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8785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精选原料步骤: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到干净鲜嫩的大蒜待用。
【专利说明】—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砸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大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蔬食,调味佐餐佳品。它既含有营养丰富,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大有裨益,又是疗效广泛的独特的天然药物。最早见于晋代《本草经集注》,其中论述大蒜有:解散痛肿,消毒气,除风破冷,健脾,治泄泻功能。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能消痛肿,除风血除风邪,解瘟疫等。
[0003]大蒜经现代生化基本解析:每一百克新鲜鳞茎含水64克,蛋白质4.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0克,膳食纤维0.7克,矿物质1.0克:其中钙23毫克,磷139毫克,铁0.7晕克,微量兀素:硒0.035晕克,猛1.5晕克,锋7.56晕克,错7.56晕克,维生素1^22晕克,B20.08毫克,维生素C6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等。可多达上百种生化元素,每百克可产热量138大卡。
[0004]在长期广泛的医疗实践中,同时还证明大蒜有:
[0005]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0006]2、有消癌,抗肿瘤作用。
[0007]3、有保护心血管作用。
[0008]4、有护肝,保肝作用。
[0009]5、有很好的降血压、降血糖作用,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
[0010]6、有增体质,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0011]7、有治疗肠炎、痢疾、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作用。
[0012]8、还有抗衰老、促进皮肤细胞生长作用。
[0013]在此基础上,现代医疗还发现大蒜能减慢心率,增加心脏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利尿。大蒜对防止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有一定功效,并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与吸收功能等等。大蒜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具有人体多系统,诸多病症的防治功能,以至健康长寿之必须。但是在向大家倡导、推荐大蒜的日常食用与食疗时,大蒜强烈的辛辣刺激味及口臭遗留,是大蒜进食中的主要障碍。
[0014]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食用后没有口臭并能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15]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型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及其制备方法。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7]精选原料步骤S1000: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到干净鲜嫩的大蒜待用。
[0018]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除味浸溃步骤S2000,所述除味浸溃步骤S2000包括:
[0019]第一浸溃步骤S2100: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对应一份第一浸溃药物,
[0020]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第一浸溃药物相混合并加入清水,以清水淹没所述大蒜表面为准,浸泡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0021]在第一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二浸溃步骤S2200:采用第一浸溃药物,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
[0022]将经过第一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0023]在第二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三浸溃步骤S2300:采用一份第二浸溃药物,对应每100斤大蒜,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
[0024]将经过第二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I次,浸溃结束后将所述大蒜取出晾干并除去浮皮。
[0025]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一份第一浸溃药物包括300克紫苏、300克藿香和400克陈皮。
[0026]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一份所述第二浸溃药物包括500克竹叶、300克水灯芯。
[0027]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加香盐溃步骤S3000,所述加香盐溃步骤S3000包括:
[0028]第一加香盐溃步骤S3100: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与4斤食盐和一份香料混合、拌匀、封存、溃制3天;
[0029]在第一加香盐溃步骤之后的第二加香盐溃步骤S3200:将经过第一加香盐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用清水清洗、晾干,将所述大蒜与4斤醋拌匀,然后再封存醋溃3天。
[0030]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份所述香料包括被研磨成细末状的100克桂皮、100克八角、100克茴香、100克草果、100克木香和20克胡椒。
[0031]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加糖水浸泡步骤S4000,所述糖水浸泡步骤S4000包括:
[0032]第一腌制浸泡阶段S4100:每100斤大蒜中加入25斤白糖,再配以水制成糖液,其中,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1,将所述大蒜全部浸入所述糖液中;
[0033]在第一腌制浸泡阶段之后的第二腌制浸泡阶段S4200: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糖液封存60-90天。
[00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蒜。
[0035]本发明提供的大蒜及其制备方法至少能够保证在食用后没有口臭并能保持其营养成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0037]图1示出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
[0038]图2示出了图1中除味浸溃步骤制备大蒜的方法。
[0039]图3示出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
[0040]图4示出了图3中香盐溃步骤制备大蒜的方法。
[0041]图5示出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以及
[0042]图6示出了加糖水浸泡步骤制备大蒜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45]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46]精选原料步骤S1000:选料净制,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净精嫩大蒜待用;以每100斤净精大蒜为一份制作配料。
[0047]本发明提供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有三种制备方法,包括除味浸溃法、加香盐溃和加糖水浸泡法三种方法,以下分别对该三种方法作一介绍:
[0048]如图1所示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49]精选原料步骤S1000:选料净制,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净精嫩大蒜待用;以每100斤净精大蒜为一份制作配料。
[0050]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除味浸溃步骤S2000,如图2所示,所述除味浸溃步骤S2000包括:
[0051]第一浸溃步骤S2100: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对应一份第一浸溃药物,
[0052]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第一浸溃药物相混合并加入清水,以清水淹没所述大蒜表面为准,浸泡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0053]在第一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二浸溃步骤S2200:采用第一浸溃药物,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一份所述第一浸溃药物包括300克紫苏、300克藿香和400克陈皮。
[0054]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别名:桂甚、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0055]藿香,学名:Agastacherugosa (Fisch.et Mey.) 0.Ktze.;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mm,宽约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
[0056]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
[0057]将经过第一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0058]在第二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三浸溃步骤S2300:采用一份第二浸溃药物,对应每100斤大蒜,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所述一份所述第二浸溃药物包括500克竹叶、300克水灯芯。
[0059]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竹子)的叶。竹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国家认可并批准的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外形特征: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I?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0060]水灯芯,又名龙须草,一种植物,多药用,属灯芯草科,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密生须根。茎簇生,高40?100cm,直径1.5?4mm。主治利水,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舌生疮。
[0061]将经过第二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I次,浸溃结束后将所述大蒜取出晾干并除去浮皮。
[0062]如图3所示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63]精选原料步骤S1000:选料净制,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净精嫩大蒜待用;以每100斤净精大蒜为一份制作配料。
[0064]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加香盐溃步骤S3000,如图4所示,所述加香盐溃步骤S3000包括:
[0065]第一加香盐溃步骤S3100: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与4斤食盐和一份香料混合、拌匀、封存、溃制3天;所述一份香料包括被研磨成细末状的100克桂皮、100克八角、100克茴香、100克草果、100克木香和20克胡椒。
[0066]桂皮,学名:柴桂,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
[0067]八角(学名:Illicium verum),又称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在某些地方,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是八角茴香目八角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
[0068]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0069]木香,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
[0070]云木香(学名:Saussurea costus),又名广木香、木香、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属菊科风毛菊属。
[0071]川木香(学名:Dolomiaea souliei)是菊科川木香属的植物,均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0072]木香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生长在高山草地和灌丛中,为野生植物,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这两种植物的根茎都是重要的中草药。
[0073]胡椒,又名:昧履支、披鱼、坡挂热等,拉丁学名:Piper nigrum L属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藤本;茎、枝无毛,节显著膨大,常生小根。花杂性,通常雌雄同株;浆果球形,无柄,花期6?10月。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期中间还需要一段干热的间隔时间,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以及巴西等是胡椒的主要出口国。它的种子含有挥发油、胡椒碱、粗脂肪、粗蛋白等。
[0074]在第一加香盐溃步骤之后的第二加香盐溃步骤S3200:将经过第一加香盐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用清水清洗、晾干,将所述大蒜与4斤醋拌匀,然后再封存醋溃3天。
[0075]如图5所示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76]精选原料步骤S1000:选料净制,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净精嫩大蒜待用;以每100斤净精大蒜为一份制作配料。
[0077]在精选原料步骤S1000后进一步包括加糖水浸泡步骤S4000,如图6所示,所述糖水浸泡步骤S4000包括:
[0078]第一腌制浸泡阶段S4100 -M 100斤大蒜中加入25斤白糖,再配以水制成糖液,其中,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1,将所述大蒜全部浸入所述糖液中。此步骤中,所述糖液是由开水制成的,待冷却后将大蒜进入该糖液中使用。
[0079]在第一腌制浸泡阶段之后的第二腌制浸泡阶段S4200: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糖液封存60-90天。
[0080]本发明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砸大蒜也叫免口臭大蒜小食品,芸香口伴。该名字的由来是:相传三国时,蜀军师诸葛亮摔百万大军,平定南蛮,擒拿孟获,不料,孟获暗施毒计,将蜀军诱至山岭险峻、瘴气弥漫的秃龙洞一带,致使蜀军皆染瘟疫,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诸葛亮急向当地一老者寻求解救之计,那老者感其大义,遂授以寻解之法: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隐士,号万安隐者,其草庵前,有仙草名为:韭叶芸香,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诸葛亮依言而行,果真全军平安。诸葛亮平定南蛮回朝后,从一郎中处得知,“韭叶芸香”就是大蒜,故而取其名。又因大蒜所含营养丰富,对于人体保健防疫功效全面,需待常吃有益,因此特此发明,制作成一种免口臭大蒜小食品《芸香口伴》。
[0081]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供的大蒜富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本发明成功的研制出一种加工工艺技术流程、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去除了大蒜中强烈的辛辣味以及一并解决了口臭的问题。同时大部分地保存了大蒜原有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以达到其营养、保健和防疫功能。至于其杀菌、抑菌效果虽然有所减弱,但是以进食量的日常增加可以加以填补。
[0082]由此,本发提供的方法加工出一种随时可以进食的健康小吃,以达到大众的日常保健、防疫,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0083]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精选原料步骤:选择可分瓣型嫩大蒜,去除浮皮、根渣、伤残部分,得到干净鲜嫩的大蒜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在精选原料步骤后进一步包括除味浸溃步骤,所述除味浸溃步骤包括: 第一浸溃步骤: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对应一份第一浸溃药物, 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第一浸溃药物相混合并加入清水,以清水淹没所述大蒜表面为准,浸泡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在第一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二浸溃步骤:采用第一浸溃药物,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 将经过第一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二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2-3次; 在第二浸溃步骤之后的第三浸溃步骤:采用一份第二浸溃药物,对应每100斤大蒜,提前一天配制好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 将经过第二浸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置入所述第三浸溃步骤所需的浸溃液中,浸泡时间48小时,每天翻动I次,浸溃结束后将所述大蒜取出晾干并除去浮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份所述第一浸溃药物包括300克紫苏、300克藿香和400克陈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份所述第二浸溃药物包括500克竹叶、300克水灯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在精选原料步骤后进一步包括加香盐溃步骤,所述加香盐溃步骤包括: 第一加香盐溃步骤:以每100斤大蒜为标准,与4斤食盐和一份香料混合、拌匀、封存3天; 在第一加香盐溃步骤之后的第二加香盐溃步骤:将经过第一加香盐溃步骤的所述大蒜用清水清洗、晾干,将所述大蒜与4斤醋拌匀,然后再封存醋溃3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一份所述香料包括被研磨成细末状的100克桂皮、100克八角、100克茴香、100克草果、100克木香和20克胡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在精选原料步骤后进一步包括加糖水浸泡步骤,所述糖水浸泡步骤包括: 第一腌制浸泡阶段:每100斤大蒜中加入25斤白糖,再配以水制成糖液,其中,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1,将所述大蒜全部浸入所述糖液中; 在第一腌制浸泡阶段之后的第二腌制浸泡阶段:将所述大蒜和所述糖液封存60-90天。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食用后无口臭的富硒大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大蒜。
【文档编号】A23L1/212GK104286737SQ20141048810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伦 申请人:阆中张飞醋系列产品技术开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