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伤的茶叶分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45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提取前的茶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晒青是制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晒青位于揉形环节之后,晒青之前需要将揉形出来的茶叶块进行解块处理,通常是利用人工将茶叶抖散,茶叶抖散的厚度,均匀度,关系着晒青茶的品质。人工抖散很费力,抖开的茶若分布均匀,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可以在2-3小时的阳光下暴晒晒干;若不均匀,厚薄不等,则有可能同一堆茶,一天下来,有部分不干燥,第二天还需晒干。对于制茶来说,一天晒干的茶跟两天晒干的茶,茶质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仅仅从价格上来说,可能相差20%;甚至,挑剔的茶商根本不收购分两天晒干的茶。现有的解块步骤大都使用解块机通过用硬物来击打茶叶块使茶叶分散,茶叶受到击打,会产生损伤、破裂,茶叶的品质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一种既省力,同时又能不损伤茶叶的分散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损伤的茶叶分散方法,以提供一种既省力,同时又能不损伤茶叶的分散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低损伤的茶叶分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的茶叶块烘干处理,去掉茶叶块上部分水分;S2.将茶叶块放进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使茶叶旋转,让茶叶内部形成空洞,用压力气体作用于茶叶块的侧壁,使茶叶块的侧壁变形,然后通过茶叶块自身的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变形的地方恢复变形,使茶叶从茶叶块上分离;所述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包括内筒、气泵和一端封闭的外筒,内筒位于外筒内,内筒与外筒封闭端同侧的一端封闭,内筒另一端设有可开闭的筒门,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偶数个将内筒和外筒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关于内筒的中心线对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若干贯穿外筒侧壁和内筒侧壁的第一通气孔,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若干贯穿外筒侧壁和内筒侧壁的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的直径,第二通气孔的中心线分别位于各第一通气孔中心线之间,第二通气孔之间设有排料孔,排料孔上设有筛网,气泵的输出端与通气孔连接;S3.在排料孔处收集从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分离出来的茶叶;S4.将收集的茶叶堆在振动装置上摊平。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法使用气压让茶叶块旋转,使茶叶内部形成空洞,让气流进入茶叶内部对茶叶进行作用,相对用硬物直接击打,将茶叶的损伤降到了最低,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另外,本方法利用茶叶块自身回转和压力的作用,使茶叶块侧壁反复变形,使茶叶内部反复产生细小的拉力,从茶叶块内部对茶叶块进行分散,进一步减小了茶叶受到的损伤。上述方案为基础方案,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一:步骤S1之前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块手动分解成小于内筒的尺寸。小于内筒尺寸的茶叶能在内筒中顺利地旋转,获得较大的旋转速度,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使茶叶块内的茶叶获得较大的拉力。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二:所述筒门铰接在内筒上。铰接在内筒上的筒门,方便打开,同时也使内筒中气流只能从排料孔中排出。基于优化方案二的优化方案三:所述筒门上铰接有扣件,内筒上设有与扣件对应的扣合柱。扣合柱的设置方便将门固定在内筒上。扣件与扣合件配合可以将筒门固定在内筒上,并且结构简单。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四:还包括覆盖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气罩,气罩一端连接在外筒上,气罩另一端连接在气泵上。气罩将气泵输出的压力气体统一输送到通气孔,不用一个通气孔配备一台气泵,节约了成本。基于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五:所述内筒的封闭端与外筒连接。利用外筒的筒壁将内筒一端封闭起来,不用另外用材料封闭内筒,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袋子1、筒门2、茶叶块3、气罩4、第一连接块5.第一通气孔6、第二通气孔7、外筒8、内筒9、第二连接块10、排料孔11。实施例的基础方案:本方案中的低损伤的茶叶分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茶叶块手动分解成小于内筒9的尺寸,以方便茶叶块在内筒9中旋转。S2.将待处理的茶叶块烘干处理,去掉茶叶块上部分水分,多余的水分会让茶叶粘性,对在茶叶之间形成拉力造成阻碍。S3.将茶叶块放进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使茶叶旋转,让茶叶内部形成空洞,用压力气体作用于茶叶块的侧壁,使茶叶块的侧壁变形,然后通过茶叶块自身的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变形的地方恢复变形,利用茶叶之间的拉力使茶叶分离。所述用气体解块的解块机,如图1所示,包括内筒9、气泵和一端封闭的外筒8,内筒9位于外筒8内,内筒9与外筒8封闭端同侧的一端封闭,内筒9另一端铰接有可开闭的筒门2,内筒9上安装有密封件,门上铰接有扣件,内筒9上焊接有与扣件对应的扣合柱,扣件扣合在扣合柱上时,筒门2能把密封件压紧。内筒9和外筒8之间一体成型有两个将内筒9和外筒8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10,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10关于内筒9的中心线对称,第一连接块上一体成型有贯穿外筒8侧壁和内筒9侧壁的第一通气孔,第二连接块10上一体成型有贯穿外筒8侧壁和内筒9侧壁的第二通气孔7,第一通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7的直径,第二通气孔7的中心线分别位于各第一通气孔中心线之间,第二通气孔7之间一体成型有排料孔11,排料孔11上安装有筛网。外筒8的外周设有气罩4,气泵的输出端与气罩4连接,气罩4覆盖在通气孔上。打开筒门2,将茶叶块3放入内筒9,关上筒门2,开启气泵,带有压力的气体从茶叶块两侧的通气孔吹出,并作用于茶叶块。因为第一通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通气孔7的直径,第二通气孔7的中心线位于各第一通气孔中心线之间,所以茶叶块受到的第一通气孔出来的压力气体和第二通气孔7出来的压力气体带来的剪切力,茶叶受到两个方向的力,能被快速打散。另外,茶叶块在剪切力下发生转动,茶叶块转动的过程中,茶叶块上的茶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往四周散开,部分茶叶从茶叶块上分离,此时茶叶块因为没有分离的茶叶朝四周移动,茶叶块上形成间隙,并且中部形成空洞,压力气体从间隙进入空洞,从茶叶块中部对茶叶块作用,进一步加快茶叶块分散,并且茶叶回转时,受到压力气体的一侧内凹,当不再对着通气孔时,内凹的侧壁因为离心力向外扩展,扩展使受到的阻力是茶叶与茶叶之间的拉力,因此茶叶分散时受到的力是茶叶与茶叶之间细小的拉力,所以由内而外的打散方式将对茶叶的损伤降到了最低。因为内筒9四周封闭,内筒9中的气流只能从带有筛网的排料孔11排出,从茶叶块上分离的茶叶随气流经排料孔11从外筒8和内筒9之间自动排到外筒8与内筒9之间的空间。S4.因为外筒8一端封闭,从内筒9中出来的气流只能从外筒8的未封闭端流出,而分散的茶叶也随着气流一起从外筒8的未封闭端流出,从而流进外筒8为封闭端设置的袋子1里。S5.将袋子1中的茶叶堆在振动平台上,利用缓慢的振动将茶叶摊平,方便晾晒。在上述实施例基础方案之上,调节部分数据进行试验。实验数据如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解块前茶叶块去掉多余水分否否是是是使茶叶旋转否是是否是使用压力气体否否否是是1级茶叶数量4241474268选取中叶种茶树的树叶为实验对象,中叶种茶树叶片长5至8厘米,经过揉形机揉形,再晒干后,完好的茶叶长度为4至6厘米。实验分为10次,选取长度在5至6厘米的中叶种茶树叶片,每次分为5组,每组100枚。经过同一揉形机揉形,然后常温放置至干燥,以减少设备不同和干燥方式对茶叶的物理作用对实验造成的误差。将长度为3.5厘米至4.5厘米的茶叶定为1级茶叶,记录每组每次产出1级茶叶的平均数量。实施例1用物理击打的解块机解块,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用旋转设备使茶叶块高速旋转,实施例4用压力气体间断性冲击茶叶块,实施例5用本方法进行解块。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说明高速旋转对茶叶也有与物理击打同样的损伤,实施例2和实施例3对比说明解块前取出多余水分对茶叶最后的完成度有影响,实施例1和实施例4对比说明说明使用压力气体对茶叶作用也有与物理击打同样的损伤,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对比说明利用气流使茶叶旋转时,同时对茶叶块施以带压力的气流能较好地防止茶叶损伤,因此,本方法对解块时低茶叶损伤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