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菊花茶是使用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因为绿茶和菊花茶各自具有的功效并不冲突,且一起浸泡能够形成绿叶百花的美感,深受饮茶者的喜爱。然而,现在的菊花绿茶并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混合茶,饮用者在饮用时必须要分别将两种茶取出进行调配后才能浸泡饮用,操作十分麻烦。且泡出来的茶汤其实并未能完全融合菊花与绿茶的口感,给人一种违和的口感。
然而,要将绿茶一起加工制作混合绿茶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茶叶和菊花茶都讲究形色俱佳。而菊花和绿茶巨大的形状差异使两者很难一起加工,如果勉强一起加工极易造成茶叶粉碎成渣,或者是菊花花瓣被挤压变形的情况,很难同时保证绿茶与菊花的形色在不受到损毁的情况下使两者统一成一种味道交融的产品。因此,现在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不损毁菊花和茶叶的形色但能够使两者同时加工的混合绿茶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损毁菊花和茶叶的形色的情况下使菊花和茶叶同时加工的混合绿茶的加工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方案:
方案一:本方案中的混合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晾晒,将清洗后的茶叶和菊花分别晾晒至表面无水珠,待用;
步骤二,称取,将质量比为1:1的茶叶和菊花称取出来,待用;
步骤三,将称取出来的茶叶依次经过杀青、揉捻处理,待用;
步骤四,启动加工设备中的吹风机,吹风机在常温下向箱体内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吹风;
步骤五,打开加工设备上的第一翻门,将步骤三处理过的茶叶通过第一翻门滑入到箱体内;第一活动板将茶叶拦阻在箱体和第一活动板构成的第一层空间内;吹风机吹动茶叶在第一层空间内上下翻滚;
步骤六,启动加工设备上的第一加热开关,将箱体内的温度调节至40℃-44℃,保持5min;
步骤七,打开加工设备上的第二翻门,将步骤二中称取的菊花通过第二翻门滑入到箱体内;第二活动板将菊花阻拦在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箱体构成的第二层空间内;吹风机吹动菊花在第二层空间内上下翻滚;
步骤八,当测得箱体内的水分含量低于7%时,启动第二加热开关,将吹风机的温度调节至70℃-74℃,保持10min;
步骤九,关闭第一加热开关和第二加热开关,启动电动机并带动转动轴转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向下倾斜并分别打开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
步骤十,待第一活动板与第一排出管以及第二活动板与第二排出管连通后,关闭吹风机;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引导茶叶和菊花进入到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中;
步骤十一,从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伸出箱体的部分收集加工好的混合绿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菊花和茶叶同时进行加工,极大缩短了分别加工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在箱体内加入菊花前,已经将茶叶在40℃-44℃的低温里风干一段时间,使茶叶的香味弥漫在整个箱体中,菊花与茶叶在彼此的香味浸润中,使彼此的味道融合得更加充分,使生产出来的混合绿茶口感融合得更好,而不是单纯地将绿茶和菊花茶混在一起但口味还是彼此独立的口感,使形成的混和绿茶具有统一的产品特性,减少违和感。同时,减少饮用者自己搭配菊花和茶叶的时间,增加客户体验感。
3.在茶叶低温风干5min后,将菊花加入到箱体内。因为此时箱体内已经不断流通着吹风机吹出的风,所以菊花并没有直接与第二活动板接触,而是直接在进入箱体后就被风吹得悬空翻滚起来,有效减少了菊花与硬物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保护了菊花的形状。
4.在测得箱体内的水分含量低于7%时,打开了第二加热开关,将吹风机的温度调节到70℃-74℃,这样吹风机吹出的风也被调节到70℃-74℃。因为菊花位于更加靠近吹风机的地方,吹风机吹出的风主要用来对菊花进行加热。而因为茶叶的体积远小于菊花,因此茶叶受热能够更快地干燥。在烘干一段时间后,再加大吹风机的温度,能够达到集中对菊花进行加热烘干的目的。同时,菊花被热风吹出来带有菊花香味的水蒸汽,并且这种带有菊花香味的水蒸汽向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遇到茶叶阻挡并附着在茶叶上,等茶叶上的水汽风干后,菊花中的香味等物质仍然附着在茶叶上,增加了单片茶叶的口感,增加整个混合绿茶的融合感。使生产出的混合绿茶真正成为一个口感融合的整体产品。
5.本发明能够在不损毁菊花和茶叶的形色的情况下使菊花和茶叶同时加工形成口感良好的混合绿茶。
方案二:进一步,步骤五中,通过向外翻转第一翻门来打开第一翻门,茶叶沿着第一翻门翻转后形成的斜面滑入第一层空间内;步骤七中,通过向外翻转第二翻门来打开第二翻门,菊花沿着第二翻门翻转后形成的斜面滑进第二层空间内。
第一翻门和第二翻门是铰接在箱体右侧壁上的,打开关闭都很方便,且翻转后形成的倾斜向上的斜面,能够方便茶叶和菊花滑进箱体内,减少茶叶和菊花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碰撞。
方案三:进一步,吹风机通过第一活动板上设置的第一网孔对第一活动板上方的茶叶吹风,吹风机通过第二活动板上设置的第二网孔对第二活动板上方的菊花加热;第二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一网孔的孔径。
茶叶比菊花体积小,因此为了避免茶叶从第一网孔中落下,第一网孔要远小于第二网孔的孔径。
方案四:进一步,步骤七中,将菊花的花口朝下滑入到箱体内。
菊花的花口朝下放置,整个菊花就形成了类似螺旋桨的形状,再通过吹风机向外吹出的风能够更加容易地将菊花吹浮悬空起来,使菊花的花瓣减少挤压。且菊花在吹浮的过程中,会形成类似螺旋桨的旋转情况,使菊花中的水分能够更快地甩出来,加速菊花风干。而菊花在上升过程中,菊花蒂与第一活动板的接触挤压并不影响菊花整体的形状尤其是花瓣的形状,不影响菊花的品质。而且在菊花蒂与第一活动板的摩擦中,还能是摩擦出来的少量汁液附着在第一活动板上,随着加温将汁液中的菊花味道物质升华并附着到茶叶中。
方案五:进一步,步骤一中选用的菊花为直径在5cm-6cm的菊花。
形状大的菊花,其滑板长度长,更能在吹风机吹风情况形成类似螺旋桨的悬浮状态,有利于菊花的悬浮甩干。
方案六:进一步,通过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铺设的棉层阻隔茶叶和菊花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接触。
棉层干净透气,不会阻碍菊花和茶叶的加热、风干及彼此物质的交换附着,而且能够形成一个缓冲层,直接避免菊花和茶叶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碰撞,保护菊花及茶叶不变。
方案七,进一步,步骤九中,第一活动板的左侧端在向下倾斜时挤压封堵第一排出管的第一封管塞,打开第一排出管,第一活动板与第一排出管形成供茶叶排出的通道;第二活动板的左侧端在向下倾斜时挤压封堵第二排出管的第二封管塞,打开第二排出管,第二活动板与第二排出管形成供菊花排出的通道。
此处的左侧端指靠近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的一端。
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翻转导向的同时,通过挤压原本封堵第一排出管的第一封堵塞和加油原本封堵第二排出管的第二封堵塞,打开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而倾斜的第一活动板又与第一排出管一起形成供茶叶倾斜滑落的通道,倾斜的第二活动板又与第二排出管一起形成供菊花滑落的通道。打开通道和导向同时完成,节约时间的同时,充分利用斜面的原理,将菊花及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出去,避免能量浪费的同时,尽量减少垂直掉落造成的挤压,有利于保持茶叶及菊花的形状。
方案八:进一步,在步骤十一之后,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恢复到原来位置,与第一活动板连接的第一封堵塞和与第二活动板连接的第二封堵塞被拉动回原位分别封堵住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
随着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复位,拉动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重新回去封堵住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避免加热时热气外露,减少加热风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第一翻门2、第二翻门3、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第一排出管6、第二排出管7、第一封管塞8、第二封管塞9、吹风机10。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烘干设备包括矩形结构的箱体1,箱体1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侧板;箱体1的内上下设置有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分别通过转动轴铰接在箱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两个转动轴都贯穿后侧板与电动机连接。右侧板上位于第一活动板4右上方的位置处铰接有可向外翻转打开的第一翻门2。右侧板上位于第二活动板5右上方的位置处铰接有可向外翻转打开的第二翻门3。在左侧板上,位于第一活动板4的左下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一排出管6。在左侧板上,位于第二活动板5的左下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二排出管7。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伸进箱体1内的部门分别滑动连接有用来封堵第一排出管6的第一封管塞8和用来封堵第二排出管7的第二封管塞9。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的顶端水平设置,第一封管塞8的底端与第一排出管6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封管塞9的底端和第二排出管7的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箱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偶数个吹风机10。吹风机10的开口为敞口状,使吹风机10吹出的风能够呈放射状将第二活动板5和第一活动板4上方的菊花和茶叶吹起来。
为了保证箱体1内的温度,箱体1中安装有环绕箱体1的第一加热电阻丝,第一加热电阻丝连接有用来调节第一加热电阻丝温度的第一加热开关。同样,为了保证吹风机10吹出的风的温度,吹风机10内设置有温度可调的第二加热电阻丝。第二加热电阻丝连接有用来调节第二加热电阻丝加热温度的第二加热开关。
当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向下翻转时,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左侧端向下压动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分别向下滑动,露出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的管壁上分别开有一个开口槽。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的上端正是封堵在这个开口槽中的,而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的下端则是分别封堵在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管壁上形成的孔洞中。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分别在开口槽和孔洞之间连接有用来使第一封管塞8和第二封管塞9上下滑动的滑轨,滑轨分别紧贴着管壁设置,不会影响两个排出管的茶叶排出。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上开有网孔,可以使吹风机10的风吹到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上方的茶叶和菊花。且,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上均铺设有棉层,可以避免茶叶和菊花掉落时发生碰撞损伤形状。为了更好地方便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左侧端在向下转动时打开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将第一封管塞8的顶端与第一活动板4左侧端的底面固定连接,将第二封管塞9的顶端与第二活动板5左侧端的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混合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晾晒,将采摘回来的茶叶和菊花分别清洗后平铺在筛网上晾晒至表面无水珠粘附;
步骤二,称取,将质量比为1:1的茶叶和菊花称取出来,待用;
步骤三,将称取出来的茶叶依次经过杀青揉捻处理,待用;
步骤四,启动吹风机10,吹风机10在常温下向箱体1内的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吹风;
步骤五,打开第一翻门2,将步骤三处理过的茶叶通过第一翻门2滑入到箱体1内;第一活动板4将茶叶拦阻在箱体1和第一活动板4构成的第一层空间内;吹风机10吹动茶叶在箱体1顶板与第一活动板4之间上下翻滚;
步骤六,启动第一加热开关,将箱体1内的温度调节至40℃-44℃;
步骤七,5min后,打开第二翻门3,将步骤二中称取的菊花通过第二翻门3滑入到箱体1内;第二活动板5将菊花阻拦在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和箱体1构成的第二层空间内;吹风机10吹动菊花在第一活动板4与第二活动板5之间上下翻滚;
步骤八,当测得箱体1内的水分含量低于7%时,启动第二加热开关,将吹风机10的温度调节至70℃-74℃;
步骤九,10min后关闭第一加热开关和第二加热开关,启动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使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左侧端向下倾斜分别打开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
步骤十,待第一活动板4与第一排出管6以及第二活动板5与第二排出管7连通后,关闭吹风机10;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分别引导茶叶和菊花进入到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中;
步骤十一,用布袋或者其它装茶袋包裹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伸出箱体1的部分,用来收集加工好的混合绿茶。
在步骤十一中,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够分别收集茶叶和菊花。因为菊花和茶叶同时进行加工,极大缩短了分别加工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箱体1内加入菊花前,已经将茶叶在40℃-44℃的低温里风干的一段时间,使茶叶的香味弥漫在整个箱体1中,菊花与茶叶在彼此的香味浸润中,使彼此的味道融合得更加充分,使生产出来的混合绿茶口感融合得更好,而不是单纯地将绿茶和菊花茶混在一起但口味还是彼此独立的口感。而在茶叶低温风干5min后,将菊花加入到箱体1内。因为此时箱体1内已经不断流通着吹风机10吹出的风,所以菊花并没有直接与第二活动板5接触,而是直接在进入箱体1后就被风吹得悬空翻滚起来,有效减少了菊花与硬物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保护了菊花的形状。在测得箱体1内的水分含量低于7%时,打开了第二加热开关,将吹风机10的温度调节到70℃-74℃,这样吹风机10吹出的风也被调节到70℃-74℃。因为菊花位于更加靠近吹风机10的地方,吹风机10吹出的风主要用来对菊花进行加热。而因为茶叶的体积远小于菊花,因此茶叶受热能够更快地干燥。在烘干一段时间后,再加大吹风机10的温度,能够达到集中对菊花进行加热烘干的目的。同时,菊花在被热风吹出来的带有菊花香味的水蒸汽向上运动附着在茶叶上,等茶叶上的水汽风干后,菊花中的香味等物质仍然附着在茶叶上,增加了单片茶叶的口感,增加整个混合绿茶的融合感。使生产出的混合绿茶真正成为一个口感融合的整体产品。
其中,通过向外翻转第一翻门2来打开第一翻门2,茶叶沿着第一翻门2翻转后形成的斜面滑第一层空间内;通过向外翻转第二翻门3来打开第二翻门3,菊花沿着第二翻门3翻转后形成的斜面滑进第二层空间内。
第一翻门2和第二翻门3是铰接在箱体1右侧壁上的,打开关闭都很方便,且翻转后形成的倾斜向上的斜面,能够方便茶叶和菊花滑进箱体1内,减少茶叶和菊花与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碰撞。
其中,吹风机10通过第一活动板4上设置的第一网孔对第一活动板4上方的茶叶吹风,吹风机10通过第二活动板5上设置的第二网孔对第二活动板5上方的菊花加热;第二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一网孔的孔径。
茶叶比菊花体积小,因此为了避免茶叶从第一网孔中落下,第一网孔要远小于第二网孔的孔径。
其中,步骤七中,将菊花的花口朝下滑入到箱体1内。
菊花的花口朝下放置,整个菊花就形成了类似螺旋桨的形状,再通过吹风机10向外吹出的风能够更加容易地将菊花吹浮悬空起来,使菊花的花瓣减少挤压。且菊花在吹浮的过程中,会形成类似螺旋桨的旋转情况,使菊花中的水分能够更快地甩出来,加速菊花风干。而菊花在上升过程中,菊花蒂与第一活动板4的接触挤压并不影响菊花整体的形状尤其是花瓣的形状,不影响菊花的品质。而且在菊花蒂与第一活动板4的摩擦中,还能是摩擦出来的少量汁液附着在第一活动板4上,随着加温将汁液中的菊花味道物质升华并附着到茶叶中。
其中,步骤一中采摘的菊花为直径在5cm-6cm的菊花。
形状大的菊花,其滑板长度长,更能在吹风机10吹风情况形成类似螺旋桨的悬浮状态,有利于菊花的悬浮甩干。
其中,为了更好地避免菊花和茶叶与硬物的接触,通过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上铺设的棉层阻隔茶叶和菊花与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接触。
棉层干净透气,不会阻碍菊花和茶叶的加热、风干及彼此物质的交换附着,而且能够形成一个缓冲层,直接避免菊花和茶叶与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碰撞,保护菊花及茶叶不变。
其中,步骤九中,第一活动板4的左侧端在向下倾斜时挤压封堵第一排出管6的第一封管塞8,打开第一排出管6,第一活动板4与第一排出管6形成供茶叶排出的通道;第二活动板5的左侧端在向下倾斜时挤压封堵第二排出管7的第二封管塞9,打开第二排出管7,第二活动板5与第二排出管7形成供菊花排出的通道。
在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翻转导向的同时,通过挤压原本封堵第一排出管6的第一封堵塞和加油原本封堵第二排出管7的第二封堵塞,打开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而倾斜的第一活动板4又与第一排出管6一起形成供茶叶倾斜滑落的通道,倾斜的第二活动板5又与第二排出管7一起形成供菊花滑落的通道。打开通道和导向同时完成,节约时间的同时,充分利用斜面的原理,将菊花及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出去,避免能量浪费的同时,尽量减少垂直掉落造成的挤压,有利于保持茶叶及菊花的形状。
其中,在步骤十一之后,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恢复到水平位置,与第一活动板4连接的第第一封堵塞和与第二活动板5连接的第二封堵塞被拉动回原位分别封堵住第一排出管6和第二排出管7。此外,连接在第一封堵塞和第一排出管6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能够使第一封堵塞快速复位。连接在第二封堵塞和第二排出管7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能够使第二封堵塞快速复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