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4893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后熟处理方法。本方法选用优等猕猴桃果实,将猕猴桃果实的果梗部位浸蘸于1000ppm的乙烯利溶液中,浸蘸深度0.4-0.6cm,浸蘸1-2秒,取出并抖动多余的溶液。将处理后的猕猴桃,分两层整齐平放于垫有厚度为3丝的聚乙烯薄膜的塑料箱内,在塑料箱底部的薄膜上铺一层白纸,两层果实之间及上面,都铺一层白纸,吸收果实产生的水分,然后将薄膜扎口密封。将存有处理猕猴桃的塑料箱,放置于可控制室内温度的室内处理,处理好的猕猴桃从塑料箱中取出,放于常温下,待猕猴桃稍有发软时即可食用。本发明方便快捷,适合市场销售的需要,处理后即可以上市销售,处理后的猕猴桃口感好,具有猕猴桃品种特有的口味。
【专利说明】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属于猕猴桃的品质管理技术,尤其适用于猕猴桃的销售品质。

【背景技术】
[0002]猕猴桃作为商业化栽培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营养,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尤其“Vc”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对人体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随着园艺栽培技术的提高,猕猴桃在我国栽培迅速发展,栽培技术也日臻完善,但猕猴桃的食用品质不仅和栽培有关,后熟处理对品质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我国市售的猕猴桃果实后熟处理的较少,猕猴桃给人的印象是一种酸而涩的果实,尤其是美味猕猴桃的果实,市场销售的猕猴桃如不进行后熟处理,将严重影响食用品质,国外进口的猕猴桃一般都进行过后熟处理,所以消费者认为进口猕猴桃品质好,国产猕猴桃品质差。因而,对猕猴桃后熟的品质处理,严重影响我国称猴桃的发展。本发明针对猕猴桃后熟品质,进行后熟处理,有效提高了食用品质,是猕猴桃真正成为老少皆宜的水果。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针对猕猴桃在采收后不能直接食用,口感酸而涩,市场销售大多不进行后熟处理,给人造成一种猕猴桃是酸水果的印象,提供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猕猴桃的食用品质,增强了与进口猕猴桃的竞争力。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它包括:
[0007]1、将充分成熟的猕猴桃适时进行采收,或保鲜库中取出果实,选择没有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优等果,常温存放后选择优等果备用。
[0008]2、将市售的乙烯利配置成100ppm的溶液,盛放于密封的容器中备用。
[0009]3、在盘中倒入配置的乙烯利溶液,溶液的深度0.4-0.6cm,将选好的猕猴桃果实的果梗部位浸蘸于乙烯利溶液中,浸蘸深度0.4-0.6cm。浸蘸时间1-2秒,并抖动多余的溶液。
[0010]4、用厚度为3丝的聚乙烯薄膜垫于塑料箱底部,薄膜的大小既要垫塑料箱底部,也要在装入猕猴桃后能使上部全部覆盖,达到将薄膜扎口密封,在塑料箱底部的薄膜上铺一层白纸,然后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一层猕猴桃放满后在上面再铺一层白纸,再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上面盖一层白纸,然后将薄膜扎口密封,一般塑料箱内放置2层处理猕猴桃。
[0011]5、将存有处理猕猴桃的塑料箱,放置于一个较小的室内,控制室内温度,美味猕猴桃温度16-22°C,处理时间5-7天;中华猕猴桃室内温度12-18°C,处理时间1_2天;处理后的猕猴桃从塑料箱中取出,放于常温下,待猕猴桃稍有发软时即可食用。
[0012]上述猕猴桃的后熟处理方法,适合于充分自然成熟的优质猕猴桃,在猕猴桃销售前进行处理,处理后即可以上市销售,处理后的猕猴桃口感好,具有猕猴桃品种特有的口味,方便快捷,适合市场销售的需要。
[0013]技术效果:
[0014]1、采用此法处理猕猴桃,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0015]2、适合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在销售过程中使用,可以根据销售量进行处理,避免过量处理,一边处理一边销售,确保果实品质风味。
[0016]3、猕猴桃贮藏期长,贮藏的猕猴桃采用此方法处理,能随季节销售,灵活调整处理量,延长销售期。
[0017]4、称猴桃通过后熟处理,能有效提闻称猴桃的品质风味,增进口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本发明储藏温度对后熟米良I号猕猴桃硬度的影响。
[0019]图2表示本发明储藏温度对后熟红香猕猴桃硬度的影响。
[0020]图3表示本发明储藏温度对后熟米良I号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0021]图4表示本发明储藏温度对后熟红香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
[0023]实施时间:2013年
[0024]实施地点: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0025](一)、实施具体实例:
[0026]选用品种:称猴桃品种:红香、米良I号。
[0027]1、将充分成熟的猕猴桃适时进行采收,选择没有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优等果,常温存放后次日处理。同时测量其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观察果心色泽。
[0028]2、将市售的乙烯利配置成100ppm的溶液,盛放于密封的容器中备用。在小盘中倒入配置的乙烯利溶液,溶液的深度0.4-0.6cm,将选好的猕猴桃果实的果梗部位浸蘸于乙烯利溶液中,浸蘸深度0.4-0.6cm。浸蘸时间1-2秒,并抖动多余的溶液。
[0029]3、用厚度3丝的聚乙烯薄膜垫于塑料箱底部,在塑料箱底部的薄膜上铺一层白纸吸湿,然后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一层猕猴桃放满后在上面再铺一层白纸,再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上面盖一层白纸,然后将薄膜扎口密封。
[0030]4、将存有处理猕猴桃的塑料箱,放置于室内,控制室内温度,美味猕猴桃处理温度16-22°C,处理时间5天;中华猕猴桃室内温度12-18°C,处理时间I天;处理好的猕猴桃从塑料箱中取出,放于常温下,待猕猴桃稍有发软时即可食用。对可食用的猕猴桃测量其品质,口感果肉色泽等
[0031]另外对处理后的猕猴桃分别贮藏于tl (0-2°C )和t2 (5-7V )的环境,定期测量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观察处理后猕猴桃的贮藏性。
[0032](二)、实施效果
[0033]1、猕猴桃采收、催熟后的品质
[0034]采用100ppm的乙烯利溶液,浸蘸果梗部处理,如表I所示:中华猕猴桃红香采收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6.8%,硬度达18.2kg/cm2,通过后熟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6.4%,硬度达0.4-0.8kg/cm2 ;果肉黄绿色,果心都表现有红色射线,具有品种特有的果肉特点,口感纯甜;美味称猴桃米良I号采收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6.9%,硬度达16.73kg/cm2,通过后熟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6.2%,硬度0.8-1.1 kg/cm2 ;果肉绿色,果心柔软可食,口感甜,具有猕猴桃特有风味。
[0035]表I几个称猴桃品种米收、后熟品质指标
[0036]
采收期成熟后
品种H期单果重g ^实硬度可=固果肉颜色贼硬度果肉颜色_kg/cm' 形物 %_kg/cm' 固形物 %_
昔绿、昔绿、
红香 9-17 75 18.2 6.8 ^ 0.4-0.8 16.4 二厂…,,_有红射线_有红射线
米良 I 号 10-17 88.7 16.736.9绿色 0.8-1.1 16.2 绿色
[0037]2、贮藏温度对处理后猕猴桃硬度的影响
[0038]猕猴桃采收时通常硬度较高,不能食用,将猕猴桃进行后熟处理后贮藏,其果实贮藏硬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0039]从图中可以得出,米良I号采收时果实硬度16.73kg/cm2 ;但通过处理后,米良I号果实硬度降至3.2kg/cm2 ;在〖1、〖2两种温度下进行贮藏,贮藏于tl条件下的猕猴桃硬度下降相对较慢。红香采收时果实硬度18.2kg/cm2。红香果实处理后分别贮藏于tl、t2两种温度下,贮藏于tl条件下的红香硬度下降明显较慢,仍具有较好的贮藏性。因此猕猴桃初步处理后,低温贮藏销售可达I个月以上,对处理后保持果实的良好品质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0040]3、贮藏温度对处理后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0041]猕猴桃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一般较低,口感酸涩,处理后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明显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变化见图3,图4。
[0042]从图中可以看出米良I号由采收时的6.9%提高到12.27%,通过tl、t2两种温度下进行贮藏,在t2温度条件下贮藏可溶性固形物上升稍快一些,到12月3日,两种贮藏温度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相近,分别达到16.93%和16.97%。红香作为红心中华猕猴桃,初步处理I日后进行tl、t2两种温度贮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由采收时的6.8%提高到12.2%,12.4%,但后期在t2温度条件下贮藏可溶性固形物上升较快一些,到9月27日即可达到食用标准,但在tl的温度条件下贮藏,到11月I日才可达到食用标准,说明低温有利于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使处理后的猕猴桃具有良好的口感风味。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猕猴桃后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优等猕猴桃果实,将猕猴桃果实的果梗部位浸蘸于乙烯利溶液中,促进其后熟,提高果实的口感品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后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利浓度为100ppm,在盘中倒入乙烯利溶液的深度维持在0.4-0.6cm,,浸蘸果梗部深度0.4-0.6cm,浸蘸时间1-2秒,取出并抖动多余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后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厚度为3丝的聚乙烯薄膜垫于塑料箱底部,在塑料箱底部的薄膜上铺一层白纸,然后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一层猕猴桃放满后在上面再铺一层白纸,再将浸蘸后的果实整齐平放于白纸上,上面盖一层白纸吸湿,然后将薄膜扎口密封,塑料箱内放置2层处理猕猴桃防止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后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存有处理猕猴桃的塑料箱,放置于一个较小的室内,控制室内温度,美味称猴桃温度16-22°C,处理时间5-7天;中华猕猴桃室内温度12-18°C,处理时间1-2天;处理后的猕猴桃从塑料箱中取出,放于常温下,待猕猴桃稍有发软时即可食用。
【文档编号】A23B7/154GK104161114SQ20141040188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阎永齐, 刘吉祥, 刘磊, 毛妮妮, 蒋水平, 鲁群 申请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