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速冻降糖牛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牛肉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中,牛肉的熟制加工,主要是通过沸水将其持续煮熟,熟制完成后,需要将其平铺,使其表面水份沥干,再进行分切等加工操作,在空气中晾干速度较慢,影响熟牛肉的后续工作的进行。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727533.X)公开了一种用于牛肉食品加工的除水装置,包括方形框体、横杆、纵杆、可移动风机、收集槽、排水口、立杆、滑杆和净化器,所述方形框体内设有横杆和纵杆,所述方形框体通过滑杆装有可移动风机,所述方形框体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底部设有排水口,由于方形框体上安装有可移动的风机,可对牛肉食品进行充分沥干及吹干,在方形框体下方设置的收集槽,将收集的水通过净化器净化,可用于再次熟制牛肉。
上述方案采用可移动的风机对牛肉进行沥干及吹干,但是,在沥干及吹干的同时,牛肉的表面受热风的影响,表面会快速的熟化,而熟化的程度是不易控制的,由于牛肉为高能量的食物,熟化的牛肉在人体内转化的糖量会增加,不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速冻降糖牛肉加工装置,以解决牛肉在加工时容易过度熟化,而熟化的牛肉在人体内转化的糖量会增加,不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速冻降糖牛肉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泡制桑叶和绿茶的泡制腔体,所述泡制腔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泡制腔体腔壁上设有第一阀门;用于煮制牛肉的煮制腔体,所述煮制腔体底端腔壁内设有供电装置,所述煮制腔体下表面内设有若干个等距离排列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存料腔和底座,所述存料腔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存料腔连通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上部两侧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下部设有供所述加热棒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一侧设有进液管;用于连接泡制腔体和煮制腔体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主管道、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所述主管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阀口,所述主管道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管道和所述第二支管道,所述煮制腔体下部设有进料管,所述第一支管道连接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进液管,所述煮制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管道上方,所述第一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事先在煮制腔体内放入牛肉,牛肉插在存料腔上,在加工降糖牛肉时,向泡制腔体内放入绿茶,再加入80℃热水,待茶叶叶面铺开时,启动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热茶水流向主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同时,热茶水携带的热量对第二支管道上方的煮制腔体进行加热;关闭第一阀门,再向泡制腔体内放入桑叶,加入90℃热水,泡制20分钟,泡制后,启动第一阀门,第一次得到的浸泡液通过主管道和第二支管道流出,第一次得到的浸泡液携带的热量对第二支管道上方的煮制腔体进行加热,这两次加热,让煮制腔体内的牛肉除去部分血水;再关闭第一阀门,在第一次泡制桑叶和绿茶的基础上,再加入95℃的热水,充分将绿茶和桑叶内的营养物质浸泡出来,这时,启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第三阀门,第二次得到的浸泡液通过主管道和第一支管道流进进料管,进料管内的浸泡液通过进液管流进存料腔内,并从存料腔中的通孔流向牛肉,同时,通过进料孔内向存料腔内加入酱液,启动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上的存料腔让牛肉从内至外均匀受热,也保证了牛肉的营养物质不会流失,且是对牛肉从内至外进行加热,加热的部分牛肉会熟化并且开始收缩,随着牛肉不断收缩,其牛肉中的空隙也在不断变小,事先进入牛肉内的酱液或浸泡液会被部分地挤出,而未被及时排出的酱液或浸泡液会保留在所述“收缩”的牛肉部位,导致该牛肉“收缩”的部位有酱液或浸泡液的味道。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废水,将泡制后的废水,用于加热煮制腔体,对煮制腔体内的牛肉进行微热,蒸发牛肉外表面的水分,启动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上的存料腔让牛肉从内至外均匀受热,也保证了牛肉的营养物质不会流失,且是对牛肉从内至外进行加热,加热的部分牛肉会熟化并且开始收缩,随着牛肉不断收缩,其牛肉中的空隙也在不断变小,事先进入牛肉内的酱液或浸泡液会被部分地挤出,而未被及时排出的酱液或浸泡液会保留在所述“收缩”的牛肉部位,导致该牛肉“收缩”的部位有酱液或浸泡液的味道。另外由于浸泡液由绿茶和桑叶泡制而成,由于桑叶和茶叶含有生物碱—DNJ,因此,浸泡液内有含有生物碱—DNJ,人们在食用该装置制作出来的牛肉时,牛肉内含有生物碱—DNJ,而生物碱—DNJ能将葡萄糖从血液中转移到末梢组织中促进糖的利用与转化,使血液胰岛素增加,血糖含量下降,而且浸泡液中还含有脱氧霉素,可阻止糖分解酶发挥作用,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功效。
进一步,所述泡制腔体内的原料成分为桑叶10-20份和绿茶20-40份。由于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和槲皮苷能增加人体及位于心脏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因此,桑叶与绿茶调和使用,将浸泡液浸入牛肉内,牛肉就具有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的特质。
进一步,所述泡制腔体上设有漏管,所述漏管上端口的口径是所述漏管下端口口径的2倍。漏管的上端口的口径是下端口口径的2倍是为了让热水经过漏管时,缓解水流的速度,防止热水激流进入泡制腔体,破坏绿茶或桑叶。
进一步,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是为了方便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进一步,所述煮制腔体下表面内共设有12个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设置有12个是为了让每一块牛肉插入在加热棒上,能够均匀受热。
进一步,所述煮制腔体内设有若干个用于取放牛肉的竹签体。竹签体是插入在牛肉上的,可直接将牛肉从加热装置上取出,在煮制腔体内设置竹签体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取出已沥干好的牛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泡制腔体1、漏管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主管道5、第一支管道6、第二支管道7、煮制腔体8、竹签体9、第三阀门10、加热装置A、存料腔11、进料管12、加热棒13、进料孔14、供电装置15、进液管16。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速冻降糖牛肉加工装置,包括泡制腔体1,该泡制腔体1用于泡制桑叶和绿茶,该泡制腔体1内的原料成分为桑叶10-20份和绿茶20-40份,所述泡制腔体1上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设有第一阀门3,
还包括煮制腔体8,该煮制腔体8用于煮制牛肉,所述煮制腔体8底端腔壁内设有供电装置15,所述煮制腔体8下表面内设有12个等距离排列的加热装置A,所述加热装置A下端连接所述供电装置15;
还包括三通管,该三通管用于连接泡制腔体1和煮制腔体8,所述三通管包括主管道5、第一支管道6和第二支管道7,所述主管道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3的阀口,所述主管道5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管道6和所述第二支管道7,所述第一支管道6连接所述进料管12,进料管12可进入酱液和浸泡液,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A包括存料腔11、加热棒13和底座,底座中部开设有与存料腔11连通的进料孔14,该进料孔14用于加入酱液,加热棒13设置在进料孔14上部的两侧,在加热棒13下部设有供电装置15,该供电装置15一侧设有进液管16,该进液管16与进料管12连接,进液管16用于加入浸泡液,在存料腔11上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供酱液和浸泡液流过,并流入到牛肉内。所述煮制腔体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管道7上方,所述第一支管道6与所述主管道5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4,所述第二支管道7与所述主管道5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10,所述第二阀门4和所述第三阀门1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具体操作如下:
事先在煮制腔体8内放入牛肉,牛肉插入在加热装置A上,在加工降糖牛肉时,向泡制腔体1内放入绿茶,再加入80℃热水,待茶叶叶面铺开时,启动第一阀门3和第三阀门10,热茶水流向主管道5和第二支管道7,同时,热茶水携带的热量对第二支管道7上方的煮制腔体8进行加热;关闭第一阀门3,再向泡制腔体1内放入桑叶,加入90℃热水,泡制20分钟,泡制后,启动第一阀门3,第一次得到的浸泡液通过主管道5和第二支管道7流出,第一次得到的浸泡液携带的热量对第二支管道7上方的煮制腔体8进行加热,这两次加热,让煮制腔体8内的牛肉除去部分血水;再关闭第一阀门3,在第一次泡制桑叶和绿茶的基础上,再加入95℃的热水,充分将绿茶和桑叶内的营养物质浸泡出来,这时,启动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关闭第三阀门10,第二次得到的浸泡液通过主管道5和第一支管道6流进进料管12,进料管12内的浸泡液通过进液管16流进存料腔11内,并从存料腔11中的通孔流向牛肉,同时,通过进料孔14内向加热棒13夹持的空间内加入酱液,启动供电装置15,启动供电装置15,供电装置15上的存料腔11让牛肉从内至外均匀受热,也保证了牛肉的营养物质不会流失,且是对牛肉从内至外进行加热,加热的部分牛肉会熟化并且开始收缩,随着牛肉不断收缩,其牛肉中的空隙也在不断变小,事先进入牛肉内的酱液或浸泡液会被部分性地挤出,而未被及时排出的酱液或浸泡液会保留在所述“收缩”的牛肉部位,导致该牛肉“收缩”的部位有酱液或浸泡液的味道。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所述泡制腔体1上设有漏管2,所述漏管2上端口的口径是所述漏管2下端口口径的2倍。在加入热水时,通过漏管2进行可缓解水流的速度,减少水流的激流对桑叶和绿茶的破坏。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所述煮制腔体8内设有若干个竹签体9。竹签体9是插入在牛肉上的,可直接将牛肉从存料腔11上取出,在煮制腔体8内设置竹签体9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取出已沥干好的牛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