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4316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ldesia-polycarpa-maxim)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落叶乔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毛叶山桐子的果实含油率为20%-30%,种子含油率为20%-26%,可制肥皂或做润滑油,是优质食用油和高级护肤皂、保健品的上佳原料。毛叶山桐子的果实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将毛叶山桐子的果实榨油后,所得果粕里仍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鱼虾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物质。鱼类正常生长需要饲料中有数量足够、容易消化吸收、各种氨基酸配比适宜的蛋白质。鱼类摄取蛋白质不足时,生长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氨基酸配比适宜的蛋白质。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是鱼虾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日粮中添加必需脂肪酸可以提高动物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因子的产生,对有丝分裂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维生素是鱼虾正常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许多鱼虾不能合成,必须从日粮中获得。维生素对鱼虾的体液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鱼虾日粮中添加维生素能够增强其免应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为促进鱼类生长,使用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类的饲料。虽然可促进鱼苗生长,但也容易促进鱼塘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变差,从而影响鱼健康。

因此,提供一种鱼饲料,不仅能提供鱼类生长必须的营养,同时能抑制藻类的生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类的饲料促进鱼塘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在制备鱼用饲料中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1-8份,毛叶山桐子果粕5-10份,玉米粉5-12份,大豆蛋白粉10-20份,蚯蚓粉15-30份,骨粉10-25份;其中,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30份,苦参12-30份,鱼腥草13-28份,紫花地丁14-22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2-6份,毛叶山桐子果粕6-8份,玉米粉7-10份,大豆蛋白粉13-16份,蚯蚓粉20-26份,骨粉15-20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4份,毛叶山桐子果粕7份,玉米粉10份,大豆蛋白粉15份,蚯蚓粉24份,骨粉17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4-27份,苦参18-26份,鱼腥草16-24份,紫花地丁16-2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25份,苦参21份,鱼腥草20份,紫花地丁19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中药提取物: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毛叶山桐子果粕、玉米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后,粉碎,加入蚯蚓粉、骨粉和中药提取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原料质量5-7倍量的水煎煮1-5次,每次1-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08-1.12(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原料质量6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0(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的温度为60-8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在制备鱼用饲料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的毛叶山桐子果粕为毛叶山桐子果榨油后的果粕。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苦参中主要含生物碱类所分,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鱼腥草(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decanoy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亚硫酸氢销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紫花地丁(学名:viola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鱼饲料添加剂富含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为鱼苗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同时中药提取物富含生物碱、黄酮、多糖类成分,能提高鱼苗的机体免疫力,还能抑制鱼塘藻类物质的生长,改善鱼塘水质,促进鱼苗健康生长。同进促进毛叶山桐子资源的充分利用。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原料来源价廉易得,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1-8份,毛叶山桐子果粕5-10份,玉米粉5-12份,大豆蛋白粉10-20份,蚯蚓粉15-30份,骨粉10-25份;其中,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30份,苦参12-30份,鱼腥草13-28份,紫花地丁14-22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2-6份,毛叶山桐子果粕6-8份,玉米粉7-10份,大豆蛋白粉13-16份,蚯蚓粉20-26份,骨粉15-20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中药提取物4份,毛叶山桐子果粕7份,玉米粉10份,大豆蛋白粉15份,蚯蚓粉24份,骨粉17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4-27份,苦参18-26份,鱼腥草16-24份,紫花地丁16-2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25份,苦参21份,鱼腥草20份,紫花地丁19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中药提取物: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毛叶山桐子果粕、玉米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后,粉碎,加入蚯蚓粉、骨粉和中药提取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原料质量5-7倍量的水煎煮1-5次,每次1-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08-1.12(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原料质量6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0(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的温度为60-8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在制备鱼用饲料中的用途。

实施例1

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组成:中药提取物4份,毛叶山桐子果粕7份,玉米粉10份,大豆蛋白粉15份,蚯蚓粉24份,骨粉17份。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25份,苦参21份,鱼腥草20份,紫花地丁19份。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称取原料,加入原料质量6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0(50℃)。

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毛叶山桐子果粕、玉米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后,粉碎,加入蚯蚓粉、骨粉和中药提取物,混合均匀,80℃干燥,粉碎,即得。

实施例2

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组成:中药提取物1份,毛叶山桐子果粕10份,玉米粉5份,大豆蛋白粉10份,蚯蚓粉30份,骨粉11份。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份,苦参30份,鱼腥草13份,紫花地丁14份。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称取原料,加入原料质量5倍量的水煎煮1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08(50℃)。

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毛叶山桐子果粕、玉米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后,粉碎,加入蚯蚓粉、骨粉和中药提取物,混合均匀,60℃干燥,粉碎,即得。

实施例3

毛叶山桐子果粕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组成:中药提取物8份,毛叶山桐子果粕5份,玉米粉12份,大豆蛋白粉20份,蚯蚓粉15份,骨粉25份。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30份,苦参12份,鱼腥草28份,紫花地丁22份。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称取原料,加入原料质量7倍量的水煎煮5次,每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0(50℃)。

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将所述毛叶山桐子果粕、玉米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后,粉碎,加入蚯蚓粉、骨粉和中药提取物,混合均匀,70℃干燥,粉碎,即得。

实施例4

在鱼塘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鱼饲料添加剂进行实验。实验组为市售鱼饲料+本发明,对照组为同一市售鱼饲料。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用水配制成100-500mg/l浓度的溶液,每次每亩鱼塘施用200-280l,控制实验组与对照组用量相同,每1个月施用一次。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能促进鱼类生长,抑制鱼塘藻类物质的生长,改善水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