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810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作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初加工)、精制(精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精湛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茶叶的加工技术日趋先进,特别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与自动控制、酶膜工程和现代保鲜等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普通应用,使各种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各类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势头也日益迅猛,茶树收获所采下的是鲜叶,如不及时加工,就会因变质而失去应用价值,鲜叶也只有通过加工,才能使叶内的进的科学技术加工而使香气成分逐步优化,成为具有良好色、香、味、形的成品茶,既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也为茶业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乌龙茶制造工艺中就包括,采摘、晒青(或加温萎凋)、凉青、摇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其中凉青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鲜叶2-3斤置笳篱中,翻松后溥摊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时间约1小时,失水率1%左右,在凉青中,辅导组织的可溶性物质,随着梗的水份往叶片输送,到达叶片组织,给酶促氧化的初级产物——邻醌等补充了一定数量基质,促进了物质的氧化还原,儿茶素等物质有所增加,如儿茶素含量,晒青为68.41%(对比鲜叶),凉青为79.43%,增加11.02%。据分析,鲜叶萎凋过程中亮氨酸、异这氨酸有大幅度增加,而亮氨酸在制茶中可合成香类物质,有助于形成乌龙茶的高香。

现有的茶叶凉青装置,结构单一,使用不方便,占用的空间较大,同时在放置和取出晒青筛时,很容易造成晒青筛侧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级粉碎难以完全粉碎、传统粉碎效果极差、混入一些杂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包括顶板、安置板、按钮、安置洞、底板、主架、移动件、滑动内槽、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按钮槽、定位件、第三弹簧、内槽、定位孔,所述主架由四块竖直板连为一体构成;所述主架的顶部设有顶板、底部设有底板,构成主架的各竖直板上分别设有相同数目的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中心处设有安置洞,所述安置板与移动件连为一体,所述移动件位于竖直板内设的滑动内槽中,所述移动件右端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有定位件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将移动件与滑动内槽左端面连接,所述滑动内槽中心处顶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方设有按钮槽,所述按钮槽内设有按钮,所述按钮通过第二弹簧与按钮槽左端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架的任一竖直板的安置板数量为5-10个。

优选的,所述安置板上下间隔距离为30cm-50cm。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定位件连接,另一端与内槽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直径大于定位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按钮左端设有一斜面,所述斜面角度为45-7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使用方便,整个装置重心稳定,不易侧翻,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凉青效率高,占用的空间面积更小,在放置和取出晒青筛 时,由于晒青筛 固定放置于安置洞内,可自动弹出,因此便于安放和取出,同时晒青筛 不易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安置板的运动原理图。

图中:1-顶板,2-安置板,3-按钮,4-安置洞,5-底板,6-主架,7-移动件,8-滑动内槽,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按钮槽,12-定位件,13-第三弹簧,14-内槽,1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的高效凉青装置,包括顶板1、安置板2、按钮3、安置洞4、底板5、主架6、移动件7、滑动内槽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按钮槽11、定位件12、第三弹簧13、内槽14、定位孔15,所述主架6由四块竖直板连为一体构成;主架6顶部设有顶板1,底部设有底板5,顶板1的设置用于遮挡灰尘,主架6的各竖直板分别设有相同数目的安置板2,所述安置板2中心处设有安置洞4,安置板2与移动件7连为一体,所述移动件7位于竖直板内设的滑动内槽8中,移动件7右端设有内槽14,所述内槽14内设有定位件12和第三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9将移动件7与滑动内槽8左端面连接,滑动内槽8中心处顶面设有定位孔15,所述定位孔15上方设有按钮槽11,所述按钮槽11内设有按钮3,所述按钮3通过第二弹簧10与按钮槽11左端面连接;所述主架6的任一竖直板的安置板2数量为5-10个,使整体效率更高;所述安置板2上下间隔距离为30cm-50cm,便于整个安置板2的运动,也便于取出安置板2中放置的晒青筛 ,使用更加方便;所述第三弹簧13一端与定位件12连接,另一端与内槽14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孔15直径大于定位件12的直径,使定位件12更容易定位;所述按钮3左端设有一斜面,所述斜面角度为45-75度,便于定位件12自动回位。

工作原理:按动按钮3,按钮左端斜面。即可推动定位件12,退出定位孔15,然后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快速将整个安置板2,弹出,便于将晒青筛 放置于安置板2中的安置洞4内,也便于取出,然后手动推动安置板2,同时带动与安置板2连为一体移动件7,当移动件7上的定位件12运动至定位孔15时,在第三弹簧13的作用下,会使定位件12固定于定位孔15内,从而可以实现安置板2的定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