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面包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面包作为人们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之一,已经广受人们的青睐,而在众多的面包食品中,夹心面包是人们最喜欢的面包种类中的一种;由于还需再在其内部填充有馅料,在食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人们品尝到外部面体的美味,而且能够在品尝面体的同时一同品尝到内部馅料的美味;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夹心面包制作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面体成型后,在面体上开出盛放馅料的空间,并将馅料置于该空间中,再进行加工及外形修正操作后形成夹心面包,然而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人工介入,导致加工时间增长,使得生成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面包成型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心面包制作过程中生成成本高,生成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面包成型机构,包括:
用于进行面体分配的分配装置,设在使用地;
用于将分配装置分配后的面体进行初步切割的第一切割装置,通过传送装置与分配装置连接;
用于将馅料注入到通过第一切割装置切割后的面体内的注料装置,通过传送装置与第一切割装置连接;
用于对注料后的面体进行外形切割的第二切割装置,通过传送装置与注料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用于收集废料和成型后面包的收集装置,设置在第二切割装置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收集装置包括:
用于收集成型后面包的第一收集部,设置在第二切割装置一侧;
用于收集废料的第二收集部,设置在第一收集部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收集部包括:
第一传送道,设置在第一收集部上;
第二传送道,设置在第一收集部上,并置于第一传送道下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配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装置,设置在使用地;
第一分配体,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上;
第二分配体,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上,并置于第一分配体下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切割装置包括:
第二支撑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一侧;
第一切割体,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上。
优选的,第一切割体为旋转切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注料装置包括:
第三支撑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一侧;
注料部,设置在第三支撑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面体通过分配装置进行分配,并在传送装置的传动下,依次经过第一切割装置、注料装置和第二切割装置,使面体形成带有馅料的面包,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的介入,一方面由于没有人工的介入,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人工的介入,使得人工成本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面包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俯视图1后,面包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配装置;11、第一支撑装置;12、第一分配体;13、第二分配体;2、第一切割装置;21、第二支撑装置;22、第一切割体;3、注料装置;31、第三支撑装置;32、注料部;4、第二切割装置;5、收集装置;51、第一收集部;52、第二收集部;521、第一传送道;522、第二传送道;6、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面包成型机构,包括:
分配装置1设置在使用地,并通过传送装置6与第一切割装置2连接,具体的传送装置6设置在分配装置1和第一切割装置2之间,当分配装置1将面体分配后,通过传送装置6将面体传送至第一切割装置2,通过第一切割装置2对面体进行初步切割,及通过第一切割装置2切割后使面体形成容置腔(用于后续盛放馅料);其中,
分配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第一分配体12和第二分配体13,该第一支撑装置11设置在使用地;该第一分配体12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11上;该第二分配体13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11上,并置于第一分配体12下侧;在使用阶段,面体通过第一分配体12上部装入,并通过第一分配体12进行面体的阻挡,此时第一分配体12和第二分配体13处于关闭状态,这样能够控制面体不会下落到传送装置6,而当使用时,第一分配体12开启,将第一分配体12上的一个面体下落到第二分配体13后,第一分配体12关闭,此时在第一分配体12和第二分配体13之间为下落的一个面体,此时第二分配体13开启,第一分配体12和第二分配体13之间的面体下落到传送装置6,通过传送装置6将下落的面体传送至第一切割装置2,重复操作实现对面体的分配和传送;
第一切割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装置21和第一切割体22,该第二支撑装置21设置在传送装置6一侧;该第一切割体22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21上;且传送装置6设置在第一切割装置2和分配装置1之间,这样当分配装置1将面体分配后,通过传送装置6将分配后的面体传送至第一切割装置2,通过第一切割装置2进行面体的切割,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切割体22为旋转切刀;这样在对面体进行切割时,是将面体中心部分切除,是面体上形成容置腔,进而便于后续的馅料注入到容置腔内;
注料装置3通过传送装置6与第一切割装置2连接;具体的注料装置3与第一切割装置2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6,第二切割装置4通过传送装置6与注料装置3连接;具体的助理装置与第二切割装置4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6,即在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6依次通过分配装置1、第一切割装置2、注料装置3和第二切割装置4,这样通过每个部分加工后均能够通过传送装置6进行面体的传送;
使用阶段,当通过第一切割装置2将面体切割完成后,在传送装置6的作用下,将面体传送至注料装置3,通过注料装置3将馅料注入到面体上的容置腔内,并在注料完成后通过传送装置6将注料完成后的面体传送至第二切割装置4,通过第二切割装置4进行面体的二次切割,即对面体进行修整切割,进而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其中,注料装置3包括:第三支撑装置31和注料部32,该第三支撑装置31设置在传送装置6一侧;该注料部32设置在第三支撑装置31上;当第一切割装置2切割完成后在传送装置6的带动下面体到达注料部32,通过注料部32将馅料注入到容置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切割装置2、注料装置3和第二切割装置4的位置处都设置有位置传感器,这样当检测到面体达到位置后,控制传送装置6停止动作,进而相应的切割或注料操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有收集装置5,通过手机装置进行成品和废料的收集,该收集装置5设置在第二切割装置4一侧;其中,
收集装置5包括:第一收集部51和第二收集部(52),该第一收集部51设置在第二切割装置4一侧;该第二收集部(52)设置在第一收集部51上;通过第二切割装置4切割后,形成成品的面体别传送至第一收集部51,通过第一收集部51传送,进行后续的工序,而被第二切割装置4切割下的废料被传送至第二收集部(52),通过第二收集部(52)进行废料的收集;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收集部(52)包括第一传送道和第二传送道522,该第一传送道设置在第一收集部51上;该第二传送道522设置在第一收集部51上,并置于第一传送道下侧;当通过第二切割装置4切割后,废料被传动到第一传送道,通过第一传送到(521)将废料传送到第二传送道522,通过第二传送道522将废料传送至存储位置,本实用新型中为节省空间,优选的第二传送道522与第一传送道垂直设置,这样改变了第二传送道522的传送方向,进而节省的传送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