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降脂虫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57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脂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脂已成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危害极大。目前,许多降脂保健品只是一味的重视降脂,而不重视养血,结果影响了降脂的有效性,因此,寻找降脂兼顾补血的保健品显得尤为重要。

蚕沙为蚕蛾科家蚕属昆虫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本草纲目》记载:“治消渴,癥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遂,皮肤顽麻痹,腹内宿冷,冷血痪血,腰脚疼冷。”《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蚕沙性味辛、温,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络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关节炎、头风头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还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补血、抗氧化、消炎、抑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即蚕沙兼具有降血脂和补血的功效。

绿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其制备方法保留了鲜叶内较多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等。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功效,还对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鉴于此,将蚕沙和绿茶制备成茶饮,既是日常的一种优良饮品,也具有一定的保健降脂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饮,具有益气养血、降脂功效,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分简单、饮用安全的保健降脂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蚕沙降脂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成分:

蚕沙20-40份、绿茶10-20份、辅料适量。

所述的一种蚕沙降脂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成分:蚕沙30份、绿茶15份、辅料适量。

所述的一种蚕沙降脂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绿茶、蚕沙、辅料粉碎,加入10-30倍水,在温度65-85℃条件下浸泡10-3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再加5-15倍水,在温度65-85℃条件下浸泡10-20min,合并药液和药渣,备用;

(2)按1%的添加量向药液和药渣中添加酵母,在20-25℃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时间24-72h,发酵至酒精度≤0.5%(v/v);

(3)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中的水真空浓缩至干,在35-50℃真空干燥,并粉碎过200目筛,得发酵固体粉末;

(4)将适量的黏合剂加入到发酵固体粉末中,使其干湿度适合,制成颗粒状,干燥,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即成降脂茶。

所述的辅料包括桂花、茉莉花、玫瑰花、菊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冲泡方法:取本发明的降脂茶1份,注入50份的沸水中冲泡。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茶饮具有组分简单、饮用安全的特点,同时具有益气养血、降脂功效的。

本发明在制备时采用65-85℃较低温度浸泡,降低了浸泡液中易氧化的活性成分被高温破坏,用药汁和药渣共同发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活性成分,同时活性成分更容易被吸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脂茶,其原料包括蚕沙、绿茶、辅料若干。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蚕沙20-40份、绿茶10-20份、辅料若干。经研发人员的大量实验结果分析,按照上述比例对蚕沙,绿茶的配比优化,可使降脂效果达到最佳,且口感最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降脂茶予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脂茶,以蚕沙、绿茶为原料,按照重量份为蚕沙30份、绿茶15份,菊花0.5份。

(1)称取绿茶、蚕沙、菊花粉碎,加入10-30倍水,在温度65-85℃浸泡2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再加5-15倍水,在温度65-85℃条件下浸泡10-20min,合并药液和药渣,备用;

(2)按1%的添加量向药液和药渣中添加酵母,在20-25℃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时间24-72h,发酵至酒精度≤0.5%(v/v);

(3)将发酵液中的水真空浓缩至干,在35-50℃真空干燥,并粉碎过200目筛,得发酵固体粉末;

(4)将适量的黏合剂加入到发酵固体粉末中,使其干湿度适合,制成颗粒状,干燥,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即成降脂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脂茶,以蚕沙、绿茶为原料,按照重量份为蚕沙20份、绿茶10份,玫瑰花0.5份。

(1)称取绿茶、蚕沙、玫瑰花粉碎,加入10-30倍水浸泡,温度65-85℃,每次10-3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将滤渣中再加5-15倍水浸泡,温度65-85℃,每次10-20min,合并药液和药渣,备用;

(2)按1%的添加量向药液和药渣中添加酵母,在20-25℃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时间24-72h,发酵至酒精度≤0.5%(v/v);

(3)将发酵液中的水真空浓缩至干,在35-50℃真空干燥,并粉碎过200目筛,得发酵固体粉末;

(4)将适量的黏合剂加入到发酵固体粉末中,使其干湿度适合,制成颗粒状,干燥,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即成降脂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脂茶,以蚕沙、绿茶为原料,按照重量份为蚕沙40份、绿茶10份,茉莉花0.5份。

(1)称取绿茶、蚕沙、茉莉花粉碎,加入10-30倍水浸泡,温度65-85℃,每次10-3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将滤渣中再加5-15倍水浸泡,温度65-85℃,每次10-20min,合并药液和药渣,备用;

(2)按1%的添加量向药液和药渣中添加酵母,在20-25℃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时间24-72h,发酵至酒精度≤0.5%(v/v);

(3)将发酵液中的水真空浓缩至干,在35-50℃真空干燥,并粉碎过200目筛,得发酵固体粉末;

(4)将适量的黏合剂加入到发酵固体粉末中,使其干湿度适合,制成颗粒状,干燥,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即成降脂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配方、制备方法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配方举例说明,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依据本发明专利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变化,均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蚕沙为主要成份的降脂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以蚕沙为主要成份的降脂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蚕沙20‑40份、绿茶10‑20份、辅料若干。制备方法:将蚕沙、绿茶、辅料粉碎加水浸泡,发酵,浓缩,粉碎,干燥,包装即成降脂茶。本发明的降脂茶性能温和,配制方法简单,降脂成分明确,有利于人体吸收,适合长期饮用。

技术研发人员:华芳;施伶俐;周鹏;张国升;许燕;余佳红;何名涛;尹刘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新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3.31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