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润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i.]属于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止咳、平喘、清肺、降气、化痰的作用。现代药理药效学研究表明,枇杷叶含有皂苷、苦杏仁苷、黄酮、鞣质、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份,其中所含枇杷叶黄酮为枇杷叶止咳化痰主要有效成分,枇杷叶黄酮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清润茶原料中的淡竹叶是药、食两用植物,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所含的功能性因子主要为:黄酮、酚酸类化合物、氨基酸、锰、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进程、增强机体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等功效。此外,桑叶有抗凝血、降血压、降血糖血脂、降胆固醇等功能和作用。因此,枇杷清润茶可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诸多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清润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得产品口味佳,香气佳,均由纯天然原料制备而得,不含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润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枇杷叶105份、桑叶105份、淡竹叶75份、桔梗45份、青果45份、甘草60份、玉竹15份、百合30份、乌梅120份置于控温不锈钢提取罐中后,按总质量与水的比例为1∶8加入ro水,加温至85±5℃,保持3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粗滤液a;
s2、过滤后的滤渣按照1∶6比例加入ro水浸提,加温至85±5℃,保持30min,冷却至常温,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粗滤液b;
s3、将滤液a与滤液b混合,加入占混合滤液2‰体积的果胶酶、2‰纤维素酶、2‰植物水解酶,45℃酶解2h,经热交换器降温至25℃,利用0.49μm陶瓷膜过滤,膜浓缩至brix30±5后,杀菌灌装。
上述方法所制备的清润茶浓缩液,可用于制备枇杷润肺茶,所述枇杷润肺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清润茶浓缩液10份、枇杷浓缩汁12份、白砂糖70份、ro水908份。
本发明中的原料及功效: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枇杷叶:其性微寒、味苦,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烦热口渴。枇杷叶不仅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含有较多的无机盐、蛋白质、糖类及人体所需氨基酸等营养素。现代研究表明枇杷叶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止咳作用。
淡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多用于热病烦渴、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等。
乌梅:敛肺,涩肠,生津。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
百合:味甘,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以枇杷叶、桑叶、淡竹叶、桔梗等为原料,经选料、水洗切制、水提、浓缩制成清润茶浓缩液后,辅以ro水、枇杷浓缩汁、白砂糖等物质,再经过调配、过滤、高温灭菌和灌装工艺制成枇杷润肺茶,既保留水煮桑叶、淡竹叶的淡淡清香,又融入其他草本原料,是天然水果和纯天然药食同源原料的科学组合。按照本发明配比制备的润肺茶口感佳,香气佳,具有清肺润喉、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明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润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枇杷叶105份、桑叶105份、淡竹叶75份、桔梗45份、青果45份、甘草60份、玉竹15份、百合30份、乌梅120份置于控温不锈钢提取罐中后,按总质量与水的比例为1∶8加入ro水,加温至85±5℃,保持3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粗滤液a;
s2、过滤后的滤渣按照1∶6比例加入ro水浸提,加温至85±5℃,保持30min,冷却至常温,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粗滤液b;
s3、将滤液a与滤液b混合,加入占混合滤液2‰体积的果胶酶、2‰纤维素酶、2‰植物水解酶,45℃酶解2h,经热交换器降温至25℃,利用0.49μm陶瓷膜过滤,膜浓缩至brix30±5后,杀菌灌装。
上述方法所制备的清润茶浓缩液,可用于制备枇杷润肺茶,所述枇杷润肺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清润茶浓缩液10份、枇杷浓缩汁12份、白砂糖70份、ro水908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