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黄果寿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587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涉一种蛋黄果寿司。



背景技术:

寿司,在高句丽臣服中国后的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鲊这种食品,相传由汉族发明。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蒸熟的鱼段腓制而成的食品。有时采用炸脆鱼条作为主料和饭团拌在一起,形状是一个椭圆的球形,形似橄榄球。但大多数时候没有固定形状,鲊又作粉蒸鱼排或米蒸鱼排,用的却是熟米,可以加热使用,也可以和熟鱼冷拌。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这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而品种更多,由菜蔬类,鱼类,肉类等组合捏制而成,至公元700 年寿司开始传入日本。当时是一些商旅,用醋腌制饭团,再加上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作为沿途的食粮,后来广泛地流传日本,当时的配料更用上各种剌身,并名为“江户散鮨”亦称“握鮨”,即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寿司。

蛋黄果,又名狮头果,原产南美北部,属山榄科半落叶小乔木热带果树。果实球形,未熟时果绿色,成熟果黄绿色至橙黄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黄色,富含淀粉,质地似蛋黄且有香气。

发明的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味单一、营养搭配不均衡的传统寿司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寿司口味单一、营养搭配不均衡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蛋黄果寿司。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蛋黄果寿司,其特征在于是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粳米50—100份、紫糯米20—40份、薏米10—30份、海苔皮10—15份、蛋黄果20—40份、鸭蛋4—8个、金华火腿4—10份、肉松4—8份、玉米5—10份、沙拉酱3—5份、番茄酱2—4份、辣酱1—3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寿司其中各个原料的用量为:粳米80份、紫糯米30份、薏米20份、海苔皮12份、蛋黄果30份、鸭蛋5个、金华火腿8份、肉松6份、玉米8份、沙拉酱4份、番茄酱3份、辣酱2份。

所述寿司还可以添加葡萄干、火腿肠。

所述的粳米、紫糯米、薏米、海苔皮、蛋黄果为寿司的主料部分。

所述的鸭蛋、金华火腿、肉松、玉米为寿司的辅料部分。

所述的沙拉酱、番茄酱、辣酱为寿司的调料部分。

本蛋黄果寿司物所含热量低、脂肪低、富有营养、营养搭配均衡、味道好、制作方便简单、适宜各类人群享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蛋黄果寿司,其特征在于是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粳米50—100份、紫糯米20—40份、芡实10—30份、海苔皮10—15份、蛋黄果20—40份、鸭蛋4—8个、金华火腿4—10份、肉松4—8份、玉米5—10份、沙拉酱3—5份、番茄酱2—4份、辣酱1—3份。

实施例1

一种蛋黄果寿司,其制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取粳米50份、紫糯米20份、薏米10份、海苔皮10份、蛋黄果20份、鸭蛋4个、金华火腿4份、肉松4份、玉米5份、沙拉酱3份、番茄酱2份、辣酱1份,备好;

2、将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饭锅中蒸熟并加入白醋,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铺好的海苔皮的寿司帘上,然后,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用手压平,再放入沙拉酱、番茄酱、辣酱并均匀涂抹;

3、再加入蛋黄果、鸭蛋、金华火腿、肉松、玉米,将寿司帘卷起,制成寿司;然后,用刀切成圆片状装入盒子中。

实施例2

一种蛋黄果寿司,其制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取粳米80份、紫糯米30份、薏米20份、海苔皮12份、蛋黄果30份、鸭蛋5个、金华火腿8份、肉松6份、玉米8份、沙拉酱4份、番茄酱3份、辣酱2份,备好;

2、将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饭锅中蒸熟并加入白醋,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铺好的海苔皮的寿司帘上,然后,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用手压平,再放入沙拉酱、番茄酱、辣酱并均匀涂抹;

3、再加入蛋黄果、鸭蛋、金华火腿、肉松、玉米,将寿司帘卷起,制成寿司;然后,用刀切成圆片状装入盒子中。

实施例3

一种蛋黄果寿司,其制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取粳米100份、紫糯米40份、薏米30份、海苔皮15份、蛋黄果40份、鸭蛋8个、金华火腿10份、肉松8份、玉米10份、沙拉酱5份、番茄酱4份、辣酱3份,备好;

2、将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饭锅中蒸熟并加入白醋,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放入铺好的海苔皮的寿司帘上,然后,把蒸熟的粳米、紫糯米、薏米用手压平,再放入沙拉酱、番茄酱、辣酱并均匀涂抹;

3、再加入蛋黄果、鸭蛋、金华火腿、肉松、玉米,将寿司帘卷起,制成寿司;然后,用刀切成圆片状装入盒子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