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237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支架,两个竖直支架之间连接有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上设置有热油箱,热油箱上设置有加热器,热油箱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水平支撑梁下部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片;两个竖直支架上分别水平设置有两个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分别安装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上分别套装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下部固定安装有一炒锅,输出管道位于炒锅上面,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位于炒锅的中央位置并伸入到其内部。该装置能够自动制作油泼辣子,不需要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油泼辣子的制作都为人工制作,一个操作人员将烧热的油倒入放有辣椒面 的大锅中,另一个操作人员搅动大锅中的辣椒面使其均匀接触热油也使其受热均匀;应用 此方法时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烧热的油很容易将操作人员烧伤,而且由于辣椒面有刺激的 味道,会刺激操作人员的呼吸道以及眼睛,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制作油泼辣子, 不需要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不会烧伤操作人员,而且也不会刺激操作人员的呼吸道以及 眼睛,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达到。
[0005] -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坚直支架,所述两个坚直支架之间 连接有水平支撑梁,所述水平支撑梁上设置有热油箱,所述热油箱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热 油箱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水平支撑梁下部固定有电 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 定有搅拌叶片;所述两个坚直支架上分别水平设置有两个固定轴,所述两个固定轴上分别 安装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上分别套装有两个轴承座,所述两个轴承座下部固定安装 有一炒锅,所述输出管道位于所述炒锅上面,所述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炒锅的中 央位置并伸入到其内部。
[0006]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7] 所述热油箱内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坚直支架上安装 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多个I/O输出端分别对应 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I/O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I/O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
[0008] 所述输出管道的输出口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输出分支管道,所述输出分支管道 的出油口伸出电机的边沿。
[0009] 所述热油箱周围设置有保温层。
[0010] 所述热油箱的底部设置为锥状,所述输出管道安装在锥顶。
[0011] 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为上下两组,每组至少三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状, 下组搅拌叶片小于上组搅拌叶片。
[0012] 所述坚直支架的底部设置为三角形支架。
[0013] 所述炒锅外部设置有把手。
[0014] 本发明的油泼辣子制作装置,通过热油箱上的加热器加热食用油,所述炒锅内放 置有需要制作的辣椒面,食用油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通过输出管道流到辣椒面上,通过安 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搅动辣椒面,使辣椒面与食用油混合均匀,也使 辣椒面受热均匀,完成油泼辣子的制作。该装置不需要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不会烧伤操作 人员,而且也不会刺激操作人员的呼吸道以及眼睛,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坚直支架;2、水平支撑梁;3、热油箱;4、加热器;5、电机支架;6、电机;7、 保温层;8、输出管道;9、输出分支管道;10、固定轴;11、轴承;12、轴承座;13、炒锅;14、上 组搅拌叶片;15、下组搅拌叶片;16、搅拌轴;17、温度传感器;1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照图1,本发明的无定子发电机的安装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两个坚直支架1,两 个坚直支架1之间连接有水平支撑梁2,水平支撑梁2上设置有热油箱3,热油箱3上设置 有加热器4,热油箱3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道8,输出管道8上设置有阀门18 ;水平支撑梁 2下部固定有电机支架5,电机支架5上固定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16, 搅拌轴16上固定有搅拌叶片;两个坚直支架1上分别水平设置有两个固定轴10,两个固定 轴10上分别安装有两个轴承11,两个轴承11上分别套装有两个轴承座12,两个轴承座12 下部固定安装有一炒锅13,输出管道8位于炒锅13上面,搅拌轴16以及搅拌叶片位于炒锅 13的中央位置并伸入到其内部。
[0019] 其中,热油箱3内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7,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温度传感器 17,分别安装在热油箱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能够更准确的感知热油箱3中的油温;阀门8 为电磁阀,坚直支架1上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内安装有单片机,多个温度传感器17的多个 I/O输出端分别对应电连接单片机的I/O输入端,单片机的I/O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阀的控制 端,当三个温度传感器17感知到的温度都大于等于所需要的温度时,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打 开使热油箱中的食用油流出。
[0020] 其中,输出管道8的输出口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输出分支管道9,输出分支管道 9的出油口伸出电机6的边沿,本实施例中热油箱3、输出管道8、电机6都安装在炒锅13的 中心轴上,输出分支管道9的出油口伸出电机6的边沿就能够防止食用油滴漏到电机6上 面,防止电机6受热从而防止减低电机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将电机6与输出管道8错开设 置。
[0021] 其中,热油箱3周围设置有保温层7,能够很好地达到保温效果,一则能够节能减 排,二则能够防止热油箱烫伤操作人员。
[0022] 其中,热油箱3的底部设置为锥状,输出管道8安装在锥顶,使热油箱3中的食用 油能够完全流出。
[0023] 其中,搅拌叶片设置为上下两组,每组至少三个搅拌叶片,本实施例设置为每组四 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为倾斜状,根据电机的旋转方式,搅拌叶片的前进部分的高度低于其 后跟部分的高度,能够将炒锅底部的辣椒面搅拌到上面与食用油充分接触;下组搅拌叶片 15小于上组搅拌叶片14,为适应炒锅的下窄上宽的形状。
[0024] 其中,坚直支架1的底部设置为三角形支架,能够很好的防止坚直支架1倾倒。
[0025] 其中,炒锅13外部设置有把手,方便操作人员转动炒锅13。
[0026] 该装置通过热油箱3上的加热器4加热食用油,炒锅13内放置有需要制作的辣 椒面,食用油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后,通过输出管道8流到辣椒面上,通过安装在电机输出轴 上的搅拌轴16以及搅拌叶片搅动辣椒面,使辣椒面与食用油混合均匀,也使辣椒面受热均 匀,完成油泼辣子的制作,操作人员旋转炒锅13将制作好的油泼辣子倒出。该装置不需要 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不会烧伤操作人员,而且也不会刺激操作人员的呼吸道以及眼睛,不 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利。
[0027]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 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
1. 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坚直支架,所述两个坚直支架之间连 接有水平支撑梁,所述水平支撑梁上设置有热油箱,所述热油箱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热油 箱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水平支撑梁下部固定有电机 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 有搅拌叶片;所述两个坚直支架上分别水平设置有两个固定轴,所述两个固定轴上分别安 装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上分别套装有两个轴承座,所述两个轴承座下部固定安装有 一炒锅,所述输出管道位于所述炒锅上面,所述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炒锅的中央 位置并伸入到其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箱内设置有 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坚直支架上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 单片机,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多个I/O输出端分别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I/O输入端, 所述单片机的I/O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的输出 口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输出分支管道,所述输出分支管道的出油口伸出电机的边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箱周围设置 有保温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箱的底部设 置为锥状,所述输出管道安装在锥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为 上下两组,每组至少三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状,下组搅拌叶片小于上组搅拌叶 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坚直支架的底部 设置为三角形支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泼辣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外部设置有 把手。
【文档编号】A23L1/01GK104095173SQ201410341522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杨三友 申请人:三原三友调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