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6300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鱼患有寄生虫疾病时,鱼的肠道变粗,肠壁变薄,肠道发红、充血,前肠内充满绦虫、线虫或棘头虫等寄生虫,有些寄生虫甚至会穿过肠壁到腹腔。生病后,养殖鱼食欲不振,鱼体消瘦,最后养殖鱼不再吃食,免疫力降低而死亡。鱼体寄生虫病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导致鱼体消瘦、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而且鱼品质也极差,影响商品价格。因此,对鱼池中鱼体寄生虫不可忽视,应及早防治。传统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化学药物进行预防,由于化学药物在水域中有残留,并且对鱼类的刺激性大,往往造成鱼类多天不摄食,影响了鱼类的健康生长,并且破坏了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

中国是渔业大国,治疗水产动物疾病药品的研发工作始终都没有停止过。面对越来越好的市场趋势,世界各国对食用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残留被检测出来并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药残问题的监管力度,这也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并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绿色健康地中药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兽药生产企业的重视,养殖用户的喜爱,消费者的欢迎。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防治鱼寄生虫的药物,例如:

中国专利:鱼类寄生虫驱除剂及鱼类寄生虫驱除方法,申请号:200880113776.7 申请日:2008-10-29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叶酸合成抑制剂和/或叶酸活化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鱼类寄生虫驱除剂。优选叶酸合成抑制剂和叶酸活化抑制剂的合剂,作为叶酸合成抑制剂优选磺胺剂。作为叶酸活化抑制剂可以使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叶酸拮抗剂等。该寄生虫驱除剂可以通过口服给药来驱除鱼类的寄生虫。在鱼类寄生虫中对属于纤毛虫的寄生虫特别有效。申请人: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发明(设计)人:河野文美 平泽德高。

中国专利:用于养殖鱼的杀寄生虫药,申请号:02811812.X 申请日:2002-06-13摘要:一种含有选自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丙酯和丙酮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活性成分的杀寄生虫药能够安全灭除寄生虫而不对养殖鱼产生压力,并且能够提高养殖鱼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申请人: 第一制网株式会社,地址: 日本熊本县,发明(设计)人: 奥薗一彦 山本哲也。

中国专利: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抗寄生虫药物,申请号:200610014754.8 申请日:2006-07-11,摘要: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抗寄生虫药物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抗生素类药物,特别适用于杀灭水产动物中的寄生虫。其单位组分中按重量份数含有阿维菌素0.05-0.5份,其特征在于其单位组分中还含有甲苯咪唑5-15份和沸石粉70-90份,成品为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制剂。本发明的制剂为类白色粉末状物质,且具持久、安全、用量低等特性,可以取代单纯的阿维菌素成为抗杀体内外节肢动物和蠕虫类寄生虫的药物,解决使用单纯的阿维菌素而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本发明制剂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产动物体表及鳃上寄生的蠕虫如指环虫、三代虫、棘头虫、鱼鲺等,节肢动物如剑水蚤、猛水蚤、镖水蚤等,可以内服,也可以直接泼洒入养殖池水体内。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01609天津市静海县天宇科技园2号,发明(设计)人: 王连民 彭淑芹 张宏瑞。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的70%,水产养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30年来随着鱼类配合饲料的推广和使用,鱼类养殖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带动了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制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迅速进步。然而,由于传统杀虫剂高频率的广泛使用,寄生虫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药物疗效,对水质造成不可逆转性的破坏,且对鱼类的毒副作用较大,残留期太长,直接影响水产品的品质,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精选多种中草药,并辅以柠檬酸调节适口性,通过配伍协同作用,提高鱼机体抗应激能力和抵抗力,有效预防鱼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了鱼的成活率,增加了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素40-60、大蒜10-20、无患子果10-12、大叶桉10-12、芦根10-12、贯众10-12、南瓜子8-10、艾草8-10、苍耳子8-10、鬼针草6-8、松针粉8-10、桑杆粉8-10、糖蜜10-20、复合菌0.1-0.3、柠檬酸0.3-0.5、水40-60。

所述复合菌是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重量比为5:1:3: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种按重量份数每份加入黄豆秆16-20份、菜饼20-26份、豆粕10-14份,芝麻饼12-18份,甘蔗尾梢粉12-14份、硫酸亚铁3-5份,加水到物料湿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匀发酵到50-6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复合菌。

所述的甘蔗尾梢经过干燥至水分28%后切碎。将甘蔗尾梢干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绿和营养价值不变。据研究表明,甘蔗尾梢鲜样中,含水份71.9%,干物质总量28.1%,在百分之百的干物质中,含粗蛋白7.13%,粗脂肪3.56%,粗纤维32.45%,浮氮浸出物51.44%,矿物质5.42%,蔗梢通过发酵干菌发酵贮存制成的微贮饲料,由于半纤维素,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脂链鲜,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

所述松针粉是将新鲜松针叶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干燥后松针叶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将干燥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所述新鲜松针叶为马尾松、黄山松、黑松、赤松、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华山松和铁甲松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松树的新鲜针叶。也采用自然干燥法,将针叶均匀地摊放在通风处晾干,自然晾干时鲜松针叶的摊放厚度为7~8cm,过18-20天后,当鲜叶重量减轻50%左右,含水率在l2%以下时,将自然晾干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自然晾干切忌日晒,否则鲜松针叶中80%以上的胡萝卜素会遭破坏分解。

所述桑杆粉是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桑枝富含桑树特有的天然生物碱、桑菇纤维素、桑菇多糖(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木糖)、多酚与桑黄酮(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木材含桑色素、柘树宁、桑酮、四羟基芪、二氢桑色素、二氢山柰酚)。桑枝与其它阔叶林比,农药残留更低。所以,加入桑杆粉,香味浓、口感好、营养丰富,可以增加鱼的食欲。

所述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制成颗粒剂和粉剂。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

(4)将混合物料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

(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使用时将该颗粒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经过干燥后,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用磨机磨成1mm-3mm 的粉状,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粉剂,使用时将该粉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本发明选取原料的有效成份分析:

青蒿素,又名黄花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1969年-1972年间,屠呦呦领导的523课题组发现并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大蒜 (拉丁学名:Allium sativum L.)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大蒜的药用有效成分为挥发性的蒜辣素。新鲜大蒜无大蒜辣素,而含一种大蒜氨酸,此酸被大蒜中存有的蒜酶分解后生成大蒜辣素。因此,新鲜大蒜不辣,风干的老大蒜较辣,越辣越好。此外大蒜还含有大蒜贰,有降血压作用。另含一种物质,可增强身体同化维生素B1的能力。大蒜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1、C等。蒜苗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蒜辣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紫皮蒜的抗菌作用较白皮蒜为强。紫皮蒜汁低浓度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则可杀菌。大蒜汁液经加热处理后,有效成分即被破坏,故大蒜杀菌以生用为佳。高浓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现象,但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用0.5%的最高浓度大蒜汁,亦无抑制作朋。此外,对皮肤真菌、念珠状菌、立克次体、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均有杀灭作用。有抗菌、消炎及驱肠寄生虫的作用,并且有健胃、驱气、镇静、镇咳、法谈、强壮等功用。对防治感冒和胃肠道细菌性传染病等有饺好效果。

无患子(拉丁学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别名:木患子(本草纲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树(海南),黄目树、目浪树(台湾),油罗树、洗手果,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龙眼、鬼见愁等等。以根与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实秋季采。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治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痹,肿毒。用于白喉症,精囊病,淋浊尿频。清热,祛痰,消积,杀虫。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癣、肿毒。

大叶桉(拉丁学名: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是密荫大乔木,高达20m,树皮不剥落,深褐色,厚约2咖,有不规则斜裂沟;嫩枝有棱。幼嫩叶对生,革质,卵形,长约11cm.宽达7cm,有柄;成熟叶互生,叶片厚革质,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长8~17cm,两面均有腺点;叶柄长1.5~2.5cm。伞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总梗压扁;花梗短,粗而扁平;花蕾长1.4~2cm,萼管半球形或倒圆锥形;花瓣与萼片台生成一帽状体,先端收缩成喙;雄蕊多数,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与萼管台生。蒴果卵状壶形,长1~1.5cm,上半部略收缩,蒴口稍扩大,果瓣3~4,深藏于萼管内,花期4~9月。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别名:苇根、芦头。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芦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贯众,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南瓜子,中药名。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用于绦虫病、血吸虫病。

艾草(拉丁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鬼针草(拉丁学名:Bidens pilosa L.),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茎下部叶较小,很少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总苞基部被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无舌状花,盘花筒状,冠檐5齿裂。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产中国多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松针粉具有以下优异的饲用价值 :第一,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各类松针粉中胡萝卜素含量一般在69-356mg/kg ;第二,含有多种维生素,松针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 和维生素E 等,其中维生素 C 的含量约为950-2203mg/kg,维生素 E 的含量一般在201-1266mg/kg;第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松针粉的蛋白质含量为 11.9%(质量分数),松针粉中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也较为全面,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动物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第四,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松针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多达 40 余种,分别为(mg/kg):铜56,锰215,铁329,锌38,硒3.6,钴0.58,钼0.87;松针粉中的脂类物质含量也较高,据粗略估算,松针粉中的粗脂肪含量约在3.8%-13.1%之间,其中粗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具有不饱和性;第五,松针粉可以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有促进生长的功效;此外,松针粉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催肥长膘、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本申请用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进行高温驯化后的发酵泥对中药进行发酵。在中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分解、转化中药中的纤维、糖类、蛋白质等成分,使中药细胞破壁,促进有效成分溶出,且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可以改变中药的活性成分,增强药效,扩大适用症状。另一方面,中药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微生物为了适应特殊生长环境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产生新的代谢产物,与中药成分发生协同作用,达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及产生新的治疗效果等作用。

本申请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制备而成,它们都不含苯环 、硝基和亚硝酸盐之类的致癌物质,避免了西药及一些合成药给鱼类造成的三变( 癌变 、畸变和突变 ),本发明鱼饲料精选多味中药,以麦芽、芙蓉叶、红大戟、合欢花和积雪草为主,芦根、肥猪草、青皮和鬼针草为辅,松针粉和桑杆粉起调理作用。这些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方,严谨结合又构成了更加复杂的复合体,可以健脾理气,提高鱼体的免疫功能及其防病抗病能力,发挥营养与提高免疫力的双重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中药制剂采用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成,中草药的杀虫功效能够充分发挥,配制的药物能够有效杀灭鱼体寄生虫,对鱼类没有影响,还不影响水域环境 ;具有配比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防病成本低,使用效果良好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2、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精选多味归肝胆经的中药,以金锁匙、蛇莓、望江南和溪黄草为主,生地黄、肥猪草、青皮和鬼针草为辅,松针粉和桑杆粉起调理作用。这些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方,具有抗肝脏损伤,保胆护肝,使肝脏尽快恢复健康的作用,对于治疗鱼类肝胆疾病,效果显著;

3、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使用甘蔗渣、果皮和新鲜滤泥组合发酵,添加到鱼饲料中,可减少有效蛋白质饲料的用量,可不用豆粕鱼粉,从而大大降低饲养总成本;

4、加入松针粉和桑杆粉,可以提高鱼肉的香味和改善粗纤维鱼肉的品质,增加鱼肉的细腻程度,从而口感更好,而且制成的饲料添加剂气味香浓、口感好、营养丰富,可以增加鱼的食欲;

5、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无残留,毒副作用低,药效温和,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6、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能提高鱼的抗病力,发酵中所含的微生物直接参与动物肠道的屏障作用,补充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与数量,形成“优势有益菌群”,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和生长繁殖,恢复和维护鱼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鱼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鱼少得病;

7、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加入了由亚硫酸法得到的新鲜滤泥,亚硫酸法滤泥以有机物为主,内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等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与其他饲料配合,降低成本;

8、本发明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它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兼有营养物质和药物的两重性,既可防病治病,又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中草药不在鱼体内形成残留,从而保证鱼产品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素40、大蒜10、无患子果10、大叶桉10、芦根10、贯众10、南瓜子8、艾草8、苍耳子8、鬼针草6、松针粉8、桑杆粉8、糖蜜10、复合菌0.1、柠檬酸0.3、水40。

所述复合菌是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重量比为5:1:3: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种按重量份数每份加入黄豆秆16份、菜饼20份、豆粕10份,芝麻饼12份,甘蔗尾梢粉12份、硫酸亚铁3份,加水到物料湿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匀发酵到50-6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复合菌。

所述的甘蔗尾梢经过干燥至水分28%后切碎。将甘蔗尾梢干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绿和营养价值不变。所述松针粉是将新鲜松针叶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干燥后松针叶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将干燥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所述新鲜松针叶为马尾松、黄山松、黑松、赤松、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华山松和铁甲松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松树的新鲜针叶。所述桑杆粉是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

所述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

(4)将混合物料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

(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使用时将该颗粒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素50、大蒜15、无患子果11、大叶桉11、芦根11、贯众11、南瓜子9、艾草9、苍耳子9、鬼针草7、松针粉9、桑杆粉9、糖蜜15、复合菌0.2、柠檬酸0.4、水50。

所述复合菌是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重量比为5:1:3: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种按重量份数每份加入黄豆秆18份、菜饼22份、豆粕12份,芝麻饼14份,甘蔗尾梢粉13份、硫酸亚铁4份,加水到物料湿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匀发酵到50-6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复合菌。

所述的甘蔗尾梢经过干燥至水分28%后切碎。将甘蔗尾梢干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绿和营养价值不变。所述松针粉是将新鲜松针叶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干燥后松针叶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将干燥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所述新鲜松针叶为马尾松、黄山松、黑松、赤松、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华山松和铁甲松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松树的新鲜针叶。所述桑杆粉是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

所述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 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经过干燥后,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用磨机磨成1mm-3mm 的粉状,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粉剂,使用时将该粉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素50、大蒜15、无患子果11、大叶桉11、芦根11、贯众11、南瓜子9、艾草9、苍耳子9、鬼针草7、松针粉9、桑杆粉9、糖蜜15、复合菌0.2、柠檬酸0.4、水50。

所述复合菌是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重量比为5:1:3: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种按重量份数每份加入黄豆秆18份、菜饼24份、豆粕12份,芝麻饼16份,甘蔗尾梢粉13份、硫酸亚铁4份,加水到物料湿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匀发酵到50-6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复合菌。

所述的甘蔗尾梢经过干燥至水分28%后切碎。将甘蔗尾梢干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绿和营养价值不变。所述松针粉是将新鲜松针叶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干燥后松针叶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将干燥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所述新鲜松针叶为马尾松、黄山松、黑松、赤松、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华山松和铁甲松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松树的新鲜针叶。所述桑杆粉是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

所述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

(4)将混合物料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65℃~7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被膨化材料的干燥度为85%~95%;

(5)将膨化后的材料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并用 160 网目过筛,每粒重量为2克,并按所需重量密封包装,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使用时将该颗粒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实施例4

一种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青蒿素60、大蒜20、无患子果12、大叶桉12、芦根12、贯众12、南瓜子10、艾草10、苍耳子10、鬼针草8、松针粉10、桑杆粉10、糖蜜20、复合菌0.3、柠檬酸0.5、水60。

所述复合菌是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重量比为5:1:3:1;其培育过程需要进行高温驯化,高温驯化是将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场上购买的乳酸菌、酿酒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种按重量份数每份加入黄豆秆20份、菜饼26份、豆粕114份,芝麻饼18份,甘蔗尾梢粉14份、硫酸亚铁5份,加水到物料湿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匀发酵到50-60℃腐熟完全后,取得的发酵泥作为复合菌。

所述的甘蔗尾梢经过干燥至水分28%后切碎。将甘蔗尾梢干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绿和营养价值不变。所述松针粉是将新鲜松针叶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干燥后松针叶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将干燥的松针叶放入粉碎机中加工粉碎,即可获得松针粉;所述新鲜松针叶为马尾松、黄山松、黑松、赤松、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华山松和铁甲松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松树的新鲜针叶。所述桑杆粉是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

所述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 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分别洗净,去除杂质污物,然后在75-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20%-40%,然后将各个原料粉碎;

(2)按重量份数取粉碎后的大蒜、无患子果、大叶桉、芦根、贯众、南瓜子、艾草、苍耳子和鬼针草,并按重量份数加入糖蜜、复合菌和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发酵室内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50-70℃,发酵3-7天得到发酵物料;

(3)发酵物料经过干燥后,按重量份数加入青蒿素、松针粉、桑杆粉和柠檬酸,充分混合后,用磨机磨成1mm-3mm 的粉状,即得到防治鱼寄生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粉剂,使用时将该粉剂与饲料均匀即可,粉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

试验例 :

取患有寄生虫的草鱼500 条平均分成五组,分别为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治疗组4和对照组。治疗组1-4分别对应实施例1-4制得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将该实施例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添加至到鱼饲料中,中药组合物与鱼饲料的重量比为0.5-1.5:100,连续用药3天;对照组用市面上买的用于治疗鱼寄生虫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的中药组合物能够达到快速杀死寄生虫的目的,而且杀虫率高。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