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肠生产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肠剪切机。
背景技术:
香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具有良好的口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对香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香肠加工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香肠在生产加工中首先要经过灌肠机自动化加工成香肠串,然后再剪切成单个的香肠。许多香肠生产厂家在分切香肠串时,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时,不仅占用了大量人力,致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分切的香肠长短不整齐,重量不均匀,对后期售卖有所影响。香肠剪切机孕育而生。
香肠剪切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机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使用时,将香肠串端头放入上料口,剪切装置把扭结肠类产品从扭结的节处切断,可以每根都切,也可以按要求隔一个或多个切一次。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所切香肠的长度,每分钟切割的根数。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0920214162.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是肠衣填装类剪节机,它包括工作台、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检测装置和剪切机构。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安装在工作台的安装架上的两组输送夹持装置横梁上,伺服动力系统的传动轮通过连轴,与输入夹持主动轮和输出夹持主动轮的轴连接:所述的剪切机构安装于工作台安装架另一侧,在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和输出夹持同步带组之间的工作台的台面上留有剪切机构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检测装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台上。
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结或扎节后的长串肠衣类食品一端,投入剪节机的引导口,进入输入夹持同步带组、上限压轮下的空间,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夹持肠衣类食品告诉经过肠节检测装置的检测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经电控装置控制剪切机构,使切刀电机轴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肠节到达刀槽处高速切割。其后,肠衣类食品由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夹持到出料口,由惯性力将切后的串肠衣类食品跑出,其剪节速度快,可达到每秒35节(根),肠节剪切位准。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的对剪切完毕后香肠的切口进行监测,当出现位置偏移时,需要马上停机,对剪切设置进行调节。由于香肠的剪切速度较快,香肠从下料口出料的速度极快,工人在香肠下料过程中无法对剪切口的位置准确度进行观察,一般在下料口出设置桌面,桌面用于承接剪切完毕的香肠。
桌面的面积较大,能够承接的香肠数量较多,但是这使得所有香肠杂乱的混合在一起,工人无法在桌面中辨别出刚刚剪切完毕的香肠,即无法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监测,若发生剪切口偏移,但却没有及时发现,会产生大量的废品,给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便于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实时监测的香肠剪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香肠剪切机,包括机体和控制面板,机体内置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上料口和下料口,所述机体靠近下料口的一侧设有箱体,箱体内置有与箱体内壁相适配的检测板,检测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转动结构,检测板与箱体底壁形成有接料腔,检测板设有检测面,转动结构供检测板转动带动检测面倾斜后,检测板与箱体内壁形成有供香肠进入接料腔的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待剪切的香肠串的端头放入上料口内,手扶着检测板使得检测面朝向上料口,经过剪切装置剪切的香肠从下料口离开机体,进入箱体,掉落至检测面上。刚刚剪切完毕的香肠均在检测面上,方便工人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监测,若发生剪切口偏移,及时停机,通过操作控制面板调整剪切装置即可。由于检测面上的容纳容量有限,当检测面上的香肠较多时,通过转动结构转动检测板,使得检测面倾斜,香肠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着倾斜的检测面移动至检测板与箱体内壁形成的间隙处,经过间隙进入接料腔。当检测面上的香肠数量变少时,将检测面回复原有位置即可。如此往复,检测面的转动频率与转动角度,均由工人自行控制。所有剪切完毕的香肠经过检测面后到达接料腔内,便于收集。最终达到便于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固设在检测板侧壁的转轴,转轴的轴心线与检测板的中心重合且与检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箱体上设置有与转轴外壁相适配的转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转孔通过轴孔配合实现检测板相对于箱体的转动连接。转轴的轴心线与检测板的中心重合,使得检测板转动时是以自身的中心线为转动中心转动的,使得检测板转动的转矩变小,转动更加省力。由于检测板转动时会占用接料腔的空间,减小检测板的转矩能够使得检测板转动时占用的空间变小,即进一步的增大接料腔的有效利用空间,容纳更多的香肠。
较佳的,所述检测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检测面以转轴的轴心线为中心相对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面设置为两个,位于上方的检测面承接了香肠,转动一百八十度之后,两个检测面位置互换,原有承接香肠的检测面朝下,进入接料腔,香肠顺势掉入接料腔内,与此同时,原有的位于下方的检测面转动至上方,用于承接新的香肠。即每次只需转动一八十度即可完成一次检测板的清空运动,便于操作,节省时间。
较佳的,所述转轴穿过转孔伸至箱体外部的端头固设有操纵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纵杆给工人一个着力点,操纵杆设置在箱体外部便于工人从箱体外部对检测板的转动情况进行操控,不干涉箱体内部的有限空间。
较佳的,所述操纵杆位于检测板远离上料口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箱体需要与上料口相邻设置,箱体靠近上料口的一侧与机体贴合或空隙很狭窄,不便于操作。将操纵杆设置在检测板远离上料口的一侧,空间宽敞,便于把持与操作。
较佳的,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的转动频率与角度均受驱动电机控制,工人只需通过操作控制面板即可实现对驱动电机的电控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的,所述上料口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嵌设在上料口顶部的发送器、嵌设在上料口底部的与发送器相对的接收器以及检测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光源,由于香肠在剪切之前为串状,从上料口进入剪切装置的香肠串对接收器接受光源有阻碍作用,当一串香肠被从上料口经过完毕后,接受器没有了香肠的遮挡,会接受到发送器发生的光源信号,再将此信号传送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对切香肠串的条数有计数的功能。并且同时控制面板通过条数信息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通过设定可以以一根或多根为检测频率控制检测板的转动,使得设备更加自动化。
较佳的,所述检测面边缘设置有凸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边能够提高检测面上单批次承接的香肠数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减少检测板的转动频率。
较佳的,所述接料腔设置有与接料腔相适配的抽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接料腔的香肠掉落至抽屉内,当接料腔满时,抽取抽屉,换上清空的抽屉即可,便于对接料腔内的香肠进行集中处理。
较佳的,所述抽屉的侧壁设置在检测板侧壁与箱体内壁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让抽屉的空间尽可能的大,避免检测板在翻转过程中与抽屉的侧壁产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和箱体的配合,实现实时的对香肠剪切机的剪切准确度进行监测,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香肠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箱体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检测板沿着转轴转动九十度时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香肠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香肠剪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为了体现发送器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为了体现接收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控制面板;3、剪切装置;31、下料口;32、上料口;4、箱体;41、滚轮;5、检测板;51、检测面;52、凸边;6、转轴;61、操纵杆;611、橡胶套;62、驱动电机;7、发送器;71、接收器;8、接料腔;81、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香肠剪切机,如图1所示,机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急停按钮。在机体1上还设置有剪切装置3,剪切装置3的长度方向两端头分别设置有上料口32(参考图6)和下料口31。
现有技术中的剪切装置3包括,它包括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检测装置和剪切机构。伺服动力系统、输入夹持同步带组、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安装在机体1的安装架上的两组输送夹持装置横梁上,伺服动力系统的传动轮通过连轴,与输入夹持主动轮和输出夹持主动轮的轴连接:所述的剪切机构安装于工作台安装架另一侧,在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和输出夹持同步带组之间的工作台的台面上留有剪切机构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检测装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台上。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结或扎节后的长串肠衣类食品一端,投入剪节机的上料口32,进入输入夹持同步带组、上限压轮下的空间,输入夹持同步带组夹持肠衣类食品告诉经过肠节检测装置的检测传感器,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经电控装置控制剪切机构,使切刀电机轴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肠节到达刀槽处高速切割。其后,肠衣类食品由输出夹持同步带组夹持到下料口31,由惯性力将切后的串肠衣类食品跑出,其剪节速度快,肠节剪切位准。
在机体1靠近上料口32的一侧设置有长方体状的箱体4,箱体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41,便于移动与搬运。
结合图2,在箱体4上部设置有检测板5,检测板5的侧壁与箱体4内壁相适配。检测板5包括两个水平并光滑的检测面51,两个检测面51以转轴6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在检测面51边缘处设置有环状的凸边52。
检测板5固接有转轴6,转轴6的轴心线与检测板5的中心重合且与检测板5的长度方向平行。在箱体4上设置有与转孔,转孔的内壁与转轴6的外壁相适配,转轴6与转动转动配合,使得检测板5可以以转轴6的轴心线转动。转轴6远离上料口32的端头经过转动孔穿过箱体4的侧壁伸至箱体4外部,在转轴6的端头固接有L形的操纵杆61。操纵杆61远离转轴6的端头固设有橡胶套611,用于增大工人手部与操纵杆61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检测板5与箱体4底部之间形成有接料腔8,接料腔8内设置有抽屉81。抽屉81外壁固设有把手。抽屉81的顶面低于检测板5的底面,保证抽屉81抽出时不会有检测板5发生干涉。抽屉81的侧壁紧贴箱体4的内壁,检测板5的侧壁与箱体4之间的距离大于抽屉81的侧壁厚度且小于香肠的直径。保证检测板5水平放置时,香肠不会从检测板5与箱体4之间的间隙中掉入接料腔8;另一方便保证检测板5在转动时,不会与抽屉81的侧壁产生干涉(参考图3),而是检测板5的一部分转动至抽屉81内部。
其中,对香肠串进行剪切时,检测面51保持水平,位于上方的检测面51承接用于从下料口31出来的香肠,工人通过检测掉落至检测面51上的香肠,对设备的剪切准确度进行评判。若发生剪切口偏移,及时停机,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调整剪切装置3即可。若剪切准确,剪切口无偏移,驱动电机62带动检测板5转动一百八十度,两个检测面51位置交换,香肠掉落至下方的抽屉81内,原来位移下方的检测面51到达上方,用于承接刚刚从下料口31出来的香肠。如此往复,达到了便于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效果。当接料腔8装满香肠时,在检测面51保持水平的时候将抽屉81从接料腔8拿出来,将空的抽屉81放入即可。实现不停机的对香肠进行收料。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转轴6远离上料口32的端头设置有驱动电机62,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与转轴6固接。驱动电机62转动即可带动转轴6转动,实现检测板5的转动运动,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的达到了便于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实时监测效果。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5、图6和图7,上料口32处设置有光电出传感器,发送器7嵌设在上料口32的顶部,接收器71嵌设在上料口32的底部。发送器7向接收器71发设光源信号。接收器71设置有检测电路,用于分析光源信号。对上料口32进入的香肠串数量进行计数,将计数信息传输给控制面板2。显示屏幕显示剪切香肠串的数量,同时可以操作控制面板2,以设定每一串或几串香肠进入剪切装置3后驱动电机62控制检测板5转动一次,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更加人性化的达到了便于对香肠的剪切准确度进行实时监测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