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直条形古太华绿茶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8394阅读:1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绿茶,具体涉及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直条形古太华绿茶。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包括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茶多酚、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其中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很难溶于水中,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和一些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溶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产生有益效果并影响茶的滋味。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约占新鲜茶叶干重总量的20%-35%,茶味里面的核心就是茶多酚,即茶多酚的各种组分例如儿茶素和茶氨酸等的鲜爽味道混合而成。当新鲜茶叶经过加工以后,其中的一些成分会发生变化,例如加工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容易流失;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被氧化的越多,产物茶色素的含量相应增加。茶的不同加工方法就是使茶中各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加工出不同滋味的茶。

茶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其中绿茶不经过发酵,可以较多的保留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例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及抗病毒等作用的茶多酚的含量相比于其他种类的茶要高一些,这也是绿茶受大家欢迎的原因之一。

绿茶中的滇绿即云南绿茶,是选用大叶茶为原料,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传统滇绿是经过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的步骤加工而成,其苦涩味重,并且外形不完整,虽然其中的有益成分能够较好的保留,但是经常因为外表不够美观或滋味不佳而被消费者排除在购买清单以外。所以,研究一种能够使滇绿芽叶完整、外形美观、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保留茶叶中各种有益成分的加工方法及相应的茶品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直条形古太华绿茶,解决传统滇绿苦涩味重,口感不好,且外形不美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选料、拼配、杀青、匀水、揉捻、摊放、理条和烘干。

作为优选的,所述选料是选择5-8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拼配是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50-70重量份、清水3号15-25重量份和凤庆10号15-25重量份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杀青是将拼配好的茶叶在180-220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作为优选的,

所述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所述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0-40分钟;

所述摊放,将茶叶以4-6厘米厚度摊放3-4小时。

作为优选的,所述理条是将摊放后的茶叶分两次理条,120—130摄氏度下进行第一次理条,理条10分钟后的毛胚摊凉至18-25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5-30%的毛胚;在110-120摄氏度下进行第二次理条至含水率降至20%。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5-10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0-15分钟。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是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25摄氏度后立即在100-11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是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25摄氏度后在100-110摄氏度微波条件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得到的直条形古太华绿茶。

本发明又选了三种原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拼配,使得各种茶的滋味相互补充,使得到的绿茶滋味独特。本发明中摊放的目的一方面是使茶叶损失部分水分,利于理条,另一方面是使茶叶减少苦涩味,但是摊放时间过长会使茶中的香味减淡,所以摊放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本发明在传统绿茶的加工方法中加入了理条步骤,分两次理条的目的一是使茶叶在两次理条过程中间有一个摊凉时间,发挥均匀水分的作用,利于茶叶干度一致;二是使茶叶外形色泽光亮度更好,使得以大叶茶为原料的滇绿芽叶完整、外形美观。利用微波加热有利于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营养物质损失都较少,对茶叶中维生素、氨基酸的保持叶极为有利。有实验表明,热风快干可使茶叶中叶绿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保留60-80%,而微波干燥可以保留至95%以上。除此之外,微波干燥可使茶叶表面和内部均匀受热,避免了外焦内湿的现象,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另外茶多酚、氨基酸和茶中的一些糖类物质的滋味相结合,克服了传统滇绿苦涩味重,得到了一种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的绿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发明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增加了理条步骤,使得到的茶叶成品成直条型,芽叶完整、外形美观。

2)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波烘干的方法和各个加工步骤选择以及工艺参数的试验,使得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如茶多酚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3)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使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糖类物质的滋味相结合,使得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

4)本发明得到的绿茶香气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可冲泡十二道依然甘醇润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5-6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50千克、清水3号15千克和凤庆10号15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180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0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4厘米厚度摊放3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0分钟预理条机至120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18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5%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5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5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摄氏度后立即在10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7.5%。

本实施例得到的绿茶成直条型,表面成绿色且光滑、有光泽,芽叶完整、外形美观。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90.8%、咖啡碱保留了98.2%、茶氨酸保留了97.7%。并且得到的绿茶成品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7-8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70千克、清水3号25千克和凤庆10号25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220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40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6厘米厚度摊放4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5分钟预理条机至130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25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30%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10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0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5摄氏度后立即在11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6.5%。

本实施例得到的绿茶成直条型,表面成绿色且光滑、有光泽,芽叶完整、外形美观。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90.6%、咖啡碱保留了98.3%、茶氨酸保留了97.4%。并且得到的绿茶成品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6-7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60千克、清水3号20千克和凤庆10号20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200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5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5厘米厚度摊放3.5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3分钟预理条机至125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22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7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3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2摄氏度后立即在105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

本实施例得到的绿茶成直条型,表面成绿色且光滑、有光泽,芽叶完整、外形美观。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90.3%、咖啡碱保留了98.6%、茶氨酸保留了97.5%。并且得到的绿茶成品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6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68千克、清水3号23千克和凤庆10号22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8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6厘米厚度摊放3.6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5分钟预理条机至123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3摄氏度后立即在108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6.5%。

本实施例得到的绿茶成直条型,表面成绿色且光滑、有光泽,芽叶完整、外形美观。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89.6%、咖啡碱保留了98.1%、茶氨酸保留了97.2%。并且得到的绿茶成品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6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68千克、清水3号23千克和凤庆10号22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8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6厘米厚度摊放3.6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5分钟预理条机至123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18摄氏度后立即在100摄氏度下微波烘干至含水率6.5%。

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92.6%、咖啡碱保留了98.4%、茶氨酸保留了97.6%。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条形古太华绿茶的加工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进行。

选料:选择6月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拼配:将采摘的三种茶叶按凤庆大叶茶68千克、清水3号23千克和凤庆10号22千克拼配,其中清水3号是由凤庆县大寺乡清水村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凤庆10号是由凤庆县凤山镇沙子坝的凤庆大叶茶通过单株培育而成。

杀青:将拼配好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炒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

匀水:将杀青后的茶叶摇青10分钟。

揉捻:将匀水后的茶叶揉捻38分钟。

摊放:将茶叶以6厘米厚度摊放3.6小时。

理条:将发酵毛胚分两次理条,所述第一次理条提前15分钟预理条机至123摄氏度,理条10分钟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得到失水率达28%的毛胚;所述第二次理条理条5分钟后将竹棍放入理条机理条机槽体中辅助定型8分钟取出,继续运行12分钟至含水率降至20%。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摊凉冷却至25摄氏度后立即在110摄氏度微波烘干至含水率7.5%。

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工前鲜叶和加工后茶叶成品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的含量,其中茶多酚保留了92.3 %、咖啡碱保留了98.5%、茶氨酸保留了97.5%。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