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66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馅食品成型机如饺子机、云吞机、烧卖机等大多都采用环形工位进行布置,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的控制单个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占地面积,但是其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无法进行工位扩展。这是因为环形工位上的工位数量是有限的,随着市场的变化,现有的包馅食品随时有可能加入新的工艺和步骤,环形工位的成型机就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如下述专利,专利号为CN200820062031.X,申请日为:2008-01-29,名称为“饺子机”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饺子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饺子成型装置、出料尾架、驱动装置,饺子成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位转盘、转盘盘面上的成型模具、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对应的设置在转盘的接皮工位、接馅工位,在包合工位设置顶推装置,在推出饺子工位一侧设置推出装置,另一侧设置出料尾架。该专利是采用标准的环形工位,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无法实现工位的有效扩展。

现有技术中,也有将环形工位改进成非环形工位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570667.7,申请日:2010-12-02,公开号为:CN102177925A,公开日:2011-09-14,名称为“食品包馅方法”的专利,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食品包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馅:馅料在加馅斗内搅拌均匀,从加馅斗进入到注馅阀体中;B注馅:馅料在注馅阀体内,被推送至食品包馅推馅切皮装置;C切皮:面皮被食品包馅推馅切皮装置切成规则形状;D推皮:将切好后的面皮推至成型装置组件;E推馅:馅料推送至成型装置组件处的面皮上;F成型:馅料及面皮在成型装置组件内挤压成型获得成品;推馅、切皮、推皮在同一工位完成。注馅切皮装置采用直排式设置,多个注馅切皮装置工作时互不干扰,即使其中某个切皮注馅装置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其他切皮注馅装置的正常运行。

上述专利虽然没有采用环形工位的设计,其注馅切皮装置也是采用的直排式设计,但是这里的直排式的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所有工位直线布置的效果,但是上述专利的每个工位都单独占用了很多平面空间,造成了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没有充分利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食品加工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能将整体空间充分利用的包馅食品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成型装置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面皮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所述面皮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均安装在支架上,并且所述面皮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面皮输送带和成品输送带之间设置有所述注馅装置和所述成型装置,所述注馅装置、成型装置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注馅装置处为注馅工位,所述成型装置处为成型工位,所述注馅工位和成型工位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所述成品输送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

所述成型装置位于成型模具的上方。

位于成型装置下方的成品输送带处为取出工位,所述取出工位与注馅工位、成型工位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所述取出工位处设置有取出装置。

所述面皮输送带和/或成品输送带为水平设置。

所述面皮输送带和/或成品输送带为倾斜设置。

实现压面、切皮功能面皮输入装置设置在面皮输送带的首端。

实现压面功能的面皮输入装置设置在面皮输送带的首端,实现切皮功能的切皮装置设置在注馅工位上,所述切皮装置所在的位置为切皮工位,所述切皮工位与注馅工位、成型工位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所述切皮装置集成在注馅装置上,所述注馅装置完成切皮和注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面皮经过面皮输入装置的处理后,随着面皮输送带传送到注馅装置下方,注馅装置向下运动将馅料向下输送至面皮上,并且将面皮和馅料一同向下捅入至位于其下方的成品输送带上的成型模具内,捅入后的面皮经过成型装置的压合处理后,将馅料压合密封,形成包馅食品。

所述成品输送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当成品输送带上设置有一个成型模具时,在成型模具处可以设置有取出装置,及时将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取出,便于后一个包馅食品能继续加工。当成品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模具时,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可以立即被取出装置,也可以随着成品输送带的传送,传送到其他位置再进行取出,然后由新的空闲的成型模具继续在指定位置进行面皮和馅料的成型。

当面皮输入装置同时实现压面和切皮功能时,面皮输送带传输的面皮就已经是完成了切皮后的面皮,后续的注馅装置就可以直接在面皮上进行注馅即可。

当面皮输入装置只实现压面功能时,面皮输送带上传输的面皮则是整片未经切皮处理的当面皮,当面皮到达注馅装置处时,注馅装置集成了切皮装置,可以依靠传动结构同时带动两个装置联动,从而实现对面皮切皮、注馅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成型装置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即所述注馅工位和成型工位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将两个工位实现空间上的重叠,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避免了设备的工位过多而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取出装置,当取出装置设置在注馅装置下方的时候,注馅工位、成型工位的位置也就是取出工位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三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叠,进一步的节约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3、本实用新型的面皮输送带和/或成品输送带可以按照需要设置为水平或者倾斜,这样能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4、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集成有切皮装置时,最多可实现了切皮工位、注馅工位、成型工位以及取出工位四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合,对于节省工位占地空间具有突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馅工位和成型工位竖向重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注馅工位、成型工位和取出工位竖向重叠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注馅工位、成型工位、切皮工位和取出工位竖向重叠的示意图。

附图中:面皮输入装置1、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面皮输送带4,成品输送带5,支架6,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成型模具9,取出工位10,取出装置11,切皮装置12,切皮工位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1、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均安装在支架6上,并且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设置有所述注馅装置2和所述成型装置3,所述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注馅装置2处为注馅工位7,所述成型装置3处为成型工位8,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面皮经过面皮输入装置1的处理后,随着面皮输送带4传送到注馅装置2下方,注馅装置2向下运动将馅料向下输送至面皮上,并且将面皮和馅料一同向下捅入至位于其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上的成型模具9内,捅入后的面皮经过成型装置3的压合处理后,将馅料压合密封,形成包馅食品。

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即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将两个工位实现空间上的重叠,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避免了设备的工位过多而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实施例2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1、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均安装在支架6上,并且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设置有所述注馅装置2和所述成型装置3,所述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注馅装置2处为注馅工位7,所述成型装置3处为成型工位8,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所述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所述成型装置3位于成型模具9的上方。位于成型装置3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处为取出工位10,所述取出工位10与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11。

面皮经过面皮输入装置1的处理后,随着面皮输送带4传送到注馅装置2下方,注馅装置2向下运动将馅料向下输送至面皮上,并且将面皮和馅料一同向下捅入至位于其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上的成型模具9内,捅入后的面皮经过成型装置3的压合处理后,将馅料压合密封,形成包馅食品。

所述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一个成型模具9时,在成型模具9处可以设置有取出装置11,及时将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取出,便于后一个包馅食品能继续加工。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模具9时,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可以立即被取出装置11,也可以随着成品输送带5的传送,传送到其他位置再进行取出,然后由新的空闲的成型模具9继续在指定位置进行面皮和馅料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即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将两个工位实现空间上的重叠,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避免了设备的工位过多而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取出装置11,当取出装置11设置在注馅装置2下方的时候,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位置也就是取出工位10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三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叠,进一步的节约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实施例3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1、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均安装在支架6上,并且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设置有所述注馅装置2和所述成型装置3,所述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注馅装置2处为注馅工位7,所述成型装置3处为成型工位8,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成型装置3位于成型模具9的上方。位于成型装置3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处为取出工位10,所述取出工位10与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11。

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为水平设置。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为倾斜设置。

实现压面、切皮功能面皮输入装置1设置在面皮输送带4的首端。

面皮经过面皮输入装置1的处理后,随着面皮输送带4传送到注馅装置2下方,注馅装置2向下运动将馅料向下输送至面皮上,并且将面皮和馅料一同向下捅入至位于其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上的成型模具9内,捅入后的面皮经过成型装置3的压合处理后,将馅料压合密封,形成包馅食品。

所述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一个成型模具9时,在成型模具9处可以设置有取出装置11,及时将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取出,便于后一个包馅食品能继续加工。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模具9时,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可以立即被取出装置11,也可以随着成品输送带5的传送,传送到其他位置再进行取出,然后由新的空闲的成型模具9继续在指定位置进行面皮和馅料的成型。

当面皮输入装置1同时实现压面和切皮功能时,面皮输送带4传输的面皮就已经是完成了切皮后的面皮,后续的注馅装置2就可以直接在面皮上进行注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即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将两个工位实现空间上的重叠,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避免了设备的工位过多而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取出装置11,当取出装置11设置在注馅装置2下方的时候,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位置也就是取出工位10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三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叠,进一步的节约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可以按照需要设置为水平或者倾斜,这样能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实施例4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1、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均安装在支架6上,并且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成品输送带5之间设置有所述注馅装置2和所述成型装置3,所述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注馅装置2处为注馅工位7,所述成型装置3处为成型工位8,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

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成型装置3位于成型模具9的上方。位于成型装置3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处为取出工位10,所述取出工位10与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11。

所述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为水平设置。或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为倾斜设置。

实现压面功能的面皮输入装置1设置在面皮输送带4的首端,实现切皮功能的切皮装置12设置在注馅工位7上,所述切皮装置12所在的位置为切皮工位13,所述切皮工位13与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所述切皮装置12集成在注馅装置2上,所述注馅装置2完成切皮和注馅。

面皮经过面皮输入装置1的处理后,随着面皮输送带4传送到注馅装置2下方,注馅装置2向下运动将馅料向下输送至面皮上,并且将面皮和馅料一同向下捅入至位于其下方的成品输送带5上的成型模具9内,捅入后的面皮经过成型装置3的压合处理后,将馅料压合密封,形成包馅食品。

所述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成型模具9,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一个成型模具9时,在成型模具9处可以设置有取出装置11,及时将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取出,便于后一个包馅食品能继续加工。当成品输送带5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模具9时,完成包合的包馅食品可以立即被取出装置11,也可以随着成品输送带5的传送,传送到其他位置再进行取出,然后由新的空闲的成型模具9继续在指定位置进行面皮和馅料的成型。

当面皮输入装置1只实现压面功能时,面皮输送带4上传输的面皮则是整片未经切皮处理的当面皮,当面皮到达注馅装置2处时,注馅装置2集成了切皮装置12,可以依靠传动结构同时带动两个装置联动,从而实现对面皮切皮、注馅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2、成型装置3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即所述注馅工位7和成型工位8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将两个工位实现空间上的重叠,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避免了设备的工位过多而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取出装置11,当取出装置11设置在注馅装置2下方的时候,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的位置也就是取出工位10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三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叠,进一步的节约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面皮输送带4和/或成品输送带5可以按照需要设置为水平或者倾斜,这样能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注馅装置2集成有切皮装置12时,最多可实现了切皮工位13、注馅工位7、成型工位8以及取出工位10四个工位在空间上的重合,对于节省工位占地空间具有突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