[0026] (6)配料:将质量比为1:1:1:2:2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 合,加水提取4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0027] (7)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 为1:20,上下翻至均匀,在60°C下进行烘培,同时利用UV-B对茶叶混合物进行照射除味;其 照射光的强度为20w,波长为330nm ;
[0028] (8)干燥: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9%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0029] 实施例2 :
[0030]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1)鲜叶采摘: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 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
[0032] (2)切叶:将10片桑叶整齐叠好,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 5cm的长条;
[0033] (3)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3. 5h,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 每半小时翻一次;摊放器具为干净的刚过水浸没后的竹篓;其中桑叶叠放重叠面积不超过 20% ;
[0034] (4)杀青:米用6CS-120瓶式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0CTC下进 行杀青,杀青时间为7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 止;
[0035] (5)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 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螺形的外形特征;其中包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 揉捻时间为45min ;
[0036] (6)配料:将质量比为1:1:1:2:2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 合,加水提取5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0037] (7)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 为1:20,上下翻至均匀,在70°C下进行烘培,同时利用UV-B对茶叶混合物进行照射除味;其 照射光的强度为20w,波长为355nm ;
[0038] (8)干燥: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9%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0039] 实施例3 :
[0040]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鲜叶采摘: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 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
[0042] (2)切叶:将10片桑叶整齐叠好,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 6cm的长条;
[0043] (3)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4h,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每 半小时翻一次;摊放器具为干净的刚过水浸没后的竹篓;其中桑叶叠放重叠面积不超过 20% ;
[0044] (4)杀青:米用6CS-120瓶式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1CTC下进 行杀青,杀青时间为8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 止;
[0045] (5)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 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的外形特征;其中包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 压,揉捻时间为50min ;
[0046] (6)配料:将质量比为1:1:1:2:2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 合,加水提取5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0047] (7)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 为1:20,上下翻至均匀,在80°C下进行烘培,同时利用UV-B对茶叶混合物进行照射除味;其 照射光的强度为20w,波长为380nm ;
[0048] (8)干燥: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9%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0049]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加工制成的桑叶乌龙茶与 传统工艺制作的桑叶乌龙茶按照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如下:
[0050]
【权利要求】
1.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鲜叶采摘: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 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 (2) 切叶:将10片桑叶整齐叠好,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 4-0. 6cm的长条; (3) 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3-4h,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每半小 时翻一次; (4) 杀青:采用6CS-120瓶式转筒杀青机,将步骤⑵摊放后的鲜叶在90-1KTC下进 行杀青,杀青时间为6-8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 为止; (5) 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作用 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 配料:将质量比为1:1:1:2:2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合,加 水提取4-5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7) 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为 1:20,上下翻至均匀,在60-80°C下进行烘培,同时利用UV-B对茶叶混合物进行照射除味; (8) 干燥: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9%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 的洁净器具为干净的刚过水浸没后的竹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桑叶 叠放重叠面积不超过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包揉 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揉捻时间为40-50min。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 的UV-B照射除味,其照射光的强度为20w,波段为330nm-380nm。
【文档编号】A23F3/40GK104082434SQ20141026436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单长芝, 杜希荣 申请人: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