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果冻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1038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果冻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果冻是指以水、食糖和增稠剂等为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广受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但由于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逐渐受到了鄙弃。开发天然的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果冻是大势所趋,意义非凡。

百香果果冻是以果冻原料为基础,再添加百香果果浆制作出来的胶冻食品,因其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爽滑,营养物质丰富而备受欢迎。现有技术制作的百香果果冻往往添加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如豆果美食网公开了一种百香果果胶的制作方法,虽然不加色素与防腐剂,但为了凝固形成果冻,仍使用了吉利丁粉这类食品添加剂,产品非纯天然,不能作为百香果果实的良好替代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百香果果冻及其制作方法,采用纯天然的食品原料,无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解决现有百香果果冻需要额外添加非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缺陷。本发明所述百香果果冻,除糖浆外,所有制作原料均来自于百香果果实本身,无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制作工艺充分保留了百香果原有的营养物质,口感更佳。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方案为: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在所述凝胶状果胶中加入纯净水,加热至60-10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后加入糖浆,搅拌均匀制得果胶溶液;所述糖浆的加入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0-2倍;所述纯净水的添加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1/4-1/2;

步骤三,待步骤二所制得的果胶溶液冷却至55℃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所述果胶溶液与果浆的重量比为1:0.1-1;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模具中,封口后将果冻溶液冷却至凝胶状,即得百香果果冻。

优选地,步骤二在所述凝胶状果胶中加入纯净水时,还加入了红薯淀粉,所述红薯淀粉的加入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0-0.5倍。

其中,步骤一所述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为酸提取法、碱萃取法、离子交换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盐沉淀法或复合提取法。

优选地,步骤一所述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为酸提取法,所述酸提取法中使用的酸为柠檬酸。

优选地,步骤一所述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为盐沉淀法,所述盐沉淀法中使用的盐为钙盐。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糖浆为高果糖浆或蜂蜜。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纯净水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步骤四所述将果冻溶液装入模具中,封口后,还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

优选地,步骤四所述冷却,为自然冷却至室温,或置于冰箱中冷却至4℃。

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制作方法制得的百香果果冻。

实施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百香果果冻,除糖浆外,所有制作原料均来自于百香果果实本身,无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制得的百香果果冻为纯天然食品,营养成分与百香果果实无异,甚至更优于果实,可作为百香果果实的良好替代品,产品外观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爽滑,营养物质丰富。

(2)制作工艺简单,工艺条件充分保留了百香果原有的营养物质,适合家用,也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百香果果冻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在所述凝胶状果胶中加入纯净水,加热至60-10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后加入糖浆,搅拌均匀制得果胶溶液;所述糖浆的加入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0-2倍;所述纯净水的添加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1/4-1/2;

步骤三,待步骤二所制得的果胶溶液冷却至55℃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所述果胶溶液与果浆的重量比为1:0.1-1;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模具中,封口后将果冻溶液冷却至凝胶状,即得百香果果冻。

其中,步骤二在所述凝胶状果胶中加入纯净水时,还加入了红薯淀粉,所述红薯淀粉的加入量为所述凝胶状果胶重量的0-0.5倍。

其中,步骤一所述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为酸提取法、碱萃取法、离子交换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盐沉淀法或复合提取法。

步骤二所述糖浆为高果糖浆或蜂蜜。

步骤二所述纯净水为去离子水。

步骤四所述将果冻溶液装入模具中,封口后,还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

步骤四所述冷却,为自然冷却至室温,或置于冰箱中冷却至4℃。

实施例1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取上述凝胶状果胶10g,加入纯净的去离子水5g,加热至6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后加入10g高果糖浆,搅拌均匀制得果胶溶液;

步骤三,待上述果胶溶液冷却至55℃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10g,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所需要的容器中,以该容器作为模具,封口后于121℃下灭菌6秒,然后将果冻溶液置于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至凝胶状,即得百香果果冻。本实施例步骤四所述封口为将容器进行真空密封。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的方法可采用人工挖浆,也可以通过压榨后离心分离等方式。

其中,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本实施例优选为盐沉淀法,简要工艺为:果皮破碎→加水加酸→加热提取→加盐沉淀→过滤→果胶成品,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盐为钙盐,优选为氯化钙。详细工艺流程目前已是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百香果果冻,是由本实施例所述制作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2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取上述凝胶状果胶10g,加入纯净的去离子水2.5g,加热至10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后加入5g高果糖浆,搅拌均匀制得果胶溶液;

步骤三,待上述果胶溶液冷却至40℃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1g,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所需要的容器中,以该容器作为模具,封口后于121℃下灭菌6秒,然后将果冻溶液置于冰箱中冷却至4℃的凝胶状,即得百香果果冻。本实施例步骤四所述封口为将容器进行密封。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的方法可采用人工挖浆,也可以通过压榨后离心分离等方式。

其中,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本实施例优选为酸提取法,简要工艺为:果皮破碎→加水加酸→加热提取→加乙醇沉淀→过滤→果胶成品,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酸为有机酸,优选为柠檬酸。详细工艺流程目前已是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百香果果冻,是由本实施例所述制作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3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取上述凝胶状果胶10g,加入纯净水5g、红薯淀粉5g,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制得果胶溶液;

步骤三,待上述果胶溶液冷却至50℃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10g,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所需要模具,封口后将果冻溶液置于冰箱中冷却至4℃,即得百香果果冻,本实施例中的封口为在模具口处加封保鲜膜。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的方法可采用人工挖浆,也可以通过压榨后离心分离等方式。

其中,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本实施例优选为酸提取法,简要工艺为:果皮破碎→加水加酸→加热提取→加乙醇沉淀→过滤→果胶成品,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酸为有机酸,优选为柠檬酸。详细工艺流程目前已是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百香果果冻,是由本实施例所述制作方法制得的,由于没有进行杀菌处理,产品保质其为3-7天,适合家庭即行食用。

实施例4

百香果果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

步骤二:取上述凝胶状果胶10g,加入纯净的去离子水5g、红薯淀粉5g,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不断搅拌使凝胶状果胶完全溶解后加入7g蜂蜜,搅拌均匀制得果胶溶液;

步骤三,待上述果胶溶液冷却至50℃时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果浆8g,边加边搅拌均匀,制得果冻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果冻溶液装入所需要的容器中,以该容器作为模具,封口后于121℃下灭菌6秒,然后将果冻溶液置于冰箱中冷却至4℃的凝胶状,即得百香果果冻。本实施例步骤四所述封口为将容器进行真空密封。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将百香果的果皮与果浆分离的方法可采用人工挖浆,也可以通过压榨后离心分离等方式。

其中,从果皮中提取出凝胶状果胶的方法,本实施例优选为酸提取法,简要工艺为:果皮破碎→加水加酸→加热提取→加乙醇沉淀→过滤→果胶成品,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酸为有机酸,优选为柠檬酸。详细工艺流程目前已是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百香果果冻,是由本实施例所述制作方法制得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