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花果味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使用茶植物(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制成被称为茶的饮料。这种植物制成了很多种茶,例如白茶、绿茶、乌龙茶以及红茶,它们的种类是根据收获后对叶子进行加工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划分的。例如,白茶和绿茶的制备仅包括汽蒸和干燥茶叶以及树芽。相对而言,制备乌龙茶和红茶的茶叶通常要经过枯萎、汽蒸,然后发酵或氧化以达到理想的程度。在这些茶中,绿茶和白茶的处理步骤最少,红茶的处理步骤最多,乌龙茶介于二者之间。茶叶生产出来以后,制备茶饮料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在热水中调制、浸泡或泡制生产出的茶叶。
果味茶顾名思义就是含茶果味茶,是利用红、绿茶提取液和果汁为主要原料,再加糖和天然香料经科学方法调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口味饮料。这类茶既有茶味,又有果味香,风味独特。其滋味酸甜可口,回味甘凉,是一种提神解渴,老少皆宜的饮料。如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猕猴桃茶、鲜桔汁茶、椰子茶、新鲜柑桔皮茶等。例如公开号为:CN101797042A、发明名称为《一种桂花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桂花茶,由桂花为主要原料,搭配薄荷、欧时兰、玫瑰花、茉莉花、金盏花等冲泡而成。所得的桂花茶味辛,性温,香味清新迷人,还具有止咳化痰、养生润肺之功效;经常饮用,对于口臭,视觉不明,荨痳疹,十二指肠溃疡,胃寒胃疼有预防治疗功效,能够止咳化痰,养声润肺、舒缓肠胃不适、除口腔异味、并可滋润皮肤。但是,现有的果味茶为液体饮料,携带不方便,保存期短,并且未见桂花茶固体饮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桂花果味茶,该桂花果味茶具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润燥、美容养颜、促进食欲、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携带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桂花果味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
桂花12~22份,新鲜柑桔皮4~8份,甘草4~8份,蓝莓8~16份,茶树叶4~16份;所述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
进一步,所述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经过绿茶工艺处理的叶子或者经过乌龙茶工艺处理的叶子。
进一步,还包括添加剂0.5~1份。
进一步,所述添加剂为麦芽糊精或者β-环糊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桂花果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进行混合,然后用液氮对其进行冷冻处理,处理后立即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
2)按照配比称取桂花与蓝莓,混合后进行打浆,再用0.2~0.5wt%的果胶酶在30~40℃酶解1.2-3小时,升温灭酶活,过滤去渣,得果汁;
3)将步骤1)粉碎物加入步骤2)的果汁中升温至80℃~100℃,浸泡一定的时间,该时间足以使原料细胞中的细胞内物质释放入水中,得到水提取物成分和原料残留物成分;
4)从水提取物中除去原料残留物成分,并将水提取物干燥至固态或半固态。
进一步,向步骤4)的水提取物中加入添加剂0.5~1份。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本发明采用新鲜柑桔皮,其不需要经过晒干处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将其洗净晒干与茶叶一样存放,可同茶叶一起冲饮,也可以单独冲饮,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气。桔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
蓝莓果中除含有糖、酸、维生素外,还含有对视力有很好保护作用的花色甙,因此称之为“灵魂之窗——眼睛”的保护神。蓝莓还可以使眼部变细的血管流动逐步恢复正常,使睫状体的血液流动得到改善,因此对于近视、远视、老花眼、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衰退、老年白内障、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以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损伤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桂花为木犀科植物桂花树的花,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强肌滋肤,养颜美容,活血润喉的功效,常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桂花果味茶以桂花以及茶树叶为主要原料,配以新鲜柑桔皮、甘草与蓝莓,可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润燥、美容养颜、促进食欲等功效,还有助于三高人群的降血脂、降血压。
2)本发明对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用液氮进行处理再粉碎,有利于破除新鲜柑桔皮以及茶树叶的细胞释放里面的活性物质,各种组分混合后有助于水溶性差的活性物质相互溶解,提高活性物质的提取率。
3)将冷冻处理后的茶叶迅速放入80℃~100℃的热水中,使得提取茶叶中的EGCG发生异构化为GCG,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制得绿茶中的GCG提高了2~8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桂花果味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
桂花12份,新鲜柑桔皮6份,甘草6份,蓝莓12份,茶树叶12份与麦芽糊精0.8份;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
一种桂花果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进行混合,然后用液氮对其进行冷冻处理,处理后立即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
2)按照配比称取桂花与蓝莓,混合后进行打浆,再用0.3wt%的果胶酶在35℃酶解2小时,升温灭酶活,过滤去渣,得果汁;
3)将步骤1)粉碎物加入步骤2)的果汁中升温至90℃,浸泡一定的时间,该时间足以使原料细胞中的细胞内物质释放入水中,得到水提取物成分和原料残留物成分;
4)从水提取物中除去原料残留物成分,并将水提取物干燥至粉末形式,再加入麦芽糊精0.8份。
实施例2
一种桂花果味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
桂花16份,新鲜柑桔皮8份,甘草4份,蓝莓16份,茶树叶4份与β-环糊精0.5份;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
一种桂花果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进行混合,然后用液氮对其进行冷冻处理,处理后立即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
2)按照配比称取桂花与蓝莓,混合后进行打浆,再用0.3wt%的果胶酶在40℃酶解3小时,升温灭酶活,过滤去渣,得果汁;
3)将步骤1)粉碎物加入步骤2)的果汁中升温至85℃,浸泡一定的时间,该时间足以使原料细胞中的细胞内物质释放入水中,得到水提取物成分和原料残留物成分;
4)从水提取物中除去原料残留物成分,并将水提取物干燥至粉末形式,再加入β-环糊精0.5份。
实施例3
一种桂花果味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
桂花22份,新鲜柑桔皮4份,甘草4份,蓝莓10份,茶树叶4份与麦芽糊精1份;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
一种桂花果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进行混合,然后用液氮对其进行冷冻处理,处理后立即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
2)按照配比称取桂花与蓝莓,混合后进行打浆,再用0.5wt%的果胶酶在40℃酶解1.2小时,升温灭酶活,过滤去渣,得果汁;
3)将步骤1)粉碎物加入步骤2)的果汁中升温至100℃,浸泡一定的时间,该时间足以使原料细胞中的细胞内物质释放入水中,得到水提取物成分和原料残留物成分;
4)从水提取物中除去原料残留物成分,并将水提取物干燥至粉末形式,再加入麦芽糊精1份。
实施例4
一种桂花果味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
桂花18份,新鲜柑桔皮7份,甘草4份,蓝莓8份,茶树叶10份与β-环糊精1份;茶树叶为camellia sinensis的叶子。
一种桂花果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新鲜柑桔皮、茶树叶以及甘草进行混合,然后用液氮对其进行冷冻处理,处理后立即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
2)按照配比称取桂花与蓝莓,混合后进行打浆,再用0.24wt%的果胶酶在32℃酶解1.2小时,升温灭酶活,过滤去渣,得果汁;
3)将步骤1)粉碎物加入步骤2)的果汁中升温至80℃,浸泡一定的时间,该时间足以使原料细胞中的细胞内物质释放入水中,得到水提取物成分和原料残留物成分;
4)从水提取物中除去原料残留物成分,并将水提取物干燥至粉末形式,再加入β-环糊精1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