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4402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全国年产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81%,产量位居六大茶类之首。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茶叶,因此保留了丰富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具有优异的营养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也日益火爆。绿茶的加工方法一般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加工工序条件影响绿茶的外形、色泽、香气等,因此如果加工过程控制还不够合理,使制成的茶叶品质不够好,茶叶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使得成品茶滋味苦涩,鲜味不足,品质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对茶叶品质名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期间,在茶园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上的新鲜茶叶,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各占50%;

(2)摊青:取上述鲜叶置于室内摊放1~2h,然后再搬至室外,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1~2h,期间翻叶2~3次;反复操作至茶叶的含水量为40~50%;

(3)杀菌: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用紫外线照射1~3min;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茶叶放入清洗液中清洗5~10min,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0~50℃,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

(4)杀青:将步骤(3)中干燥后的茶叶送入转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设置杀青温度80~100℃,杀青时间1~3min,杀青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杀青机温度100~110℃,杀青时间30s~40s;

(5)揉捻:将上述杀青冷却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中,揉捻40~60min后;

(6)翻炒:将揉捻后的茶鲜叶与椰子壳混合置于炒锅中进行翻炒,翻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0℃,2min后升温至65~75℃,保持该温度继续翻炒3~5min;

(7)烘干:将翻炒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50~65℃的滚筒烘干机中烘焙,烘焙时间1~2h;再将茶叶在75~85℃温度下烘焙20~40min,茶叶含水量低于8%;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机温度为100~110℃,3~5min后制得成品茶叶;

(9)包装,将上述茶叶剔除未成型、去除杂质,装袋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紫外线波长为240~300nm,通过紫外线光照射茶叶,能够使细菌、病毒在紫外线作用下丧失复制功能及分解部分农药残留。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清洗液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水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酚、葡萄糖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盐水的质量浓度为2~5%,所述表面活性剂在盐水中的浓度为1~5g/l。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转筒杀青机的转速为20~30r/min。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茶叶与椰子壳成质量比1:0.1~0.5混合,将椰子壳与茶叶混合翻炒,椰子壳纤维能有效吸收翻炒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同时还可以吸附茶叶中的重金属离子。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椰子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椰子壳利用破碎机械进行破碎,粒径达到1.6~2mm;

(2)将粉碎后的椰子壳蒸洗及药物防腐处理,蒸洗温度60~80℃,烘干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摊青后的茶叶置于紫外线照射初步杀菌,将照射后的茶叶置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水溶液中清洗,有利于除去茶叶中附着的农药残留物,提高茶叶的产品质量。

2、本发明将杀青、揉捻后的茶叶与椰子壳混合进行翻炒,椰子壳中富含的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茶叶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水分,提高茶叶的品质,缩短茶叶的加工时间,使成品茶叶的含水率低于6%。

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绿茶色泽翠绿,清香味纯,可以长期保存,不易发生霉变。

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绿茶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t14556.1-20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期间,在茶园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上的新鲜茶叶,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各占50%;

(2)摊青:取上述鲜叶置于室内摊放1h,然后再搬至室外,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2h,期间翻叶2~3次;反复操作至茶叶的含水量为40%;

(3)杀菌: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设置紫外线波长为240nm,用紫外线照射3min;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茶叶放入含有浓度为1g/l木质素磺酸盐的2%盐水溶液中清洗10min,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

(4)杀青:将步骤(3)中干燥后的茶叶送入转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设置转速为20r/min,杀青温度100℃,杀青时间1min,杀青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杀青机温度110℃,杀青时间30s;

(5)揉捻:将上述杀青冷却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中,揉捻60min后;

(6)翻炒:将揉捻后的茶鲜叶与椰子壳按质量比1:0.1混合置于炒锅中进行翻炒,翻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0℃,2min后升温至75℃,保持该温度继续翻炒3min;

(7)烘干:将翻炒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50℃的滚筒烘干机中烘焙,烘焙时间2h;再将茶叶在75℃温度下烘焙40min,茶叶含水量低于8%;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机温度为100℃,5min后制得成品茶叶;

(9)包装,将上述茶叶剔除未成型、去除杂质,装袋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2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期间,在茶园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上的新鲜茶叶,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各占50%;

(2)摊青:取上述鲜叶置于室内摊放2h,然后再搬至室外,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1h,期间翻叶2~3次;反复操作至茶叶的含水量为50%;

(3)杀菌: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设置紫外线波长为260nm,用紫外线照射2min;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茶叶放入含有浓度为3g/l十二烷基磺酸盐的3%盐水溶液中清洗8min,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40℃,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0%;

(4)杀青:将步骤(3)中干燥后的茶叶送入转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设置转速为30r/min,杀青温度100℃,杀青时间2min,杀青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杀青机温度110℃,杀青时间30s;

(5)揉捻:将上述杀青冷却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中,揉捻50min后;

(6)翻炒:将揉捻后的茶鲜叶与椰子壳按质量比1:0.3混合置于炒锅中进行翻炒,翻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0℃,2min后升温至65℃,保持该温度继续翻炒5min;

(7)烘干:将翻炒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60℃的滚筒烘干机中烘焙,烘焙时间1h;再将茶叶在80℃温度下烘焙30min,茶叶含水量低于8%;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机温度为110℃,3min后制得成品茶叶;

(9)包装,将上述茶叶剔除未成型、去除杂质,装袋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3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期间,在茶园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上的新鲜茶叶,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各占50%;

(2)摊青:取上述鲜叶置于室内摊放1h,然后再搬至室外,在阳光下进行日光萎凋2h,期间翻叶2~3次;反复操作至茶叶的含水量为40%;

(3)杀菌: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在紫外线照射装置中,设置紫外线波长为300nm,用紫外线照射1min;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茶叶放入含有浓度为5g/l聚氧乙烯烷基酚、葡萄糖酰胺的5%盐水溶液中清洗5min,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

(4)杀青:将步骤(3)中干燥后的茶叶送入转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设置转速为30r/min,杀青温度80℃,杀青时间3min,杀青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杀青机温度100℃,杀青时间40s;

(5)揉捻:将上述杀青冷却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中,揉捻60min后;

(6)翻炒:将揉捻后的茶鲜叶与椰子壳按质量比1:0.5混合置于炒锅中进行翻炒,翻炒期间保持温度为初温60℃,2min后升温至75℃,保持该温度继续翻炒3min;

(7)烘干:将翻炒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65℃的滚筒烘干机中烘焙,烘焙时间2h;再将茶叶在85℃温度下烘焙20min,茶叶含水量低于8%;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机温度为110℃,3min后制得成品茶叶;

(9)包装,将上述茶叶剔除未成型、去除杂质,装袋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