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分瓣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361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分瓣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柑橘罐头、柑橘囊胞罐头等柑橘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大国,在柑橘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柑橘剥皮、分瓣、脱囊衣、装罐、封口,尤其是分瓣工艺需要大量的人工,实现分瓣的自动化可降低企业对人工的需求。

目前已开发出的分瓣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水力自上而下冲击的柑橘分瓣设备,破碎率很高;另一种通过机器视觉装置找到分瓣线进行定向切割,破碎率较低,但是该装置靠机器视觉判断分瓣线,有些柑橘橘球的分瓣线不是很明显,有可能会发生误切现象,准确找到橘球分瓣线是实现分瓣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分瓣线的柑橘分瓣处理工艺,使机器视觉装置能够快速实现分瓣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柑橘分瓣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置重量比为0.1%指示剂的水溶液,搅拌均匀,所述指示剂为谷胱甘肽、酪蛋白或者半胱氨酸中的一种;

b、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指示剂水溶液中,温度10-30℃,按橘球和指示剂水溶液重量比1:5-1:100的比例浸泡1-30min,浸泡过程中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c、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指示剂水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10min;

d、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e、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f、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本发明在分瓣前对柑橘橘球进行预处理,采用天然可食用的蛋白指示剂,在分瓣前对柑橘橘球进行染色,使柑橘分瓣线能更为清晰显示,提高柑橘分瓣设备工作稳定性,降低分瓣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所用指示剂为食品级原料,天然无毒副作用;2、通过指示剂产生的荧光可较为明确指示出柑橘橘球的分瓣位置;3、橘球处理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配置重量比0.1%谷胱甘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谷胱甘肽水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谷胱甘肽溶液重量比1:100的比例浸泡1min,浸泡过程中用搅拌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0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95%。

对比例1:

1、配置重量比0.05%谷胱甘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谷胱甘肽水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谷胱甘肽溶液重量比1:100的比例浸泡1min,浸泡过程中用搅拌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0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85%。

对比例2:

1、配置重量比0.2%谷胱甘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谷胱甘肽水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谷胱甘肽溶液重量比1:100的比例浸泡1min,浸泡过程中用搅拌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0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82%。

实施例2:

1、配置重量比0.1%酪蛋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蛋白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蛋白溶液重量比1:5的比例浸泡30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蛋白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95%。

对比例3:

1、配置重量比0.07%酪蛋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蛋白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蛋白溶液重量比1:5的比例浸泡30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蛋白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87%。

对比例4:

1、配置重量比0.15%酪蛋白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蛋白溶液中,温度30℃,按橘球和蛋白溶液重量比1:5的比例浸泡30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蛋白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1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90%。

实施例3:

1、配置重量比0.1%半胱氨酸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指示剂溶液中,温度20℃,按橘球和半胱氨酸溶液重量比1:50的比例浸泡15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指示剂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5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95%。

对比例5:

1、配置重量比0.03%半胱氨酸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指示剂溶液中,温度20℃,按橘球和半胱氨酸溶液重量比1:50的比例浸泡15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指示剂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5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80%。

对比例6:

1、配置重量比0.3%半胱氨酸的水溶液,搅拌均匀;

2、将柑橘剥皮后的橘球浸泡在上述指示剂溶液中,温度20℃,按橘球和半胱氨酸溶液重量比1:50的比例浸泡15min,浸泡过程中可用搅拌桨轻轻搅拌;

3、将浸泡后的橘球从指示剂溶液中取出,用清水淋洗橘球表面5min;

4、将橘球在阴凉处晾干或直接在遮光环境中用紫外光照射,橘瓣间缝隙处有较强的荧光反射;

5、采用机器视觉根据分瓣线处荧光判断橘球缝隙所在位置;

6、采用柑橘分瓣设备, 根据荧光所指示柑橘分瓣线位置进行精确切割。所述的柑橘分瓣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橘球上顶针、电机、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侧壁和外筒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轴封和下轴封封闭,外筒上开有与该间隙连通的外筒进水口,外筒底部内壁中央设有外筒橘球顶针,外筒橘球顶针向上插入内筒,内筒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一排内筒喷水孔,内筒喷水孔与所述内筒、外筒侧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筒底部开有排水孔,内筒上方设置与外筒橘球顶针相对应的橘球上顶针,橘球上顶针上方设置工业相机,电机与内筒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

7、采用该工艺判断橘球分割线准确率可达到85%。

从上述的三个实施例与多个对比例得出无论采用谷胱甘肽、酪蛋白或者半胱氨酸中的哪一种指示剂,在指示剂的重量比为0.1%时,能起到最好的分辨效果。故本发明的工艺能有效提高柑橘分瓣设备工作稳定性,降低分瓣的破损率。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例子。本发明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