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073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饮茶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人的习惯,但绿茶略带的苦涩味,以及对人体胃肠的轻度刺激,一直是绿茶难以摆脱的缺陷。

绿茶的常规制作方法为一般为晾青、杀青、揉捻、二次烘炒、做形等工序,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制作的茶叶只具有普通茶叶的保健作用,且浸泡后茶叶杂乱,无观赏性。

茶的加工工艺影响着茶的口感及营养价值,比如采用机炒做形干燥时,茶叶的外形和色泽会受到加大影响,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易对茶叶的品质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摊放、杀青、二次摊放、做形、分筛整理、低温保存,其中,杀青是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10-120℃条件下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30-150℃条件下炒制。

所述摊放,其厚度为1.8-2.5cm,时间为2-10h。

所述杀青,是在放入鲜叶前,涂抹茶油于锅内,涂抹量为鲜叶0.7-1.2‰。

所述涂抹茶油的温度为80-100℃。

所述杀青,是将鲜叶炒制原重量40-50%。

所述做形,是将二次摊放后的茶叶置于锅温为60-70℃范围内炒制至茶叶含水率4-7%。

所述做形,是将二次摊放后的茶叶置于锅温为60-70℃范围内炒制至茶叶含水率5%。

所述做形,是采用变温方式进行炒制。

所述变温方式为低、高、低三个阶段。

所述做形是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0-63℃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67-70℃条件下恒温炒制10-15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4-66℃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4-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苔茶的制作方法,通过对不同质量的茶原料进行杀青处理,一方面,有效地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苔茶应有的色、香、味;另一方面,合理地保留了叶绿素含量,使苔茶色泽翠绿;还蒸发了一部分水分,使茶叶变柔软,增强了韧性,便于成形提香。

本发明苔茶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茶叶进行变温做形,合理的降低了茶叶的水分,同时使得茶叶中有效成分得以合理保留,通过营养结构的调整,使芳香物质不易挥发,使茶香持久浓郁,还使其产品外形趋于一致,形状为基部扁平,中、上部圆直,改善了茶叶的观赏性。

本发明通过对茶叶杀青温度、做形温度进行限制,保留了更多的鲜叶的有效成份,提高了茶叶的品质,通过对工艺进行合理的设置,使得茶叶营养均衡,进而使茶中有效成分间发生协同作用,增强了茶叶的保健效果,通过工艺及参数的结合,使得茶香浓厚持久,滋味鲜爽醇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5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90℃,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1‰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14℃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40℃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45%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3℃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70℃条件下恒温炒制15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5℃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5%;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2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4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80℃,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1.2‰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20℃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50℃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40%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1℃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69℃条件下恒温炒制12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4℃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7%;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3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2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95℃,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0.7‰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15℃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35℃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40%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2℃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70℃条件下恒温炒制13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5℃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6%;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4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10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100℃,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1‰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10℃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45℃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50%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3℃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68℃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5℃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4%;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5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8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85℃,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0.8‰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15℃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30℃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50%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0℃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67℃条件下恒温炒制15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6℃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5%;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6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5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90℃,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1.1‰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09℃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29℃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45%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59℃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66℃条件下恒温炒制15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3℃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5%;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实施例7

一种苔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全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展中在任一一种或几种为鲜叶;

2)摊放:将鲜叶置于室内摊放5h,摊放厚度为1.8-2.5cm;

3)杀青:将杀青锅升温至90℃,向锅内均匀地涂抹鲜叶总重量1.3‰的茶油,然后将全芽原料置于锅温为121℃条件下恒温炒制,将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叶半展原料置于锅温为151℃条件下恒温炒制,待茶叶总重量为鲜叶总重量45%时,停止杀青;

4)二次摊放: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上摊放至茶叶温度为常温;

5)做形:将茶叶先置于锅温为64℃条件下恒温炒制10min,再置于锅温为71℃条件下恒温炒制15min,然后置于锅温为67℃条件下恒温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5%;

6)分筛整理;

7)低温保存。

试验例1

按传统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取实施例1-7制备的茶叶各100g进行营养检测,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例2

选择全芽为鲜叶,按照实施例1的制作方法及参数(除杀青温度外)制备苔茶,检测不同的杀青温度所制得的苔茶中多酚类物质,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