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仔猪饲料辅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968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猪饲料辅料。



背景技术:

蛋白质资源短缺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各国都在重视开发蛋白质资源。菌体蛋白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也是一条生产人类蛋白质食品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发展成为与人类生存有密切关系的生物工程产业。

紫苏油粕是紫苏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较高,不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且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全面,功效比值和净蛋白比值较高,是非常好的植物蛋白资源,目前主要用于单胃动物饲料。紫苏油粕粗蛋白含量26-38%,粗脂肪含量4-9%,粗纤维含量30-37%,目前关于紫苏油粕的研究主要为分离蛋白质制备和功能因子提取,提取过程会造成其他成分的浪费。而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则因为紫苏油粕的适口性差、异杂气味浓重、可消化性差等特性限制了其在食用性中的直接应用。

本发明以紫苏油粕为原料,采用霉菌和酵母菌组成的混合菌种进行发酵,通过大量培养菌种细胞以获得菌体蛋白含量较高的菌体蛋白饲料,这样即可使茶粕变废为宝,又可缓解目前蛋白饲料短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仔猪饲料辅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猪饲料辅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紫苏油粕放入超微粉碎机粉碎成200-220目,加入适量水后放入双螺杆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处理;(2)将步骤1的经挤压处理的紫苏油粕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在75-80℃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30-35分钟;(3)将步骤2的紫苏油粕提取物料与血粉混合后调节ph为5.0-5.5,接入霉菌与酵母菌,搅拌均匀,在26-30℃条件下混合发酵4-5天,烘干,制粉。

优选地,步骤1中水分含量为55%。

优选地,步骤1中挤压的条件为挤压温度155-160℃,螺杆转速33-36hz。

优选地,步骤2中紫苏油粕与水的料液比为1:10。

优选地,步骤3中血粉的添加量为15%。

优选地,步骤3中混合菌的接种量为5%。

优选地,步骤3中霉菌与酵母菌的比例为1:1。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利用挤压技术对处理后的紫苏油粕进行改性处理,挤压机的瞬时高温高压强剪切作用使大分子膳食纤维和蛋白质降解,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紫苏蛋白的溶解性,进而提高了紫苏油粕的消化吸收率。紫苏油粕中的粗纤维在米曲霉产生的纤维素酶作用下,降解生成可被酵母菌利用的糖类物质,为酵母菌增殖提供碳源;血粉在霉菌,特别是米曲霉的作用下可生成直接被菌种细胞利用的氮类物质,为酵母菌增殖提供氮源。酵母菌在紫苏油粕和血粉共同提供的营养物质的作用下,能够较好的生长繁殖,并可获得较多的菌体干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仔猪饲料辅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紫苏油粕放入超微粉碎机粉碎成200目,加入适量水后放入双螺杆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处理;(2)将步骤1的经挤压处理的紫苏油粕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在75℃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30分钟;(3)将步骤2的紫苏油粕提取物料与血粉混合后调节ph为5.0,接入霉菌与酵母菌,搅拌均匀,在26℃条件下混合发酵4天,烘干,制粉。

优选地,步骤1中水分含量为55%。

优选地,步骤1中挤压的条件为挤压温度155℃,螺杆转速35hz。

优选地,步骤2中紫苏油粕与水的料液比为1:10。

优选地,步骤3中血粉的添加量为15%。

优选地,步骤3中混合菌的接种量为5%。

优选地,步骤3中霉菌与酵母菌的比例为1: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苏油粕制备菌体蛋白仔猪饲料辅料,本发明以紫苏油粕为原料,采用霉菌和酵母菌组成的混合菌种进行发酵,通过大量培养菌种细胞以获得菌体蛋白含量较高的菌体蛋白饲料,这样即可使茶粕变废为宝,又可缓解目前蛋白饲料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利用挤压技术对处理后的紫苏油粕进行改性处理,挤压机的瞬时高温高压强剪切作用使大分子膳食纤维和蛋白质降解,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紫苏蛋白的溶解性,进而提高了紫苏油粕的消化吸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臧春云;汪莉;唐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领航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