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抿面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319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抿面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式抿面机,属于生活用机械领域;具体特征是内层滚筒表面焊接三片与外层滚筒宽度相等的压力片但长度不同的压力片,三级之间长度等差;滚筒式抿面机的动力来源于手摇柄;在滚筒式抿面机底部焊接有一个圆环,圆环表面刻有槽,用来卡住锅的边缘且圆环的接口端采用伸缩接口。使用后能够大大减轻制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制作速率,提高了商业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滚筒式抿面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式抿面机,属于生活用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北方,特别是在山西,有一种面食叫抿面有的地方也叫抿圪斗,这种食物在制作的后期,需要通过一个按压块将面在抿面床上按压从而使面从面从抿面床的孔内流出;此种制做过程工作强度很大,不适宜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只能局限于家庭用;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既省力又不改变抿面味道型新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式抿面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式抿面机,由内层滚筒和外层滚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滚筒表面焊接三片与外层滚筒宽度相等但长度不同的压力片,三级之间长度间隔相等。
[0005]上述一种滚筒式抿面机,其特征是在每个压力片与内层滚筒之间串入一根螺栓,螺栓穿过内层滚筒的环形面但不穿透压力片,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压力片与外层滚筒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0006]上述一种滚筒式抿面机,其特征是滚筒式抿面机的动力来源于手摇柄或者,在内层滚筒中间焊接固定一根转轴,转轴的端部为套口,套口为六边形用来套接六边形手摇柄;在滚筒式抿面机底部焊接有一个圆环,圆环表面刻有槽,用来卡住锅的边缘且圆环的接口端采用伸缩接口。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大大减轻制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制作速率,提高了商业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式抿面机的示意图。
[0010]图2为外层滚筒一段弧形面孔。
[0011]图中:1内层滚筒、2进面口、3外层滚筒、4支架腿、5转轴、6进口挡板、7挤出口、8环形槽、9伸缩接口、10压力片、11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式抿面机,包括内层滚筒和外层滚筒及手摇柄;各部件具体制作及连接方式和构造是,外层滚筒3和内层滚筒I通过机床,将一段不锈钢钢带弯曲成圆形后焊接端部;在内层滚筒I表面焊接三片与外层滚筒宽度相等但长度不同的压力片10,三级之间长度间隔相等,用来将面从挤出口 7挤出;在每个压力片10与内层滚筒I之间串入一根螺栓,螺栓穿过内层滚筒的环形面但不穿透压力片10,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压力片与挤出口 7的距离。
[0013]在外层滚筒3的环形表面用电钻打一段孔用来做挤出口 7,在环形表面挤出口与压力片10顺时针旋转的最近距离处,开一个口并且焊接一个进口挡板7用来做进面口 2。
[0014]外层滚筒3的挤出口 7左右两边与支架腿4垂直焊接,支架腿4的两端与环形槽8焊接;内层滚筒I通过中间的连接键焊接一个轴孔,用来连接摇柄;外层滚筒3的转轴末端的侧面我们焊接一块圆形挡板,转轴连接端采用卡子固定圆形挡板且圆形挡板的中间可以穿过内层滚筒I的转轴。
[0015]将面从进面口 2放入后,因为三片压力片的长度不同,三片压力片压出的面长度不同,根据面的软硬度及自己的喜好分别调节内层滚筒上三片压力片10表面的螺栓高度到满意程度,最后选择一个压力片进行压面,使得所需压力片挤出口 7保持到一个合适高度,顺时针转动转轴5处的摇柄,面会从挤出口 7被挤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抿面机,由内层滚筒和外层滚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滚筒表面焊接三片与外层滚筒宽度相等但长度不同的压力片,三级之间长度间隔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抿面机,其特征是在每个压力片与内层滚筒之间串入一根螺栓,螺栓穿过内层滚筒的环形面但不穿透压力片,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压力片与外层滚筒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A21C11/16GK204157545SQ20142044246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5日
【发明者】余建强 申请人:余建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