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钱柳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918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青钱柳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paliurus.)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青钱柳是一种高大速生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广泛分布于广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的海拔420-2500m的山区、溪谷或石灰岩山地。据《中国中药志要》记载,其树皮、树叶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功能,可用于治疗顽癣。现代研究证实青钱柳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三萜类和多糖类化合物。采用青钱柳嫩叶为原料制作的青钱柳茶,富含丰富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大量的锌、硒、铬、锗、镁、铁、钙等珍贵的微量元素。改善血糖代谢、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衰老,具有神奇的天然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现有的速溶茶制备方法比较多,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95022X的一种固态速溶茶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为:提煮、减压浓缩、回流提取原料茶陈香挥发油、过滤、释压雾化、制粒成速溶空心颗粒茶。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703132A的一种速溶茶固体颗料饮料的制备方法,采取的步骤为:a)茶叶粉碎工序、b)水浸提工序、C)筛网过滤工序、d)高速离心工序、e)超滤膜过滤工序、f)浓缩工序、g)干燥工序、h)压片工序、i)切割工序、j)筛分工序。但现在这些速溶液茶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产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茶饮料的色、香、味品质较原茶有所下降;二是茶汤凉后往往会由清变浑,形成“冷后浑”,一旦加牛奶冲泡,浑浊将会更严重;三是提浸率低;四是不适应粗青钱柳茶的加工;五是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钱柳速溶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青钱柳速溶茶品质好,既能保持茶饮料的色、香、味,更具降糖功能;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保健价值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青钱柳速溶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辅料制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灭菌,干燥,粉碎和包装,所述的原辅料制备采取如下步骤:A、原料制备1)采摘:每年的6月-7月,采摘青钱柳颜色呈墨绿色的单片成熟鲜叶,同时分别采摘辣木和金花茶的鲜叶;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青钱柳叶、辣木叶、金花茶叶分别在室内均匀摊晾,自然萎凋至揉搓成团、不易散为宜;3)揉捻:将萎凋后的青钱柳叶与辣木叶、金花茶叶混合,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所述萎凋后的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5~10:1:1~3;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机中发酵;5)杀青: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6)烘干:将步骤5)制得的茶叶烘干至手捻易碎,备用;B、辅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辅料:玉竹8~10份、枸杞子4~6份、芡实4~6份、茯苓3~5份、黄精1~3份、陈皮1~3份、青果1~3份,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3)揉捻中,所述萎凋后的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7:1:2。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辅料的重量份比例为:玉竹9份、枸杞子5份、芡实5份、茯苓4份、黄精2份、陈皮2份、青果2份。进一步地,所述提取为: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加入总重15~20倍量的水,调节pH为7.0~8.0,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溶壁酶,于50~60℃下提取3~10h,将提取液加热到90~100℃并保温0.5~5分钟,使酶钝化;所述辅料重量为原料重量的2~5%。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重量比为2~4:1:0.5~1。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总重量是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3%~4%。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为提取液用碟式离心机过滤,所得离心液用10um的精滤器过滤,得滤液;所述滤液浓缩为在薄膜蒸发器内进行真空薄膜浓缩,浓缩条件为真空度-0.055~-0.090MPa,蒸汽温度50-60℃,浓缩至30~35Brix;所述灭菌为在120℃~124℃下灭菌30-40分钟。进一步地,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90~210℃,出风温度为100℃~105℃,进料速度为45~55ml/min,进料雾化压力为0.16~0.18MPa。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为超细微粉碎,粉碎后茶粉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本发明还包括采用经过以上制备方法得到的青钱柳速溶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6-7月份采摘的青钱柳老叶加工红茶,青钱柳老叶已生长至完全成熟,此时叶片中的黄酮、三萜类和多糖的含量最高,叶片的保健价值最大。(2)本发明在揉捻中加入辣木叶和金花茶叶,使辣木叶中的胶质充分溶出,和金花茶叶与青钱柳叶混合更均匀,青钱柳老叶容易成条;同时在一定比例下辣木叶和金花茶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与青钱柳叶的多糖、三萜类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增强青钱柳的降血糖活性。(3)本发明增加了杀青步骤,且杀青步骤放在发酵之后,因青钱柳叶片不同于一般茶叶,其清香味淡于一般茶叶,而青涩味要远重于一般茶叶,增加了杀青步骤后,能显著降低产品的青涩味,提高产品品质。(4)中医认为,糖尿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脾气虚弱,津液不足所致,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化痰生津为治。因此本发明在提取过程加入辅料,其中玉竹滋补养阴;枸杞子滋肾补肝;芡实益肾固精;茯苓健脾;黄精补脾益气;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青果清热生津,解毒;金花茶叶和辣木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辅料中各味原料与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配合,共奏滋阴清热,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化痰生津之功。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痰而不伤阴,祛淤而不伤正,丝丝入扣,相得益彰,标本同治,恰切病机,强化了青钱柳叶的降血糖功效。(5)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均取自民间“药食同源”品种,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安全。(6)经本发明生产出的青钱柳速溶茶,其感官品质、降血糖显著优于普通青钱柳嫩叶茶和烘干的青钱柳原叶。(7)本发明制得的速溶茶生物相容性好、反应活性高、水溶性好,浓度高,营养成分保持好。(8)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青钱柳速溶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辅料制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灭菌,干燥,粉碎和包装,所述的原辅料制备采取如下步骤:A、原料制备1)采摘:6月-7月,采摘青钱柳颜色呈墨绿色的单片成熟鲜叶,同时分别采摘辣木和金花茶的鲜叶;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青钱柳叶、辣木叶、金花茶叶分别在室内均匀摊晾,自然萎凋至揉搓成团、不易散为宜;3)揉捻:将萎凋后的青钱柳叶与辣木叶、金花茶叶混合,放入揉捻机中在18~22℃下初揉20min,然后在20~25℃下,放置3小时,然后在18~22℃下复揉20min;所述萎凋后的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5:1:1;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机中在30~40℃下发酵3h;5)杀青: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到杀青机中在230~250℃下杀青2min;6)烘干:将步骤5)制得的茶叶在50~60℃下烘干至手捻易碎,控制茶叶水分至10%或以下,备用;B、辅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辅料:玉竹8份、枸杞子4份、芡实4份、茯苓3份、黄精1份、陈皮1份、青果1份,备用。提取: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加入总重15倍量的水,调节pH为7.0,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溶壁酶,于50~60℃下提取3h,将提取液加热到90~100℃并保温0.5分钟,使酶钝化;所述辅料重量为原料重量的2%。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重量比为2:1:0.5。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总重量是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3%。过滤:提取液用碟式离心机过滤,所得离心液用10um的精滤器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滤液在薄膜蒸发器内进行真空薄膜浓缩,浓缩条件为真空度-0.055~-0.090MPa,蒸汽温度50-60℃,浓缩至30~35Brix;灭菌:浓缩后的滤液在120℃~124℃下灭菌30分钟。干燥:灭菌后的滤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90~210℃,出风温度为100℃~105℃,进料速度为45~55ml/min,进料雾化压力为0.16~0.18MPa;得到干燥茶产物;粉碎:将干燥的茶产物进行超细微粉碎,粉碎后茶粉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包装:将超细微粉碎后的茶粉包装即得青钱柳速溶茶。实施例2一种青钱柳速溶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辅料制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灭菌,干燥,粉碎和包装,所述的原辅料制备采取如下步骤:A、原料制备1)采摘:6月-7月,采摘青钱柳颜色呈墨绿色的单片成熟鲜叶,同时分别采摘辣木和金花茶的鲜叶;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青钱柳叶、辣木叶、金花茶叶分别在室内均匀摊晾,自然萎凋至揉搓成团、不易散为宜;3)揉捻:将萎凋后的青钱柳叶与辣木叶、金花茶叶混合,放入揉捻机中在18~22℃下初揉30min,然后在20~25℃下,放置5小时,然后在18~22℃下复揉30min;所述萎凋后的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10:1:3;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机中在30~40℃下发酵6h;5)杀青: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到杀青机中在230~250℃下杀青10min;6)烘干:将步骤5)制得的茶叶在50~60℃下烘干至手捻易碎,控制茶叶水分至10%或以下,备用;B、辅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辅料:玉竹10份、枸杞子6份、芡实6份、茯苓5份、黄精3份、陈皮3份、青果3份,备用。提取: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加入总重20倍量的水,调节pH为8.0,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溶壁酶,于50~60℃下提取10h,将提取液加热到90~100℃并保温5分钟,使酶钝化;所述辅料重量为原料重量的5%。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重量比为4:1:1。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总重量是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4%。过滤:提取液用碟式离心机过滤,所得离心液用10um的精滤器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滤液在薄膜蒸发器内进行真空薄膜浓缩,浓缩条件为真空度-0.055~-0.090MPa,蒸汽温度50-60℃,浓缩至30~35Brix;灭菌:浓缩后的滤液在120℃~124℃下灭菌35分钟。干燥:灭菌后的滤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90~210℃,出风温度为100℃~105℃,进料速度为45~55ml/min,进料雾化压力为0.16~0.18MPa;得到干燥茶产物;粉碎:将干燥的茶产物进行超细微粉碎,粉碎后茶粉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包装:将超细微粉碎后的茶粉包装即得青钱柳速溶茶。实施例3一种青钱柳速溶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辅料制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灭菌,干燥,粉碎和包装,所述的原辅料制备采取如下步骤:A、原料制备1)采摘:6月-7月,采摘青钱柳颜色呈墨绿色的单片成熟鲜叶,同时分别采摘辣木和金花茶的鲜叶;2)萎凋:将采摘下来的青钱柳叶、辣木叶、金花茶叶分别在室内均匀摊晾,自然萎凋至揉搓成团、不易散为宜;3)揉捻:将萎凋后的青钱柳叶与辣木叶、金花茶叶混合,放入揉捻机中在18~22℃下初揉25min,然后在20~25℃下,放置4小时,然后在18~22℃下复揉25min;所述萎凋后的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7:1:2;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机中在30~40℃下发酵5h;5)杀青: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到杀青机中在230~250℃下杀青8min;6)烘干:将步骤5)制得的茶叶在50~60℃下烘干至手捻易碎,控制茶叶水分至10%或以下,备用;B、辅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辅料:玉竹9份、枸杞子5份、芡实5份、茯苓4份、黄精2份、陈皮2份、青果2份,备用。提取: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加入总重18倍量的水,调节pH为7.5,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溶壁酶,于50~60℃下提取6h,将提取液加热到90~100℃并保温3分钟,使酶钝化;所述辅料重量为原料重量的3%。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重量比为3:1:0.8。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壁酶的总重量是原料和辅料总重量的3.5%。过滤:提取液用碟式离心机过滤,所得离心液用10um的精滤器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滤液在薄膜蒸发器内进行真空薄膜浓缩,浓缩条件为真空度-0.055~-0.090MPa,蒸汽温度50-60℃,浓缩至30~35Brix;灭菌:浓缩后的滤液在120℃~124℃下灭菌40分钟。干燥:灭菌后的滤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90~210℃,出风温度为100℃~105℃,进料速度为45~55ml/min,进料雾化压力为0.16~0.18MPa;得到干燥茶产物;粉碎:将干燥的茶产物进行超细微粉碎,粉碎后茶粉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包装:将超细微粉碎后的茶粉包装即得青钱柳速溶茶。本发明实施例1-3采摘所得的青钱柳茶叶活性成分含量如表1所示:表1不同采摘方式所得青钱柳茶叶活性成分含量采摘方式黄酮含量(mg/g)三萜(mg/g)多糖(mg/g)实施例14255119实施例2484998实施例34652103对比例1213848对比例2334262对比例3323780其中,对比例1采摘时间为3-4月份,对比例2采摘时间为8-9月份,对比例3采摘时间为9-10月份。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在6-7月份采摘的青钱柳茶叶中黄酮、三萜类和多糖的含量更高。本发明实施例1-3生产出的青钱柳速溶茶感官品质和降血糖效果如表2所述:表2不同方法生产的青钱柳速溶茶感官品质和降血糖效果其中,对比例4揉捻中不添加辣木叶和金花茶叶,其余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5揉捻中添加了辣木叶,青钱柳叶和辣木叶的重量比为7:1;其余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6揉捻中添加了金花茶叶,青钱柳叶和金花茶叶的重量比为7:2;其余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7提取中未加入辅料,其余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生产出的青钱柳速溶茶,在青钱柳叶的基础上加入辣木叶和金花茶叶和本发明的辅料后其感官品质、降血糖显著提高;青钱柳叶、辣木叶和金花茶叶三者协同降血糖作用显著。本发明的青钱柳速溶茶是经大量试验得到的,而且经过试用,确实起到了保健效果。本发明的青钱柳速溶茶经120人试用,通常每日1-2次,每次10g,泡水饮。试饮期1个月为一个疗程,有明显效果的占98%。如下为5例典型试验例及其服用青钱柳速溶茶前后的血糖指标:试验例1:胡某某,男,50岁,服用6疗程,服用前:空腹血糖12.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5mmol/L;服用后:空腹血糖6.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试验例2:陈某,女,42岁,服用4疗程,服用前:空腹血糖10.5mmo/L,餐后2小时血糖13.5mmol/L;服用后: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试验例3:刘某某,男,55岁,服用8疗程,服用前:空腹血糖1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8mmol/L;服用后:空腹血糖8.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5mmol/L。试验例4:胡某某,男,35岁,服用4疗程,服用前:空腹血糖7.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3mmol/L;服用后:空腹血糖5.5mmo/L,餐后2小时血糖7.5mmol/L。试验例5:李某,女,55岁,服用6疗程,服用前:空腹血糖1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1mmo/L;服用后: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6mmol/L。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