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茶叶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056阅读:1967来源:国知局
连续式茶叶发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设备,特别是一种连续式茶叶发酵机。



背景技术:

红茶制作通常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序,发酵是红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它对红茶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只有发酵到位才能制成高品质的红茶。红茶发酵的实质是在液胞膜受损伤之后,液泡内的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失去控制与多酚氧化酶系充分接触,并利用氧气进行酶促褐素,儿茶素产生氧化聚合和缩合,形成一系列的有色物质,如茶黄素(TF)、茶红素(TR),与此同时伴随着其它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使绿叶变红,综合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和其它成分的深刻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因此创造有利于发酵正常进行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传统的发酵工艺主要是依靠人工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经验,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等需要工人依靠经验来掌握和控制,这样的发酵工艺普遍导致了发酵后质量和品质的参差不齐。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确保均匀,整个过程中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存在着卫生条件差、易受周围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红茶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连续式茶叶发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式茶叶发酵机,包括发酵箱体、冷热机组和输送装置;

所述发酵箱体上设有茶叶进口和茶叶出口,所述茶叶进口位于发酵箱体的上部,所述茶叶出口位于发酵箱体的下部;

所述冷热机组包括设置在发酵箱体内的室内机和设置在发酵箱体外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在一起;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发酵箱体内,输送装置的输送起始端与茶叶进口位置对应,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与茶叶出口位置对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爬坡输送机构和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输送层,所述爬坡输送机构与最上侧的输送层为一体式结构;任意相邻的两个输送层的传动方向相反,且位于上侧的输送层的输送末端与位于下侧的输送层的输送起始端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输送层包括两块底板、多个翻板结构、平行设置的两组链传动装置以及与链传动装置相连的驱动装置;所述翻板结构包括翻板主体、转轴、套筒和两个侧板,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两组链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套筒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翻板主体与套筒连接,两个侧板与分别设置在翻板主体的两侧并与套筒连接,多个翻板结构沿链传动装置的链条紧密排布;两块底板分别设置于链传动装置上侧链条和下侧链条的下侧,用于支撑侧板和链传动装置的链条,与链传动装置的链条的运动末端处相对应的底板部位上设置有落料孔,在落料孔处侧板失去底板的支撑,翻板主体向下旋转。

进一步的是,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控制系统和设置在发酵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冷热机组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是,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增氧机和氧量传感器,所述增氧机设置在发酵箱体上并与发酵箱体内部连通,所述氧量传感器设置在发酵箱体内,增氧机和氧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是,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发酵箱体内的加湿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茶叶送入发酵箱体内进行发酵,并通过冷热机组进行温度调控,减少了周围复杂环境对茶叶发酵的影响,提高了茶叶发酵的效果;通过输送装置对发酵的茶叶进行连续运送和翻动,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翻板结构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发酵箱体100、茶叶进口110、茶叶出口120、冷热机组200、室内机210、室外机220、温度传感器230、输送装置300、爬坡输送机构310、输送层320、底板321、链传动装置322、翻板主体323、转轴324、套筒325、侧板326、控制系统400、增氧机500、氧量传感器510、加湿器700和湿度传感器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连续式茶叶发酵机,包括发酵箱体100、冷热机组200和输送装置300;

所述发酵箱体100上设有茶叶进口110和茶叶出口120,所述茶叶进口110位于发酵箱体100的上部,所述茶叶出口120位于发酵箱体100的下部;

所述冷热机组200包括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内的室内机210和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外的室外机220,所述室内机210和室外机220连接在一起;

所述输送装置300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内,输送装置300的输送起始端与茶叶进口110位置对应,输送装置300的输送末端与茶叶出口120位置对应;所述输送装置300包括爬坡输送机构310和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输送层320,所述爬坡输送机构310与最上侧的输送层320为一体式结构;任意相邻的两个输送层320的传动方向相反,且位于上侧的输送层320的输送末端与位于下侧的输送层320的输送起始端相对应。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输送层320包括两块底板321、多个翻板结构、平行设置的两组链传动装置322以及与链传动装置322相连的驱动装置;所述翻板结构包括翻板主体323、转轴324、套筒325和两个侧板326,所述转轴324两端分别与两组链传动装置322连接,所述套筒325套装在转轴324上,所述翻板主体323与套筒325连接,两个侧板326与分别设置在翻板主体323的两侧并与套筒325连接,多个翻板结构沿链传动装置322的链条紧密排布;两块底板321分别设置于链传动装置322上侧链条和下侧链条的下侧,用于支撑侧板326和链传动装置322的链条,与链传动装置322的链条的运动末端处相对应的底板321部位上设置有落料孔,在落料孔处侧板326失去底板321的支撑,翻板主体323向下旋转。其中,链传动装置322的链条的运动末端是指链条运动至链轮处的端部。

为了提高控制的精度,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控制系统400和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内的温度传感器230,所述冷热机组200和温度传感器230分别与控制系统400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230实时检测发酵箱体100内的发酵温度,并将检测到的发酵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400,控制系统400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温度过高,则控制系统400控制冷热机组200加热以提高发酵箱体100内的发酵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则控制系统400控制冷热机组200制冷以降低发酵箱体100内的发酵温度。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控制准确,保证了茶叶的发酵效果。

为了补充发酵消化的氧气,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增氧机500和氧量传感器510,所述增氧机500设置在发酵箱体100上并与发酵箱体100内部连通,所述氧量传感器510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内,增氧机500和氧量传感器510分别与控制系统400电连接。通过氧量传感器510实时检测发酵箱体100内的氧量值,并将检测到的氧量值反馈给控制系统400,控制系统400根据检测到的氧量值与预先设定的氧量值进行比较;如果氧量过低,则控制系统400控制增氧机500制氧,保证发酵箱体100内氧量充足。

为了保证发酵的湿度,该连续式茶叶发酵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发酵箱体100内的加湿器700和湿度传感器710,所述加湿器700和湿度传感器710分别与控制系统400电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710实时检测发酵箱体100内的发酵湿度,并将检测到的发酵湿度反馈给控制系统400,控制系统400根据检测到的湿度值与预先设定的湿度值进行比较;如果湿度过低,则控制系统400控制加湿器700加湿,保证发酵箱体100内湿度适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