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9588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都要经常肠胃吸收转化为营养传输给人体全身,所以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胖瘦。肠胃蠕动慢,会造成对人体的吸收营养缓慢,发育不健康。现代人的工作繁忙、进餐时间不定时、多吃快餐等问题都会引起肠胃不好,然而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成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当常见,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官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

水芹菜又名野芹菜、刀芹菜、蜀芹菜,是常见的营养蔬菜之一。芹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物美价廉,是家庭常见菜色。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g、脂肪0.24g、碳水化合物1.6g、粗纤维1.0g、钙160mg、磷61mg、铁8.5mg。水芹还含有芸香苷、水芹素和檞皮素等。其嫩茎及叶柄质鲜嫩,清香爽口,可生拌或炒食。水芹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养精益气、清洁血液、降低血压、宣肺利湿等功效,还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黄疸、风火牙痛、痄腮等病症。

现今用于防治缓解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西药的疗效虽然显著,但是副作用极大,还会产生耐药作用,而现有的防治肠胃不适等症状的中药虽然种类繁多,但疗效甚微,很多都采用很多味中药成分,不仅成本高,而且制造工艺复杂,不适合推广。本申请对水芹作为缓解肠胃不适,目前并没有过过多报道,多数运用其降低血压的功效,因此,采用水芹菜与其他中草药合理搭配运用在缓解肠胃不适以及习惯性便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能预防和治疗感冒和胃肠道疾病,促进食欲、食量和食物消化吸收能力,补给人体所需元素,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功效,以达到加强营养、预防和缓解疾病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包括水芹菜叶和中药提取液,所述水芹菜叶的质量占所述保健茶总质量的80~90%,所述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20~35份、山楂10~22份、谷芽10~20份、刺五加2~9份、熟地8~20份、白芍2~12份、玉竹1~9份、陈皮6~18份、高良姜10~20份、金银花4~20份、大黄8~20份、火麻仁5~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25~30份、山楂12~19份、谷芽12~17份、刺五加4~8份、熟地10~16份、白芍5~10份、玉竹2~6份、陈皮8~11份、高良姜12~18份、金银花8~15份、大黄10~15份、火麻仁8~12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28份、山楂16份、谷芽13份、刺五加6份、熟地13份、白芍9份、玉竹5份、陈皮9份、高良姜15份、金银花12份、大黄12份、火麻仁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将地瓜皮、山楂、谷芽、刺五加、熟地、白芍、玉竹、陈皮、高良姜、金银花、大黄、火麻仁,混合粉碎,经45~52℃纯化水浸提40~50min后过滤,滤渣经35~50℃纯化水浸提45~60min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0.00015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杀青摊凉:按配比将水芹菜叶在155~160℃的锅温下翻炒5~10min,再将锅温降至90~100℃翻炒,使含水率减为35~40%,将翻炒后的水芹菜叶抖散摊凉备用;

(2)浸泡润泽:按配比准备中药提取液,待所述水芹菜叶摊凉后,在无菌环境下,将水芹菜叶放置所述中药提取液浸泡12~18h,浸泡温度为20~35℃;

(3)炒制:在锅温为60℃~70℃温度下炒制,直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27~33%停止;

(4)凝醇:在炒制完成后,所述水芹菜叶起锅时迅速喷洒剩余的中药提取液,搅拌混匀;

(5)干燥:在锅温75℃~80℃的条件下对所述水芹菜叶进行收堆翻滚操作,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4%~5%时,所述中药提取液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即可起锅摊凉得所述水芹保健茶。

上述配方,所述中药提取液中的中草药各自的功效如下:

水芹菜叶,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地瓜皮,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软儿、地皮菜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的作用。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山楂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可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胃消化酶分泌,促进蛋白质分解消化。中医认为山楂微酸,入脾、胃经,擅长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肉食积滞,可有效的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化食积等。山楂可食、药两用,善于治疗积滞难化所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厌食、便溏等症。

谷芽,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作用。主治消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

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金银花的功效概述: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大黄配以火麻仁,二药相配,能使润肠通便之功得到增强,并且有较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肠燥便秘之最佳。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肝经、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益气补肾,安神活血。主治脾虚乏力,气虚浮肿,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胸痹疼痛,久咳,风湿痹痛。

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

高良姜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痢疾、寒疝、脚气、噎膈等症。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水芹菜叶作为茶叶,运用其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达到促进肠胃蠕动,达到促进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再配以中药提取液使得肠胃蠕动的作用达到最佳,该中药提取液组方,科学合理配伍,遵循“君、臣、佐、使”原则,以清热明目、收敛益气、消食健脾的地瓜皮为主药;以山楂、谷芽为臣药,协助君药共同达到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作用,佐以刺五加、熟地、白芍、玉竹,用于健脾益气,养胃和营,敛阴平肝,协助君药对肠胃进行养护,达到护胃暖胃的作用;以陈皮、高良姜,辅助君药增强理气健脾、健胃行气的药效,并调节肠胃功能达到兴奋状态;再配以金银花、大黄、火麻仁,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通过12味中草药的合理配伍,实现理气健胃、润肠通便、促进消化、并修复肠胃功能,清热解毒,调节肠胃运动,日常使用,促进肠胃蠕动消除便秘,同时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以达到预防缓解肠胃不适的作用,对肠胃疾病还起到治疗作用。

2、本发明日常保健饮用,在炎热季节补给人体水分的同时增强人体自身抵抗暑热和疾病机能,预防和治疗感冒和胃肠道疾病,促进食欲、食量和食物消化吸收能力,补给人体所需元素,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功效,以达到加强营养、预防和缓解疾病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包括水芹菜叶和中药提取液,所述水芹菜叶的质量占所述保健茶总质量的80~90%,所述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20~35份、山楂10~22份、谷芽10~20份、刺五加2~9份、熟地8~20份、白芍2~12份、玉竹1~9份、陈皮6~18份、高良姜10~20份、金银花4~20份、大黄8~20份、火麻仁5~20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水芹保健茶中所述水芹菜叶的质量占所述保健茶总质量的83%。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地瓜皮28份、山楂16份、谷芽13份、刺五加6份、熟地13份、白芍9份、玉竹5份、陈皮9份、高良姜15份、金银花12份、大黄12份、火麻仁10份,混合粉碎,经50℃纯化水浸提45min后过滤,滤渣经45℃纯化水浸提55min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2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中药提取液。

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杀青摊凉:按配比将水芹菜叶在158℃的锅温下翻炒6min,再将锅温降至98℃翻炒,使含水率减为38%,将翻炒后的水芹菜叶抖散摊凉备用;

(2)浸泡润泽:按配比准备中药提取液,待所述水芹菜叶摊凉后,在无菌环境下,将水芹菜叶放置所述中药提取液浸泡15h,浸泡温度为30℃;

(3)炒制:在锅温为63℃温度下炒制,直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31%停止;

(4)凝醇:在炒制完成后,所述水芹菜叶起锅时迅速喷洒剩余的中药提取液,搅拌混匀;

(5)干燥:在锅温76℃的条件下对所述水芹菜叶进行收堆翻滚操作,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4%时,所述中药提取液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即可起锅摊凉得所述水芹保健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水芹保健茶中所述水芹菜叶的质量占所述保健茶总质量的90%。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地瓜皮25份、山楂12份、谷芽17份、刺五加8份、熟地10份、白芍5份、玉竹6份、陈皮11份、高良姜12份、金银花8份、大黄15份、火麻仁12份,混合粉碎,经52℃纯化水浸提50min后过滤,滤渣经35℃纯化水浸提45min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杀青摊凉:按配比将水芹菜叶在160℃的锅温下翻炒5min,再将锅温降至100℃翻炒,使含水率减为35%,将翻炒后的水芹菜叶抖散摊凉备用;

(2)浸泡润泽:按配比准备中药提取液,待所述水芹菜叶摊凉后,在无菌环境下,将水芹菜叶放置所述中药提取液浸泡12h,浸泡温度为35℃;

(3)炒制:在锅温为70℃温度下炒制,直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33%停止;

(4)凝醇:在炒制完成后,所述水芹菜叶起锅时迅速喷洒剩余的中药提取液,搅拌混匀;

(5)干燥:在锅温80℃的条件下对所述水芹菜叶进行收堆翻滚操作,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5%时,所述中药提取液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即可起锅摊凉得所述水芹保健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水芹保健茶中所述水芹菜叶的质量占所述保健茶总质量的80%。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地瓜皮30份、山楂19份、谷芽12份、刺五加4份、熟地16份、白芍10份、玉竹2份、陈皮8份、高良姜18份、金银花15份、大黄10份、火麻仁8份,混合粉碎,经45℃纯化水浸提50min后过滤,滤渣经50℃纯化水浸提60min后过滤两次浸提的滤液混合后进行离心提纯、经聚偏二氟乙烯超滤膜过滤、再经孔径为0.00015μm的反渗透膜浓缩制作,得到所述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润肠通便的水芹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杀青摊凉:按配比将水芹菜叶在150℃的锅温下翻炒10min,再将锅温降至90℃翻炒,使含水率减为40%,将翻炒后的水芹菜叶抖散摊凉备用;

(2)浸泡润泽:按配比准备中药提取液,待所述水芹菜叶摊凉后,在无菌环境下,将水芹菜叶放置所述中药提取液浸泡18h,浸泡温度为20℃;

(3)炒制:在锅温为60℃温度下炒制,直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27%停止;

(4)凝醇:在炒制完成后,所述水芹菜叶起锅时迅速喷洒剩余的中药提取液,搅拌混匀;

(5)干燥:在锅温75℃的条件下对所述水芹菜叶进行收堆翻滚操作,至所述水芹菜叶的含水量为4%%时,所述中药提取液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均匀沉积并包裹在所述水芹菜叶表面,即可起锅摊凉得所述水芹保健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

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35份、山楂10份、谷芽20份、刺五加2份、熟地20份、白芍2份、玉竹9份、陈皮6份、高良姜20份、金银花4份、大黄20份、火麻仁5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4不同之处在于:

中药提取液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水浸提而成:地瓜皮20份、山楂22份、谷芽10份、刺五加9份、熟地8份、白芍12份、玉竹1份、陈皮18份、高良姜10份、金银花20份、大黄8份、火麻仁20份。

实施例1-5的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泡。成人每次10g,每日3次,可饭前饭后饭中饮用;6-10岁以下的儿童,每次5g,每日2次,可饭前饭后饭中饮用。禁忌:饮用该保健茶期间尽量禁吃或少吃辛辣,烟,酒等品。注意事项:若饮用后出现任何不适,则要再减剂量或暂停服用,并咨询医生。

一、本发明水芹保健茶的促进肠胃蠕动的药效试验:

1、试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90只,雌雄不拘,平均体重(20±2)g

2、试验仪器、药品和试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江苏兴化市制药厂,编号:90032231);碳粉(天津市风船化学制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808)、阿拉伯树胶(中国派尼化学制剂厂生产,批号:20070901)生理盐水(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5045);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均为常规使用仪器,在此不再赘述。

3、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对正常小白鼠肠胃的影响试验方法:

称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均采用上述实施例对应制备得到的保健茶,分别将其用水浸泡去残渣所得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相应浓度,这三组的剂量分别为100mg/kg、150mg/kg、200mg/kg)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给药容量均为0.2ml/10g体重,连续给药7d,空白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20min,各组小鼠均灌服0.2mg/10g碳末混悬液(含5%的碳粉、10%阿拉珀树胶),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结扎贲门和幽门,取全胃,称全胃重,然后沿胃大弯处剖开,洗去内容物,滤纸洗净水分,称空胃重,计算胃排空率,胃排空率(%)=[(全胃重-空胃重)/全胃重]×100%;将上自幽门下自回盲部的小肠取出,平放在吸水纸上,轻轻将小肠拉直,测量肠管长度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自碳末推进长度,计算碳末推进率,碳末推进率(%)=碳末推进长度(cm)/小肠总长度(cm)×100%。

上述试验的结果及分析:通过上述四组小鼠进行试验,由表1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3组)均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说明本发明水芹保健茶能增强正常小鼠胃肠蠕动功能,随着本发明的剂量增大,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的提高就更显著。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对正常小鼠肠胃蠕动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4、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对肠胃蠕动降低模型小鼠的影响试验方法:

称取5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不作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组;然后对另外四组的小鼠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kg),每日1次,连续5d,5d后小鼠出现小便赤黄、体重减轻、大便干结,说明肠胃蠕动降低小鼠模型复制成功,随机将肠胃蠕动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均采用上述实施例对应制备得到的保健茶,分别将其用水浸泡去残渣所得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相应浓度,这三组的剂量分别为100mg/kg、150mg/kg、200mg/kg)和阿托品组。灌胃给药,给药容量均为0.2ml/10g体重,连续给药7d,空白对照组和阿托品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20min,各组小鼠均灌服0.2mg/10g碳末混悬液(含5%的碳粉、10%阿拉珀树胶)。于給碳末混悬液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结扎贲门和幽门,取全胃,称全胃重,然后沿胃大弯处剖开,洗去内容物,滤纸洗净水分,称空胃重,计算胃排空率,胃排空率(%)=[(全胃重-空胃重)/全胃重]×100%;将上自幽门下自回盲部的小肠取出,平放在吸水纸上,轻轻将小肠拉直,测量肠管长度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自碳末推进长度,计算碳末推进率,碳末推进率(%)=碳末推进长度(cm)/小肠总长度(cm)×100%。

以上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通过五组小鼠进行试验,由表2可知,阿托品能显著抑制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可对比性,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实施例1-3)能显著提高肠胃蠕动降低模型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与阿托品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果表明,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具有改善小鼠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随着本发明的剂量增大,模型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的提高就更显著。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本发明水芹保健茶对阿托品致肠胃蠕动降低模型小鼠肠胃蠕动的影响

注:与阿托品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通过上述两种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水芹保健茶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碳末推进率,对产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症状的小鼠也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说明本发明能够促进小鼠肠胃蠕动功能。且实施例4、5与实施例1-3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二、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进行。取健康昆明种大鼠(体重为200±2g),取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样品50g加入蒸馏水至100ml,以20ml/kgbw灌胃,一日2次,即急性毒性剂量为20g/kgbw。给予受试物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动物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动物解剖也为发现脏器有器质性病变。经口灌胃给予大鼠20.0g/kgbw剂量的本发明保健茶观察14天后,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也无死亡,结果表明该受试物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大于20.0g/kgbw。其他实施例与实施例1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长期毒性试验:按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指导原则》,对发明保健茶进行了3个月的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剂量分别达到临床剂量的80、45、12倍,结果显示:各剂量均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提示长期使用本发明中的中草药安全无毒。

典型案例:

李某,男,42岁,2年来大便经常燥结、在某医院诊断为习惯性便秘,经中西医治疗至今不愈。患者形体瘦弱,面色苍白,气短自汗,食欲不振,四肢软弱无力。治疗方法:用开水冲泡。每次10g,每日3次,饭前饭后饭中均可饮用,也做日常饮用,使用3日大便燥结好转,目前已经服用本发明水芹保健茶2个月,大便已正常,随访1年,不再复发,患者食欲好,体重增加,面色红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