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菌类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254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菌类食物,属食用菌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有中药类、西药类;这些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药物对治疗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西药类治疗速度快、副作用大,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疾病的同时产生副作用;中药类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疾病速度慢,且目前的中药原料大都是人工种植,疗效不佳;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疾病的特效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菌类食物,服用这种菌类食物可有效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疾病,不仅治疗效果好、疗程短、疗效高,而且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份数少且易得,本发明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制备期间无三废排放、保护环境等优点。本发明是以植物、矿物、工业产品、微生物为原料,按一定工艺制备而成的食物组合物。在本发明所用原料中,源于植物的是茯苓、金荞麦、葡萄糖粉、松花粉、山药、芡实、薏米、人参;源于矿物的是石膏;源于工业产品的是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源于微生物的是猴头菌种。各种原料的用量按重量计分别为:茯苓2~3份、取金荞麦80~120份、葡萄糖粉0.01~0.03份、松花粉0.01~0.03份、山药8~10份、芡实8~10份、薏米20~30份、人参1~2份、石膏1~3份、琼脂0.01~0.03份、磷酸二氢钾0.01~0.03份、硫酸镁0.01~0.03份、维生素B10.01~0.03份、猴头菌种5~7份。这种防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的菌类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猴头菌生产菌种扩繁1、取茯苓2~3份于容器内,加水1~1.5份煮沸30~50分钟,降温到30~40℃过滤,留过滤液备用;2、在步骤1制备的过滤液中加入琼脂0.01~0.03份加温融化,待琼脂完全溶化后依次加入葡萄糖粉0.01~0.03份、磷酸二氢钾0.01~0.03份、硫酸镁0.01~0.03份、维生素B10.01~0.03份、松花粉0.01~0.03份搅拌均匀注入试管,每试管20~25ml,试管口用棉花塞上置入高压容器内,在0.152~0.155兆帕压力、100~120℃温度下保持40~50分钟灭菌,制成猴头菌生产菌种培养基备用;3、当步骤2制备的猴头菌生产用菌种培养基温度降到25~28℃,于每试管接入1~2g猴头菌母种,在20~28℃环境中培养6~10天,试管长满猴头菌丝,制备成猴头菌生产菌种。二、防治消化道疾病食物的制备(1)、取金荞麦80~120份、薏米20~30份加水120~150份浸泡3~5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30~45分钟过滤,留金荞麦、芡实、薏米备用;(2)、将步骤(1)制备的金荞麦、薏米入容器内,加入山药8~10份、芡实8~10份、人参1~2份、石膏1~3份搅拌均匀,分成若干份,每份0.5~0.75kg装入瓶中或袋中,然后入高压容器内,在0.152~0.155兆帕压力、100~120℃温度下灭菌60~8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20~30℃,制成培养基料备用;(3)、取上述步骤3制备的猴头菌生产菌种,按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一书中的操作方法,在20~30℃环境中接入到由步骤(2)制备的瓶装或袋装培养基料中,每袋接种猴头菌生产接种1~3份,按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一书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待基料中的猴头菌丝长满后取出,在红外炉内烘干,烘干温度60~80℃,烘干时间1~1.5小时,烘干后粉碎成200~230目的细粉,制成丸剂、片剂、散剂或胶囊均可。本发明食物经大量临床应用证明,糜烂性胃炎、急慢性食管炎、肺心病、肺癌消化道疾病有显著疗效;且食用中无任何副作用,是当前治疗糜烂性胃炎、急慢性食管炎、肺心病、肺癌是消化道疾病的理想食物。下面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例1:袁某某,男,62岁,住河南省郾城县健康路15号,此人51岁时得急性食管炎消化道疾病,初期不当回事,没及时治疗,后来转成慢性食管炎,不时地咳嗽,身上感觉无力,浑身难受。十多年来一种服用治疗食管炎的西药、中药,但效果都不理想,2011年4月11日开始服用本发明食物,服用3天大有好转,咳嗽减轻,服用16天,基本不咳嗽,浑身感觉有力,连续服用60天完全治愈。多年来,治疗这类急慢性食管炎的消化道疾病人491例,都取得满意效果,随访这些人至今没有复发。例2:廖某某,男,53岁,住河南省驻马店市三八路126号。2005年,此人患糜烂性胃炎道疾病,饭不能正常吃、觉不能正常睡,整日浑身无力,面黄肌瘦,心情焦躁不安。多年来经常服用治疗糜烂性胃炎的西药、中药,其结果是开始服用时有一定疗效,后来产生抗药性,用药量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差,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每况愈下。2014年5月15日开始服用本发明食物,服用本发明5天,糜烂性胃炎明显减轻,饭量增加、睡眠深沉,服用55天糜烂性胃炎消失,身体基本恢复健康。多年来治愈糜烂性胃炎病人337例,随访至今没有一人复发。例3、郎某某,男69岁,住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此人55岁时冬天受到寒冷患上胃溃疡疾病,虽然每天服用治疗胃溃疡的西药及中成药物效果都不理想,但始终没有把胃溃疡治好,整日里胃部隐隐作痛,不敢服热、凉食物,消化不好,大便不正常,给生活带来不便。2014年1月15日开始服用本发明食物,服用5天,胃溃疡有所好转,胃部疼痛减轻;服用15天有明显好转,不但胃部无痛感、且服用凉食物也无什么不适,大便正常;服用60天治愈,饮食增加、身体有劲。多年来治疗这类胃溃疡病人155例,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随访这类患者服用本发明一直保持身体健康稳定,气色比以前更好。4、肖某某,男,43岁,住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路26号。2006年5月此人腹部不适,稍微饥饿就隐隐作痛,浑身难受,身体逐渐消瘦,心情焦躁。经检查患了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多年来经常服用治疗糜烂性胃炎的西药、中药,但是有依赖性,不能彻底治愈,服药期间胃部感觉有点舒服、一旦停药胃下部仍然隐隐作痛。2013年5月15日开始服用本发明食物,服用本发明5天,饥饿时感觉疼痛明显减轻,饭量增加、睡眠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服用55天十二指肠溃疡消失,身体恢复健康。多年来治愈十二指肠溃疡病人337例,随访至今没有一人复发。用本发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疾病的实例还很多,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实施例1一、猴头菌生产用菌种扩繁A、取茯苓1kg于容器内,加水1.5kg煮沸30~50分钟,降温到40℃过滤,留过滤液备用;B、在步骤A制备的过滤液中加入琼脂20g加温,待琼脂完全溶化后依次加入葡萄糖粉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维生素B130g、松花粉1g搅拌均匀注入试管,每试管25ml,试管口用棉花塞上置入高压容器内,在0.152兆帕压力、120℃温度下保持50分钟灭菌,制成猴头菌生产菌种培养基备用;C、当步骤B制备的猴头菌生产菌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25℃,于每试管接入2g猴头菌种,在28℃环境中培养7天,试管长满猴头菌丝,制备猴头菌生产菌种。二、防治消化道疾病食物的制备(a)、取金荞麦80kg、薏米30加水1230kg浸泡3.5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45分钟过滤,留金荞、薏米麦备用;(b)、将步骤(a)制备的金荞麦、薏米入容器内,加入山药10kg、芡实8kg、人参1kg、石膏2kg搅拌均匀,分成若干份,每份0.5kg装入瓶中,然后入高压容器内,在0.152兆帕压力、120℃温度下灭菌8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28℃,制成培养基料备用;(c)、取上述步骤C制备的猴头菌生产菌种,按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一书中的操作方法,在28℃环境中接入到由步骤(b)制备的瓶装培养基料中,每袋接种猴头菌生产接种2g,按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一书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待基料中的猴头菌丝长满后取出,在红外炉内烘干,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1.5小时,烘干后粉碎成230目的细粉,制成散剂即可。本发明所述《食用菌的生产方法》一书,是李育岳等人于2007年11月编著、由北京金盾出版社出版的“食用菌载培手册”,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是按照该手册进行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所用的猴头菌种原种是市场上已有的猴头菌第一代菌种。由于本发明使用猴头菌作为培养菌种,猴头菌是传统的山珍保健食品,配以金荞麦、山药、芡实、人参保健食品作基料,因此本发明在防止疾病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