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38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茶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先掌握制茶技术的国家之一。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传统的绿茶加工工艺一般简单的包括杀青、揉捻及干燥,其操作简单但粗糙,缺陷是:不能更多的保留茶叶内质,因为杀青温度一般为140-300℃,甚至更高;或是在杀青后没有及时给茶叶散热冷却,从而导致了部分茶叶内质成分减少,例如香气成分,甚至会出现红梗红叶现象,失去绿茶应有的光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具体方案为: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摊青、杀青、酶处理、做型、干燥,杀菌提香、筛分和包装入库等步骤,其中杀青步骤为:

第一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130~150℃,高温杀青1~3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20~0℃,并保持5~30min;

第二阶段:将茶叶置于微波机中,微波加热到100~120℃,并且将微波机中气压降低到0.3~0.5个大气压,中温杀青3~5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20~0℃,并保持5~30min;

第三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70~90℃,低温杀青5~7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摊青温度为20~25℃,至茶叶的含水率在55~60%时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的酶处理为:在茶叶杀青完成后,降温至常温,然后再茶叶中喷洒浓度为3~8%的复合酶溶液,置于3~10℃的环境中处理3~5h;处理结束后,再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至90~110℃,加热30~60s,然后贪凉在摊青床上,开启摊青床的风机,是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酶溶液为30~40%的果胶酶和60~70%的纤维素酶。

进一步的,所述的杀菌提香为:第一阶段,提香温度为130~150℃,提香时间为1~2min;第二阶段,提香温度为100~130℃,提香时间为3~5min;第三阶段,提香温度为80~95℃,提香时间为6~10min。

进一步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茶叶采用速冷技术冷冻,即为:将茶叶在50s内降温至0~3℃,并保持5~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制作的绿茶,能够降低茶叶内含物中的“酚氨比”,将表现涩味的茶多酚比例下降,提高体现鲜爽特征的游离态氨基酸类化合物比例含量,同时减少茶叶中顺-3-已烯醇、苯甲醇等易挥发的茶叶芳香物质的挥发;并且严格控制高温时间和采用速冷技术,能够减少绿茶中黄酮的含量,使得茶色清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春夏两季的一芽一叶的茶叶作为本实施例茶叶加工的原料,并用清水进行清洗,取出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杂物质等;

2)摊青,将茶叶摊晾在摊晾床上,摊晾摊叶厚度为5~10cm,温度为20℃,至茶叶的含水率在55%时结束;

3)杀青

第一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130℃,高温杀青3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20℃,并保持5min;

第二阶段:将茶叶置于微波机中,微波加热到100℃,并且将微波机中气压降低到0.3个大气压,中温杀青5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20℃,并保持5min;

第三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70℃,低温杀青5min;

4)酶处理

:在茶叶杀青完成后,降温至常温,然后再茶叶中喷洒浓度为3%的复合酶溶液,置于3℃的环境中处理5h;处理结束后,再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至90℃,加热30s,然后贪凉在摊青床上,开启摊青床的风机,是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所述的复合酶溶液为30%的果胶酶和70%的纤维素酶;

5)做型,将茶叶置于做型机中做型,并保持温度在80℃;

6)干燥,烘干机内烘至5-6成干,烘干温度120℃,烘干可以促使茶叶初步形成长条状,当茶叶的烘干度达到5-6成干时,将茶叶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

7)杀菌提香,第一阶段,提香温度为130℃,提香时间为2min;第二阶段,提香温度为100℃,提香时间为5min;第三阶段,提香温度为80℃,提香时间为10min。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茶叶采用速冷技术冷冻,,即为:将茶叶在50s内降温至0℃,并保持5min;

8)筛分筛分,将碎叶筛选出来,保量品相完整的茶叶;

9)包装入库,对茶叶进行塑料袋进行包装,然后装箱入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春夏两季的一芽一叶的茶叶作为本实施例茶叶加工的原料,并用清水进行清洗,取出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杂物质等;

2)摊青,将茶叶摊晾在摊晾床上,摊晾摊叶厚度为5~10cm,温度为25℃,至茶叶的含水率在60%时结束;

3)杀青

第一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150℃,高温杀青1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0℃,并保持30min;

第二阶段:将茶叶置于微波机中,微波加热到120℃,并且将微波机中气压降低到0.5个大气压,中温杀青5min;然后将茶叶在1min内温度降低至0℃,并保持30min;

第三阶段: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到90℃,低温杀青7min;

4)酶处理

:在茶叶杀青完成后,降温至常温,然后再茶叶中喷洒浓度为8%的复合酶溶液,置于10℃的环境中处理3h;处理结束后,再将茶叶置于杀青机中,加热至110℃,加热60s,然后贪凉在摊青床上,开启摊青床的风机,是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所述的复合酶溶液为40%的果胶酶和60%的纤维素酶;

5)做型,将茶叶置于做型机中做型,并保持温度在100℃;

6)干燥,烘干机内烘至5-6成干,烘干温度130℃,烘干可以促使茶叶初步形成长条状,当茶叶的烘干度达到5-6成干时,将茶叶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进入下一道工序;

7)杀菌提香,第一阶段,提香温度为150℃,提香时间为1min;第二阶段,提香温度为130℃,提香时间为5min;第三阶段,提香温度为95℃,提香时间为6min。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茶叶采用速冷技术冷冻,,即为:将茶叶在50s内降温至0~3℃,并保持5~10min;

8)筛分筛分,将碎叶筛选出来,保量品相完整的茶叶;

9)包装入库,对茶叶进行塑料袋进行包装,然后装箱入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