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8368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崖茶,又名:石岩茶、石山茶,学名亮叶黄瑞木,扬桐属,乔木,因生长在悬崖上而得名,其芽叶肥厚,所制茶叶汤色亮丽。石崖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属国内珍稀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植物的茶中珍品。石崖茶叶味纯回甘好,耐冲泡,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亮叶黄瑞木的嫩芽自身的特性,以传统制备工艺加工出来的石崖茶的冲泡后茶汤会有涩腥的味道,影响了饮用的口感。因此,如何更好的保护茶叶中黄酮类成分不被破坏,又提升石崖茶的口感成为了石崖茶的制备方法改进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石崖黄茶,能除去石崖茶叶自身特殊的味道,冲泡的汤色金黄清澈,入口馨香顺滑,回味甘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茶树:选择品质好的石崖茶树种;

(2)采摘:在合适的时间采摘石崖茶树的嫩芽;

(3)晾青:将采摘到的嫩芽放入喂料槽加吹热风晾干;

(4)炒茶:将晾青后的嫩芽放于锅中翻炒;

(5)杀青:将翻炒后的嫩芽过杀青机杀青;

(6)发酵: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摊开发酵后得发酵茶叶;

(7)揉捻:将步骤(6)所得的发酵茶叶进行揉捻;

(8)烘干:将揉捻后的发酵茶叶烘干得石崖黄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要求所选的为生长在高于海拔800的高山上是野生原种石崖茶树种。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采摘的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气至谷雨节气之间,所采摘的嫩芽为6年以上的石崖茶树,所采摘的嫩芽为两叶一芽。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将嫩芽晾至含水量为18~22%,所述加吹的热风温度不能高于40℃。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4)中,将晾青后的嫩芽翻炒至嫩芽的叶边开始变色,在翻炒时锅的温度控制在60~80℃。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6)中,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放于竹筛中摊开发酵,竹筛中嫩芽的厚度为2.5~3cm。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6)中,嫩芽在发酵时需要控制温度在25℃以上,湿度控制70%以上,发酵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7)中,将发酵茶叶揉捻时间为1~1.5小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8)后,还包括:

步骤(9):筛选:将石崖黄茶过筛机出茶梗和茶粉;

步骤(10):包装:将筛选后的石崖黄茶装入袋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品质好的石崖茶树种,在合适的时间采摘石崖茶树的嫩芽,将采摘到的嫩芽放入喂料槽加吹热风晾干,再将晾青后的嫩芽放于锅中翻炒,将翻炒后的嫩芽过杀青机杀青,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摊开发酵后得发酵茶叶,将发酵茶叶进行揉捻、烘干得石崖黄茶。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石崖黄茶,经过了半发酵工序,有效的除去了石崖茶叶自身特殊的味道,冲泡的汤色金黄清澈,入口馨香顺滑,回味甘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茶树:选择品质好的石崖茶树种。其中,要求所选的为生长在高于海拔800的高山上是野生原种石崖茶树种,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石崖中的野生的石崖茶树,吸高山之云雾,沐日月之光华,沾天地之灵气,其嫩芽制备的茶叶香气独特,制备出的茶叶气味高长持久。

(2)采摘:在合适的时间采摘石崖茶树的嫩芽。通常,采摘的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气至谷雨节气之间,所采摘的嫩芽为6年以上的石崖茶树,只有树龄超过6年的石崖茶树,才能保证制备出的茶叶气味更清香及汤色更好。所采摘的嫩芽为两叶一芽,包括两张新长的嫩叶和一支未生长张开的嫩芽,这种嫩芽制作出了的茶叶质量最好。

(3)晾青:将采摘到的嫩芽放入喂料槽加吹热风晾干。其中,将嫩芽晾至含水量为18~22%,所述加吹的热风温度不能高于40℃,在制备茶叶的过程中,要求制备的温度不能太高,以保护茶叶中的黄酮类不被破坏。

(4)炒茶:将晾青后的嫩芽放于平底锅中翻炒。其中,在翻炒时锅的温度控制在60~80℃,将嫩芽在低温中翻炒,能够使嫩芽初步变色。

(5)杀青:将翻炒后的嫩芽过杀青机杀青。

(6)发酵: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摊开发酵后得发酵茶叶。其中,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放于竹筛中摊开发酵,竹筛中嫩芽的厚度为2.5~3cm,竹筛既可以隔开各堆嫩芽,还利用嫩芽堆的通风透气,使嫩芽堆的温度均匀。嫩芽在发酵时需要控制温度在25℃以上,湿度控制70%以上,发酵时间为1~2小时,嫩芽在这个温度及湿度环境中进行半发酵,能够有效的除去了石崖茶叶自身特殊的味道。

(7)揉捻:将步骤(6)所得的发酵茶叶进行揉捻。其中,将发酵茶叶揉捻时间为1~1.5小时,经过这个时间对嫩芽的揉捻后使嫩芽形成了紧结弯曲的形状,同时将嫩芽的叶细胞挤碎,使茶叶内含的物质渗出粘附在叶面上。嫩芽在生化的作用下内质发生了改变,非酶性氧化加强,从而使制备出了的嫩芽冲泡的茶汤更为浓郁。

(8)烘干:将揉捻后的发酵茶叶烘干得石崖黄茶,要求烘干时温度要低于40℃,温度过高容易破坏茶叶中的黄酮类。

(9):筛选:将石崖黄茶过筛机出茶梗和茶粉。

(10):包装:将筛选后的石崖黄茶装入袋包装,将茶叶包装后,方便存放及销售。

本发明的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品质好的石崖茶树种,在合适的时间采摘石崖茶树的嫩芽,将采摘到的嫩芽放入喂料槽加吹热风晾干,再将晾青后的嫩芽放于锅中翻炒,将翻炒后的嫩芽过杀青机杀青,将经过杀青的嫩芽摊开发酵后得发酵茶叶,将发酵茶叶进行揉捻、烘干得石崖黄茶。本发明的一种石崖黄茶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石崖黄茶,区别于传统的石崖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增加了半发酵的工序,有效的除去了石崖茶叶自身特殊的味道,冲泡出的茶汤颜色更加浓重,汤色金黄清澈,艳丽明亮,十分美观,口感较传统的石崖茶冲泡的茶汤更顺滑,入口馨香顺滑,回味甘爽,与红茶的口感有相似;气味高长持久,似香糯味又带着竹叶的清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