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56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随着营养学和相关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膳食纤维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以至于在膳食构成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膳食纤维更成为学术界和普通百姓关注的物质,并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纤维绿茶是含有膳食纤维的绿茶饮料。目前市场上还未看到含有膳食纤维的绿茶产品,大多是由于膳食纤维的存在,使得纤维绿茶的稳定性不好,常常出现沉淀和沉积,影响纤维绿茶的质量;而且含有膳食纤维的为中性茶产品,在货架期内ph值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影响纤维绿茶的口感,而本发明的纤维绿茶在货架期内未出现沉淀,而且ph值在整个货架期内未出现下降。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纤维绿茶饮料,所述纤维绿茶饮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绿茶提取物、玄米的提取物、乌龙茶提取物、膳食纤维、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酸碱缓冲剂以及水。所述绿茶是指是指采取茶树camelliasinensisoktunze[theasinensisl.]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干燥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所述玄米是也指糙米,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后的颖果,属禾本科稻属olyzasatival。所述乌龙茶是茶的一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oktunze[theasinensisl.],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茶。所述酸度调节剂是指在配制纤维绿茶饮料时用来调节整个溶液ph的调节剂。所述酸碱缓冲剂是指用来调节纤维绿茶饮料长时间放置时ph变化的调节剂。优选地,制备所述绿茶的提取物所采用的绿茶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6%-1.1%;制备所述乌龙的茶提取物所采用的乌龙茶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2%-0.4%;制备所述玄米的提取物所采用的玄米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2%-0.1%;所述膳食纤维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1.5%-3%;所述膳食纤维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1.5%-3%;所述抗氧化剂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1%-0.03%,所述酸碱缓冲剂剂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3%-0.05%;所述稳定剂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2%-0.05%;所述酸度调节剂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1%-0.04%;所述纤维绿茶饮料中水为余量。优选地,所述绿茶选自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或蒸青绿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烘青绿茶是指最后的干燥工序为烘干的绿茶;所述炒青绿茶是指最后的干燥工序为炒干的绿茶;所述蒸青绿茶是指利用高温蒸汽破坏叶中酶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性氧化的绿茶。优选地,所述绿茶选自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或以及蒸青绿茶,其中,所述烘青绿茶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2%-0.4%;所述炒青绿茶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2%-0.4%;所述蒸青绿茶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2%-0.3%。优选地,所述纤维绿茶饮料还包括甜度调节剂和/或食用香精。优选地,所述甜度调节选自蜂蜜和/或白砂糖。优选地,所述纤维绿茶饮料还包括白砂糖和食用香精,其中,所述食用香精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6-0.1%所述白砂糖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1%-2%。优选地,所述纤维绿茶饮料还包括蜂蜜,所述蜂蜜的重量是整个纤维绿茶饮料重量的0.01%-0.05%。优选地,所述的纤维绿茶饮料,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a.所述膳食纤维选自抗性糊精、聚葡萄糖、低聚果糖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b.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c、d-异抗坏血酸钠、山梨酸钾或维生素e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c.所述酸碱缓冲剂选自柠檬酸钠;d.所述稳定剂选自六偏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或三聚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e.所述酸度调剂节选自碳酸氢钠。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纤维绿茶饮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绿茶、乌龙茶、玄米按比例称取,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g:30g~50g,萃取时间是6~10分钟,萃取温度60℃~80℃;(2)向萃取液中按比例加入其他组分以及水;(3)杀菌、封装。本发明所述的杀菌方法超高温瞬时处理(uth)灭菌温度135℃-140℃,灭菌时间16s-20s。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纤维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绿茶,在含有膳食纤维的同时,且稳定性好,长久放置不会出现沉淀,ph值不会下降,极大的提高了纤维绿茶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绿茶,在放置360天后ph值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没有沉淀出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5表1实施例1~5中采用的组分及其含量重量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比较例2烘青绿茶(g)234333炒青绿茶(g)2-42.5333蒸青绿茶(g)322.52.52.52.5玄米(g)0.20.810.50.50.5乌龙茶(g)2342.52.52.5白砂糖(g)201510161616抗性糊精(g)19—30———聚葡萄糖(g)—23—151717蜂蜜(g)0.10.50.3-0.20.2抗氧化剂(g)0.10.20.30.10.10.1柠檬酸钠(g)0.30.40.50.30.10.2稳定剂(g)0.20.30.20.10.20.2碳酸氢钠(g)0.10.270.40.170.170.17食用香精(g)0.60.80.71.01.01.0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实施例1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20,萃取时间是8分钟,萃取温度为60℃;按照表1将抗性糊精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蜂蜜、维生素c、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8℃,杀菌时间是18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00ppm,ph6.1。实施例2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40,萃取时间是9分钟,萃取温度为70℃;按照表1将聚葡糖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蜂蜜、维生素c(0.1g)、d‐异抗坏血酸钠(0.1g)、柠檬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40℃,杀菌时间是17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50ppm,ph6.1。实施例3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50,萃取时间是10分钟,萃取温度为65℃;按照表1将抗性糊精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蜂蜜、维生素c(0.2g)、d‐异抗坏血酸钠(0.1g)、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6℃,杀菌时间是17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80ppm,ph6.1。实施例4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45,萃取时间是6分钟,萃取温度为80℃;按照表1将聚葡萄糖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维生素c(0.05g)、d‐异抗坏血酸钠(0.05g)、柠檬酸钠、三聚磷酸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5℃,杀菌时间是20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30ppm,ph6.1。比较例1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50,萃取时间是10分钟,萃取温度为70℃;按照表1将聚葡萄糖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蜂蜜、维生素c(0.05g)、d‐异抗坏血酸钠(0.05g)、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6℃,杀菌时间是18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30ppm,ph6.3。比较例2按照表1称取茶叶、玄米,加入水中萃取,茶水比为1:50,萃取时间是10分钟,萃取温度为70℃;按照表1将聚葡萄糖用温水预溶并加入到萃取液中,然后将白砂糖、蜂蜜、维生素c(0.05g)、d‐异抗坏血酸钠(0.05g)、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碳酸氢钠和食用香精加入到萃取液中,补足ro水制得纤维绿茶调配液,纤维绿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6℃,杀菌时间是18秒,得到纤维绿茶成品,茶多酚630ppm,ph6.3。稳定性试验对上述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和2进行稳定性实验,以了解其长期放置的稳定性,结果如下表1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绿茶饮料保温实验表2实施例2制备的纤维绿茶保温实验表3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绿茶保温实验表4实施例4制备的纤维绿茶保温实验表5比较例1制备的纤维绿茶保温实验表6比较例2制备的纤维绿茶保温实验由上述保温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绿茶饮料,极大的提高了纤维绿茶的稳定性,使得纤维绿茶饮料成为可能,其营养成分丰富,稳定性较好。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所列出的各种修改以及发明中方法、组合物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多种具体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事实上,各种如上所述的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来获取发明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