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钱柳番石榴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834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钱柳番石榴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钱柳番石榴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已成为当前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中第3位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发病增长之速,涉及人群之广,消耗卫生资源之大,造成残疾、死亡之多已达触目惊心的地步。因此,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被称为消渴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病变部位在肺、胃和肾。现代学者多认为消渴症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并认为,消渴症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亏血淤,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淤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糖尿病病程缓慢,目前尚无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尽量用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935186b公开了一种预防糖尿病的保健茶,由蒲公英15-25克,天冬10-20克,麦冬10-20克,玉米须5-15克,天花粉15-25克,败酱草10-20克和荆芥3-6克共7种药材组成。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157013b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茶,该药茶由马兰5~10,车前5~10,建兰15~20,盘龙参10~15,笔仔草20~25,瓜蒌10~15,番石榴干20~25共7种中药组成。上述公开的保健茶均有较好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但均存在如下缺点:一是上述公开的保健茶均是采用开水冲泡的方式作为茶水饮用,无法更全面,更好地利用药材中的功效成分,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利用、吸收;二是上述保健茶组成成分复杂,质量控制困难,制备程序冗长,不利于产品质量及疗效的稳定性;三是上述保健茶均没有涉及对药效的深层次的科学诠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组分简单,成本低,降糖效果显著的保健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青钱柳番石榴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采用超微粉技术制备得到一种降糖茶,其能够更全面、更好地利用药材中各种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功效成份,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利用、吸收,充分发挥其保健功效,且其成分简单,制造工艺简便,卫生指标易于控制,便于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青钱柳番石榴叶降糖茶,由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按1:(0.4~9)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降糖茶由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按1:(1~9)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降糖茶由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按3:7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降糖茶由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按1:1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青钱柳超微粉由以下步骤制得:取青钱柳嫩叶或叶芽,洗净,萎凋,杀青,烘炒,揉捻,烘焙,经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番石榴叶超微粉由以下步骤制得:取番石榴叶,洗净,萎凋,杀青,烘炒,揉捻,烘焙,经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即得。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降糖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青钱柳嫩叶或叶芽,洗净,萎凋,杀青,烘炒,揉捻,烘焙,经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备用;b)取番石榴叶,洗净,萎凋,杀青,烘炒,揉捻,烘焙,经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备用;c)取上述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按1:(0.4~9)的重量比混合,包装,即得。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降糖茶在制备辅助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如上所述的用途,所述降糖茶可降低血糖以及降低血液中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降糖茶由青钱柳和番石榴叶按一定的比例制成,成分简单,降糖效果显著,且其组成成分简单,质量易控制,制备工艺简单,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无抗药性,可长期服用。2)本发明采用超微粉技术制备得到一种降糖茶,使传统的“喝茶”变为“吃茶”,能够更全面、更好地利用药材中各种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功效成份,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利用、吸收,充分发挥其保健功效。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发明不同比例青钱柳和番石榴叶组合对配方总皂苷总量的影响;图2显示了ⅰ型糖尿病小鼠给药后血糖随时间变化趋势;图3显示了青钱柳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影响;图4显示了青钱柳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组织形态的影响;图5显示了不同剂量的青钱柳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图6显示了不同剂量的青钱柳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图7显示了不同剂量的青钱柳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所述降糖茶原料配方实施例4、本发明降糖茶制备方法a)青钱柳预处理:s1、原叶采摘,挑选:选取色泽嫩绿、质地肥厚、无病斑、无虫害的叶芽或嫩叶,洗净,除去叶表灰尘及微生物,沥干水分,在通风干燥处均匀摊开;s2、萎凋:自然萎凋3h,中间可上下翻动1次,至叶片已萎软、失水率为8%即可;s3、杀青:将萎凋的青钱柳叶片烘炒杀青,使水分继续散发,制止酶促反应;s4、烘炒:将杀青后的叶片放进炒锅,炒锅的斜度为35°,控温在80℃连续翻炒4min,至叶片柔软,握之成团,手松不散,闻之清味消失,略显清香;s5、揉捻:将烘炒原料放于揉板上,每锅分3次用力均匀揉捻,揉捻5min;s6、烘焙:待果胶分解物形成紧结的条索状后,用筛将叶条与细末分开,叶条放入70℃的锅中快速翻炒,烘焙至手捻叶条细碎成粉、含水率低于6%,进行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b)番石榴叶预处理:s1、原叶采摘,挑选:选取色泽嫩绿、质地肥厚、无病斑、无虫害的叶片,用水洗净,除去叶表灰尘及微生物,沥干水分;s2、烫青:置500ml水于电炒锅,电炒锅开至500w,水烧开后,将番石榴叶置于开水中,直到叶成黄绿色、臭青气味消失、有淡淡的清香时出锅,沥干水分;s3、杀青:将烫青后的番石榴叶片再次置于电炒锅进行烘炒杀青,使水分继续散发,制止酶促反应;s4、烘焙:将杀青后的番石榴叶置于90℃烘箱,烘焙至手捻叶条细碎成粉、含水率低于6%,进行超微粉碎,制成颗粒直径在75μm以下的超微粉末;c)取上述青钱柳超微粉和番石榴叶超微粉混合,包装,即得。实施例5α-糖苷酶的抑制试验1.实验方法:1.1提取浓缩以对比例1所述降糖茶为阳性对照组,取青钱柳和番石榴叶按10:0、7:3、5:5、3:7和0:10比例混合,取对比例1降糖茶和各比例样品10g分别加入500ml蒸馏水,90℃水浴30min,抽滤,滤液旋蒸浓缩至10ml,保存待用。1.2稀释将各比例浓缩液用pbs缓冲液稀释如下表浓度,得各供试品。1.3酶活性的测定往各供试品中加入分别加入100μl酶液,37℃恒温15min,加入预热底物(pnpg/pnpb)50μl,37℃恒温15min,加入终止剂0.2mol/lna2co380μl,酶标仪测吸光度值。1.4总苷含量的测定1.4.1柱层析:d101大孔树脂,中性氧化铝装柱,依次用70%乙醇、水洗柱;精密加入0.5ml供试品溶液,25ml水洗柱,弃洗脱液;再用25ml70%乙醇洗脱皂苷,收集洗脱液于蒸发皿中,水浴挥干。1.4.2显色测定:向上述已挥干的蒸发皿中精密加入0.2ml5%的香草醛冰乙酸溶液,溶解残渣;再加0.8ml高氯酸,混匀;移入5ml带塞刻度离心管中,60℃水浴10min;冰浴冷却后,精密加入5.0ml冰乙酸,摇匀后,用酶标仪在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见图1。图1显示,当青钱柳:番石榴叶为3:7时,配方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5计算各配方组以浓度对抑制率作图,得到回归方程,计算各配方组抑制率为50%时所对应的浓度,结果见表1。表1对α-糖苷酶具有50%抑制率时各青钱柳-番石榴叶配方浓度注:对α-糖苷酶抑制作用越强,即抑制率为50%(半数抑制率)时所需的浓度越低,降糖效果越好。由表1可知,番石榴叶对α-糖苷酶抑制作用比青钱柳要强,但单纯番石榴叶口感差。另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青钱柳和番石榴叶组合使用具有显著抑制α-糖苷酶的作用,其中以1:(1~9)的比例组合抑制效果较好,尤其是当青钱柳和番石榴叶比例为3:7时抑制效果最佳,并且,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联合使用用量更少,抑制作用更显著。需要指出的是,对比例1为中国专利申请cn105211434a所述降糖茶,与本发明相比,配方增加了鲜雪莲果、玉米须、贡菊花、马齿苋、陈皮、低聚果糖,控制对比例1的总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致,结果显示,对比例1的降糖效果与本发明相比,有较明显的下降。这一点是发明人意想不到的。实施例6青钱柳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一、青钱柳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1实验方法:1.1造模取15只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其他已适应性喂养的雄性小鼠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130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stz后正常喂食,并适当补充10%葡萄糖水。两周后,小鼠禁食12h,剪尾取血,血糖仪测空腹血糖,选择空腹血糖≥11.1mmol/l的小鼠为ⅰ型糖尿病小鼠。1.2动物分组给药将已成模小鼠分成3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葛兰素史克),青钱柳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灌胃给药,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给药21天。另正常对照组不给药,正常喂养。各组每7天末测一次空腹血糖,观察各组血糖变化。1.3注射胰岛素给药实验从模型组中取6只ⅰ型糖尿病小鼠,禁食12h后测定空腹血糖。测完空腹血糖后,每只小鼠分别皮下注射0.2ml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诺德),注射胰岛素5min后喂食,5h后测量小鼠血糖值。1.4组织的he染色乙醚麻醉小鼠,剖腹,钝性摘除胰腺,剪取小部分肝脏,用15%中性甲醛溶液固定胰腺和肝脏,每组分别随机选5例胰腺和肝脏标本,石蜡包埋切片,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摄片。2.实验结果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灌胃青钱柳小鼠空腹血糖在给药7天后明显低于模型组;而在给药14天后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又反弹到原有水平,并一直持续到给药结束血糖都没有再降下来,与模型组血糖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而阳性药组从一开始给药之后血糖值就没有明显下降迹象,阳性药组和模型组血糖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看来阳性药对ⅰ型糖尿病小鼠并无降糖作用,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二、注射胰岛素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到,注射胰岛素5h后小鼠血糖全部降下来,而对比上图,灌胃阳性药小鼠血糖并无明显变化,提示小鼠是绝对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小鼠,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血糖。表2注射胰岛素后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变化(mmol/l)编号空腹血糖注射胰岛素5h后血糖128.22.7220.61.2320.81.8428.01.2516.61.2630.73.1研究三、青钱柳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腹腔注射stz诱导ⅰ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注射胰岛素验证模型,分别灌胃模型小鼠阳性药(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和青钱柳水提液,观察正常小鼠和各给药组小鼠肝脏、胰腺组织结构,结果如图3~4所示。图3显示:正常对照组(a):肝脏、胰腺组织结构形态:小鼠肝脏结构完整、清晰;肝细胞排列规则,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分布;肝血窦无异常变化,结构清晰;胞浆均匀,形态正常。模型组(b):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胞核和胞浆分离;阳性药组(c):小鼠肝小叶界限相对清晰,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排列较规则;青钱柳水提液组(d):小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肝细胞排列规则,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分布,胞浆较均匀,形态正常。图4显示:正常对照组(a):视野中胰岛和外分泌腺之间界限清楚,胰岛形态完整规则,胰岛内细胞排列紧密且分布均匀,数目较多。模型组(b):视野中胰岛和外分泌腺之间界限相对模糊,胰岛萎缩,形态不规则,部分胰岛细胞胞浆和胞核分离,有空泡变性。阳性药组(c):视野中胰岛和外分泌腺之间界限较清楚,胰岛形态完整规则,胰岛内细胞排列紧密,空泡变性明显减少。青钱柳水提液组(d):视野中胰岛和外分泌腺之间界限清楚,胰岛形态完整规则,胰岛内细胞分布均匀,数目较多。由此可看出,阳性药组和青钱柳水提液能改善绝对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和胰岛细胞形态,说明青钱柳水提液对肝脏和胰脏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实施例7、青钱柳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1.实验方法:1.1造模取12只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其他大鼠喂高脂饲料(含基础饲料74.5%,胆固醇1%,蛋黄粉5%,蔗糖10%,猪油9%,胆酸钠0.5%;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一个月后,禁食12h,腹腔注射stz40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stz后适当补充10%葡萄糖水。两周后,大鼠禁食12h,剪尾取血,血糖仪测空腹血糖,选择空腹血糖≥11.1mmol/l的大鼠为ⅱ型糖尿病大鼠。2.动物分组给药将已成模大鼠分成3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葛兰素史克),青钱柳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喂食普通饲料。连续给药3个月。正常对照组不给药,正常喂养。各组每7天末测一次空腹血糖及体重。各组每月月末眼眶采血,血糖仪测定血糖,酮胺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大鼠的糖化血清蛋白(gsp)值,并将全血离心取血清,将血清送值医院测量血脂相关指标。3.统计方法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法。以高脂饲料与腹腔注射stz诱导ⅱ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灌胃模型小鼠阳性药(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不同剂量青钱柳水提液,统计正常大鼠和各给药组大鼠空腹血糖变化、脂代谢指标和糖化血清蛋白,结果如图5~7所示,图7中△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果显示,青钱柳水提液能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使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降低,提示青钱柳水提液对糖脂代谢具有一定调节作用,降糖效果显著。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