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中一种人工饲养螨的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近年来增长迅速,但由于连年种植,草莓虫害的危害逐年加重,红蜘蛛、蓟马、粉虱等害虫严重响了草莓的正常生长。目前,部分虫害对化学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且产品农药残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安全隐患,所以大面积的普及利用天敌捕食螨来防治草莓虫害,对食品安全和草莓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捕食螨是各种农林作物上的害螨、蓟马等害虫的主要天敌,对这些小型害虫的发生危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国内外利用捕食螨防治害虫、害螨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多种捕食螨都已经商品化生产,如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persimilis)、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barkeri)、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cucumeris)、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cucumeris)等,这些商品化的捕食螨被广泛用于大田、温室和果园害螨、蓟马等害虫的防治上,如英国、芬兰、瑞典等国家70-75%的温室花卉、蔬菜主要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蓟马、跗线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胡瓜新小绥螨和人工繁殖技术,捕食螨被广泛用于农林作物害螨、害虫的防治,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用量,如柑桔上应用捕食螨防治柑桔全爪螨可降低化学农药量40%以上,捕食螨已成为化学防治害螨的重要替代物。
捕食螨人工大量饲养所用到饲料主要有花粉、天然猎物(如叶螨)、替代猎物(如粉螨、甜果螨等)、人工饲料等几种,其中由于替代猎物如粉螨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易于获得等优点,成为商业化繁殖捕食螨常采用的方法。利用替代猎物(粉螨、甜果螨等)人工大量饲养捕食螨的主要原理是以麦麸、米糠等饲料繁殖出大量的替代猎物(粉螨、甜果螨等),再以替代猎物繁殖所需要的捕食螨。由于传统养殖捕食螨的方法对养殖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从而使成本较高(包含房租、折旧,人工、企业管理费用等成本),养殖后再出售,进一步增加了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使农户实际使用成本较高,导致近年来推广迟缓。农户在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设施简单、成本低廉,但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同时捕食螨繁殖量有限、捕食活力下降。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农户引种后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的捕食螨养殖基料,降低草莓防虫控虫成本。同时,也急需发明一种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的将该养殖基料运用于捕食螨饲养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组分组合以及各组分之间的配比,提供了一种农户引种后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的捕食螨养殖基料。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的将该养殖基料运用于捕食螨饲养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77-83%、奶粉5-15%、复合微生菌3-7%、大蒜粉2-4%、艾蒿粉0.5-1.5%、苦参碱0.5-1.5%。单独使用麸皮、麦麸等常规饲料因其无控虫抑菌作用、无法增加捕食螨活性,容易污染杂菌、杂虫,使捕食螨食用后繁殖量有限、捕食活力下降,因此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故本发明在常规饲养的饲料配方中添加具有一定控虫抑菌作用并能增加捕食螨活性的养殖基料来伺养捕食螨。花粉的存在可以提高捕食螨的存活率、生长发育速率和繁殖率,对于增强捕食螨的定植能力和控制害虫的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高猎物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从而提高捕食螨发育繁殖能力,增快种群增长速度;复合微生菌通过有益菌优先占位的方式控制有害菌繁殖,从而保障了混合本发明养殖基料的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受有害菌的破坏,使经混合本发明养殖基料的饲料喂养后的捕食螨不受有害菌影响生长发育,可以促进其在田间的扩散增加捕食螨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和对猎物的搜索能力,加速到达防控的目的;大蒜粉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类的生长、繁殖,对于本发明养殖基料的杂菌控制作用明显,同时不影响有益菌类的生长繁殖活动;艾蒿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该香味具有驱虫的功效,同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不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引种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具有杀虫和杀菌活性,对于控制杂菌杂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不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引种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有益效果不仅仅针对于该权利要求。
进一步地,按重量比例计,所述复合微生菌包括白僵菌1.5-2.5%、哈茨木霉菌0.5-1.5%、枯草芽孢杆菌0.5-1.5%、解淀粉芽孢杆菌0.5-1.5%。白僵菌产生的分子孢子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芽管穿透害虫体壁,吸收害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害虫,起到杀虫作用;哈茨木霉菌通过分泌胞外酶溶解病原菌细胞壁,穿透菌丝吸取营养,进而杀死病原菌,起到杀菌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抑制致病菌的活性物质,增强捕食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起到抑菌、增强免疫力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除了产生抗菌素还会产生对病原菌抑制起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起抑菌作用;本发明养殖基的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同时起到杀虫、抗菌作用,两个方面同时作用,不仅保障了本发明伺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完全被捕食螨吸收,还保护了捕食螨不会被有害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防止了害虫对捕食螨生长的危害,增加捕食螨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和对猎物的搜索能力,加速到达防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有益效果不仅仅针对于该权利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80%、奶粉10%、复合微生菌5%、大蒜粉3%、艾蒿粉1%、苦参碱1%。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80%、奶粉10%、白僵菌2%、哈茨木霉菌1%、枯草芽孢杆菌1%、解淀粉芽孢杆菌1%、大蒜粉3%、艾蒿粉1%、苦参碱1%。重量比例达到90%的花粉、奶粉混合物完全满足捕食螨的生长营养需求,提高捕食螨发育繁殖能力,增快种群增长速度,使食用了混合本发明饲料的捕食螨发育快、易繁殖、有活性;特别是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大蒜粉、艾蒿粉、苦参碱以2:1:1:1:3:1:1的重量比例进行配比,平衡了本发明的杀虫、杀菌、抑菌效果,从配比上看,起抑菌作用的组分配比稍重,只有从根本上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平衡本养殖基料内微生态平衡,采用有益菌来抑制致病菌(有害菌),以“益菌抑菌”才能保障养殖基料内无新的有害菌产生,配合起杀菌作用的组分,维护了本养殖基料内的环境,从而保证食用伺料后的捕食螨发育快、易繁殖、有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有益效果不仅仅针对于该权利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的使用方法。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花粉、奶粉、复合微生菌、大蒜粉、艾蒿粉、苦参碱混合均匀形成养殖基料;
b、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将其与5%的养殖基料混合均匀;
c、以1000头/ml的量接种粉螨,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15-30℃,晚上温度不小于8℃,大棚内湿度65-90%;
d、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捕食螨种10头/ml,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15-30℃,晚上温度不小于8℃,大棚内湿度65-90%;
e、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捕食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f、将培养合格的捕食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进一步地,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比例计,将花粉80%、奶粉10%、白僵菌2%、哈茨木霉菌1%、枯草芽孢杆菌1%、解淀粉芽孢杆菌1%、大蒜粉3%、艾蒿粉1%、苦参碱1%混合均匀形成养殖基料;
b、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将其与5%的养殖基料混合均匀;
c、以1000头/ml的量接种粉螨,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78%;
d、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捕食螨种10头/ml,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78%;
e、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捕食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f、将培养合格的捕食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组分组合以及各组分之间的配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单独使用麸皮、麦麸等常规饲料因其无控虫抑菌作用、无法增加捕食螨活性,容易污染杂菌、杂虫,使捕食螨食用后繁殖量有限、捕食活力下降,因此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故本发明在常规饲养的饲料配方中添加具有一定控虫抑菌作用并能增加捕食螨活性的养殖基料来伺养捕食螨。花粉的存在可以提高捕食螨的存活率、生长发育速率和繁殖率,对于增强捕食螨的定植能力和控制害虫的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高猎物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从而提高捕食螨发育繁殖能力,增快种群增长速度;复合微生菌通过有益菌优先占位的方式控制有害菌繁殖,从而保障了混合本发明养殖基料的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受有害菌的破坏,使经混合本发明养殖基料的饲料喂养后的捕食螨不受有害菌影响生长发育,可以促进其在田间的扩散增加捕食螨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和对猎物的搜索能力,加速到达防控的目的;大蒜粉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类的生长、繁殖,对于本发明养殖基料的杂菌控制作用明显,同时不影响有益菌类的生长繁殖活动;艾蒿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该香味具有驱虫的功效,同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不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引种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具有杀虫和杀菌活性,对于控制杂菌杂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不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引种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故本发明养殖基料混合常规饲料喂养捕食螨后,具有提高捕食螨的存活率、生长发育速率和繁殖率,增快种群增长速度,增加捕食螨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和对猎物的搜索能力,自然条件下养殖捕食螨不容易污染杂菌、杂虫,引种后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的优点;
2、白僵菌产生的分子孢子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芽管穿透害虫体壁,吸收害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害虫,起到杀虫作用;哈茨木霉菌通过分泌胞外酶溶解病原菌细胞壁,穿透菌丝吸取营养,进而杀死病原菌,起到杀菌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抑制致病菌的活性物质,增强捕食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起到抑菌、增强免疫力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除了产生抗菌素还会产生对病原菌抑制起重要作用的胞外水解酶,起抑菌作用;本发明养殖基的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同时起到杀虫、抗菌作用,两个方面同时作用,不仅保障了本发明伺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完全被捕食螨吸收,还保护了捕食螨不会被有害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防止了害虫对捕食螨生长的危害,增加捕食螨在田间的活动能力和对猎物的搜索能力,加速到达防控的目的;
3、重量比例达到90%的花粉、奶粉混合物完全满足捕食螨的生长营养需求,提高捕食螨发育繁殖能力,增快种群增长速度,使食用了混合本发明饲料的捕食螨发育快、易繁殖、有活性;特别是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大蒜粉、艾蒿粉、苦参碱以2:1:1:1:3:1:1的重量比例进行配比,平衡了本发明的杀虫、杀菌、抑菌效果,从配比上看,起抑菌作用的组分配比稍重,只有从根本上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平衡本养殖基料内微生态平衡,采用有益菌来抑制致病菌(有害菌),以“益菌抑菌”才能保障养殖基料内无新的有害菌产生,配合起杀菌作用的组分,维护了本养殖基料内的环境,从而保证食用伺料后的捕食螨发育快、易繁殖、有活性;
4、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组分组合以及各组分之间的配比,配制出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混合传统饲料后喂养捕食螨,捕食螨食用后捕食能力强、发育快、易繁殖、适应能力强。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
在常规饲养的饲料配方中添加具有一定控虫抑菌作用并能增加捕食螨活性的养殖基料,让农户引种后捕食螨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自养自繁,在降低草莓防虫控虫成本的同时,对于大面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77%、奶粉5%、白僵菌1.5%、哈茨木霉菌0.5%、枯草芽孢杆菌0.5%、解淀粉芽孢杆菌0.5%、大蒜粉2%、艾蒿粉0.5%、苦参碱0.5%。
a、将按重量比例计的花粉77%、奶粉5%、白僵菌1.5%、哈茨木霉菌0.5%、枯草芽孢杆菌0.5%、解淀粉芽孢杆菌0.5%、大蒜粉2%、艾蒿粉0.5%、苦参碱0.5%混合均匀形成养殖基料;
b、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采用灭菌措施灭菌,将其与5%的养殖基料混合均匀,其中,95%的麦麸重量为9.5kg,5%的养殖基料重量为0.5kg;
c、以1000头/ml的量在大棚内接种粉螨,一共接种40000头,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15℃,晚上温度为8℃,大棚内湿度为65%;
d、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胡瓜钝绥螨种10头/ml,一共1200头,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15℃,晚上温度为8℃,大棚内湿度为65%;
e、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胡瓜钝绥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f、将培养合格的胡瓜钝绥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83%、奶粉15%、白僵菌2.5%、哈茨木霉菌1.5%、枯草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1.5%、大蒜粉4%、艾蒿粉1.5%、苦参碱1.5%。
a、将按重量比例计的花粉83%、奶粉15%、白僵菌2.5%、哈茨木霉菌1.5%、枯草芽孢杆菌1.5%、解淀粉芽孢杆菌1.5%、大蒜粉4%、艾蒿粉1.5%、苦参碱1.5%混合均匀形成养殖基料;
b、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采用灭菌措施灭菌,将其与5%的养殖基料混合均匀,其中,95%的麦麸重量为9.5kg,5%的养殖基料重量为0.5kg;
c、以1000头/ml的量在大棚内接种粉螨,一共接种40000头,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30℃,晚上温度为15℃,大棚内湿度为90%;
d、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胡瓜钝绥螨种10头/ml,一共1200头,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30℃,晚上温度为15℃,大棚内湿度为90%;
e、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胡瓜钝绥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f、将培养合格的胡瓜钝绥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实施例3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所述养殖基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花粉80%、奶粉10%、白僵菌2%、哈茨木霉菌1%、枯草芽孢杆菌1%、解淀粉芽孢杆菌1%、大蒜粉3%、艾蒿粉1%、苦参碱1%。
a、将按重量比例计的花粉80%、奶粉10%、白僵菌2%、哈茨木霉菌1%、枯草芽孢杆菌1%、解淀粉芽孢杆菌1%、大蒜粉3%、艾蒿粉1%、苦参碱1%混合均匀形成养殖基料;
b、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采用灭菌措施灭菌,将其与5%的养殖基料混合均匀,其中,95%的麦麸重量为9.5kg,5%的养殖基料重量为0.5kg;
c、以1000头/ml的量在大棚内接种粉螨,一共接种40000头,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为78%;
d、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胡瓜钝绥螨种10头/ml,一共1200头,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为78%;
e、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胡瓜钝绥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f、将培养合格的胡瓜钝绥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对比例
a、按重量比例计,将95%的麦麸放置在蒸锅中蒸10分钟,待麦麸冷却后,采用灭菌措施灭菌,将其与5%的灭菌后的麦麸混合均匀,其中,95%的麦麸重量为9.5kg,5%的灭菌后的麦麸重量为0.5kg,也即灭菌后的麦麸重量为10kg,未添加养殖基料;
b、以1000头/ml的量在大棚内接种粉螨,一共接种40000头,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为78%
c、1周后向大棚内投放胡瓜钝绥螨种10头/ml,一共1200头,继续控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培养:大棚内白天温度23℃,晚上温度为11℃,大棚内湿度为78%;
d、3周后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胡瓜钝绥螨的数量达到100头/ml以上时即培养合格;
e、将培养合格的胡瓜钝绥螨就地施放,每10天施放一次。
20天后,统计胡瓜钝绥螨采用实施例1、2、3与对比例的饲养效果并作为初始密度(头/克),并在第30天、40天、50天、60天继续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2、3与对比例胡瓜钝绥螨数量统计(单位:头/克)
由上表可知:
在胡瓜钝绥螨使用实施例1、2、3中的养殖基料饲养30天、40天、50天、60天后,胡瓜钝绥螨的繁殖数量明显高于普通饲料(未添加养殖基料)饲养。其中在胡瓜钝绥螨使用实施例3中养殖基料饲养30天、40天、50天、60天后,胡瓜钝绥螨的繁殖数量的最多。
并且对在使用实施例1、2、3中以及对比例后的大棚内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统计田间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施放实施例1、2、3中胡瓜钝绥螨的大棚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比例,且实施例3中大棚内害虫量最少。
施放实施例1、2、3与对比例中胡瓜钝绥螨的大棚虫害统计
由此可见,添加本发明中的养殖基料可以显著增加捕食螨的捕食能力。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组分组合以及各组分之间的配比,配制出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混合传统饲料后喂养捕食螨,捕食螨食用后捕食能力强、发育快、易繁殖、适应能力强。该配方成本低,配方容易,适合农户自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