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胃消食饼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4576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胃消食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养生保健,现在市售饼干多为过甜或过咸,能量高,营养价值低,而且容易引起饱腹感和消化不良,具有健脾养胃效果更是少见,饼干的营养不甚针对上述弊端,本发明研制出一种低糖的养胃消食饼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胃消食饼干,不仅能健脾养胃,还易溶解进而促进消化,还提供了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胃消食饼干,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南瓜粉30-50份、燕麦粉10-20份、中药混合粉10-20份、蜂蜜5-10份、植物油5-8份、复合酵母菌2-5份、蛋清5-10份和水适量;

所述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组合制备而成:

羌活、香椿、茵陈、元胡、黄皮根、青皮、党参、防风、灵芝、佛手、砂仁、芒果叶、麦芽、山楂、苡仁、甘草。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胃消食饼干,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南瓜粉45份、燕麦粉16份、中药混合粉14份、蜂蜜7份、植物油6份、复合酵母菌3份、蛋清7份和水适量。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羌活11-18份、茵陈10-16份、香椿13-15份、元胡12-18份、黄皮根10-18份、青皮12-20份、党参8-13份、防风9-15份、灵芝10-14份、佛手7-14份、砂仁9-15份、芒果叶8-15份、麦芽5-8份、山楂6-10份、苡仁7-9份、甘草8-12份。

进一步的更加优选地,所述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羌活13份、茵陈14份、香椿14份、元胡15份、黄皮根14份、青皮17份、党参10份、防风12份、灵芝12份、佛手11份、砂仁12份、芒果叶13份、麦芽6份、山楂8份、苡仁8份、甘草10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酵母菌包括米酒酵母、啤酒酵母、黄酒酵母、果酒酵母、葡萄酒酵母中的三种以上的酵母按照等体积比组合而成。

如上所述的养胃消食饼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原料:羌活、香椿、茵陈、元胡、黄皮根、青皮、党参、防风、灵芝、佛手、砂仁、芒果叶、麦芽、山楂、苡仁、甘草除杂并清理干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后将各个原料切碎,待用;

B.将切碎后的原料加入煎煮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至浸没原料,浸泡5-10min后,加热至沸,煎煮50-60min后,冷却,经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按照上述方法对残渣煎煮2-3次,最后合并滤液并混合均匀,制得中草药混合液;

C.将中草药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中药混合粉,待用;

D.按重量份计,取南瓜粉、燕麦粉和上述制备得到的中药混合粉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待用;

E.按重量份计,将步骤D的过筛物质与蜂蜜、植物油复合酵母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静置发酵30-60min,待用;

F.将c中的面团放入饼干成型机自动辊轧、成型;

G.烘烤、冷却至常温即得。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烘烤的温度为180-220℃,烘烤的时间为5-15min。

进一步说明,植物油选择的是橄榄油或茶树油。

本发明中部分中草药功效作用介绍如下:

苡仁,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防风,中药名。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太子参,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拉丁文名Notopterygium incisum.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中药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

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

青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芒果叶(Mangifera indica L.),味微酸,性平。主治消积滞、疏风止咳。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性味:性平,味甘。心神不宁,失眠,惊悸。该品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食少等症。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辛,苦,温。入胃经、肝经、脾经、肺经。起舒肝理气,和胃化痰之效。

黄皮根(Root of Chinese Wampee),辛微苦,性温。归胃经、肝经。主气滞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痛经。

麦芽(Hordeurn vulgare L.),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

元胡(Corydalisturts chaninoviiBess.f.yahusuoY.ChouetC.C.Hsu),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台乌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酸、甘,微温温。归胃经、肺经、脾经。消食健胃,行气散淤,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脂降压,强心的作用。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本发明中的中药混合粉组合原料是以可以消食养胃的中医理论为依据而复配的,组方科学合理,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以羌活散表寒、祛风湿,香椿祛风寒、风湿,茵陈清湿热,黄皮根理气祛湿,元胡活血散瘀、利气止痛,青皮消食积气滞,解脘腹胀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共为君药;灵芝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佛手舒肝理气、和胃化痰,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芒果叶消积滞、疏风止咳,共为臣药;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淤,苡仁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共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调和药性为使药,16味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方中既有寒凉之品,也有温性之药,寒温并用,既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又相互佐制,避免再伤脾胃,达到标本兼治,全面施药,达到消食养胃的效果。

2、本发明的复合酵母菌具有更好的活性,每种酵母菌都有其特有的特点,所含的酵母菌群不一样,各有各的有益菌群,并且也有不同的物理特性,相互配合将更有利于发酵,提高发酵的效率,缩减发酵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养胃消食饼干,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南瓜粉30份、燕麦粉10份、中药混合粉10份、蜂蜜5份、橄榄油5份、复合酵母菌2份、蛋清5份和水适量;

其中,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组合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羌活11份、茵陈10份、香椿13份、元胡12份、黄皮根10份、青皮12份、党参8份、防风9-15份、灵芝10份、佛手7份、砂仁9份、芒果叶8份、麦芽5份、山楂6份、苡仁7份、甘草8份;

复合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黄酒酵母、果酒酵母、葡萄酒酵母按照等体积比组合而成。

将上述配比的原料用在制备一种养胃消食饼干的方法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原料:羌活、香椿、茵陈、元胡、黄皮根、青皮、党参、防风、灵芝、佛手、砂仁、芒果叶、麦芽、山楂、苡仁、甘草除杂并清理干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后将各个原料切碎,待用;

B.将切碎后的原料加入煎煮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至浸没原料,浸泡5min后,加热至沸,煎煮50min后,冷却,经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按照上述方法对残渣煎煮2次,最后合并滤液并混合均匀,制得中草药混合液;

C.将中草药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中药混合粉,待用;

D.按重量份计,取南瓜粉、燕麦粉和上述制备得到的中药混合粉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待用;

E.按重量份计,将步骤D的过筛物质与蜂蜜、植物油复合酵母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静置发酵30min,待用;

F.将c中的面团放入饼干成型机自动辊轧、成型;

G.在温度为220℃条件下烘烤5min、冷却至常温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养胃消食饼干,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南瓜粉50份、燕麦粉20份、中药混合粉20份、蜂蜜10份、茶树油8份、复合酵母菌5份、蛋清10份和水适量;

其中,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组合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羌活18份、茵陈16份、香椿15份、元胡18份、黄皮根18份、青皮20份、党参13份、防风15份、灵芝14份、佛手14份、砂仁15份、芒果叶15份、麦芽8份、山楂10份、苡仁9份、甘草12份;

复合酵母菌包括米酒酵母、啤酒酵母、黄酒酵母、果酒酵母按照等体积比组合而成。

将上述配比的原料用在制备一种养胃消食饼干的方法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原料:羌活、香椿、茵陈、元胡、黄皮根、青皮、党参、防风、灵芝、佛手、砂仁、芒果叶、麦芽、山楂、苡仁、甘草除杂并清理干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后将各个原料切碎,待用;

B.将切碎后的原料加入煎煮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至浸没原料,浸泡10min后,加热至沸,煎煮60min后,冷却,经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按照上述方法对残渣煎煮3次,最后合并滤液并混合均匀,制得中草药混合液;

C.将中草药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中药混合粉,待用;

D.按重量份计,取南瓜粉、燕麦粉和上述制备得到的中药混合粉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待用;

E.按重量份计,将步骤D的过筛物质与蜂蜜、植物油复合酵母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静置发酵60min,待用;

F.将c中的面团放入饼干成型机自动辊轧、成型;

G.在温度为180℃条件下烘烤15min、冷却至常温即得。

实施例3:

一种养胃消食饼干,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南瓜粉45份、燕麦粉16份、中药混合粉14份、蜂蜜7份、植物油6份、复合酵母菌3份、蛋清7份和水适量。

其中,中药混合粉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组合制备而成:

羌活13份、茵陈14份、香椿14份、元胡15份、黄皮根14份、青皮17份、党参10份、防风12份、灵芝12份、佛手11份、砂仁12份、芒果叶13份、麦芽6份、山楂8份、苡仁8份、甘草10份;

复合酵母菌包括米酒酵母、啤酒酵母、黄酒酵母、果酒酵母、葡萄酒酵母按照等体积比组合而成。

将上述配比的原料用在制备一种养胃消食饼干的方法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原料:羌活、香椿、茵陈、元胡、黄皮根、青皮、党参、防风、灵芝、佛手、砂仁、芒果叶、麦芽、山楂、苡仁、甘草除杂并清理干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后将各个原料切碎,待用;

B.将切碎后的原料加入煎煮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至浸没原料,浸泡8min后,加热至沸,煎煮55min后,冷却,经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按照上述方法对残渣煎煮3次,最后合并滤液并混合均匀,制得中草药混合液;

C.将中草药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中药混合粉,待用;

D.按重量份计,取南瓜粉、燕麦粉和上述制备得到的中药混合粉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待用;

E.按重量份计,将步骤D的过筛物质与蜂蜜、植物油复合酵母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静置发酵45min,待用;

F.将c中的面团放入饼干成型机自动辊轧、成型;

G.在温度为195℃条件下烘烤10min、冷却至常温即得。

对比例1:

配方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未添加中药混合粉,具体步骤中也未含有处理中药混合粉的步骤。

对比例2:

配方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点复合发酵菌为单一的米酒酵母。

对比例3:

配方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既没有添加中药混合粉,只是将原料简单混合发酵成面团等步骤制成饼干。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养胃消食饼干进行理化分析:

表1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得到的饼干的理化性质更加优异。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得到的饼干分给有胃痛、胃脘腹胀症状的人吃,一共120人,每组20人,记录120人在吃饼干前的状态和吃饼干之后(一天吃3次每次50g,一共食用30天)的状态,110人的胃痛、胃脘腹胀的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