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88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皮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

二、

背景技术: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从核桃树上收回来的青皮核桃若不能及时剥去外壳,时间放置久了就会发霉,还会导致核桃果肉变质,影响果肉质量,因此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果品加工装置,在现有的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中,人们基本通过手工进行青皮核桃去皮工作,农民在脱离青皮核桃时,首先要将收获的青皮核桃存储在院落里,将一种农民称为“离骨粉”的农药用水搅匀后洒在储存的青皮核桃上,储存2-3天,发挥农药的作用将青皮核桃的青皮与核桃硬壳分离,再有人工用木槌或木棒将青皮敲碎取出核桃果实,由于采用农药喷洒,对核桃果实有很大的伤害,影响食用者的健康,人工敲碎青皮效率低,现有的青皮核桃去皮机械均存在去皮率不高、分离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不能把核桃的青皮外壳彻底去除。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因此提高了青皮核桃的除皮的效率和干净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放入青皮核桃的筒腔体Ⅰ、设置为与筒腔体Ⅰ连通的筒腔体Ⅱ、设置在筒腔体Ⅰ中并且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搓揉力的剥皮装置、设置在筒腔体Ⅱ中并且用于对青皮核桃的外壳清洗的辊刷装置、设置为给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机。

由于设计了筒腔体Ⅰ、筒腔体Ⅱ、电机、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在筒腔体Ⅰ中,通过剥皮装置把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剥离,在筒腔体Ⅱ中,通过辊刷装置对青皮核桃的外壳和残留壳皮进行清洗,不再使用人工进行青皮核桃去皮,因此提高了青皮核桃的除皮的效率和干净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剥离和清洗过程的方式把筒腔体Ⅰ、筒腔体Ⅱ、电机、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仓斗、排料斗、进料斗、成品排料斗、储水箱、排皮板和喷水管,剥皮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辊轴、漏筛、推进叶片、钢丝毛刷和支撑杆,辊刷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钢丝毛刷、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

筒腔体Ⅰ和筒腔体Ⅱ分别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在筒腔体Ⅰ上设置有仓斗和排料斗,在筒腔体Ⅱ上设置有进料斗和成品排料斗并且排料斗设置为与进料斗贯通式联接,

在筒腔体Ⅰ中设置有辊轴并且辊轴设置为与机架转动式联接,在辊轴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推进叶片和支撑杆并且支撑杆设置为与仓斗的输入端口部呈错位分布,钢丝毛刷设置为与支撑杆联接并且在辊轴的上端端面设置有喷水管,在筒腔体Ⅰ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漏筛并且钢丝毛刷设置为与漏筛接触式联接,在漏筛的下端端面设置有排皮板,

在筒腔体Ⅱ中设置有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并且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设置为按照从上到下排列分布,在转动轴Ⅰ的周边侧面部、转动轴Ⅱ的周边侧面部和转动轴Ⅲ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有钢丝毛刷,在转动轴Ⅰ的上端端面、转动轴Ⅱ的上端端面和转动轴Ⅲ的上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喷水管,

辊轴的一端端部设置为通过带轮传动与电机联接并且辊轴的另一端端部分别设置为通过带轮传动与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联接,喷水管设置为通过泵体和输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并且筒腔体Ⅰ和筒腔体Ⅱ分别设置为通过回水管道与储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筒腔体Ⅰ和筒腔体Ⅱ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筒腔体Ⅰ和筒腔体Ⅱ设置为呈台阶方式分布,筒腔体Ⅱ设置为三个圆形管状体的组合体并且三个圆形管状体设置为依次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辊轴、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分别设置为圆形柱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漏筛设置为由弧形杆组成栅栏体并且相邻的两个弧形杆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与青皮核桃的直径相对应,漏筛设置为沿筒腔体Ⅰ的周边延伸分布并且支撑杆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弧形杆之间的间隔中,钢丝毛刷的外端端面与弧形杆的之间距离设置为与青皮核桃的直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弧形杆的长度与漏筛的周长的比例设置为0.48-0.56: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推进叶片设置为呈螺旋叶片方式分布在辊轴的周边侧面部上并且推进叶片和辊轴设置为呈锥形体分布,锥形体的大端部设置为与仓斗的输入端口部相对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钢丝毛刷设置为呈束状体分布并且钢丝毛刷分别设置为镶嵌在支撑杆的外端端部、转动轴Ⅰ、转动轴Ⅱ和转动轴Ⅲ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杆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支撑杆设置为环绕在辊轴的周边侧面部分布,支撑杆的组成的矩阵体设置为与仓斗的输入端口部呈间隔分布并且设置在支撑杆上的钢丝毛刷设置为棱形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仓斗、排料斗、进料斗和成品排料斗分别设置为斗状体并且仓斗设置在筒腔体Ⅰ的上端端面部,排料斗设置在筒腔体Ⅰ的侧面部并且进料斗设置在筒腔体Ⅱ的上端端面部,成品排料斗设置在筒腔体Ⅱ的下端的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排皮板设置在储水箱的上端端面并且在排皮板上设置有漏水孔,排皮板设置为与机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喷水管设置为具有喷淋孔的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辊轴、漏筛、推进叶片、钢丝毛刷、支撑杆和筒腔体Ⅰ设置为按照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搓揉力的方式分布并且钢丝毛刷、转动轴Ⅰ、转动轴Ⅱ、转动轴Ⅲ和筒腔体Ⅱ设置为按照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刷力的方式分布,筒腔体Ⅰ、筒腔体Ⅱ和喷水管设置为按照形成阻尼环境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所述辊轴由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进行驱动,辊轴表面装有疏导刮板和钢丝毛刷,疏导刮板是疏导进入机罩内的青皮核桃往出料口运动,辊轴上的钢丝毛刷与漏筛的设定间隙严格设定;辊轴上的钢丝毛刷将进入机罩内的青皮核桃进行青皮去除,去除后的青皮通过漏筛在导水管的水冲作用下将青皮冲到倾斜的出皮料板上;由于核桃表面凹凸不平,核桃表面容易残留青皮,脱去青皮的核桃出料口与一级接料口相连接,核桃通过一级接料口进入一级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由一级清洗装置、二级清洗装置、三级清洗装置清洗导水管、出料料斗组成。脱去青皮的核桃通过料口进入一级清洗装置,清洗导水管喷洒清水,清洗轴上带有钢丝毛刷,在电机皮带带动下清洗轴高速旋转,将核桃上残留的青皮进行一次清洗去皮,二级清洗装置、三级清洗装置与一级清洗装置工作方法一样;核桃通过三级清洗装置的清洗,由出料料斗流出,储水箱内装有供水泵,供水泵通过导管与导水管、清洗导管连接,清洗后的水通过回水管流回到储水箱(14)内,设计了辊轴毛刷与漏筛栅条设定间隙去皮装置,采用喷淋加水提高去皮率,采用三级清洗装置将青皮与核桃的彻底分离,采用在供水循环系统,提高水利用效率,节约用水,提高青皮核桃去皮效率,由辊轴与漏筛配合完成,辊轴上的钢丝刷和螺旋推板与漏筛栅条的间隙小于未青皮核桃的外径,辊轴带动螺旋推板高速运动将未去青皮的核桃带入设定的钢丝刷内进行搓揉而达到去除青皮的效果,同时喷淋加湿装置向筒内喷淋加水,脱去的青皮通过漏筛栅条将在水冲的作用下落入出料板上。脱去青皮的核桃则通过出料口落入清洗装置。由于脱去青皮的核桃还带有一定的青皮残留,所以需要三级清洗装置组成,首先进入一级清洗装置,在皮带的带动下一级清洗轴高速旋转,对脱去青皮的核桃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核桃逐步进入二、三级清洗装置,三级清洗装置清洗完成后,通过出料料斗将核桃收集起来,从而完成青皮核桃去除清洗的功能。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剥离和清洗过程的筒腔体Ⅰ、筒腔体Ⅱ、电机、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青皮核桃的除皮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仓斗1、辊轴2、漏筛3、推进叶片4、钢丝毛刷5、支撑杆6、排料斗7、进料斗8、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转动轴Ⅲ11、成品排料斗12、筒腔体Ⅰ13、储水箱14、电机15、排皮板16、喷水管17和筒腔体Ⅱ18,

筒腔体Ⅰ13和筒腔体Ⅱ18分别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在筒腔体Ⅰ13上设置有仓斗1和排料斗7,在筒腔体Ⅱ18上设置有进料斗8和成品排料斗12并且排料斗7设置为与进料斗8贯通式联接,

在筒腔体Ⅰ13中设置有辊轴2并且辊轴2设置为与机架转动式联接,在辊轴2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推进叶片4和支撑杆6并且支撑杆6设置为与仓斗1的输入端口部呈错位分布,钢丝毛刷5设置为与支撑杆6联接并且在辊轴2的上端端面设置有喷水管17,在筒腔体Ⅰ13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漏筛3并且钢丝毛刷5设置为与漏筛3接触式联接,在漏筛3的下端端面设置有排皮板16,

在筒腔体Ⅱ18中设置有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并且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设置为按照从上到下排列分布,在转动轴Ⅰ9的周边侧面部、转动轴Ⅱ10的周边侧面部和转动轴Ⅲ11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有钢丝毛刷5,在转动轴Ⅰ9的上端端面、转动轴Ⅱ10的上端端面和转动轴Ⅲ11的上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喷水管17,

辊轴2的一端端部设置为通过带轮传动与电机15联接并且辊轴2的另一端端部分别设置为通过带轮传动与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联接,喷水管17设置为通过泵体和输水管与储水箱14连通并且筒腔体Ⅰ13和筒腔体Ⅱ18分别设置为通过回水管道与储水箱1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筒腔体Ⅰ13和筒腔体Ⅱ18分别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筒腔体Ⅰ13和筒腔体Ⅱ18设置为呈台阶方式分布,筒腔体Ⅱ18设置为三个圆形管状体的组合体并且三个圆形管状体设置为依次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辊轴2、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分别设置为圆形柱状体。

在本实施例中,漏筛3设置为由弧形杆组成栅栏体并且相邻的两个弧形杆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与青皮核桃的直径相对应,漏筛3设置为沿筒腔体Ⅰ13的周边延伸分布并且支撑杆6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弧形杆之间的间隔中,钢丝毛刷5的外端端面与弧形杆的之间距离设置为与青皮核桃的直径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杆的长度与漏筛3的周长的比例设置为0.56:1。

在本实施例中,推进叶片4设置为呈螺旋叶片方式分布在辊轴2的周边侧面部上并且推进叶片4和辊轴2设置为呈锥形体分布,锥形体的大端部设置为与仓斗1的输入端口部相对应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钢丝毛刷5设置为呈束状体分布并且钢丝毛刷5分别设置为镶嵌在支撑杆6的外端端部、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支撑杆6设置为环绕在辊轴2的周边侧面部分布,支撑杆6的组成的矩阵体设置为与仓斗1的输入端口部呈间隔分布,设置在支撑杆6上的钢丝毛刷5设置为棱形体。

在本实施例中,仓斗1、排料斗7、进料斗8和成品排料斗12分别设置为斗状体并且仓斗1设置在筒腔体Ⅰ13的上端端面部,排料斗7设置在筒腔体Ⅰ13的侧面部并且进料斗8设置在筒腔体Ⅱ18的上端端面部,成品排料斗12设置在筒腔体Ⅱ18的下端的侧面部。

在本实施例中,排皮板16设置在储水箱14的上端端面并且在排皮板16上设置有漏水孔,排皮板16设置为与机架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喷水管17设置为具有喷淋孔的管状体。

在本实施例中,辊轴2、漏筛3、推进叶片4、钢丝毛刷5、支撑杆6和筒腔体Ⅰ13设置为按照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搓揉力的方式分布并且钢丝毛刷5、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转动轴Ⅲ11和筒腔体Ⅱ18设置为按照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刷力的方式分布,筒腔体Ⅰ13、筒腔体Ⅱ18和喷水管17设置为按照形成阻尼环境方式分布。

把青皮核桃通过仓斗1倒入筒腔体Ⅰ13中,电机15带动辊轴2转动,在推进叶片4作用下,青皮核桃沿辊轴2移动,在支撑杆6和钢丝毛刷5的作用下,青皮核桃在漏筛3上被拨动运动,由与钢丝毛刷5的刷力和与漏筛3的摩擦力形成搓揉力,把青皮核桃的壳皮去除,外壳通过漏筛3后由排皮板16排出,去除外壳的青皮核桃通过排料斗7和进料斗8进入到筒腔体Ⅱ18中,在转动轴Ⅰ9的钢丝毛刷5、转动轴Ⅱ10的钢丝毛刷5和转动轴Ⅲ11的钢丝毛刷5作用下,对青皮核桃残留的壳皮进行清洗,成品的青皮核桃由成品排料斗12排出。

在对本实施例进行试验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推进叶片4的锥形体与漏筛3的相对运动,对倒入筒腔体Ⅰ13的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变形处理,使青皮核桃的壳皮首先变形和产生裂缝,通过支撑杆6调节钢丝毛刷5与漏筛3之间的位置,决定了青皮核桃在漏筛3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不同方向的搓揉力,当转动轴的钢丝毛刷5对带有残留的壳皮的青皮核桃进行清洗时,由于设置了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在相邻的两个转动轴之间相互集中的带有残留的壳皮的青皮核桃进行摩擦,使青皮核桃残留的壳皮的边沿部翻起,保证了青皮核桃残留的壳皮率在1%内。通过棱形体的钢丝毛刷5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搓揉力时,还产生了刮削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弧形杆的长度与漏筛3的周长的比例设置为0.48: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弧形杆的长度与漏筛3的周长的比例设置为0.48-0.56:1。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弧形杆的长度与漏筛3的周长的比例设置为0.52:1。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筒腔体Ⅰ13、筒腔体Ⅱ18、电机15、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在筒腔体Ⅰ13中,通过剥皮装置把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剥离,在筒腔体Ⅱ18中,通过辊刷装置对青皮核桃的外壳和残留壳皮进行清洗,不再使用人工进行青皮核桃去皮,因此提高了青皮核桃的除皮的效率和干净度。

2、由于设计了辊轴2、漏筛3、推进叶片4、钢丝毛刷5和支撑杆6,通过钢丝毛刷5和支撑杆6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方向的搓揉力,对青皮核桃的壳皮的剥离效果好。

3、由于设计了辊轴2、漏筛3和推进叶片4,通过锥形体的运动,促使了青皮核桃的壳皮变形和产生裂缝。

4、由于设计了钢丝毛刷5、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通过转动轴的钢丝毛刷5,对青皮核桃的外壳上的残留壳皮清洗效果好。

5、由于设计了转动轴Ⅰ9、转动轴Ⅱ10和转动轴Ⅲ11,通过转动轴之间的积累作用,促使了青皮核桃残留的壳皮的边沿部翻起。

6、由于设计了仓斗1、排料斗7、进料斗8、成品排料斗12、储水箱14、排皮板16和喷水管17,满足了青皮核桃的除皮的流程的需要条件。

7、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8、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青皮核桃的壳皮进行剥离和清洗过程的筒腔体Ⅰ13、筒腔体Ⅱ18、电机15、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用于放入青皮核桃的筒腔体Ⅰ13、设置为与筒腔体Ⅰ13连通的筒腔体Ⅱ18、设置在筒腔体Ⅰ13中并且对青皮核桃的壳皮产生搓揉力的剥皮装置、设置在筒腔体Ⅱ18中并且用于对青皮核桃的外壳清洗的辊刷装置、设置为给剥皮装置和辊刷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机15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