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红茶菌复合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157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莓红茶菌复合饮料,属于发酵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红茶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饮料,因其菌膜酷似海蜇的皮,俗称“海宝”;又因红茶菌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所以又称“胃宝”。主要是由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醋酸菌、酵母菌及乳酸菌(部分菌种中存在)等组成的共生体系,可将糖、茶等原料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转化为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使糖茶水生成一种酸甜可口的饮料。

红茶菌发酵代谢可以产生醋酸、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二酸和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等功能因子,其中DSL能够有效抑制β-葡萄糖苷酸酶的活性,具有很强的解毒和抗氧化性能,通过参与人体代谢活动调节体内激素环境发挥化学防癌作用,预防和有效抑制如食道癌、结肠癌、激素依赖性癌症乳腺癌、肝癌、皮肤癌和膀胱癌等病症。因此,利用红茶菌发酵制备功能性饮料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菌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培养基按如下步骤配制:(1)红茶2~5g/L,葡萄糖80~140g/L,加水煮沸5~10min;(2)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3)将步骤(1)与步骤(2)制备的液体过滤,并按4~5:1的体积比混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红茶菌复合饮料,是将红茶菌接种至所述发酵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7~10d,每2d按发酵液总体积:蓝莓汁体积=8-10:1加入蓝莓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种是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茶菌包括俄罗斯红茶菌、黑河红茶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蓝莓汁是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红茶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红茶菌接种至所述发酵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7~10d,每2d按体积比8-10:1加入蓝莓汁;发酵结束后过滤、灭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后、灭菌前可选择地进行糖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种是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蓝莓汁是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方法在制备以红茶菌为原料的发酵饮品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蓝莓红茶菌复合饮料中葡萄糖二酸含量达6.42g/L,葡萄糖二酸1,4-内酯达9.68g/L,比单独以红茶菌发酵提高了1.12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称取红茶、葡萄糖,按红茶3g/L,葡萄糖120g/L的浓度加水煮沸5~10min,待红茶糖水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残渣,转移至洗净的玻璃坛中。

(2)红茶菌发酵: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比例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发酵培养基中,与30℃静置7d,发酵结束后用纱布过滤,灭菌。

测定发酵结束后的总酸、总糖等理化指标及功能因子的含量。

实施例2

(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a)称取红茶、葡萄糖,按红茶3g/L,葡萄糖120g/L的浓度加水煮沸5~10min;待红茶糖水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残渣;b)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c)将红茶糖水与蓝莓汁按4:1的体积比转移至洗净的玻璃坛中。

(2)红茶菌发酵: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比例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发酵培养基中,与30℃静置7d,发酵结束后用纱布过滤,灭菌。

测定发酵结束后的总酸、总糖等理化指标及功能因子的含量。

实施例3

(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a)称取红茶、葡萄糖,按红茶3g/L,葡萄糖120g/L的浓度加水煮沸5~10min;待红茶糖水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残渣;b)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c)将红茶糖水与蓝莓汁按4:1的体积比转移至洗净的玻璃坛中。

(2)红茶菌发酵: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比例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发酵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7~10d,每2d加入终浓度3%的葡萄糖。发酵结束后用纱布过滤,灭菌。

测定发酵结束后的总酸、总糖等理化指标及功能因子的含量。

实施例4

(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a)称取红茶、葡萄糖,按红茶3g/L,葡萄糖120g/L的浓度加水煮沸5~10min;待红茶糖水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残渣;b)将新鲜蓝莓按蓝莓:水3~4:1的比例加水榨汁;c)将红茶糖水与蓝莓汁按4:1的体积比转移至洗净的玻璃坛中。

(2)红茶菌发酵:将红茶菌菌块以5~10cm2/L的比例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发酵培养基中,于30℃静置7d,每10d按发酵总体积:蓝莓汁体积10:1加入蓝莓汁(制备方法同步骤1),发酵结束后用纱布过滤,灭菌。

测定发酵结束后的总酸、总糖等理化指标及功能因子的含量。

实施例1-4的红茶菌功能成分如表1所示,实施例4制备的蓝莓红茶菌饮料中葡萄糖二酸含量达6.42g/L,葡萄糖二酸1,4-内酯达9.68g/L,比单独以红茶菌发酵提高了1.12倍。对实施例4的蓝莓红茶菌中主要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用蓝莓复合发酵的红茶菌中香气成分种类丰富,香气浓郁。

表1蓝莓红茶菌成分测定结果

表2实施例4的蓝莓红茶菌主要香气成分测定结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