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铝油条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0952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铝油条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

传统的油条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制作油条的面在油炸高温的作用下充分地膨胀起来,所以会在面中加入纯碱,这样在通过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中膨胀了面团。然而,这个中却又会产生氢氧化钠,为此,制作者会在面中加入明矾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过多的摄入氢氧化铝就会造成胃酸分泌不足,最终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铝油条面及其制备方法,其省去了明矾的加入,避免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铝油条面,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面粉41.08~45.20份、无铝泡打粉1.91~2.65份、水14.78~15.70份、食盐0.84~1.40份、鸡蛋液6.15~7.57份、木糖1.00~2.00份、脂肪氧化酶1.00~1.30份、葡萄糖氧化酶1.15~1.59份、橄榄油8.20~11.80份。

优选的,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面粉43.14份、无铝泡打粉2.28份、水15.24份、食盐1.12份、鸡蛋液6.86份、木糖1.50份、脂肪氧化酶1.15份、葡萄糖氧化酶1.37份、橄榄油10.0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这里使用了无铝泡打粉,这样能够避免人体大量摄入铝元素,从而有利于保证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同时,由于油条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在油锅内进行炸制,这样就会携带大量的油脂,而脂肪氧化酶能够有效的催化油脂发生加氧反应,形成过氧化氢衍生物等挥发性物质,从而就能够减少油脂被人体所吸收,进而也适合肥胖人群进行食用。而利用鸡蛋液来乳化油条面,这样既能够保证油条味道的香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实现

再者,葡萄糖氧化酶能够适当地氧化葡萄糖,从而也又有利于减少葡萄糖转成糖原,这样也就能够进一步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聚集。

另外,木糖其不仅能够代替普通的蔗糖来调节油条的口味,同时,其不会被消化系统所吸收,所以不会对肥胖者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造成影响,并且其能够改善人体的微生物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另外,其他食材中的钙与木糖同时被摄入后,可以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和保留率,还能防止便秘。

优选的,所述泡打粉包括碳酸氢钠、葡萄糖酸内酯、碳酸钙、淀粉、香兰素、磷脂、酒石酸和亚酒石酸。

优选的,所述碳酸氢钠、葡萄糖酸内酯、碳酸钙、淀粉、香兰素、磷脂、酒石酸和亚酒石酸的重量比为8:4:2:2:1:1: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氢钠共用产生气体,可以增大油条的体积,改善油条产品的内部组织结 构,生产出外观、组织结构、弹韧性等感官特征更加明显,味美且有嚼劲的健康油条产品。

而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精,其有利于增强油条的奶香味,从而使油条的口感更加美味。再者,亚酒石酸可抑制人体内糖类转化为脂肪,阻止体内脂肪堆积,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效。

优选的,所述淀粉包括菱角淀粉和麦类淀粉,所述菱角淀粉和麦类淀粉的重量比为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菱角淀粉不仅对有助于脾胃的蠕动,同时,还具有抗癌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淀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上述的重量份数要求,将面粉和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水和木糖,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鸡蛋液,并且加入1/3的橄榄油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2/3的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进行冷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油条炸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加大膨胀度和乳化效果,从而使得面粉颗粒与无铝泡打粉之间能够分层包裹起来,这样也能够使油条在炸制的过程中均匀地膨胀起来。

优选的,在S1中面粉和无铝泡打粉是干混的,并且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干混的时候,能够使面粉和无铝泡打粉混合地更为充分。

优选的,S2中水和木糖在加入到混合粉料一中之前,先将木糖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在缓慢加入到混合粉料一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使木糖和水更均匀地与混合粉料一进行混合,从而有利于提升油条的口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油条面中加入木糖,这样在改善油条口感的同时,不会对人体的肥胖造成影响;

2、所加入的无铝泡打粉,在保证油条膨胀的同时,也能够控制人体内糖类转化为脂肪;

3、在油条面中混入脂肪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快对脂肪和葡萄糖的分解,从而也就能够进一步减少油条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1.08kg面粉和1.91kg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进行干混,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将1.00kg木糖溶于14.78kg水中制成木糖溶液,将木糖溶液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6.15kg鸡蛋液,并且加入2.73kg橄榄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5.47kg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8~-10℃进行冷冻。

此处,无铝泡打粉包括0.764kg碳酸氢钠、0.382kg葡萄糖酸内酯、0.191kg碳酸钙、0.191kg淀粉、0.0955kg香兰素、0.0955kg磷脂、0.0955kg酒石酸和0.0955kg亚酒石酸。

实施例二、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5.20kg面粉和2.65kg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进行干混,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将2.00kg木糖溶于15.70kg水中制成木糖溶液,将木糖溶液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7.57kg鸡蛋液,并且加入3.93kg橄榄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7.87kg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8~-10℃进行冷冻。

此处,无铝泡打粉包括1.06kg碳酸氢钠、0.53kg葡萄糖酸内酯、0.265kg碳酸钙、0.265kg淀粉、0.1325kg香兰素、0.1325kg磷脂、0.1325kg酒石酸和0.1325kg亚酒石酸。

实施例三、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3.14kg面粉和2.28kg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进行干混,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将1.50kg木糖溶于15.24kg水中制成木糖溶液,将木糖溶液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6.86kg鸡蛋液,并且加入3.33kg橄榄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6.67kg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8~-10℃进行冷冻。

此处,无铝泡打粉包括0.912kg碳酸氢钠、0.456kg葡萄糖酸内酯、0.228kg碳酸钙、0.228kg淀粉、0.114kg香兰素、0.114kg磷脂、0.114kg酒石酸和0.114kg亚酒石酸。

实施例四、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1.08kg面粉和2.28kg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进行干混,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将2.00kg木糖溶于14.78kg水中制成木糖溶液,将木糖溶液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6.86kg鸡蛋液,并且加入2.73kg橄榄油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5.47kg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8~-10℃进行冷冻。

此处,无铝泡打粉包括0.912kg碳酸氢钠、0.456kg葡萄糖酸内酯、0.228kg碳酸钙、0.228kg淀粉、0.114kg香兰素、0.114kg磷脂、0.114kg酒石酸和0.114kg亚酒石酸。

实施例五、

一种无铝油条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3.14kg面粉和45.20kg无铝泡打粉加入混合器中进行干混,以500~100rpm转速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料一;

S2、将1.50kg木糖溶于15.24kg水中制成木糖溶液,将木糖溶液向S1的混合粉料一中加入,再次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二;

S3、向S2的混合粉料二中加入6.15kg鸡蛋液,并且加入3.93kg橄榄油油,混合均匀;

S4、待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剩下的7.87kg橄榄油,再次混合均匀,并制成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之后包装,送入冷库-8~-10℃进行冷冻。

此处,无铝泡打粉包括1.06kg碳酸氢钠、0.53kg葡萄糖酸内酯、0.265kg碳酸钙、0.265kg淀粉、0.1325kg香兰素、0.1325kg磷脂、0.1325kg酒石酸和0.1325kg亚酒石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