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专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431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专用轴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动轴承领域,尤其与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专用轴承有关。



背景技术:

用于支撑汽车转向管柱的传统球轴承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都是金属材料之间的刚性接触,并且一般只能承受径向力,导致汽车转向机构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窜动,稳定性较差,并且也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申请号为20099010050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柱的滚动轴承装置,通过在壳体内嵌设两个圆柱环作为附连滚道组成外圈内滚道,通过在其中一个圆柱环侧方设置弹性圈支撑圆柱环,对两个圆柱环的间距形成调节,对轴承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压力可以进行调节,并且实现滚动体与滚道之间为角接触,减小汽车转向机构工作时的晃动和噪音,但是该类球轴承结构较为复杂,装配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用于汽车转向柱支撑的传统深沟球轴承装配繁杂、容易产生晃动和噪音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轴承稳定性好、装配方便且能降低噪音的汽车转向管柱专用轴承。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专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包括内圈、滚动体和外圈总成,外圈总成包括外圈、弹性体和外包壳体,外圈的内圆面设有环形内滚道,内圈的外圆面设有环形外滚道,滚动体安装于内圈和外圈之间并与两滚道之间呈四点角接触,外包壳体呈环形,外包壳体两端都设有径向向内的翻边,外包壳体间隔套装于所述外圈外部,外壳体与外圈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体的环形容置腔;弹性体压装于环形容置腔内,与外包壳体和外圈之间形成弹性预紧力。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弹性体为橡胶弹性体,橡胶弹性体包胶外圈的外圆面及两端面,橡胶弹性体弹性压装于所述外包壳体的环形容置腔内,外包壳体冲压成型,外包壳体内径小于弹性体外径,使该弹性体压装在外包壳体的环形容置腔时能填充整个腔壁,所述橡胶弹性体、外圈和外包壳体粘结为一体。

所述弹性体也可为塑料弹性体,该弹性体注塑成型于外圈与外包壳体之间。

所述外包壳体上的一个所述翻边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挡边,用于外包壳体与弹性体之间的相互固定,防止其脱落。

所述专用轴承还包括保持架,滚动体通过保持架支撑安装于外圈和内圈之间。

所述弹性体由两个橡胶体组成,所述外圈由相对而设的两个滚道外圈组成,两个滚道外圈的内圆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圆弧形凹槽,两个圆弧形凹槽组合形成内滚道,外包壳体的两个翻边分别对应两个滚道外圈,翻边与滚道外圈之间围成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体的容置腔,弹性体一侧与滚道外圈弹性连接,另一侧与外包壳体翻边内侧面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原先滚动体与两滚道间的单点接触改成四点角接触,并通过由外圈、弹性体和外包壳体组成具有弹性预紧力的外圈总成,使其在具有径向负载力的基础上同时也具有轴向负载力,使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轴承稳定性好,工作过程中轴承噪音小;并且比现有汽车转向柱轴承简化了结构,使其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动体与两滚道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圈7,保持架6、滚动体1和外圈总成,外圈总成包括粘结为一体的外圈3、橡胶弹性体4和外包壳体5,滚动体1通过所述保持架6支撑安装于外圈3和内圈7之间,外圈3的内圆面设有环形内滚道,内圈7的外圆面设有环形外滚道,内滚道和外滚道上都设有环形沟槽11,使滚动体1与内外圈3的两滚道之间呈四点角接触,外包壳体5呈环形,外包壳体5的两端都设有径向向内的翻边2,在外包壳体5套装于所述外圈3的外部时,外包壳体5与外圈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橡胶弹性体4的环形容置腔,橡胶弹性体4包胶外圈3的外圆面及两端面,橡胶弹性体4压装于外包壳体5的环形容置腔中,与外包壳体5和外圈3之间形成弹性预紧力,外包壳体5内径小于橡胶弹性体4的外径,使该弹性体4在压装时能填充整个环形容置腔腔壁,外包壳体5冲压成型。

具体实施二、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圈7,保持架6、滚动体1和外圈总成,外圈总成包括呈一体式的外圈3、塑料弹性体4和外包壳体5,滚动体1通过所述保持架6支撑安装于外圈3和内圈7之间,外圈3的内圆面设有环形内滚道,内圈7的外圆面设有环形外滚道,内滚道和外滚道上都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沟槽11,使滚动体1与内外圈3的两滚道之间呈四点角接触,外包壳体5呈环形,外包壳体5的两端都设有径向向内的翻边2,在外包壳体5套装于所述外圈3外部时,外壳体与外圈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塑料弹性体4的环形容置腔,该弹性体注塑成型于外圈3与外包壳体5之间,外包壳体5冲压成型。

具体实施三、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圈7,保持架6、滚动体1和外圈总成,外圈总成包括外圈3、橡胶弹性体4和外包壳体5,滚动体1通过所述保持架6支撑安装于外圈3和内圈7之间,外圈3的内圆面设有环形内滚道,内圈7的外圆面设有环形外滚道,内、外滚道上都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沟槽11,使滚动体1与内外圈3的两滚道之间呈四点角接触,外包壳体5呈环形,外包壳体5两端都设有径向向内的翻边2,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橡胶弹性体4的环形容置腔,橡胶弹性体4包胶外圈3的外圆面和两端面,外圈3与橡胶弹性体4粘结为一体,外包壳体5间隔套装于外圈3外部时,橡胶弹性体4压装于外包壳体5的环形容置腔中,外包壳体5的内径小于橡胶弹性体4的外径,使该弹性体4在压装时能填充整个环形容置腔腔壁,外包壳体5冲压成型,所述外包壳体5位于一翻边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挡边8,用于外包壳体5与橡胶弹性体4之间的相互固定,防止其脱落。

具体实施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圈7,滚动体1和外圈总成,外圈总成包括外圈3、弹性体和外包壳体5,弹性体由两个相对而设的橡胶体9组成,内圈7的外圆面设有外滚道,外滚道底部设有环形沟槽11,滚动体1与内圈7外滚道之间为两点接触,外圈3由两个相对而设的滚道外圈10组成,两个滚道外圈10均设有相对应的圆弧形凹槽,两个圆弧形凹槽组成与所述外滚道相配合对应的内滚道,滚动体1配合安装于内滚道和外滚道之间并与两滚道形成四点角接触,外包壳体5呈环形,外包壳体5间隔套装于所述外圈3的外部,外包壳体5的两端都设有径向向内的翻边2,两个翻边2分别对应两个滚道外圈3,翻边2与滚道外圈3之间围成用于容置一个所述橡胶体9的容置腔,橡胶体9的一侧与滚道外圈3弹性连接,另一侧与外包壳体5翻边2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