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58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屠宰生产线上牲畜胴体(如片猪肉)的姿态稳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灼刻标识方法是通过激光灼刻技术使对象的表层材料发生气化或者颜色变化,从而使对象留下不易更改的标记。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肉类、蔬菜等物品流通溯源与追溯体系平台,用于对物品交易信息的去向进行关联。

在对屠宰流水线上的牲畜胴体(比如片猪肉)进行激光灼刻时,通常将屠宰处理后的牲畜胴体(如片猪肉)挂在担钩上、并通过传动链的带动进行单向或往复运动。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悬挂在担钩上的片猪肉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晃动,因此严重影响了激光灼刻的准确性与清晰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之前研制了一种用于稳定担钩姿态的固定型梭状阻尼器。该梭状阻尼器的前、后两端呈开口相对的“V”形,中间呈矩形。在具体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型梭状阻尼器安装在架体顶部。当担钩运行至该固定型梭状阻尼器时,担钩的两端与该固定型梭状阻尼器相接触,相当于跨在固定型梭状阻尼器上。这样一来,该固定型梭状阻尼器可以对担钩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牲畜胴体大小、担钩老化等影响,担钩会产生变形。比如,担钩由于工作负重产生的随机变形,或者担钩由于长期负重产生永久变形。这样一来,担钩与固定型梭状阻尼器之间经常出现过盈量,从而使该固定型梭状阻尼器的稳定牲畜胴体姿态的作用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激光灼刻的准确性与清晰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亟需对现有的固定型梭状阻尼器进行改进,以克服其易与挂钩出现过盈量的缺陷,从而提高牲畜胴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阻尼装置,以克服现有的固定型梭状阻尼器易与挂钩出现过盈量的缺陷,从而提高牲畜胴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性,实现激光灼刻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左翼、右翼、弹性伸缩机构、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

左翼与右翼对称设置在基座两侧,并且左翼与右翼的前端与基座可转动地相连;

弹性伸缩机构设置在基座上,包括:弹簧、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弹簧、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分别相连;推杆组件用于在担钩碰撞左翼、右翼时,在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的带动下向远离弹簧的一侧运动、并使弹簧储能;推杆组件还用于在碰撞消失、弹簧释能时,带动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向靠近弹簧的一侧运动,并使左翼、右翼复位;

左翼调整钉设置在左翼与弹性伸缩机构之间,右翼调整钉设置在右翼与弹性伸缩机构之间;左翼调整钉与右翼调整钉用于在担钩碰撞左翼、右翼时带动推杆组件运动,并在碰撞消失时在推杆组件带动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于方管内部,并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推杆组件相连。

优选的,推杆组件包括:安装部、连杆部;安装部与弹簧、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分别相连;连杆部的一端固定在安装部上,另一端向远离弹簧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弹性伸缩机构还包括:限位支座;限位支座设置在推杆组件的右侧,且限位支座上设有用于连杆部另一端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左翼支撑板、右翼支撑板;左翼支撑板安装在基座左侧,用于支撑左翼;右翼支撑板安装在基座右侧,用于支撑右翼。

优选的,左翼与右翼具有相同结构;左翼包括:U型槽架、第一枢轴、左翼板;U型槽架设置在基座左侧;第一枢轴安装在U型槽架的凹槽内部,并且,第一枢轴通过运动支座与左翼调整钉相连,用于将左翼受到的力传递给左翼调整钉;左翼板设置在基座上侧,且左翼板与U型槽架垂直相连。

优选的,左翼与右翼具有相同结构;左翼包括:左翼板、安装在左翼板上的U型槽架、安装在U型槽架的凹槽内部的第一枢轴;

第一枢轴通过运动支座与左翼调整钉相连,用于将左翼受到的力传递给左翼调整钉。

优选的,左翼的前端与基座可转动地相连,具体为:左翼的前端通过铰接件与设置在基座上的左翼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基座与弹性伸缩机构上方的盖板组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主要包括:基座、左翼、右翼、弹性伸缩机构、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左翼与右翼对称设置在基座两侧,并且与基座可转动地相连;弹性伸缩机构设置在基座上,包括:弹簧、推杆组件;推杆组件与弹簧、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分别相连,用于在担钩碰撞左右翼时、在左、右翼调整钉的带动下向远离弹簧的一侧运动、并使弹簧储能,还用于在碰撞消失、弹簧释能时,带动左、右翼调整钉向靠近弹簧的一侧运动,并使左、右翼复位。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克服了固定型梭状阻尼器易与挂钩出现过盈量的缺陷,提高了牲畜胴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弹性伸缩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剖面图;

1、基座;2、左翼;3、右翼;4、弹性伸缩机构;5、左翼调整钉;6、右翼调整钉;7、左翼支撑板;8、右翼支撑板;9、铰接件;10、左翼轴; 11、盖板组件;12、担钩;21、U型槽架;22、第一枢轴;23、左翼板;24、运动支座;41、弹簧;42、推杆组件;43、限位支座;44、方管;421、安装部;422、连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在屠宰流水线上,以往是通过固定型梭状阻尼器对携带的牲畜胴体(如片猪肉)的担钩进行稳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担钩经常因负重过大、材料老化等产生变形,导致担钩与固定型梭状阻尼器之间出现间隙或过盈量,进而使得固定型梭状阻尼器的作用大打折扣。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的阻尼装置,以克服固定型梭状阻尼器易与挂钩出现间隙或过盈量、牲畜胴体姿态稳定效果差的缺陷,提高牲畜胴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性。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从图1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主要包括:基座1、左翼2、右翼3、弹性伸缩机构4、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

左翼2与右翼3对称设置在基座1两侧,并且左翼2与右翼3的前端与基座1可转动地相连。在自然状态下(即不受外力作用时)时,该装置中的左翼与右翼呈一预设夹角θ。在具体实施时,θ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弹性伸缩机构4设置在基座1上,包括:弹簧41、推杆组件42。弹簧4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推杆组件42相连。推杆组件42与弹簧41、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分别相连。当担钩碰撞左翼2、右翼3时,推杆组件42在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的带动下向远离弹簧41的一侧运动、并使弹簧41储能;在碰撞消失、弹簧41释能时,推杆组件42 用于带动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向靠近弹簧41的一侧运动,并使左翼2、右翼3复位。

左翼调整钉5设置在左翼2与弹性伸缩机构4之间,右翼调整钉6设置在右翼3与弹性伸缩机构4之间。左翼调整钉5与右翼调整钉6用于在担钩碰撞左翼2、右翼3时带动推杆组件42运动,并在碰撞消失时在推杆组件42带动下运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左翼、右翼受到担钩碰撞时,左翼、右翼向内侧转动,并通过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带动推杆组件向原理弹簧一侧运动、使得弹簧储能;当碰撞消失时,可通过弹簧带动推杆组件向靠近弹簧一侧运动,再通过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带动左翼、右翼向外侧转动、复位。这样一来,该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既能够对担钩携带的牲畜胴体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又能克服现有固定型梭状阻尼器易与挂钩出现过盈量的缺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图1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 2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示出了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实施例中弹性伸缩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示出了实施例中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的剖面图。从图2至图6 可见,该实施例中的弹力型涨梭阻尼装置除了包括基座1、左翼2、右翼3、弹性伸缩机构4、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以外,还包括盖板组件11。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调节左翼调整钉、右翼调整钉调整左翼与右翼之间的预设夹角θ。

在该实施例中,左翼2与右翼3对称设置在基座1两侧,且左翼2的前端通过铰接件9与设置在基座1上的左翼轴10铰接,右翼3的前端通过铰接件与设置在基座1上的右翼轴(图中未示出)铰接。进一步的,左翼2与右翼3具有相同结构。从图4可见,左翼2主要包括:U型槽架 21、第一枢轴22、左翼板23、运动支座24。其中,U型槽架21设置在基座1左侧。第一枢轴22安装在U型槽架21的凹槽内部,并且,第一枢轴 22通过运动支座24与左翼调整钉5相连,用于将左翼2受到的力传递给左翼调整钉5。左翼板23设置在基座1上侧,且左翼板23与U型槽架21 垂直相连。

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伸缩机构4除了包括弹簧41、推杆组件42以外,还包括限位支座43。从图5可见,弹簧41设置于方管44内部,并且,弹簧41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推杆组件42相连。推杆组件42 包括:安装部421、连杆部422。安装部421与弹簧41、左翼调整钉5、右翼调整钉6分别相连。连杆部42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部421上,另一端向远离弹簧41的方向延伸。限位支座43设置在推杆组件42的右侧,且限位支座43上设有用于连杆部另一端穿过的通孔。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弹性伸缩机构的具体构成进行改动。例如,可以对方管的形状进行改变,可以对安装部的具体结构进行改变。只要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任何对弹性伸缩机构的改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盖板组件11设置在基座1、弹性伸缩机构4的上方,用于保护该阻尼装置。另外,为了更好地支撑左翼2、右翼3,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基座1左侧的左翼支撑板7、安装在基座1右侧的右翼支撑板8。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限定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