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43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茶叶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国际专利分类号A23F 3/06,具体涉及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



背景技术:

茶叶制作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绿茶无需发酵这一步)→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加工→包装→(成品),其中杀青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现有的用于新鲜茶叶杀青干燥的设备或机器,都带有搅拌器件。如:我国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杀青机,专利号:201310247616.4和另一种杀青机,专利号:201310345813.x等等。搅拌器件在被杀青茶叶带来均匀受热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总有搅拌器件无法够到的角落或死角,二是搅拌器件会将部分茶叶击碎,因而搅拌器件的固有弊端降低了茶叶品质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以解决现有茶叶杀青机的杀青不均匀,茶叶击碎的问题;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杀青机基座包括机壳底板、机壳四周侧板和机壳盖板,机壳盖板上平面一侧有电机轴穿越孔,电机轴穿越孔上方有电动机,机壳盖板上平面另一侧有鼓风分配孔板,鼓风分配孔板呈现辐射状布置;鼓风分配孔板下方有鼓风空间下板,鼓风空间下板内圈与鼓风分配孔板内圈之间由鼓风挡管密闭连接固定,鼓风空间下板外圈与鼓风分配孔板外圈之间由鼓风围裙板密闭连接固定;作为改进:鼓风围裙板上有鼓风输入管,鼓风输入管外端密闭连接着空气加热器输出端,空气加热器输入端密闭连接着鼓风机输出端;鼓风分配孔板和鼓风空间下板以及鼓风围裙板和鼓风挡管之间构成鼓风均压空腔,空气加热器和鼓风机都固定在机壳盖板下平面上;

机壳盖板上平面还有升降平衡柱位于所述的电动机与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之间,液压升降缸位于所述的升降平衡柱与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之间,液压升降缸上端有釜盖横杠,釜盖横杠另一端有通风釜盖;

所述的机壳底板上有主动轴承座和从动轴承座,主动轴承座与电机轴穿越孔之间具有同一轴心线,从动轴承座与轴承台阶孔之间具有同一轴心线;

主传动轴上端与电动机输出轴端之间由刚性联轴器连接,主传动轴下端位于所述的主动轴承座之中;主动轴螺母将主动带轮固定在主传动轴上限制轴向位移,主传动轴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主动轴键传递扭矩;

所述的釜体转轴自上到下依次有转轴花键、转轴挡肩、转轴上轴承段、转轴带轮段、转轴螺纹段、转轴下轴承段,转轴下轴承段位于所述的从动轴承座之中,釜花键孔与所述的釜花键孔之间相配合;转轴上轴承段与轴承台阶孔之间有上轴承,轴承压盖将上轴承外圈紧贴固定在轴承台阶孔之中,上轴承内圈与转轴上轴承段之间为过盈配合;

从动螺母与转轴螺纹段相配合,将转釜带轮固定在所述的转轴带轮段上限制轴向位移,转轴带轮段上有釜轴键槽,釜轴键槽上有釜轴平键;转釜带轮与釜体转轴之间通过釜轴平键传递扭矩;转釜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递扭矩;

液压升降缸上有下进出油接口和上进出油接口,活塞杆螺母将所述的釜盖横杠固定在液压活塞杆上端,釜盖横杠一端有横杠衬套,横杠衬套与所述的盖旋转轴之间为可旋转配合,限位挡圈位于横杠衬套与横梁螺母之间,横梁螺母与所述的盖轴外螺纹配合,限制釜盖横杠相对于所述的盖旋转轴作上下位移;

釜盖横杠另一端与滑轮框架之间由框架连接销铰接,滑轮框架固定着平衡滑轮,平衡滑轮与所述的升降平衡柱之间为可滚动升降配合,升降平衡柱上端有限位挡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筒杀青釜外筒底面上有外筒底面凸圈,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的孔板外围上有孔板外围凹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风釜盖上方依次有盖中心柱、盖旋转轴和盖轴外螺纹,所述的通风釜盖上有盖板排风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筒杀青釜底部有釜连接套筒,圆筒杀青釜外筒与釜连接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5至7条连接支撑筋,连接支撑筋上面固定有网孔圆板,釜连接套筒上端与连接支撑筋上平面之间齐平,釜连接套筒上端圆环上有5至7个通风气道,釜连接套筒内孔上有釜花键孔。

本发明上述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利用安装在机壳盖板下平面的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给圆筒杀青釜内茶叶供热杀青,特别是增设鼓风分配孔板和网孔圆板,放置在网孔圆板上方的茶叶随着圆筒杀青釜旋转,结合鼓风分配孔板呈现辐射状布置,可以将放置在网孔圆板上方的茶叶吹开翻滚;釜连接套筒上设置通风气道,可将网孔圆板引入网孔圆板中心部位,

不留任何死角,使得圆筒杀青釜内的所有茶叶得到均匀加热,避免了现有茶叶杀青机的杀青不均匀和茶叶被击碎的问题;

(二)、采用釜花键孔与釜花键孔之间可分离相配合,安装方便;特别是圆筒杀青釜上的外筒底面凸圈与鼓风分配孔板上的孔板外围凹槽之间为间隙配合,对热气起到阻尼作用,热效率高。

(三)、采用液压升降缸结合常规外置液压系统,通过给下进出油接口和上进出油接口进行正压供油或负压抽油,驱动液压活塞杆作上移或下移运动,继而通过釜盖横杠带动通风釜盖作上移或下移运动,实现对通风釜盖便捷打开或盖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4中的通风釜盖220被液压活塞杆214提升起来的剖面图。

图6为图4或图5中的杀青机基座单独剖面图。

图7为图4或图5中的圆筒杀青釜221连同釜体转轴255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的圆筒杀青釜221部分剖面图。

图9为图8中的釜体转轴255部分剖面图。

图10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1为图6的局部俯视图。

图12为图5的通风釜盖220单独俯视立体图。

图13为图4中的横杠衬套219所处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和图6所示,热风转釜茶叶杀青机器,杀青机基座包括机壳底板201、机壳四周侧板202和机壳盖板271,机壳盖板271上平面一侧有电机轴穿越孔273,电机轴穿越孔273上方有电动机209,机壳盖板271上平面另一侧有鼓风分配孔板254,鼓风分配孔板254呈现辐射状布置;鼓风分配孔板254下方有鼓风空间下板252,鼓风空间下板252内圈与鼓风分配孔板254内圈之间由鼓风挡管350密闭连接固定,鼓风空间下板252外圈与鼓风分配孔板254外圈之间由鼓风围裙板369密闭连接固定,鼓风围裙板369部分与机壳四周侧板202重叠,鼓风挡管350高于鼓风分配孔板254,鼓风挡管350中心有分配板贯穿孔253,分配板贯穿孔253下端为轴承台阶孔268;鼓风围裙板369上有鼓风输入管357,鼓风输入管357外端密闭连接着空气加热器270输出端,空气加热器270输入端密闭连接着鼓风机260输出端;鼓风分配孔板254和鼓风空间下板252以及鼓风围裙板369和鼓风挡管350之间构成鼓风均压空腔269,空气加热器270和鼓风机260都固定在机壳盖板271下平面上;

机壳盖板271上平面还有升降平衡柱210位于所述的电动机209与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254之间,液压升降缸216位于所述的升降平衡柱210与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254之间,液压升降缸216上端有釜盖横杠213,釜盖横杠213另一端有通风釜盖22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筒杀青釜221外筒底面上有外筒底面凸圈284,所述的鼓风分配孔板254的孔板外围上有孔板外围凹槽248。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风釜盖220上方依次有盖中心柱234、盖旋转轴236和盖轴外螺纹217,所述的通风釜盖220上有盖板排风孔288。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壳底板201上有主动轴承座203和从动轴承座226,主动轴承座203与电机轴穿越孔273之间具有同一轴心线,从动轴承座226与轴承台阶孔268之间具有同一轴心线;

主传动轴207上端与电动机209输出轴端之间由刚性联轴器208连接,主传动轴207下端位于所述的主动轴承座203之中;主动轴螺母295将主动带轮205固定在主传动轴207上限制轴向位移,主传动轴207与主动带轮205之间通过主动轴键206传递扭矩;

所述的圆筒杀青釜221底部有釜连接套筒257,圆筒杀青釜221外筒与釜连接套筒257之间固定连接有5至7条连接支撑筋258,连接支撑筋258上面固定有网孔圆板327,釜连接套筒257上端与连接支撑筋258上平面之间齐平,釜连接套筒257上端圆环上有5至7个通风气道256,釜连接套筒257内孔上有釜花键孔855;

所述的釜体转轴255自上到下依次有转轴花键857、转轴挡肩565、转轴上轴承段535、转轴带轮段525、转轴螺纹段575、转轴下轴承段266,转轴下轴承段266位于所述的从动轴承座226之中,釜花键孔855与所述的釜花键孔855之间相配合;转轴上轴承段535与轴承台阶孔268之间有上轴承222,轴承压盖522将上轴承222外圈紧贴固定在轴承台阶孔268之中,上轴承222内圈与转轴上轴承段535之间为过盈配合;

从动螺母224与转轴螺纹段575相配合,将转釜带轮223固定在所述的转轴带轮段525上限制轴向位移,转轴带轮段525上有釜轴键槽545,釜轴键槽545上有釜轴平键225;转釜带轮223与釜体转轴255之间通过釜轴平键225传递扭矩;转釜带轮223与主动带轮205之间通过传动皮带204传递扭矩;

液压升降缸216上有下进出油接口278和上进出油接口276,活塞杆螺母215将所述的釜盖横杠213固定在液压活塞杆214上端,釜盖横杠213一端有横杠衬套219,横杠衬套219与所述的盖旋转轴236之间为可旋转配合,限位挡圈233位于横杠衬套219与横梁螺母218之间,横梁螺母218与所述的盖轴外螺纹217配合,限制釜盖横杠213相对于所述的盖旋转轴236作上下位移;

釜盖横杠213另一端与滑轮框架282之间由框架连接销212铰接,滑轮框架282固定着平衡滑轮211,平衡滑轮211与所述的升降平衡柱210之间为可滚动升降配合,升降平衡柱210上端有限位挡板281。

实施例中:机壳四周侧板202上至少一侧有维修安装板730,网孔圆板327的目数为20-30。

一、组装步骤:

(一)、安装空气加热器270和鼓风机260:

(1)、卸下四周侧板202上的维修安装板730,将空气加热器270固定安装在机壳盖板271下平面,将鼓风输入管357输出端与鼓风围裙板369密闭连接固定;

(2)、将鼓风机260输出端与空气加热器270输入端密闭连接固定,将鼓风机260固定安装在机壳盖板271下平面。

(二)、安装釜体转轴255及其附件:

(1)、将上轴承222放置在280度高温机油之中,使得上轴承222内圈热膨胀;将上轴承222内圈套入转轴上轴承段535,冷却后,上轴承222内圈与转轴上轴承段535之间转轴上轴承段535具有0.02毫米过盈量;

(2)、上轴承222外圈装入轴承台阶孔268之中,轴承压盖522与釜连接套筒257下端螺纹活动连接固定,将上轴承222外圈紧贴固定在轴承台阶孔268之中;

(3)、釜轴平键225放置在釜轴键槽545的键槽内,转釜带轮223上键槽与釜轴平键225配合,传动皮带204同时套在转釜带轮223上,从动螺母224与转轴螺纹段575配合,将转釜带轮223紧贴在转轴带轮段525的轴肩上并紧固;

(4)、将转轴下轴承段266固定在从动轴承座226之中;

(5)、调整从动轴承座226位置,将从动轴承座226固定在机壳底板201上,确保从动轴承座226与轴承台阶孔268处于同一轴心线。

(6)、将圆筒杀青釜221上的釜花键孔855与釜花键孔855之间相配合,使得釜连接套筒257下端抵住转轴挡肩565,圆筒杀青釜221上的外筒底面凸圈284与鼓风分配孔板254上的孔板外围凹槽248之间为间隙配合,对热气起到阻尼作用:

(三)、安装通风釜盖220以及液压升降缸216和升降平衡柱210:

(1)、预先用活塞杆螺母215将釜盖横杠213中间孔固定在液压活塞杆214上端;

(2)、将釜盖横杠213一端的横杠衬套219套入盖旋转轴236之上,限位挡圈233套入盖轴外螺纹217被挡在盖旋转轴236台阶上,横梁螺母218与盖轴外螺纹217紧固配合,使得横杠衬套219与盖旋转轴236之间可旋转配合;

(3)、将液压升降缸216固定在机壳盖板271上平面;

(4)、将釜盖横杠213另一端的平衡滑轮211套入升降平衡柱210之上,使得平衡滑轮211与升降平衡柱210之间为可滚动升降配合,将升降平衡柱210焊接固定(或者可拆卸固定)在机壳盖板271上平面,将限位挡板281可拆卸固定(或者焊接固定)在升降平衡柱210上端;

(四)、安装电动机209和主传动轴207:

(1)、电动机209放置在机壳盖板271上平面,电动机209输出轴穿过电机轴穿越孔273;

(2)、主动轴键206放置在主传动轴207键槽内,主动带轮205上键槽与主动轴键206配合,主动轴螺母295与主传动轴207上的外螺纹配合,将主动带轮205紧固在主传动轴207上;

(3)、传动皮带204预先套在主动带轮205上,主动带轮205上端与电动机209输出轴之间用刚性联轴器208连接固定,确保电动机209输出轴与主传动轴207处于同一轴心线;

(4)、将主传动轴207下端轴承段固定在主动轴承座203之中;

(5)、将电动机209固定在机壳盖板271上平面,调整主动轴承座203位置,确保主动轴承座203与电机轴穿越孔273处于同一轴心线,将卸下的维修安装板730重新安装在四周侧板202上。

二、茶叶杀青步骤:

(一)、通过常规外置液压控制系统,给下进出油接口278进行正压供油,上进出油接口276进行负压抽油,驱动液压活塞杆214作上行运动,继而通过釜盖横杠213带动通风釜盖220作上行运动,通风釜盖220被打开;将待杀青的茶叶投入到圆筒杀青釜221内,茶叶高度占圆筒杀青釜221高度的三分之一;再通过常规外置液压控制系统,给上进出油接口276进行正压供油,下进出油接口278进行负压抽油,驱动液压活塞杆214作下行运动,继而通过釜盖横杠213带动通风釜盖220作下行运动,通风釜盖220紧盖在圆筒杀青釜221之上;

(二)、启动电动机209,电动机209输出轴通过刚性联轴器208带动主传动轴207旋转,主传动轴207通过主动轴键206将扭矩传递给主动带轮205,主动带轮205通过传动皮带204将扭矩传递给转釜带轮223,转釜带轮223通过釜轴平键225将扭矩传递给釜体转轴255,釜花键孔855与釜花键孔855之间相配合,将扭矩传递给圆筒杀青釜221,驱使圆筒杀青釜221整体旋转,圆筒杀青釜221连同通风釜盖220一起旋转;

(三)、先给鼓风机260通电供给风力,再给空气加热器270通电加热,具有0.01MPa压力以及280-320℃之间的高温热风从鼓风输入管357出来依次进入到鼓风均压空腔269、穿越鼓风分配孔板254和网孔圆板327,将放置在网孔圆板327上方的茶叶吹开翻滚,使得圆筒杀青釜221内的所有茶叶得到均匀加热,经过热交换后的余热暖风从盖板排风孔288排出,历时3分钟,达到给茶叶杀青效果;

(四)、先断开空气加热器270通电,1分钟后断开鼓风机260通电,断开电动机209通电,让圆筒杀青釜221整体停止旋转;

(五)、再次通过常规外置液压控制系统,给下进出油接口278进行正压供油,上进出油接口276进行负压抽油,驱动液压活塞杆214作上行运动,继而通过釜盖横杠213带动通风釜盖220作上行运动,通风釜盖220被打开;将杀青完毕的茶叶从圆筒杀青釜221内取出,送到下一道工序。

三、本发明上述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带来如下显著的进步效果:

(一)、利用安装在机壳盖板271下平面的鼓风机260和空气加热器270给圆筒杀青釜221内茶叶供热杀青,特别是增设鼓风分配孔板254和网孔圆板327,放置在网孔圆板327上方的茶叶随着圆筒杀青釜221旋转,结合鼓风分配孔板254呈现辐射状布置,可以将放置在网孔圆板327上方的茶叶吹开翻滚;釜连接套筒257上设置通风气道256,可将网孔圆板327引入网孔圆板327中心部位,

不留任何死角,使得圆筒杀青釜221内的所有茶叶得到均匀加热,避免了现有茶叶杀青机的杀青不均匀和茶叶被击碎的问题;

(二)、采用釜花键孔855与釜花键孔855之间可分离相配合,安装方便;特别是圆筒杀青釜221上的外筒底面凸圈284与鼓风分配孔板254上的孔板外围凹槽248之间为间隙配合,对热气起到阻尼作用,热效率高。

(三)、采用液压升降缸216结合常规外置液压系统,通过给下进出油接口278和上进出油接口276进行正压供油或负压抽油,驱动液压活塞杆214作上移或下移运动,继而通过釜盖横杠213带动通风釜盖220作上移或下移运动,实现对通风釜盖220便捷打开或盖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