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4030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猪饲料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添加剂是指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满足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促进动物生长,保障饲养动物健康而向饲料中添加少量的或微量的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物质。其中,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药物添加剂和矿物质添加剂。上世纪80-90年代,为了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世界各国养殖业均在饲料饮水中先后使用诸如外源性激素类或精神类药物添加剂,但此类药物添加剂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安全的危害性也随之突现。在我国已经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中缺少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品种。寻找能够替代外源性激素类或精神类药物添加剂,且能够显著的促生长效果,又对畜体无残留,对人体无危害的饲料添加剂,意义重大。人们企图采用刺激内源性激素的分泌代替外源性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以减少通兑食物链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但在动物的生长效果方面其始终比不上外源性激素类的功效。

内源性激素是指动植物机体所分泌的激素。在动物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生长调控中,主要受两类因子所调控:一类是促进性因子;另一类是抑制性因子。在促进性因子中,主要包括促进激素释放的因子,例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还包括生长抑制耗竭剂,例如半胱胺。在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中,通常是吧促进性因子中的促进激素释放的因子或耗竭抑制性因子的因子单独使用,却忽略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显著的协同作用。存在这种技术偏见的主要原因为:外源性激素的促生长效果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细胞体发挥促进作用,其不受耗竭抑制性因子的因子控制;在外源性激素类添加剂禁用后。人们通过用内源性激素简单替换外源性激素,而忽略了抑制性因子对内源性激素的抑制作用,也忽略了借助耗竭性因子的因子来提升内源性激素的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对动物及人体无危害的前提下,能完全替代外源性激素类添加剂,且效果明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0-20份;烟酸 1-5份;磷酸钠 1-5份;赖氨酸 3-15份。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螯合温度常温,用磷酸钠调pH为8至10后再将烟酸溶解后在60度反应1h,接着加入赖氨酸,在80度反应30min结晶后即可螯合结束;然后过滤,再乙醇提取2次,接着进行过滤、烘干、粉碎和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在对动物及人体无危害的前提下,能完全替代外源性激素类添加剂,且效果明显:通过在饲料中相当于饲料重量0.02%-0.03%的饲料添加剂,在不改变饲料配方的前提下,在猪6kg-25kg饲养30天增重可达3kg,猪90kg-130kg饲养30天可增重5kg-10kg,关键是可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骼肌生长,提高有效出栏率5%,且肉色红、味道美、肌肉结实,猪卖价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0-20份;烟酸 1-5份;磷酸钠 1-5份;赖氨酸 3-15份。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螯合温度常温,用磷酸钠调pH为8至10后再将烟酸溶解后在60度反应1h,接着加入赖氨酸,在80度反应30min结晶后即可螯合结束;然后过滤,再乙醇提取2次,接着进行过滤、烘干、粉碎和包装。

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0份;烟酸 2份;磷酸钠 5份;赖氨酸 12份。

制备时,螯合温度常温,用磷酸钠调pH为8至10后再将烟酸溶解后在60度反应1h,接着加入赖氨酸,在80度反应30min结晶后即可螯合结束;然后过滤,再乙醇提取2次,接着进行过滤、烘干、粉碎和包装。

实施例2: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20份;烟酸 5份;磷酸钠 2份;赖氨酸 3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实施例3: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8份;烟酸 4份;磷酸钠 3份;赖氨酸 7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实施例4: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6份;烟酸 1份;磷酸钠 1份;赖氨酸 1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实施例5: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5份;烟酸 3份;磷酸钠 4份;赖氨酸 1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实施例6:

一种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 12份;烟酸 3份;磷酸钠 4份;赖氨酸 14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不做详细叙述。

下面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功能型猪饲料添加剂(吡哆肽)进行试验:

一、单应素实验

1、试验分组

选择5.5公斤左右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小猪,经10天保育过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20头左右,其中1、2、3组为空白对照组,4、5、6组为吡哆肽试验组(吡哆肽含量为20mg/kg饲料),本次试验于15年3月18号开始,至15年4月18号结束,共30天,地点为广东省河源市瑞昌猪场。

试验步骤:

试验用饲料选用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乳猪及保育料,购回后用搅拌机将吡哆肽按试验分组中的添加量加入饲料中。各组均用漏斗式饲槽自由采食,供充足饮水,日常管理按照常规模式。

试验结果如下:

表一:

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二、应用试验

广东省开平市,圣园猪场,规模2000头长白二元能繁母猪,选用80公斤60头杜长大杂交肉猪,分为两组,将吡哆肽20g与1000kg全价料混合均匀试验组用,未添加吡哆肽组作为空白对照,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自由采食,试验30天,试验组比空白组每头每天多增重150g。

广东省肇庆市,金旺猪场,400头母猪,试验期15年8月10日至15年9月10日,选择300头品种为外三元断奶仔猪,分为3组(1组为空白对照,2、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保育期阶段应用吡哆肽饲料添加剂与空白对照,结果试验组比空白对照组每头每天多增重60g。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