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肠生产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肠剪切机。
背景技术:
香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具有良好的口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对香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香肠加工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香肠在生产加工中首先要经过灌肠机自动化加工成香肠串,然后再剪切成单个的香肠。许多香肠生产厂家在分切香肠串时,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时,不仅占用了大量人力,致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分切的香肠长短不整齐,重量不均匀,对后期售卖有所影响。香肠剪切机孕育而生。
香肠剪切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机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使用时,将香肠串端头放入上料口,剪切装置把扭结肠类产品从扭结的节处切断,可以每根都切,也可以按要求隔一个或多个切一次。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切香肠的长度,每分钟切割的根数。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0920214162.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是肠衣填装类剪节机,它包括工作台、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检测装置和剪切机构。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安装在工作台的安装架上的两组输送夹持装置横梁上,伺服动力系统的传动轮通过连轴,与输入夹持主动轮和输出夹持主动轮的轴连接:所述的剪切机构安装于工作台安装架另一侧,在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和输出夹持同步带组之间的工作台的台面上留有剪切机构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检测装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台上。
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结或扎节后的长串肠衣类食品一端,投入剪节机的引导口,进入输入夹持同步带组、上限压轮下的空间,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夹持肠衣类食品告诉经过肠节检测装置的检测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经电控装置控制剪切机构,使切刀电机轴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肠节到达刀槽处高速切割。其后,肠衣类食品由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夹持到出料口,由惯性力将切后的串肠衣类食品跑出,其剪节速度快,可达到每秒35节(根),肠节剪切位准。
剪切完毕的香肠从下料口飞快的飞出。一般在下料口处设置普通的接料箱。接料箱容纳有限,当接料箱内装满时,需要移走已经装满的接料箱,再放置清空完毕的接料箱。由于香肠下料速度飞快,无法在两个香肠下料的时间间隙中将接料箱更换完毕,若未在两个香肠下料的时间间隙内将接料箱更换好,由于新的接料箱还没有放置到应有位置,香肠会掉落至地上。所以换箱的工作必须将香肠剪切机停止,换箱严重影响剪切香肠的工作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香肠下料时不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集的香肠剪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香肠剪切机,包括机体和控制面板,机体内置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上料口和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换向通道,换向通道包括与下料口相连的主通道,主通道侧壁开设换道口,换道口连接有副通道,主通道与换道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挡板靠近上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供挡板转动,挡板远离上料口的侧壁与换道口远离上料口的侧壁抵接,所述挡板上转动连接有换道轮,换道轮的周向侧壁与香肠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待剪切的香肠串的端头放入上料口内,经过剪切装置剪切完毕的香肠从下料口飞快的飞出,进入换向通道,由于主通道与下料口平行相连,不会阻挡香肠的运动轨迹,香肠带着从剪切装置获得的速度从下料口进入主通道,从主通道的端头正常下料。当主通道下方的接料箱内的香肠接满时,通过转动结构控制挡板转动,挡板将主通道封住,相对于香肠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斜面,起引导作用,香肠运动至挡板时无法继续沿着主通道运动,与换道轮抵接后,香肠与换道轮的周向侧壁摩擦,换道轮转动,减少挡板与香肠的摩擦力,使得香肠顺利的运动沿着挡板运动至换道口,从与换道口相连的副通道下料,掉入放置在副通道端头下方的接料箱内,香肠完成换道的动作。此时工人将另一个已经装满香肠的接料箱移走,并放置好空的接料箱,通过转动结构将挡板转动至原有位置,香肠恢复从主通道下料的动作,若发现副通道下方的接料箱需要更换,直接在香肠从主通道下料时更换即可,不会影响香肠的下料效率。如此往复达到香肠下料时不需要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集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挡板固接的转轴,主通道上固设有与转轴相适配的转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孔的内壁与转轴相适配,转轴与转孔通过轴孔配合实现挡板相对于主通道的转动连接,便于加工,可以一体成型。
较佳的,所述转轴固设有操纵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纵杆给工人一个着力点,控制挡板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操纵杆以控制挡板沿着转轴的轴心线转动,节省人力,便于操作。
较佳的,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主通道外壁固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柱相适配且供定位柱定位槽内滑移运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转动时,定位柱在定位槽内滑动。当定位柱滑动至定位槽的两端头时分别对应挡板与主通道贴合的位置以及挡板正好与换道口抵接时的位置。定位槽对挡板的转动运动有定位作用,使得工人控制挡板更加便捷、准确。
较佳的,所述转轴端头固接有转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电动转轴转动,由于转轴与挡板固接,带动挡板转动。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代替了工人人手操作。同时,使得挡板的转动角度受转动电机控制,使得换道更加快速、位置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较佳的,所述换道轮固接有同步轮,同步轮外壁缠绕有同步带,同步带连接有同步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同步连接,同步电机带动同步轮转动,即带动换道轮转动。换道轮转动使得香肠与其抵接时,被摩擦力带动向副通道移动,使得香肠换向运动更加快速、可靠。
较佳的,所述换向通道长度方向两侧转动连接有若干导轮,导轮的周向侧壁与香肠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香肠与导轮的周向侧壁抵接时,导轮转动,减少香肠在下料过程中与换向通道的摩擦阻力。使得香肠下料更加快速。
较佳的,所述导轮与换道轮在远离换向通道侧壁的一侧齐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轮与换道轮在远离换向通道侧壁的一侧齐平使得香肠与二者抵接时是平滑度过的,提高香肠在换向通道内的运动顺滑度。避免导轮和滑道轮凹凸不齐对香肠的运动起到阻碍而不是引导作用。
较佳的,所述换道口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长时将换道口封住,电动推杆缩短时将换道口开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换道口一直存在,在香肠沿着主通道运动时,驱动电机驱动电动推杆伸长,将换道口封闭,进一步保证香肠全部从主通道下料。当香肠需要换道副通道下料时,驱动电机驱动电动推杆缩短即可,不会对香肠的下料产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香肠换向运动更加快速、可靠;使得换道更加快速、位置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香肠下料时不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香肠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将主通道和副通道的顶壁去除后,为了体现主通道和副通道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为了体现同步电机和换道轮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香肠需要从主通道下料时的剖视图;
图7是香肠需要从副通道下料时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中香肠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控制面板;12、接料箱;2、剪切装置;21、下料口;22、上料口;3、主通道;31、换道口;32、同步轮;33、同步带;34、同步电机;4、副通道;5、挡板;51、换道轮;52、换道板;6、转轴;61、操纵杆;62、转动电机;621、支板;622、加强筋;7、定位板;71、定位槽;72、定位柱;8、导轮;9、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香肠剪切机,如图1所示,机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急停按钮。在机体1上还设置有剪切装置2,剪切装置2的长度方向两端头分别设置有上料口22(参考图8)和下料口21(参考图4)。
现有技术中的剪切装置2包括,它包括机体1、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检测装置和剪切机构。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安装在机体1的安装架上的两组输送夹持装置横梁上,伺服动力系统的传动轮通过连轴,与输入夹持主动轮和输出夹持主动轮的轴连接:所述的剪切机构安装于工作台安装架另一侧,在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和输出夹持同步带组之间的工作台的台面上留有剪切机构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检测装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台上。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结或扎节后的长串肠衣类食品一端,投入剪节机的上料口22,进入输入夹持同步带组、上限压轮下的空间,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夹持肠衣类食品告诉经过肠节检测装置的检测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经电控装置控制剪切机构,使切刀电机轴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肠节到达刀槽处高速切割。其后,肠衣类食品由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夹持到下料口21,由惯性力将切后的串肠衣类食品跑出,其剪节速度快,肠节剪切位准。
结合图3和图4,下料口21连接有换向通道,换向通道包括主通道3和副通道4。在主通道3和副通道4下方均设置有接料箱12,接料箱12带有滚轮,便于移动。主通道3的长度方向与下料口21的轴心线平行。在主通道3和副通道4相连处设置有换道口31(参考图6)。与换道口31相对的主通道3侧壁上设置有挡板5,挡板5顶端和底端相对的固接有换道板52,挡板5靠近换道口31的一侧设置有轴心线垂直的换道轮51,换道轮51的两端头分别转动连接在换道板52上。由于换道板52与挡板5固接,换道轮51与挡板5相对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将挡板5的上部分和换道板52去除后可见换道轮51包括与挡板5转动连接的换道轴,换道轴的顶端固接有与换道轴同轴心的同步轮32,在换道轴旁设置有同步电机34,同步电机34固接在挡板5上,同步电机34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33与同步轮32连接,使得换道轴转动。同理,换道轮51之间的同步轮32上连接有同步带33,使得所有换道轮51一起转动。
如图6所示,挡板5靠近下料口21的一侧固设有转轴6。结合图2,主通道3上设置有与转轴6相适配的转孔,转轴6与转孔通过转孔配合实现挡板5与主通道3的转动连接。转轴6的轴心线与换道轮51的轴心线平行。转轴6的顶端通过转孔穿过主通道3固接有操纵杆61,在操纵杆61旁的主通道3上设置有扇形的定位板7,定位板7上设置有弧状的定位槽71,定位槽71内滑移连接有定位柱72,定位柱72的侧壁与定位槽71的内壁相适配。定位柱72与操纵杆61固定连接,此时的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的靠近副通道4的一端。
结合图7,转动操纵杆61,带动定位柱72在定位槽71内滑动并滑动至定位槽71远离副通道4的一端。同时挡板5也随之转动,挡板5远离上料口22的侧壁与换道口31远离上料口22的侧壁抵接。
在换向通道长度方向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若干导轮8,导轮8的轴心线与换道轮51的轴心线平行,导轮8和换道轮51靠近远离换向通道侧壁的一侧齐平,即与香肠抵接的周向侧壁处沿着换向通道的长度方向是齐平的,不会干涉香肠在换向通道内顺滑的移动。在换道口31处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伸长将换道口31封闭,电动推杆9缩短将换道口31开启。
相邻导轮8之间的间隙小于香肠的直径,相邻换道轮51之间的间隙小于香肠的直径,相邻导轮8与换向轮51之间的间隙小于香肠的直径,避免香肠卡进间隙中而无法正常下料。
其中,工人将待剪切的香肠串的端头放入上料口22内,如图6所示,此时挡板5与主通道3的侧壁贴合,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靠近副通道4的端头,电动推杆9为伸长状态,经过剪切装置2剪切完毕的香肠从下料口21飞快的飞出,进入主通道3,由于导轮8是与主通道3转动连接的,在香肠与导轮8抵接时,导轮8沿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减少导轮8与香肠的摩擦力,使得香肠快速的穿过主通道3,掉落至主通道3下方的接料箱12内,从主通道3的端头正常下料。
当主通道3下方的接料箱12内的香肠接满时,如图7所示,电动推杆9缩短,工人手持操纵杆61,转动转轴6,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远离副通道4的端头,挡板5与换道口31抵接,挡板5将主通道3封住,香肠运动至挡板5时无法继续沿着主通道3运动,同步电机34驱动换道轮51转动,香肠与换道轮51抵接后,由于自身从剪切装置2获得的速度和换道轮51的摩擦引导作用,香肠沿着挡板5运动至换道口31,从与换道口31相连的副通道4下料,掉入放置在副通道4端头下方的接料箱12内,香肠完成换道的动作。此时工人对另一个已经装满香肠的接料箱12移走,并放置好空的接料箱12,然后通过操纵杆61将挡板5转动至原有位置,香肠恢复从主通道3下料的动作,若发现副通道4下方的接料箱12需要更换,在香肠从主通道3进行下料时直接更换即可,不会影响香肠的下料效率。如此往复达到香肠下料时不需要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集的效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 和图9所示,在转轴6上固接有转动电机62。转动电机62通过支板621和加强筋622固定在主通道3的顶壁上。
转动电机62转动带动挡板5转动。挡板5的转动频率和转动角度均有工人通过操控驱动电机而确定。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达到香肠下料时不需要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集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