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

文档序号:493741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依次包括选籽、炒籽、磨粉及精筛操作,其中,磨粉操作利用对辊研磨的方式继续进行,并利用滚笼筛进行至少两次筛粉操作后得到黄秋葵精粉茶;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饮用前调配的干燥混合物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黄秋葵精粉茶:40-43%,牛奶粉:0.08-0.15%,葡萄糖:0.08-0.15%,藕粉:0.22-0.29%;本发明所设计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能够充分保留黄秋葵籽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冲调饮用时口感佳,使其营养能够充分的释放,大大提高了人体的吸收率。
【专利说明】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食品深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黄秋葵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采收嫩荚供食用,花和嫩叶也可食用,其中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益于助消化,益肠胃,该粘性物质中含有50%的可溶性纤维素,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可提高耐缺氧能力,黄秋葵的粘性物质中含有50%纤维素有利通便、排毒、防癌;黄秋葵不仅含钙量与鲜奶相当,且钙的吸收率在50-60%,高于牛奶I倍,故是理想的钙源;黄秋葵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减肥食物,其嫩果内黄酮含量为2.8%,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防治糖尿病。
[0003]目前,商品化的黄秋葵深加工产品已经有:花茶、饮料、胶囊、干蔬与油等,但是对于黄秋葵籽加工为冲调型饮料的产品还处于空白阶段,黄秋葵籽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制备为冲调型饮料能够作为咖啡的代用品,不仅对于人体没有副作用,同时又能方便饮用,兼顾营养和口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能够充分保留黄秋葵籽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冲调饮用时口感佳,使其营养能够充分的释放,大大提高了人体的吸收率。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依次进行选籽、炒籽、研磨及精筛步骤,具体处理如下:
选籽:将黄秋葵果实切开,并掏出黄秋葵籽粒,选择饱满、无杂质且无损坏的黄秋葵籽粒进行后续步骤,用清水洗净黄秋葵籽上残留的磷肥,静置干燥;
炒籽: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
磨粉:利用对辊研磨的方式将炒制好的黄秋葵籽粒研磨成粉状;对辊研磨能够保证黄秋葵茶的口感达到最佳,并且不流失任何营养成分,本发明磨粉时非粉碎机磨粉,由于黄秋葵籽粒的壳较硬,粉碎机磨粉没有对辊机磨粉的出粉率高;
精筛:对粉末状黄秋葵籽粒进行至少两次筛粉,即得到黄秋葵精粉茶。
[0006]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精筛步骤中选用至少110目规格的滚笼筛进行至少两次筛粉,精筛时,至少筛粉两遍以上,110目规格的细沙滚筒筛机,能减轻茶粉的浮沉度,冲调引用时黄秋葵精粉茶在水中溶解更加彻底,均匀。
[0007]前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进行炒籽时,先用慢火炒制,去除残余的湿气,后用中火炒制至籽粒微黄,最后用猛火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最终黄秋葵籽粒的温度为95-120°C。
[0008]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以黄秋葵精粉茶为主原料,并添加牛奶粉、葡萄糖、藕粉及白糖,调配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黄秋葵精粉茶:40-43%,牛奶粉:0.08-0.15%,葡萄糖:0.08-0.15%,藕粉:0.22-0.29%,用水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0009]前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调配后的混合物与加入水的质量比为每400克水中,黄秋葵精粉茶15克,8-10克藕粉,3-5克葡萄糖,3_5克牛奶。
[0010]前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冲调用水的水温不低于90°C,且充分搅拌均匀后,静止2-3分钟后再饮用,采用90°C的热水冲泡并在冲泡后静置2-3分钟,能够将黄秋葵茶粉营养充分析出,使其营养元素与藕粉、葡萄糖及牛奶更加磨合,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成分。
[0011]本发明所设计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调饮用方法能够起到抗疲劳、有益肠胃、健脾护肾的功效,并且对心律不齐、高血压能起到保健作用,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B、C,及磷、钾、钙、镁、铁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还具有提高人体记忆力与精力的功效,能够作为咖啡的替代物,避免了激素对于人体的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依次进行选籽、炒籽、研磨及精筛步骤,具体处理如下:
选籽:将黄秋葵果实切开,并掏出黄秋葵籽粒,选择饱满、无杂质且无损坏的黄秋葵籽粒进行后续步骤,用清水洗净黄秋葵籽上残留的磷肥,静置干燥;
炒籽: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进行炒籽时,先用慢火炒制,去除残余的湿气,后用中火炒制至籽粒微黄,最后用猛火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最终黄秋葵籽粒的温度为95-120°C。
[0013]磨粉:利用对辊研磨的方式将炒制好的黄秋葵籽粒研磨成粉状;
精筛:选用至少110目规格的滚笼对粉末状黄秋葵籽粒进行至少两次筛粉,即得到黄秋葵精粉茶。
[0014]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以黄秋葵精粉茶为主原料,并添加牛奶粉、葡萄糖、藕粉及白糖,调配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黄秋葵精粉茶:40-43%,牛奶粉:0.08-0.15%,葡萄糖:0.08-0.15%,藕粉:0.22-0.29%,用水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0015]调配后的混合物与加入水的质量比为每400克水中,黄秋葵精粉茶15克,8-10克藕粉,3-5克葡萄糖,3-5克牛奶。
[0016]冲调用水的水温不低于90°C,且充分搅拌均匀后,静止2-3分钟后再饮用。
[0017]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进行选籽、炒籽、研磨及精筛步骤,具体处理如下: 选籽:将黄秋葵果实切开,并掏出黄秋葵籽粒,选择饱满、无杂质且无损坏的黄秋葵籽粒进行后续步骤,用清水洗净黄秋葵籽上残留的磷肥,静置干燥; 炒籽: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 磨粉:利用对辊研磨的方式将炒制好的黄秋葵籽粒研磨成粉状; 精筛:对粉末状黄秋葵籽粒进行至少两次筛粉,即得到黄秋葵精粉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精筛步骤中,选用至少110目规格的滚笼筛进行至少两次筛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进行炒籽时,先用慢火炒制,去除残余的湿气,后用中火炒制至籽粒微黄,最后用猛火炒制至籽粒变为深黄色,最终黄秋葵籽粒的温度为95-120°C。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秋葵精粉茶为主原料,并添加牛奶粉、葡萄糖、藕粉及白糖,调配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黄秋葵精粉茶:40-43%,牛奶粉:0.08-0.15%,葡萄糖:0.08-0.15%,藕粉:0.22-0.29%,用水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调配后的混合物与加入水的质量比为每400克水中,黄秋葵精粉茶15克,8-10克藕粉,3-5克葡萄糖,3-5克牛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秋葵精粉茶的冲调饮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冲调用水的水温不低于90°C,且充分搅拌均匀后,静止2-3分钟后再饮用。
【文档编号】A23L2/52GK104365939SQ201410625542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徐铭 申请人:大丰丰华鲜农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