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茯砖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科植物之一,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经济树种(胡文彬,杜仲中京尼平苷酸和松酯醇二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多种成分同时检测方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页),在我国属于传统的名贵滋补药材,全身都是宝,其皮入药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杜仲叶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原料,位于卫生部公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之列,具有镇静安神、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杜仲叶降压成分鉴别及其含量分析,张丽萍,许国,赵红杰,等,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年19卷第3期,191~193页)、补肝肾、强筋骨、抗疲劳等功效(杜仲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袁天翊,方莲花,吕扬,等,中国中药杂质,2013年第38卷第6期,781-785页)。
绞股蓝系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分布我国秦岭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在民间用来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气管炎等疾病(广西产四种绞股蓝及其混乱品种的生药学比较鉴定,周子静,林安平,周晓东,等,中国中药杂质,1989年,14卷第4期,10-14页)。绞股蓝含有多种皂苷、三萜类、黄酮、甾醇、氨基酸、有机酸、无机盐、糖类、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绞股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闫爱军,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10卷第12期,469-470页),现代药理学证明绞股蓝具有抗疲劳、降血脂、降血压、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以及临床治疗防衰老、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绞股蓝开发研究新进展及应用,周建华,张兴亚,食品科技,2010年,35卷第2期,74-77页)。
茯砖茶属发酵茶,是所有茶类中加工工艺最复杂、生产加工周期最长、工艺最独特的黑茶类产品(李珍,雷雨,苏小倩,等,茯砖茶加工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中国食物营养,2010年,第1期,40-42页)。内质金花普茂,菌香浓郁,开汤后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刘子音,许爱清,李宗军,等,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茶叶通讯,2010年,第37卷第1期,23-26页)。现有研究表明,茯砖茶具有消食健胃、降脂减肥(肖文军,任国谱,傅冬和,等.茯茶辅助调节血脂作用研究,茶叶科学,2007年,第27卷第3期,211-214页)、降血压(宋鲁彬.中国黑茶药理功能评价及活性物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1-1页)、抗肿瘤(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等.中国黑茶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茶叶科学,2009年,第29卷第3期,191-195页)、保肝护肝(徐小江,黄建安,肖力争,等.茯砖茶及其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g含量的影响,茶叶科学,2011年,第31卷第3期,247-254页)等功效。
杜仲叶作为食品原料传统上主要用来生产杜仲叶茶,由于杜仲叶茶含有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具有镇静安神、降压、降脂、抗肿瘤等功效。杜仲叶茶和传统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相比,在感官上有较大不同,杜仲叶茶不具有普通传统茶叶的香味,且有稍微青气,影响了其口感和滋味。目前市场上以绞股蓝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绞股蓝茶,含有丰富的绞股蓝皂苷、黄酮、多糖等,具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等功能。但是,绞股蓝茶存在稍带青气,味微苦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将杜仲叶、绞股蓝分别采用黑茶加工工艺制作为杜仲黑茶和绞股蓝黑茶,与安化黑茶拼配并采用茯砖茶制作工艺制作为杜仲绞股蓝茯砖茶,提高了杜仲茶的香味,并改善绞股蓝茶的微苦口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杜仲叶并依次经过摊晾、切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和再次干燥制成杜仲黑茶;
采摘绞股蓝并依次经过摊晾、切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和再次干燥制成绞股蓝黑茶;
(2)取杜仲黑茶、绞股蓝黑茶和安化黑茶混匀,得到初始原料,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每100份安化黑茶与15~30份的杜仲黑茶和20~30份的绞股蓝黑茶进行混合;
(3)取部分初始原料进行熬釉,得到釉汁;将得到的釉汁加入其余的初始原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拌釉料,将拌釉料依次进行渥堆、汽蒸、压制成型、发花和干燥,得到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其中发花是在温度:22~30℃,相对空气湿度:45%~80%的环境下发花10~15天。
进一步地,步骤(1)中杜仲叶和绞股蓝均是摊晾1~3小时;切片均是在切片机中切成宽度为2~4mm的条状。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杀青均是在炒干机中于120~140℃翻炒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45%~60%。
进一步地,杜仲叶的翻炒时间在5~8min;绞股蓝的翻炒时间在3~5min。
进一步地,步骤(1)中杜仲叶揉捻30~40min;绞股蓝揉捻20~30min;步骤(1)中的干燥和再次干燥均是在100~120℃干燥2~3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1)中杜仲叶渥堆处理条件是:渥堆含水量为42%~55%,渥堆发酵时间为18~27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为22℃~33℃,渥堆发酵环境相对空气湿度为55%~87%;
步骤(1)中绞股蓝渥堆处理条件是:渥堆含水量为42%~60%,渥堆发酵时间为15~25小时,渥堆发酵环境为温度为20℃~32℃,渥堆发酵环境相对空气湿度为50%~85%。
进一步地,步骤(3)中熬釉时,初始原料与水的比例为(750~1500)g:50kg,熬制20~40min,得到釉汁;拌釉料是每100kg初始原料添加20~40kg釉汁混合均匀得到的。
进一步地,步骤(3)中渥堆的时间为0.5~3小时,渥堆的温度为16~28℃,渥堆的湿度为40~60%;汽蒸的时间为5~10秒。
进一步地,步骤(3)中发花的具体过程为:第1~3天,湿度为70%~76%,温度为22~24℃;第4~9天,湿度为70%~65%,温度为24~26℃;第10~15天,湿度逐步降至45%,温度为26~30℃。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杜仲叶和绞股蓝分别制作为杜仲叶黑茶及绞股蓝黑茶,然后与安化黑茶拼配联合发酵制作成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一方面,安化黑茶含有较丰富的冠突散囊菌,为发酵提供较好的冠突散囊菌种;另一方面,在安化黑茶基础上,引入杜仲黑茶和绞股蓝黑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联合发酵,对三种黑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融合,从而提高了茯砖茶的品质,形成独特的口感和功效,提高杜仲茶的香味,并改善绞股蓝茶的微苦口感。同时,由于杜仲和绞股蓝均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功效的成分,二者的加入带入或提高了茯砖茶中绞股蓝皂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黄酮类、多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揉捻挤破杜仲叶和绞股蓝的细胞壁,使得皂苷、绿原酸、黄酮、多糖等内含有效成分渗出,利于后续发酵,赋予杜仲叶较好的形状。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分段发花,防止茯砖茶发霉或烧心,利于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制得的茯砖茶发花旺盛。
本发明茯砖茶不仅含有丰富的由杜仲叶、绞股蓝带来的皂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黄酮等功效成分,而且其汤色红浓,口感醇和,滋味纯正。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有效去除了杜仲叶茶、绞股蓝茶存在的青气,增加了杜仲叶茶的香气,改善了绞股蓝茶的微苦口感。本发明产品菌香浓郁,开汤后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每100克的本发明茯砖茶中绞股蓝总皂苷含量约为400~700毫克,绿原酸含量约为250~600毫克,增强了茯砖茶的保健功能;最终制得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其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8.3~18.1)×105cfu/g。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杜仲叶、绞股蓝分别采用黑茶加工工艺制作为杜仲黑茶和绞股蓝黑茶,与安化黑茶拼配并采用茯砖茶制作工艺制作为杜仲绞股蓝茯砖茶,提高了杜仲茶的香味,并改善绞股蓝茶的微苦口感,同时提高了传统茯砖茶中黄酮、多糖以及皂苷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杜仲黑茶、绞股蓝黑茶与安化黑茶采用茯砖茶生产工艺联合发酵生产杜仲绞股蓝茯砖茶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杜仲叶并依次经过摊晾、切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再次干燥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2)采摘绞股蓝并依次经过摊晾、切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再次干燥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3)将杜仲黑茶、绞股蓝黑茶、安化黑茶按照一定比例混匀,经熬釉、拌釉、渥堆、汽蒸、成型、发花、干燥而成。其中,以重量计,组成如下:安化黑茶100份,杜仲黑茶15~30份,绞股蓝黑茶20~30份。
杜仲黑茶制作方法为:将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摊晾1~3小时,摊晾厚度为1~1.5cm;送入切片机中切成宽度为2~4mm的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20~140℃,翻炒约5~8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45%~6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0~40min后干燥制成杜仲叶茶,将杜仲叶茶进行渥堆处理,渥堆含水量:42%~55%,渥堆发酵时间:18~27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2℃~33℃;相对空气湿度:55%~87%,渥堆后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干燥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通过揉捻挤破杜仲叶的细胞壁,使得绿原酸、黄酮、多糖等内含有效成分渗出,利于后续发酵。若未经揉捻,由于细胞壁完整,其内部有效成分无法释出,不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及发酵过程中的有益菌群接触,不利于后续转化。此外,揉捻还可以赋予杜仲叶较好的形状。杜仲叶经揉捻后干燥制成杜仲叶茶备用,干燥可进一步去除杜仲叶青气,从而改善最终产品口感。
绞股蓝黑茶制作方法为:将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摊晾1~3小时,摊晾厚度为1~1.5cm;送入切片机中切成2~4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20~140℃,翻炒约3~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45%~6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20~30min后干燥制成绞股蓝茶,将绞股蓝茶进行渥堆处理,渥堆含水量:42%~60%,渥堆发酵时间:15~25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0℃~32℃;相对空气湿度:50%~85%,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干燥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通过揉捻挤破绞股蓝的细胞壁,使得皂苷、黄酮、多糖等内含有效成分渗出,利于后续发酵。若未经揉捻,由于细胞壁完整,其内部有效成分无法释出,不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及发酵过程中的有益菌群接触,不利于后续转化。绞股蓝经揉捻后干燥制成绞股蓝茶备用,干燥可进一步去除绞股蓝青气,从而改善最终产品口感。
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制作方法为:将安化黑茶100份,杜仲黑茶15~30份,绞股蓝黑茶20~30份,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750~1500g,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50kg水,熬制20~40min,待熬制出的釉汁红浓时,冷却至室温备用。每100kg原料添加20~40kg釉汁,混合均匀后进行渥堆,渥堆时间0.5~3小时,温度为16~28℃,湿度为40~60%,然后进行汽蒸,时间为5~10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压制在模具中进行,工人操作时应做到用力均匀,保证砖面平整即可;冷却后放置于温度:22~30℃,相对空气湿度:45%~80%的环境下发花10~15天。
具体发花过程为:第1~3天,湿度70%~76%,温度22~24℃,其中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易导致茯砖茶发霉或烧心;第4~9天,湿度70%~65%,温度24~26℃,茯砖茶内部开始出现金花并伴有白色菌丝体产生,温度过低,湿度过小则影响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导致发花不旺盛,金花稀少,影响最终品质;第10~15天,湿度逐步由65%降至45%,温度为26~30℃,此过程冠突散囊菌数量继续增加,随湿度下降而趋于稳定。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7%~10%,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
本发明中的干燥,除了最后一步发花干燥是自然干燥外,其余干燥是在100~120℃干燥2~3小时。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采摘叶片光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的新鲜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cm,放置于阴凉干燥摊晾2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1次。然后,送入切片机中将杜仲叶切成2mm条状,置于炒干机中于120℃,翻炒7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0min,在100℃干燥3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50%,渥堆发酵时间:19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8℃;相对空气湿度:70%,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00℃干燥3小时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采摘新鲜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cm,于阴凉干燥处摊晾2小时,送入切片机中切成2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20℃,翻炒约4.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20min,在100℃干燥3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50%,渥堆发酵时间:20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5℃;相对空气湿度:60%,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00℃干燥3小时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取安化黑茶100千克,杜仲黑茶20千克份,绞股蓝黑茶20千克,置于槽中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0.75千克,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水50千克,熬制25分钟,冷却至室温。添加冷却后的釉汁28千克于原料中混匀后渥堆,渥堆时间2.5小时,渥堆温度20℃,相对空气湿度:50%。渥堆完成后称取1.29千克,进行汽蒸,时间为9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冷却后放置于发花室发花,发花时间为13天,发花条件为:第1~3天,湿度75%,温度22℃;第4~9天,湿度为68%,温度25℃;第10天,湿度为60%,温度为27℃;第11天,湿度为53%,温度为27℃;第12~13天,湿度为45%,温度为27℃。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7%,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每块茯砖茶重量约1千克,经测试,该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18.1×105cfu/g。
实施例2
采摘叶片光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的新鲜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2cm,放置于阴凉干燥摊晾2.5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1次。然后,送入切片机中将杜仲叶切成3mm条状,置于炒干机中于125℃,翻炒6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5%,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5min,在110℃干燥2.5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55%,渥堆发酵时间:21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4℃;相对空气湿度:65%,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10℃干燥2.5小时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采摘新鲜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2cm,于阴凉干燥处摊晾2.5小时,送入切片机中切成3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25℃,翻炒约4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5%,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25min,在110℃干燥2.5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55%,渥堆发酵时间:18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8℃;相对空气湿度:65%,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10℃干燥2.5小时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取安化黑茶100千克,杜仲黑茶25千克份,绞股蓝黑茶25千克,置于槽中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1千克,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水50千克,熬制30分钟,冷却至室温。添加冷却后的釉汁32千克于原料中混匀后渥堆,渥堆时间2小时,渥堆温度22℃,相对空气湿度:60%。渥堆完成后称取1.33千克,进行汽蒸,时间为8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冷却后放置于发花室发花,发花时间为12天,发花条件为:第1~3天,湿度73%,温度23℃;第4~9天,湿度为66%,温度26℃;第10天,湿度为60%,温度为28℃;第11天,湿度为50%,温度为28℃;第12天,湿度为45%,温度为29℃。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9%,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每块茯砖茶重量约1千克,经测试,该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9.8×105cfu/g。
实施例3
采摘叶片光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的新鲜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cm,放置于阴凉干燥摊晾1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1次。然后,送入切片机中将杜仲叶切成2.5mm条状,置于炒干机中于130℃,翻炒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6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40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42%,渥堆发酵时间:18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2℃;相对空气湿度:55%,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采摘新鲜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cm,于阴凉干燥处摊晾1小时,送入切片机中切成2.5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30℃,翻炒约3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60%,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0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42%,渥堆发酵时间:15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32℃;相对空气湿度:70%,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取安化黑茶100千克,杜仲黑茶15千克份,绞股蓝黑茶30千克,置于槽中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0.90千克,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水50千克,熬制20分钟,冷却至室温。添加冷却后的釉汁20千克于原料中混匀后渥堆,渥堆时间1.5小时,渥堆温度24℃,相对空气湿度:55%。渥堆完成后称取1.30千克,进行汽蒸,时间为5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冷却后放置于发花室发花,发花时间为10天,发花条件为:第1~3天,湿度70%,温度24℃;第4~9天,湿度为65%,温度25℃;第10天,湿度为45%,温度为30℃。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7%,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每块茯砖茶重量约1千克,经测试,该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10.6×105cfu/g。
实施例4
采摘叶片光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的新鲜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5cm,放置于阴凉干燥摊晾3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1次。然后,送入切片机中将杜仲叶切成4mm条状,置于炒干机中于140℃,翻炒8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45%,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2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46%,渥堆发酵时间:23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33℃;相对空气湿度:87%,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采摘新鲜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5cm,于阴凉干燥处摊晾3小时,送入切片机中切成4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40℃,翻炒约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45%,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22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60%,渥堆发酵时间:25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20℃;相对空气湿度:85%,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取安化黑茶100千克,杜仲黑茶30千克份,绞股蓝黑茶22千克,置于槽中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1.20千克,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水50千克,熬制40分钟,冷却至室温。添加冷却后的釉汁30千克于原料中混匀后渥堆,渥堆时间0.5小时,渥堆温度28℃,相对空气湿度:45%。渥堆完成后称取1.32千克,进行汽蒸,时间为6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冷却后放置于发花室发花,发花时间为15天,发花条件为:第1~3天,湿度76%,温度22℃;第4~9天,湿度为70%,温度24℃;第10天,湿度为65%,温度为26℃;第11天,湿度为60%,温度为26℃;第12天,湿度为55%,温度为26℃,第13天,湿度为50%,温度为26℃;第14~15天,湿度为45%,温度为27℃。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8%,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每块茯砖茶重量约1千克,经测试,该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12.8×105cfu/g。
实施例5
采摘叶片光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的新鲜杜仲叶,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1cm,放置于阴凉干燥摊晾1.5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1次。然后,送入切片机中将杜仲叶切成3.5mm条状,置于炒干机中于135℃,翻炒6.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8%,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38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52%,渥堆发酵时间:27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30℃;相对空气湿度:80%,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杜仲黑茶备用。
采摘新鲜绞股蓝置于洁净的簸箕内,厚度为1.1cm,于阴凉干燥处摊晾1.5小时,送入切片机中切成3.5mm条状,然后置于炒干机中于135℃,翻炒约3.5min,至青气消失,叶片失水至58%,采用茶叶揉捻机揉捻28min,在120℃干燥2小时后进行渥堆,渥堆含水量:45%,渥堆发酵时间:22小时,渥堆发酵环境:温度:30℃;相对空气湿度:50%,进一步采用烘干机在120℃干燥2小时制成绞股蓝黑茶备用;
取安化黑茶100千克,杜仲黑茶28千克份,绞股蓝黑茶28千克,置于槽中混合均匀,取混匀后的原料1.50千克,放置于棉制布袋中,加水50千克,熬制35分钟,冷却至室温。添加冷却后的釉汁40千克于原料中混匀后渥堆,渥堆时间3小时,渥堆温度16℃,相对空气湿度:40%。渥堆完成后称取1.31千克,进行汽蒸,时间为10秒,汽蒸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型,冷却后放置于发花室发花,发花时间为11天,发花条件为:第1~3天,湿度72%,温度23℃;第4~9天,湿度为67%,温度24℃;第10天,湿度为58%,温度为28℃;第11天,湿度为45%,温度为29℃。将发花后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于干燥通风环境下干燥,使含水量降至10%,即得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成品,每块茯砖茶重量约1千克,经测试,该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8.3×105cfu/g。
本发明中,杜仲叶营养丰富,含有黄酮、多糖、环烯醚萜类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镇静安神、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绞股蓝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降压、调节血脂、保肝、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本发明通过将杜仲黑茶、绞股蓝黑茶以及安化黑茶拼配后进行联合发酵,并通过茯砖茶制作工艺,旨在提高杜仲茶的香味,并改善绞股蓝茶的微苦口感,一方面,安化黑茶含有较丰富的冠突散囊菌,为发酵提供较好的冠突散囊菌种;另一方面,在安化黑茶基础上,引入杜仲黑茶和绞股蓝黑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联合发酵,对三种黑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融合,从而提高了茯砖茶的品质,形成独特的口感和功效;同时提高了茯砖茶中绞股蓝总皂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黄酮类、多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本发明所制得的杜仲绞股蓝复合茯砖茶每100克中绞股蓝总皂苷含量约为400~700毫克,绿原酸含量约为250~600毫克。