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翠芽茶是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中扁形类,加工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后期,主要产自贵州省湄潭县,因此又名湄潭翠芽茶,主要以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而闻名。
翠芽茶的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加工步骤包括:鲜叶摊青、杀青、理条、整形、干燥、精选和包装;但是在对鲜叶进行摊青时,主要采用竹篾或干燥木板摊晾,摊放厚度一般在10cm以下,需要经常翻动,且摊放时间也较长,使得加工时间过长、成本过高;杀青时使用滚筒杀青,杀青效果较差,茶末较多,茶叶品质较差、成茶完整度率低;理条采用单一理条机,投叶量小,每锅理条后需要停机起锅出茶摊凉,加工时间长,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目前的翠芽绿茶的加工不能很好地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影响整个翠芽绿茶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2-5cm,时间10h-15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40°-18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50g-20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2-15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00-35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70℃-80℃,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优选地,所述s2中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2cm,时间10h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优选地,所述s2中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5cm,时间15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优选地,所述s3中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4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5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2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优选地,所述s3中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8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20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5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优选地,所述筛分步骤中,茶叶的筛分还包括除杂、分长短、分粗细、和分级。
本发明中,操作方便,方法科学,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方便使用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2cm,时间10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4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5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2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0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70℃,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实施例二
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3cm,时间11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5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6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3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1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70℃,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实施例三
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4cm,时间12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6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6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3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3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73℃,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实施例四
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4cm,时间11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7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17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3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00-35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75℃,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实施例五
一种翠芽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选:选取小叶种少茸毛早芽菜茶树,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为制作材料;
s2、摊凉: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化放置于室内摊开,保证摊开的厚度为5cm,时间15h,新鲜茶叶减重率12%-15%,得到摊青叶;
s3、杀青:加热锅具,当锅温达180°时涂抹少许制茶油脂,投入200g经摊凉的叶子,开始采用抓、抖手式为主,进行初步造型,历时15min,取出叶子,得到杀青叶;
s4、筛分:将杀青叶放置于簸箕内去除片末,随即采用三孔筛网将杀青叶中的粗头去除,得到筛分叶;
s5、干燥:投入350g筛分叶至锅内,加热锅体,保持锅温处于80℃,采用机械煇锅,使得叶片的含水量处于6.5%以下,即可将叶片从锅内取出,摊凉后簸去黄叶,筛去茶末,得到干燥叶;
s6、包装:将经过s1-s5操作后的茶叶等分转入包装内,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入库保存。
本发明中,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